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喜剧效果的关联理论阐释
2010-08-15谭丹桂
谭丹桂
(广西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喜剧效果的关联理论阐释
谭丹桂
(广西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节目以其风趣的语言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关联理论对话语交际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原理,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明示推理模式和认知语境这三个方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些小品的片段进行分析,探索小品喜剧效果产生的语言机制。
小品;喜剧效果;关联理论
一、引言
每年除夕,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类节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大部分小品基本都是喜剧类,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让观众捧腹大笑。喜剧小品从其表达形式而言是一种言语交际,喜剧效果的产生其实是话语会话含义的产生过程,属于语用范畴。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了推导话语会话含意的全过程,揭示了话语理解的心理机制,从而对幽默话语的理解有着很强的阐释力[1]。本文将运用关联理论的有关原理对春节联欢晚会的三个小品片段进行分析,揭示喜剧效果的背后的语言机制。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有关言语交际的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由巴黎大学的斯波伯(Dan Sperber)和伦敦大学的威尔逊(Deirdre Wilson)共同提出来的,于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中正式提出[2]。
关联理论主要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为分析对象。它把交际归为认知活动的一种,是有目的、有意图的人类活动,认为整个交际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而对听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推理过程。在自然语言中,每一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要正确理解语言含义,交际双方应该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交际、沟通思想,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行为或话语进行各种推理[3]。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假设,假设交际双方对各自的认知环境能够互明,对某一事实和共同的话题都明了。语言交际双方是否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认知环境,影响着交际的成功与否。
斯波伯和威尔逊提出了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这两条关联原则。其中,认知关联原则是关于最大关联性(most relevance)的:人类认知倾向于追求关联最大化;交际关联原则是关于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的: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动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3]
三、关联理论对喜剧小品的具体阐释
1.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与小品喜剧效果
根据关联理论,在常规的交际中,人类认知的特点使人们常常希望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说话人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时,总会想当然的以为他们意图表达的与听话人具有最佳关联;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往往也只会注意到自己认为有足够关联性的话语,并在与这些话语最大限度的关联语境做出相应反应。但是,一旦这一常规被打破,说话人在表达时没有提供足够听话者进行推理的信息(违反最大关联原则),导致听话人无法在相应的语境中进行推理,或听话人故意在回应的表达中引入不相关的信息(违反最佳关联原则),交际就无法正常进行,而喜剧效果也就产生了。
例1:郭达:啊,对了,还有这个,你们上面写着买房子送家具,你们送了吗?
蔡明:您买了吗?
郭达:什……什么叫我买了吗?
蔡明:您没买我们怎么送啊?
郭达:不,你们怎么个送啊?
蔡明:就是您在家具店买了我们给您送家去。 (节选自2008年春节晚会小品《梦幻家园》)
在这个例子里,郭达扮演的买楼者质问蔡明扮演的售楼小姐,主要是希望对方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他明明已经买了房,却没有获赠家具。郭达自认他的话已经够明白了,可是蔡明的一句“您买了吗”似乎是偏离了郭达所明示的命题,没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从而让他摸不着头脑,无法构建足够的关联;但是她的最后一句话突然道出了“买家具才送家具上门”这一个新的关联命题,超出了郭达及一般观众所理解的“买房子送家具”这一命题的关联性,让人哑然失笑。
2.明示推理模式与小品喜剧效果
言语交际的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出意图,听话人根据接受到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知环境进行推理,达到正确的理解,找出最佳关联。如果说话人没有尽力而使明示不足将会造成听话者的理解困难,无法进行正常推理。或者由于交际双方对交际环境的认知不一样,这就造成了认知环境对交际双方显映的程度不一定一样,即听话人不一定能够正确理解说话人所做的明示行为,两者并没有互显,从而经常产生听者不明白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答非所问的情况[5]。
例2:崔永元: 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我看咱改改规矩,这回大叔您先说。
赵本山:昨天,在家准备一宿;今天,上这儿来了;明天,回去,谢谢!挺简单。
崔永元:不是,大叔我不是让您说这个昨天,我是让您往前说。
宋丹丹:前天,前天俺们俩得到的乡里通知,谢谢。
崔永元:大叔大妈呀,我说的这个昨天、今天、明天呀,不是昨天、今天、明天。
赵本山:是后天?
崔永元:不是后天。
宋丹丹:那是哪一天呢?
崔永元:不是哪一天。我说的这个意思就是咱,这个——回忆一下过去,再评说一下现在,再展望一下未来。您听明白了吗?
