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合理配置问题研究
2010-08-15邓蕾
邓 蕾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36)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平顶山市的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但是从资源的开发、配置,以及对旅游业及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还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发展状态。因此,分析平顶山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劣势,探讨平顶山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如何改进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对永续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
平顶山市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就为平顶山市的旅游业发展,为平顶山市经济的“二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基础。
1.1 居中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条件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因市区紧依“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而得名。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亚热带和暖温带两种气候的交汇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缓慢倾斜。水资源非常丰富。汝州市、鲁山县境内还有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
1.2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
假,因此平顶山又称鹰城。古代的平顶山地区,曾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历史上著名的“湛阪之战”、“昆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千百年来,平顶山这方热土哺育了众多的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墨子、西汉大军事家张良、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南宋名将牛皋、明代医学家滑寿、清代文学家李绿园,近代农民起义领袖白朗、现代诗人和小说家徐玉诺等都出生在这里。这里还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的故乡。历代名人孔子、李白、韩愈、颜真卿、刘希夷、岑参、苏轼、黄庭坚、欧阳修、范仲淹、梅尧臣等或游历于斯或为官于斯或安葬于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平顶山市旅游市场开发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1.3 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
平顶山市位居中原腹心,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大道纵贯全境;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横贯市区的漯宝铁路衔连这两条大动脉。高速公路网密集,公路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境内铁路总长达400 km。周边有三个航空港,其中新郑国际机场距市区仅100 km,可通达日本、香港和国内几十个大中城市。
1.4 众多的旅游景区(点),秀美的自然山水
平顶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古属豫州地,西周属应国,因古时“鹰”“应”通
平顶山不仅有秀美雄奇的自然山水,而且有丰富厚重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辉。现已开发各类旅游景区(点)40余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鹰城外八景,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尧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汝州风穴寺,有“灵泉”、“神泉”之誉的汝州温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郏县三苏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丰香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舞钢石漫滩风景区,叶姓始祖叶公沈诸梁陵园,全国仅存的明代县级衙署叶县县衙。
1.5 倍受重视的旅游产业,渐趋完备的服务体系
在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平顶山市旅游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旅游服务体系渐趋完备。目前,全市有旅行社31家,旅游星级饭店15家,旅游车队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文景区4家,以及秘洞山庄、航展馆、知青园、山顶公园等景点。此外,全市还有旅游涉外(定点)单位23家,旅游商品定点企业13家。全市旅游从业人员2万多人。
2 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平顶山市的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但是从目前的开发经营状况来看,旅游经济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还处于资源的无序开发、低层次利用阶段,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平顶山市已有旅游景区14家,其中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旅游景区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第二、旅游景区开发质量持续提升;第三,旅游景区经营不断创新。
2.2 平顶山市旅游景区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⑴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等问题比较突出。通过调研,管理体制不顺的三种表现形式是:第一,隶属混乱。各景区几乎都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建设、文物、林业、国土、水利、军事、文化、旅游等等。第二,政企不分。在各大型景区内,为了加强管理,逐步形成了设立政府行政部门管理的方式,结果是以政代企,弊大于利。还有不少旅游景区本身就是政府投资的,带有很强的官办特色,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第三,政出多门。正是由于隶属关系不一致,囿于部门利益,各职能机构制订了许多各相关方面相互抵触的政策法规,让人无所适从,例如文物管理部门要求文物保护单位以保护文物为主,不允许在古建筑上悬挂标识牌,而旅游主管部门则要求必须悬挂规范的标示牌,这一方面影响了景区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政府施政的公信力。
