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探讨

2010-08-15宋庆红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文科类理工科毕业论文

沈 虹,宋庆红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探讨

沈 虹,宋庆红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本文针对理工科院校文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师资短缺、学生思想认识不足、论文课题选择方法有局限性等问题,从高校、教师、学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引进人才,细化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学生就业之路,实施课题双向选择等具体管理措施。

理工科院校;文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革命的爆发,市场经济的繁荣,导致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同时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报考文科类专业的考生正逐年攀升,原有专业性较强的学院纷纷提升为综合性大学,新专业的诞生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多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逐步将文科类、管理类、艺术类等专业并入其中,交叉办学的模式随着高校的升级与扩招亦日趋常见。毕业论文是文科类毕业生结束本科教育前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管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实施关键,而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正逐渐凸现出一些讫需解决的问题。

一、文科毕业论文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工科专业不同,文科类学生在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做毕业论文成为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1]但是,近年来,不管在教师指导还是在学生撰写文科类毕业论文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现象,而在以工科为主流导向的理工科院校,文科类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上尤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理工科院校文科类师资队伍短缺

由于持续扩招、引进人才一时难以跟进、设备更新速度不足等因素,高校生师比逐渐拉大,到做毕业论文环节时,一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八九个毕业生的情况在一些高校已经相当普遍,而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老师大多是随学校新专业的建立以及旧专业的扩大而引进的,新教师虽然学历状况较高,但职称状况偏低,教学经验偏不足,师资尤显短缺,虽然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规定》规定了没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必须要挂靠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但有经验的教师人数有限,且由于精力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实际上真正指导毕业生的还是以刚取得中级职称的教师或者助教为主;由于少有或者没有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经验不足,势必造成他们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感觉吃力,管理学生也稍嫌力不从心。

2.文科类方面管理层次的重视程度偏低

理工科院校在迈向综合性大学和扩招之前,其教学管理方向大多以理工科专业为主导,学校大部分教学科研、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队伍,对于怎样管理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的了解普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认为文科类毕业论文的成果往往只是一篇论文,学生最多做一些市场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和评议,偏重于理论上的研究,比较容易完成,似乎不像理工科学生那样要花很多的工夫,要出实际成果,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由于用理工科管理的眼光来看待文科毕业论文,必然导致理工科院校管理人员对文科类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

3.教师对指导毕业论文积极性不高

对教师而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周期长,要求较高,如果所指导的学生对做毕业论文的目的不明确,且动手能力又较差,则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让学生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与其教学活动相比较而言,教师投入的精力要大许多,所以对于一些教学工作量不足的教师来讲,指导毕业论文只是对教学工作量的一个补充,如果教学工作量足够,他们一般不愿意再指导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在开设文科专业的理工科院校,由于文科是较薄弱的学科,毕业生人数相对而言不多,所以很多学院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是把文、理、工等专业放在一起进行评选的,因历史因素,评委的学科背景大多是理工科,专业之间的差异,导致“共同评选”时文科毕业论文评优的机率大大降低,如果评选结果和教学业绩相挂钩,必然会导致指导文科学生毕业论文教师的积极性降低。

4.学生思想上的忽视与就业压力

毕业论文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就是抄袭严重,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只要我能找到工作,学校就会让我毕业”。对做毕业论文重视不够,认为只是写一篇“文章”而已,由于这种思想的支配,他们到图书馆查查资料,上上网,拼拼凑凑,几天的功夫就能完成一篇所谓“论文”,没有认识到做毕业论文,其实是对四年来学习的全面总结和进一步获得科学研究方法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提升社会实践的综合素质。虽然有的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但由于做毕业论文的时间正处在他们忙于准备考研或寻找工作的时候,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他们确实很难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2]一些综合水平本来就不高的学生,也因为忙于寻找工作单位、奔波各单位参加面试,单位要求提前到岗试用等等原因,常常和指导教师常规交流的时间都没法保证,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毕业论文,这些因素,无疑极大地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5.选题方式有待改革

在毕业论文的课题选择上教师与学生出发点不同,教师出题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专业学科背景以及自己的科研项目,还有课题难易、工作量大小等等因素,而学生主要考虑的是对课题的兴趣、与自己就业的工作是否相关以及对教师的印象等。因此,会导致一些教师提供的毕业论文题目过大、过空、过于困难或简单、部分课题不符合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等问题;而在课题分配方式方面,如果毕业论文课题选择采取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会出现一些教师的课题没有学生选,而一些教师的课题几个学生同时选,最后导致课题分配不均,协调困难;如果采取硬性分配的方式,课题与学生倒是一一对应了,但最终的结果会导致没有分配到自己喜欢的课题的学生,对分配给自己的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失去了做毕业论文应有的意义。