赵本山:啊…… 那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宋丹丹:那也不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呐。
赵本山:是,你问这……有点毛病。
宋丹丹:对,没有这么问的。
崔永元:我还弄错了我还…… 那谁先说呀?(节选自1999年春节晚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本例中,崔永元扮演的主持人提起的话题“昨天、今天、明天”是概括的,具有隐含意义的,在他的认知环境中,他认为“昨天、今天、明天”这几个词的隐含意义是比较明显的,因此一开始他并没有做过多的明示。而赵本山和宋丹丹扮演的黑土和白云来自农村,他们的认知环境决定了他们对“昨天、今天、明天”的常规理解是字面的具体意思,无法准确理解崔永元的意图,从而产生了答非所问的场面。这种词语意义的不同理解之间的强烈反差让崔永元哭笑不得,也让观众乐不可支。
3.认知语境与小品喜剧效果
在关联理论中,语境是一种心理的认知构成,是交际双方对于世界或认知环境的预测假设集合。认知语境假设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及社会心理表征三个语用范畴[6]。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认知环境,说话人在明示的过程中是在改变着听话人的认知环境;而听话人也随着实际的话语交际而改变或补充对原有的信息的假设,构建新的语境,形成新的信息。当新旧信息相矛盾,听话人由于自身的认知环境无法调整来适应新信息,无法找到最佳关联做出恰当回应,而不恰当的回应常带来喜剧效果。
例3:崔永元:听说你们现在生活有些拮据?
赵本山:你说啥,借据?对,现在手上是有不少借据。
宋丹丹:人家说的是洁具,就是一上厕所哗哗流水的那个。
赵本山:那暂时还没有,现在就整两块板子搭在那呢。
崔永元:我说的是拮据,就是生活有点困难的意思。(节选自2006年春节晚会小品《说事》)
此例子中,崔永元扮演的主持人首先提起生活方面的事情,“拮据”一词在赵本山所扮演的东北农民黑土的认知环境中社会语义是缺失的,他无法理解,因此他问了一句“你说啥”,然后马上调整自己的理解假设,寻求了一个在他认知环境中具有相同发音的词语“借据”的关联;而宋丹丹扮演的白云是个相对“时髦”的老太太,把“拮据”理解成为了厕所用具的书面表达“洁具”,并且马上将自己的理解明示给赵本山,赵顿时构建起新的语境,根据宋提示的上下文知识做出了新的回应。然而,由于崔永元与赵本山和宋丹丹巨大的社会背景知识反差造成交际双方缺乏共有的知识和假定的认知环境,说话人所表达的话语背离了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的相关性,从而给听话人一种“瞬间的突兀和不协调感”[4],使其无法摄取与当前语境信息最佳相关的话语意图,无法进行推理和恰当回应,造成了三个人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推理说着各自表面相关(这种表面的相关主要由词语谐音来构建)的,实质上却风马牛不相及的话语,这个话语交际可以说是失败的,却是让旁人发笑的。
四、结语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为话语认知和对话理解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对以话语交际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从本质上是主要以语言的语用机制来创造出喜剧效果,因此用关联理论来阐释喜剧小品的话语是非常合适与有效的。许多小品的喜剧效果实际上是小品中不同的角色之间由于缺乏互明的认知环境,或者交际一方没有提供足够的明示及具有最大关联性的话语,从而导致了交际的另一方无法进行有效推理并寻找到最佳关联而产生的。利用关联理论系统地阐释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的喜剧效果,既可以提高人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帮助广大观众更好地理解小品语言的精彩之处,获得更大的愉悦,也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话语交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改善交际效果。
[1] 徐宜良.幽默话语的关联理论阐释[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7,4.
[2] 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关联性:交际与认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徐庆利,王福祥.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及其翻译的诠释力[J].外语教学,2002,9.
[5] 赵研.关联理论在喜剧小品语言中的解释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2.
[6] 涂靖.幽默的关联理论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9.
Interpretation of Comic Effect in Sketches in Spring Festival Gala with Relevance Theory
TAN Dan-gui
Owing to its humorous utterances, sketch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rograms in Spring Festival Gala. With Relevance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omic effect in sketches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most relevance, optimal relevance,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ve environment. Through analyzing some excerpts from some famous sketches in Spring Festival Gala, the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nature of language the creation of comic effect in sketches.
sketch;comic effect;Relevance Theory
H0
A
1008-7427(2010)12-0089-02
2010-09-30
作者系广西工学院外语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