⑵景区类型单一,开发利用层次不高、深度不够。目前平顶山市主要旅游景区多为游览观光型,旅游景区开发利用缺乏深度,层次不高,满足一般观光和视觉需要的自然景点较多,而参与娱乐、陶冶情操的高档次旅游项目严重缺乏,从产品总量上看,休闲度假型、特种旅游型、专项旅游型产品所占比例少。随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转变,目前国内旅游正在由观光型向消费、休闲度假型转变,大趋势迫使平顶山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尽快转型。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没有进行细致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调查、评价,过于追求自然景观,忽视景区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不注重人文景观的发掘,在资源开发上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盲目开发资源,重复建设项目。导致开发的景区类型单一、旅游景区主题特色不明显,开发利用方向雷同,内容陈旧,缺乏创新,对游客缺乏吸引力。
⑶客源空间范围小,结构急需优化。目前平顶山市客源结构中省内游客占有绝对的优势,这种过于集中的客源结构给平顶山市旅游景区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周边各地市也都在积极地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必然要产生争夺地域性客源的竞争。
⑷人才匮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落后。平顶山市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景区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匮乏;二是景区专业服务人才匮乏。
⑸景区开发建设资金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也是旅游景区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资金缺乏造成外延项目缺投资,内部完善缺经费。
⑹宣传营销单打独斗,营销手段单一,宣传效果不佳。各景区的宣传都是单打独斗,由于景区势单力薄,宣传力度不大,效果不甚明显,以致景区对旅游宣传、旅游推介不够重视,另外各景区之间缺乏联系,在宣传方面行动不统一,缺乏联合营销。
3 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及保护对策
⑴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首先是体制创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其次是机制创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模式。
⑵增强旅游景区的规划意识,建立景区规划监督反馈机制。旅游景区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缺乏规划,必将导致市场体系的混乱及人、才、物的浪费。要在科学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全市的景区发展规划,勾画旅游发展蓝图,确定旅游景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遴选找准主导型旅游开发项目,把握重点,分步实施。同时建立规划监督反馈机制,这是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规划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保证,其作用在于通过监督反馈机制,一旦发现工作方向偏离原定目标,就要迅速调整工作步骤和方法,使景区开发利用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⑶提升景区开发利用层次,着力搞好旅游商品设计开发。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改变目前景区产业链条较短、收入结构单一的局面,积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饮食,丰富旅游住宿设施的品种档次,改善景区内交通状况,采用特色的原生态的交通工具(如滑竿、竹筏等),增加景区内的娱乐表演项目,尤其是夜间娱乐项目,促进景区由单一的门票收入向综合收入转变。
⑷优化客源结构,拓展客源空间范围。在巩固省内客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客源开发规划,大力开发省外客源和境外客源。针对省外的旅行社,大胆实行景区的“客源市场专营”或“区域销售代理制”,将景区某种旅游产品或线路或某个区域市场打包销售给较具实力的旅行社。由省外旅行社为我们组织、输送客源。作为“独家专营”的条件,必须要求旅行社要保证景区的客源保底人数。对于其他的旅行社,允许他们给-个批发价,共同输送客源。针对本地旅行社,加大返利和优惠政策,奖励地接,充分调动本地旅行社的积极性。
⑸积极培养和引进旅游管理人才,努力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专业化和科学化要求,实现服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全面创新。景区不仅要充分研究现代景区服务管理规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服务组织和流程,提高服务的技术化水平;还要全面改进景区服务人员的角色定位,加大对现有员工培训力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提升员工素质,提倡一专多能,全面提高景区的生产效率。
⑹着力吸引民营资本,形成多元化投资结构。吸收民营资本是较为现实且能有效地解决平顶山市旅游景区资金紧缺问题的主要途径。解决办法有三种:一是将经营权交给民营,由民营注入资金,形成国有与民营参股的混合经济体,共同开发经营旅游景区;二是进行企业改制,在原有的国有股、集体股的股本基础上,增加职工股、社会股,有条件的争取上市,吸收社会、民间资本;三是在旅游景区适合个人经营管理的部位,大胆实施项目分解,个人或集体注入资金,实行承包经营。
[1] 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2]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赵黎明.旅游景区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4] 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 谢彦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6]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7] 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8] 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9] 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0] 顾朝林.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探讨[J].地理科学,2003(1):52-59.
[11] 韩杰.旅游地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