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图书馆知识社区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2010-08-15陈红勤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虚拟社区图书馆社区

陈红勤

(咸宁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国内外图书馆知识社区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陈红勤

(咸宁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图书馆知识社区已成为本世纪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本文力图对此类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以期反映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知识社区的相关研究现状,包括虚拟社区、虚拟学习社区、实践社区、信息共享空间的现状分析,为进一步深入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图书馆;知识社区;研究现状

网络社会化是一场已经到来的互联网革命,互联网络形成的虚拟社区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提供了开放、有效的平台。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始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机对话”和“人际对话”共存。世界已经进入学习化社会,人际交往、工作、学习中的社会化的特性正在日益显露,在这个背景上,知识社区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图书馆由于具有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故对促进用户有效地获取、发布、共享和管理知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服务,辅助实现知识创新、协同工作、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方面更有意义。

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认为未来的图书馆是创造终极信息体验,他说“服务经济已经过时,现在是体验经济时代了。”“在体验经济中,服务要想令人印象深刻就要让用户亲身体验。”体验需要与人交互[1]。

作为泛在知识环境中知识交流链中的重要节点,图书馆网络社区被认为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将知识社区的理念与实践工具引入图书馆的应用,是信息管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崭新的研究课题,虚拟社区、知识社区、图书馆知识管理等的相关理论将会给信息管理研究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本文从国内外两方面来分析图书馆知识社区相关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虚拟社区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对虚拟社区的相关研究

(1)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完善的成果

国内虚拟社区的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其历史较短,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但发展很快。以“题名”为检索途径,在中国期刊网中检索“虚拟社区”、“网络社区”和“在线社区”,共查到1711条结果,包括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国内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完善的成果。对于虚拟社区的现状及展望,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及交流机制,虚拟社区的网络管理及构建,理论分析等,都有详尽的研究,其中不少文章涉及到了知识社区的相关理念。由于知识社区属于虚拟社区的范畴,对虚拟社区的研究为知识社区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2)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

虚拟学习社区也是虚拟社区的一个范畴。上述中国知网中以“虚拟社区”为题名查到相当多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主要是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教师职业虚拟社区,基本上还是关注Internet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和工具可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而对学习理论在网络学习中如何应用的研究还不多。虽然有一些“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但具体到“虚拟/网络学习社区”的研究,国内的案例与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3)知识社区的理论分析

这类研究的文献不多,维普数据库中以题名或关键词字段查得知识社区的相关文献34条。论述主题包括知识社区助推新教育、对信息社会的积极影响等;知识社区共建、共享、服务的几个难题;数字图书馆知识社区构建与关系研究等。从技术角度对知识社区的研究多以Blog、Wiki为主体,分析了这类工具的知识组织方式和应用模式,其中不乏注重个人信息特性,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思想。代表性的论文有陈禹的“信息社会与知识社区”,秦鸿的“知识社区——后数字书馆时代的信息空间”,张树人的“知识社区主要类型之二——Blog、Wiki和开放式知识社区”,王雨燕硕士学位论文“网络知识社区的个性化发展研究”等。其实知识社区在网络中的应用并不少见,可能是相关研究都放在了虚拟社区的建设中之故,单独对知识社区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显得较少[2]。

2.国外对虚拟社区的相关研究

随着大量的虚拟社区在网上的建立,国外的研究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虚拟社区建立了新的人际关系和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功能,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研究者对虚拟社区有不同的定义,也有不同的分类。研究大致分以下几个模块:(1)虚拟社区的基本认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定义、模式等。(2)如何建立虚拟社区。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如工具的使用及作用。(3)虚拟社区的功能。虚拟社区如何构建社会关系,知识共享及其潜在应用。(4)虚拟社区的实施和评估。结合原理和技术,建构虚拟社区的经验,评估效果。(5)虚拟社区的前景。如虚拟社区与电子商务的应用。以上研究阶段并不一定是顺序进行的,而是交织进行的[3]。

从查阅的资料来看,国外虽然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在逐渐增多,发表的论文也相应大量增加,但主要集中在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施上,缺乏对虚拟社区所应用的技术研究,以及虚拟社区与其它信息技术学科的关系的调查。

