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

2010-08-1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主线题目意识

张 岩

(大连市甘井子区利民小学,辽宁 大连 116600)

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

张 岩

(大连市甘井子区利民小学,辽宁 大连 116600)

阅读是一个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性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探究,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探究性阅读是指学习者带着广泛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的学习目的,抱着探索研究的态度学习,旨在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改变学习方式,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创新精神。以下分几方面谈一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探究意识。

一、分析文题,探究题眼

一篇优秀文章的题目,往往就像这篇文章的眼睛,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探究文章的中心内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这是训练学生文章阅读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学生预习之前,教师应该提出适合学生思维和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关注文章的题目并带着一定的问题探究文章的题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题目的敏感度,也可以交给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进行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的探究。

二、精读课文,在探究中确定主线

抓住了课文标题,文章的内容也就有所了解。但这个时候学生的认识往往是对情节的了解,还不能形成对文章脉络结构——即文章主线的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获取主要信息并能利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揭示文章的主要脉络和主线。文章的主线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抓住了文章的主线,才能串起文章的重要内容。

文章主线的确定不仅是对主要信息的获取和重新组织,如果在这个过程缺乏探究的精神,只是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的去读去了解,那么,主线也就失去了它串起精华的实际作用,所以,精读是一种形式,探究意识的渗透和培养,才是重点。如果没有探究的意识,主线的确定就显得苍白而无力。在探究中确定主线,不仅可以让阅读教学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主要线索和情节,而且还可以在探究中将主线赋予实际的内容。

三、反复阅读重点内容,探究人物性格特点

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中,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是作者的着力点,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人物性格的特点往往不是直接放在文章的文字中,让你一读就能理解的,而是通过情节的发展,环境的烘托或者作者刻意使用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的,唯有此,也才能使得人物的性格具有合理性和生动性。反复阅读文章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于情节的发展中,反复阅读文章,抓住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对人物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注意挖掘作者的表现手法或方式,抽丝剥茧,自然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就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四、探究拓展

一堂语文课教会学生的可能是阅读的一种方法,让学生体会了探究的效果并且愿意坚持去做,关键在于探究的拓展要切合实际,要留有余味,同时让学生在课外拓展的阅读中也有意识进行探究,这样其实也是对课堂品读教学探究意识培养的巩固和延伸。

阅读探究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阅读探究意识形成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课文主线,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训练学生学会技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东西可探,有内容可究,这样就能不断提升阅读中的探究意识,为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阅文]

book=2010,ebook=125

猜你喜欢

主线题目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数字主线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