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双J管放置方法的改进
2010-08-15苏寒锦丁勇泉李汉强
苏寒锦,丁勇泉,李汉强
(高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一科,广东 高州 525200)
腹腔镜下放置双J管技术难度大,耗费时间多,为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置管方法,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后腹腔镜下手术处理上尿路梗阻52例中,采用不带控制开关的金属直吸引器头作为置管通道协助放置双J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其中输尿管中上段结石3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8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12-60岁,平均36.5岁;其中左侧病变32例,右侧20例,病程半个月-3年,临床以腰痛为主要表现,患者术前经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或CT、尿路造影(MRU)等证实上尿路梗阻的存在,伴同侧输尿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及肾盂积水;24例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血Cr 150.3-330.5 μmol/L)。
1.2 方法 本组52例后腹腔镜手术处理上尿路梗阻,术前留置并夹闭尿管,术中利用不带控制开关的直金属吸引器头(约30 cm长)作置管通道,其末端套防水帽以防漏气,前端经腋后线位置曲卡置入对准输尿管切口。双J管内置斑马导丝伸直后经吸引器头防水帽端置入,利用吸引器头灵活控制双J管前端,当双J管前端贴近输尿管切口后退出导丝少许,使双J管前端微弯以便于进入输尿管切口,然后双J管连同导丝一起往输尿管下段推送,直至双J管在输尿管切口外仅留1 cm长的时候,吸引器头前端顶着双J管末端抽出斑马导丝,金属吸引器头末端改接负压吸引,经输尿管切口外面的双J管吸引出尿液,证实双J管下段位于膀胱内,再用弯钳直接将双J管的上端置入肾内,根据输尿管切口的位置和双J管的刻度线调整双J管的位置。术后行腹平片(KUB)或B超(BUS)检查了解双J管位置,复查患肾积液及肾功能情况。
2 结果
本组52例全部一次性置管成功,耗时2-5 min,平均耗时3 min,术后即查KUB显示双J管位置正常,无扭曲或打折等。术后1个月复查肾积液及肾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本组52例未见有双J管下滑或自行脱出情况,有2例双J管膀胱端回缩到输尿管内。双J管留置时间的长短由病情决定,术后经膀胱镜拔除,回缩至输尿管内的双J管由输尿管镜拔除。
3 讨论
双J管由于其材料、结构、形状等特点,不仅为封闭式内引流,而且起到内支架的作用,克服了造瘘管和外支架管的一些缺点,如感染的发生、患者的活动受限等,逐渐取代造瘘管和外支架管,其主要适用于:(1)肾及输尿管切开取石;(2)肾盂成型术或输尿管手术;(3)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修复术;(4)输尿管受压造成上尿路梗阻;(5)应用肾移植手术[1]。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目前大部分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开始施行微创手术,双J管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新等[2]认为很有必要留置双J管,内置的双J管可起到内引流作用,有利于肾积水减轻和恢复,减少漏尿和输尿管狭窄机会,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住院时间。但腹腔镜下放置双J管技术难度大,常成为阻碍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开展的原因之一。
目前报道的放置双J管的方法大致有三种:第1种方法是术前经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术中再用推管将双-J管推入输尿管;第2种方法将两段F4输尿管导管分别插入双J管的膀胱端和肾盂端,自输尿管切口将双J管置入输尿管内,近端达肾盂,远端进入膀胱腔内,再拔除输尿管导管[3];第3种方法是将导丝插入到双J管由腋后线皮肤切口处Trocar外插入后腹腔,经输尿管切口置入膀胱端,拔除导丝后再将双J管近端送入肾盂[4-6]。笔者认为,第1种方法放置双J管繁琐费事,术前通过膀胱镜置放双J管,由于重新摆体位等原因,有时候双J管会向下滑动或脱出[7],女性患者双J管下滑后术中还较容易向上推进,但多数男性患者向上推进困难,需要再次行膀胱镜操作,增加患者痛苦,操作亦较困难,因而多数作者均提倡手术中置放双J管[8];第2、3种方法因双J管内置输尿管导管或导丝后相对变硬,盘曲在狭小的后腹腔里不易操作,将双J管的前端置入输尿管切口内是很艰难的一步,其前端置入输尿管时常会穿破切口对侧的管壁,甚至导致输尿管撕裂或断裂,造成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另外,此两种方法放置的双J管难以确定其下端是否进入膀胱内,需往膀胱内注入美蓝等[9]协助证实,使手术步骤变得复杂。再者,腹膜后腔是潜在腔隙,腹膜后腔镜手术要依靠二氧化碳气体撑开的空间来进行手术,如果工作套管漏气,后腹腔间隙将变小或消失,将会明显的影响到后面两种操作方法。本方法利用金属吸引器头作为置管通道,双J管置入输尿管之前全部位于置管通道内,受后腹腔的空间影响相对较小。利用吸引器头可灵活控制双J管的前端,使其对准输尿管切口,然后轻易的置入输尿管切口内,在开始置入时可固定双J管退出导丝少许,使双J管前端变弯、变软,更利于进入输尿管,减少对输尿管壁的损伤。进入输尿管切口后,外固定双J管而往前推导丝,使双J管前端重新变直变硬以利于进入膀胱,当下端进入膀胱后(此时常有突破感)退出导丝,金属吸引管改接负压吸引,对留在切口外的一端双J管进行吸引,可吸出尿液以证实下端位于膀胱内,然后用弯钳将双J管的上端置入肾内。本方法步骤连贯,简单实用,手术耗时少,易于掌握,受后腹腔的空间影响小,可作为腹腔镜下放置双J管的又一种方法。
[1]李金华.输尿管内支架引流[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5,5(2):193-194.
[2]高 新,方友强,周祥福,等.后腹腔镜与经腰背部途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3):268-276.
[3]张 旭,朱庆国,马 鑫,等.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6例[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6):327-329.
[4]徐战平,王行环,罗耀雄,等.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0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20(10):626-627.
[5]范天勇,魏 强,石 明,等.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经验及学习曲线[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5):541-542.
[6]张建忠,张军晖,闫 勇,等.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附25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5):357-361.
[7]陈 湘,张轶痒,齐 范,等.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附25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9):605-607.
[8]杨典东,高振利,张 鹏,等.腹腔镜下放置双J管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7):716.
[9]余绍逸,何学军,李 彤,等.双J管临床应用及美蓝在置管中的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5,10(4):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