与国内相比,国外对利用网络来设计虚拟学习社区的相关文献及研究丰富了许多。以Covis,CSILE,LabNet,TENet,Wired for Learning,OWLink,KIE等系统为代表的一些计划和项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虚拟学习社区理念的实证研究。同时,基于问题的学习、建构主义、情境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理论,也都逐步应用到计算机支持的学习领域,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国外对知识社区的研究大多关注基于工作与实践的实践社区。实践社区(Communities of Practice,简写为CoP)这一概念最早是由Brown和Duguid两位教授于1991年在对施乐公司(Xerox)的修理协会成员(REPS)的研究中,Lave和Wenger于1991年在其《情景学习》(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一书中分别提出来的,[4]专指成员间的那种非正式的工作联系性群体。实践社区普遍存在于组织中,只是被组织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如在Packard称为学习社区或学习网络,在Cherron是最佳实践团队,而在世界银行被称为主题群体,等等。国外学者通过案例,说明实践社区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壳牌(Shell)石油的深水部通过社区成员之间举行定期的非正式会议而分享学习。实践社区也叫知识社群、实践社群、实务社群等。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实践社区更习惯于被称为知识社区。实践社区的定义与构成要素是由哈佛大学教授Etienne Wenger与1998年正式给出,并将它定义为“关注某一个主题,并对这一主题都怀有热情的一群人,他们通过持续的互相沟通和交流增加自己在此领域的知识和技能”。EtienneWenger认为学习是一项社会化的活动,人们在群体中能最为有效地学习。

实践社区包括领域、社区和实践三个构成要素。CoP是基于共同的兴趣而组建起来的具有明确的讨论领域的非正式交流学术团体;社区成员通过实践建立一种相互影响、共同学习、协作研究的社会联系。只有平衡地发展和组合这三个要素,才能培育出成功的实践社区。实践社区经常是围绕一些主题形成的,比如一门学科、一种工艺或一个生产过程,人们加入社区的目的是想通过非正式的交换思想和分享知识来获得自己单独所无法取得的价值。而网络为实践社区提供了跨越时空的更加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5]。

总之,虚拟社区和虚拟学习社区、实践社区、知识社区的迅速发展,为图书馆知识社区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国内外图书馆知识社区的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图书馆知识社区研究现状

有关国内图书馆知识社区的研究情况,笔者于2010年9月28日对重庆维普数据库分别以检索词“网络社区AND图书馆”、“虚拟社区AND图书馆”、“电子社区AND图书馆”、和“知识社区AND图书馆”进行题名或关键词字段的高级检索;并在CNKI的期刊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分别以上述检索词和上述组配进行题名字段的高级检索,去掉不相关的社区图书馆和图书馆如何为社区服务的内容,并通过EXCEL的排序功能去掉重复内容,共检索出35条相关文献。另外,由于泛在知识环境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必然趋势,而知识社区则是人们创造、传播、保存和利用知识的数字环境,图书馆知识社区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所以笔者以“泛在知识环境”和“图书馆”分别为检索词在维普数据库的题名或关键词途径查得文献18条。

图书馆知识社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笔者综合中外学者的种种观点,给图书馆知识社区(Library Knowledge Community,简称LKC)下一个定义: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利用Blog、Wiki、BBS、Email、新闻群组、聊天室等社会性软件,构建出虚拟的交流、沟通、互动与协作的空间,以达到知识获取、创造和共享的一个图书馆应用系统。图书馆知识社区为用户创造了一个更为自由的开放的生态式的学习环境,LKC是在这种环境中提供技术平台或者由图书馆员担任指导者、策划者等角色,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学习者)及其图书馆员共同构成的一个交互的、协作的知识学习团体,其成员之间以网络为通信工具,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达到获取知识、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对图书馆网络知识社区进行主题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1)实践研究。知识社区在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如上海大学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和重庆大学民主湖论坛等。(2)图书馆知识社区建设与策略研究。(3)图书馆知识社区构建,包括构建原则、构建模型和构建技术(即时通讯、e-mail、Blog、Wiki等)。(4)图书馆用户社区聚类算法。(5)图书馆网络社区信息服务模式研究。(6)网络社区信息交流行为实证研究。如“大旗底下”QQ群个案分析。(7)知识社区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分析。(8)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

