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探讨
2010-08-15吴英娇
吴英娇,吕 萍
(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海南 昌江 572700)
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探讨
吴英娇,吕 萍
(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海南 昌江 57270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有效管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我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76例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包括病房环境管理、器械管理、呼吸道充分湿化和有效的吸痰措施。结果 76例气管切开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引起死亡。结论 在有效的治疗手段下,对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呼吸道管理,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体会
气管切开能迅速、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进行有创辅助通气措施,抢救生命的急救手术。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减退、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患者,通过紧急有效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善肺通气,延长患者生命,为治疗原发疾病争取更多的时间。需气管切开的患者,病情危重,气管套管留置时间较长,如护理不当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尤其是感染的发生。因此,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的管理是预防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根本保证。现将我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的76例气管切开术患者气道的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76例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20例;年龄11-75岁,平均45岁。重型颅脑损伤22例,高血压脑出血36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15例,食管癌压迫气管3例。气管切开后,应用呼吸机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2 d。康复出院65例,康复率为85.53%;死亡11例,占14.47%。
2 人工气道的管理
2.1 心理护理 气管切开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是一种比较痛苦的事情,气管导管的长期插入使患者不能用口语与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交流,同时饮食也受到影响,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往往产生烦躁、恐惧、抵触等心理反应,因此适时做好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他们的主动配合极为重要。
2.2 病室管理 气管切开的患者安置在监护室或单人房间,室内应保持整洁、舒适及安静;定时开窗通风,使用换气扇、空调,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0℃-22℃,湿度50%-60%;予专人床旁护理,备齐抢救器械、物品、药品,以及同号气管套管;限制探视及家属陪伴,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减少院内感染。
2.3 病情观察 对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1 h记录一次,特别是对体温变化的监测,能有效反映切口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注意呼吸变化,呼吸困难的缓解程度;监测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定时检查有无漏气、冷凝水是否清除;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的变化以及胸腹部起伏情况,并做详细记录,及时反馈给医师。
2.4 患者体位 患者体位应取平卧或半卧位,头稍往后仰,如无颅内压增高,头位可稍低,以利于呼吸道分必物排出。保持颈部正中位,以利气管套管口的暴露。对病情严重及昏迷患者,应每日定时给予翻身,一般每2 h翻身叩背一次,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预防肺部并发症及压疮的发生。在翻身叩背时,应防止套管对皮肤的摩擦,小儿和昏迷患者应约束手臂,防止自行拔管。
2.5 切口处皮肤及套管的管理 (1)用双层无菌纱布覆盖于套管口处,根据切口局部渗液、渗血情况随时换药,在无明显渗液、渗血时,可每天换药1-2次,保持创口周围皮肤清洁,防止切口感染。(2)套管插入后,用带子将其牢缚于颈部,系带要打死结,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随时检查,以防脱管。翻身时防止套管脱出,注意防止呼吸机气管滑脱、扭曲,以免堵塞气管引起窒息。(3)气囊内常打气5-8m l,感受套管下方的小气球有捏鼻尖感,且刚好不漏气为宜,6-8 h放气10-15m in,以减轻气囊对气道黏膜的压迫,防止缺血坏死。
2.6 气道湿化 由于气管切开术后,气体从切口的套管或连接的呼吸机直接进入气管,没有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和生理温化、湿化作用,非特异性防御功能被削弱。而且,因呼吸机的应用,水分蒸发增加,分泌物黏稠,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痰液不易被咳出或吸出,严重时可能会形成痰栓或痂堵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病情加重。因此,加强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的重要环节。
2.6.1 湿化液的选择 生理盐水500m l+庆大霉素8-16万U+糜蛋白酶4 000-8 000 U,用量一般为3-5m l/次,间隔时间由痰液的黏稠度决定,根据痰液黏膜稠度分级,在气道湿化时,Ⅱ度一般1次/1-2 h,Ⅲ度间隔时间一般为0.5 h,按此标准,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2.6.2 超声雾化湿化法 超声雾化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方面,疗效较好,每3-4 h雾化15m in效果较为满意。
2.6.3 气管内盐水持续滴注法 我们在上述超声雾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滴注法湿化气道,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 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2.6.4 机械湿化法 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呼吸机的湿化器内必须加入规定量的蒸馏水,注意启用加湿器,并定时检查添加,防止蒸馏水干涸。无机械辅助呼吸时,吸痰后用双层盐水无菌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口,并经常更换保持吸入的空气湿润。
2.7 吸痰 气管切开后,保持气道通畅是保证有效治疗的重要措施。引流不畅就会引起肺部并发症,加重缺氧,使病情加重,因此,需要及时吸痰,尤其在气管切开术后的2-4 d内,气管分泌物较多,更应注意抽吸干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按照段玉阁等[1]总结的三步排痰顺序进行痰的引流,即一吸、二拍、三吸,一吸即吸入药物,二拍即翻身拍背,三吸即吸痰。
2.7.1 吸痰管准备 吸痰管外径不宜超过套管内径的1/2,以防止过粗,引起窒息,因过度负压引起肺不张;太细则分泌物不易吸出,不能达到吸痰效果,为减少感染和污染,应口鼻、气道分开,常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2.7.2 患者准备 对于清醒的患者要交待吸痰的必要性及不适感,并取得合作。在吸痰前要充分湿化,并给予翻身叩背,震动气管内的痰液,使痰液向中央大气管聚集利于抽吸。对于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在吸痰前后吸入纯氧1-2m in。
2.7.3 注意事项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深度适中,一次吸痰时间不予超过15 s。注意在无负压的情况下插入吸痰管,避免反复盲目插管损伤气管黏膜,吸痰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反而使分泌物增加,使污染的机会增多。因此,应按需吸痰,在吸痰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同时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8 口腔管理 对病情严重及昏迷患者做好口腔的管理很重要,因不能由口腔进食,口腔内微生物大量繁殖,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引起吸入性肺炎,使病情无法控制。每天应用生理盐水或苏打水清洁口腔3次。意识清醒患者,应鼓励其漱口,昏迷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
2.9 拔管 当原发疾病治愈,患者可经喉正常呼吸时,即考虑拔管。先堵管24-48 h观察,如患者呼吸平稳、咳嗽排痰功能佳,即可将套管拔出,并且床旁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2]以防患者呼吸困难。创口处盖以无菌纱布,用蝶形胶布包扎,待自然愈合。
3 讨论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辅助呼吸的患者,因氧气直接从人工管道进入肺泡,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使痰液黏稠或结痂,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特别是长期留置气管切开套管,使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做好人工气道管理,在呼吸道护理过程,充分稀释痰液,吸痰,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在操作过程中坚持无菌原则,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76例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了有效的气道管理,治疗康复出院65例,康复率为85.53%,死亡11例,占14.47%,其中,死亡病例中均因病情过重、患者年龄过大、体质差,治疗无效而死亡,在有效的管理措施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引起死亡的患者。总之,在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及空气消毒,进行全面监测,严密观察病情,掌握正确吸痰方法,加强气道管理,防止呼吸感染,避免并发症,使患者尽快康复。
[1]段玉阁,热孜依.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4):372.
[2]赵吉荣,周小玲.气管切开术后一次性堵管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1996,11(6):37.
R473.6
B
1003—6350(2010)24—155—02
吴英娇(1972—),女,海南省昌江县人,主管护理师,本科。
2010-06-26)
读者·作者·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