因此,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已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文科毕业论文管理方法的探讨

1.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加强理工科院校文科人才的引进,全面掌握学科发展趋势,做好文理科引进人才的合理配置,避免盲目求快。不能因为引进不了真正专业对口的教师,退而求其次引进相近专业的教师,这样一方面会造成学院的工作安排被动,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专业始终不匹配,对学院长远协调发展必然产生不利影响。必要时,学院可以考虑聘请兄弟院校的资深教师作为客座教师或者兼职教授,从而弥补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针对经验不足的指导教师,可以考虑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开专题讲座,同时开展校内指导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在毕业论文结束后,学院可以遴选出优秀的指导教师做指导毕业论文经验总结,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自己的科研项目,只有发表了一定数量的论文,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及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毕业论文。

2.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规则

理工科院校管理者必须转换观念,提高毕业论文管理重视程度,从校、院、系以及教师和学生几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搞好毕业论文管理工作。[3]院系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是个非常必要的前提,它涉及到以后的各种检查和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毕业论文工作规定的制定尤为重要,从拟定毕业论文课题、毕业论文动员到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的撰写、中期检查再到学生撰写论文、答辩到最后的毕业论文工作总结,这一系列的工作安排都要做好统筹,管理规则要细化;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前,院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应对课题做审核,不符合专业培养方向的任务书应予以撤销;不论是学生的开题报告、还是教师对所指导学生的中期检查,院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都要在该项工作结束以后开展相应的检查、审核工作;同时校督导组也要不定期的抽查各个院系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以此来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就近几年来毕业论文管理实践以及与一些高校毕业论文管理人员的经验交流发现,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规则,无论是课题质量还是论文档案的规范,都将有很大的改观,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3.加大文科论文的评优比例,提升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在提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方面,可以考虑加大文科论文的评优比例,单独评比,在校内评审专家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引入校外文科专家来评审文科的论文,该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另外学院要明晰奖惩制度,不但对毕业论文完成情况优秀的要予以表彰,对毕业论文完成情况差的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4],譬如,扣掉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经费,或者在下一轮毕业论文开始的时候不予其指导毕业论文的资格,给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时候一个约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成员应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不定期交流,了解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困难,并及时为他们解决,在心理上能激发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毕业论文校内外共同指导,拓展学生就业之路

就业压力的现实存在给学生在大学最后阶段做毕业论文带来不可避免的矛盾,毕业论文校内外共同指导应该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学生一方面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位教师作为其校内指导老师,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到有工作意向、或者已经签约的单位另选一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作为校外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校内校外两个教师共同指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找工作的难题,也符合用人单位的人员招聘计划,对培养有利于该单位的实用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受到的影响也能大大降低,现代网络技术发达,给这一合作模式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模式,同样拓展了学生的就业之路,同时也符合做毕业论文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对学校而言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理工科院校在文科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与校外有文科毕业生需求公司的校企合作,增加校外实习基地[5],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从而既增强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又能拓展学生的就业之路。

5.规范毕业论文课题,全面推进管理质量

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应尽量结合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化和扩展所学的知识,能在跨入社会之前的最后阶段对大学四年的学习做一个全面彻底的实战,所以,在出题方面,应提高教师对出题重要性的认识,精心出题,所出课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受到较全面的锻炼,在对毕业论文做出常规性的要求以外,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建议增加成果或作品,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教师所出的题目加以讨论、把关。为保证课题质量,要限制每个教师所指导毕业生的总人数;选题方面,要教育学生端正思想,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选择和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题目,加强学生和教师的联系。选题前应召开师生座谈会以及与论文题目有关的小型学术报告会,使学生对题目内容和难易程度心中有数,减少选题的盲目性,选题时间应尽量提前,给学生一个充分消化课题的时间,必要时,应适当允许二次选题。只有通过规范毕业论文课题,才能全面推进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结束语

毕业论文既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做检验,同时又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做好毕业论文,对增强学生在就业竞争力等诸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做好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其自身特点,从健全和细化管理制度、优化课题选择模式、鼓励校企合作、拓展学生就业范围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促进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1] 潘友仙,过建春. 提高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

[2] 孟梅,范世东,陈永志. 高校毕业论文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1.

[3] 季民,马德刚. 建立毕业论文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4] 毛力,袁励红.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8,8.

[5] 楼盛华.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5.

H45

A

1008-7427(2010)05-0114-02

2010-03-21

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JG00808JX31)《工科院校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优化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科类理工科毕业论文
文科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试论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论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