关于图书馆网络知识社区,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王知津、张恒的“图书馆网络社区信息服务模式研究”,陈维军、李亚坤“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韩丽的“论数字图书馆知识社区的构建”,王利萍、成全的“图书馆2.0网络知识社区构建”,秦鸿的“知识社区——后数字图书馆时代的信息空间”,乔欢的“知识社区主要类型之一——进化中的数字图书馆”,寇小文、吴剑霞的“基于SNS的图书馆知识社区构建”等论文。但对图书馆网络社区的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没有文章提及。陈红勤在博士论文《基于图书馆的知识社区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社区的理论基础、知识社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图书馆知识社区的平台构建、图书馆虚拟知识社区的规则设计、知识社区运行机制与评价、知识社区在图书馆中应用的业务推进及其案例研究六方面的内容。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图书馆知识社区的理论和方法;从知识社区在图书馆中应用的角度,研究图书馆知识社区的内部运行规律和管理机制。

2.国外图书馆知识社区研究现状

在外文数据库SCIE、EI、CSA、Springer、EBSCO、Pro-Quest、Elsevier、Wiley、IEEE/IET、JSTOR等数据库中,分别以检索词“virtual communities AND library”、“network communities AND library”、“electronic communities AND library”、“knowledge communities AND library”和“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library”进行题名或关键词字段的高级检索,检索的相关文献寥寥。有Araby Greene的“From Library to Knowledge Center:Building a Website to Introduce a New Building to the Community”、Hsinchun Chen的“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Needs of Digital Library Community: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和Gobinda Chowdhury,Alan Poulter and David McMenemy的“Public Library 2.0——Towards a new mission for public libraries as a‘network of community knowledge’”、Scott Robertson的“A virtual library for building community and sharing knowledge”。

目前关于知识社区的研究和实践虽已有一些进展,但主要在企业领域,比如在知识管理论著中,国内有的专家提出虚实结合的知识社区思想,提出创建企业知识社区观点。国内外对图书馆知识社区的研究虽还比较薄弱,但已开始关注。如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研究的知识集成社区,图书馆是重要的参与者。日本筑波大学的知识社区研究中心2004年开始研究数字图书馆与知识社区,知识组织与知识社区问题,并于2004年3月2~5日在日本筑波大学召开网络信息社会中的数字图书馆和知识社区国际研讨会[6]。国内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其实就是虚实结合的知识社区理念和做法,可以说,IC是图书馆知识社区构建的典型案例,但IC较偏重于实体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美及欧洲等地区的图书馆产生的全新服务模式。历经十余年,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将IC作为其环境及服务的一部分,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现阶段,IC已经成为学术图书馆所流行的一种新型服务空间和服务模式。IC是一种典型的图书馆知识社区模式,这种模式在当前泛在知识环境下,特别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系统有越来越盛行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是开展IC服务最多的国家,占88%,加拿大占9%,澳大利亚占3%,爱尔兰占2%。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2004年7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在其成员馆中开展IC服务的已达30%,建成的IC已多达上百个。由此可见,如今IC已成为美国高校图书馆构建知识社区最基础、最流行、最成熟的模式之一[7]。在西方大学图书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的成功案例比较多,为我国大学图书馆构建虚拟学习共享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应用展望

泛在知识环境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必然趋势,图书馆知识社区已成为本世纪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运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构建易用、便捷的虚拟知识社区也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越来越被关注并逐渐被尝试的问题。培育良好的图书馆知识社区将全面改变教育、研究和学术活动,并对世界信息化进程产生更大影响。

[1]Thomas Frey.Future Libraries:Nerve Center of the Community[EB/OL].[2010-9-8].http://www.futuristspeaker.com/2008/05/creating-the-ultimate-information-experience//

[2]王雨燕.网络知识社区的个性化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以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相结合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Lave,J.&Wenger,E.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美)埃蒂纳·温格,理查德·麦克德马,威廉姆M.施奈德著.实践社团: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指南[M].边婧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gital Libraries and Knowledge Communities in Networked Information Society[EB/OL].[2010-9-8].http://www.kc.tsukuba.ac.jp/dlkc/

[7]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知识社区的构建[EB/OL].[2009-09-29].星论文网http://www.starlunwen.com/

G250.73

A

1006-5342(2010)11-0135-03

2010-09-11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图书馆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KANO模型问答型虚拟社区用户需求的分类研究
图书馆
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CitespaceⅢ的国内外虚拟社区可视化研究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
去图书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