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思考
2010-08-15王艺寰
王艺寰
(大连教育学院 学历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关于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思考
王艺寰*
(大连教育学院 学历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网络是把“双刃剑”,其诞生和广泛使用,给大学德育带来影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立足现实丰富大学德育的网络资源,加强网络行为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网络;大学生;德育
互联网在近些年迅速渗透到我国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与传递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网络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大学生对网络的欢迎和喜爱尤为明显,作为大学德育工作者,应认清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新形势,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可能手段,开辟大学德育的新天地,根据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去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我们的德育体系。
一、网络对大学德育的正面影响
1.提高了德育信息的传播速率和利用率
目前,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呈几何倍数的速度增长。这些资源来源相当广泛,包括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各种信息,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大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刻在有条件上网的地方搜索到他们需要的文本、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的资料,其中也包含着大量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信息。大学德育工作者们可以将德育信息广泛的传播并反复利用,创造更活跃、更轻松的教育情境,使大学生们感知的信息更加深刻、全面。
2.提高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网络的开放性与平等性大大缩短了人与人沟通的距离,网络文化正以其开放的态势引领大学生们用全球化的视野去观察世界、思考未来。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约束,畅通无阻地释放和宣泄内心想法。网络生活中的平等性,吸引着大学生们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的参与交流。在网上,大学生们可以随时进行讨论与互动,获得所需知识并及时反馈意见;可以毫无顾忌毫不保留地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等发表看法、见解,无论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相信什么还是怀疑什么,都可以随时平等地交流,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大学生们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自己从网络上的筛选和鉴别的各类信息,完成自我教育。
二、网络对大学德育的负面影响
1.网络的虚拟性对大学德育产生不利影响
网络空间是非物质性的,物质化的身体在网络空间中退隐了,与此同时,与身体相联的身份也消失了,由此导致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是一种无实体的交往。网络空间中身体退隐的道德后果始料不及:缺乏身体的道德担保,导致网络生活中的伦常松懈和言行粗鲁;无身体的网络相遇之脆弱,导致人际关系的短暂、肤浅和相互间义务的淡漠;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近中远”与责任的飘零。[1]
同时,网络给大学生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虚拟的生存方式,它有别于以往真实的、封闭的受到各种制约的现实生存方式。大学生们往往可以通过在网上给自己戴上各式各样的面具,表现出有可能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不一样的虚拟人格,借此释放压力或者逃避现实,达到心理的暂时平衡与满足——这是非常危险的,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看到,某些大学生宁愿沉浸在“虚拟社会”中,严重者甚至形成网络依赖症,对现实生活缺乏责任感、道德感,混淆或漠视现实社会道德伦理规范。
2.网络的开放性给大学德育带来困难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在文化类型、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准则等各个方面,各地区各民族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得到更深层次的展现,给网络上的每一个“独立个体”特别是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大门。多元化的信息交叉、融合,必然带来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多元化,往往与我们的主导性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碰撞与冲突。眼界开阔了的大学生们,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的接受教育与灌输,德育工作者难以真实有效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加了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另外,由于大学生身心不成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面对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往往难判真伪,少数大学生甚至对极个别的片面的或者虚假的网络信息深信不疑,进而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地侵蚀。
三、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需要充分利用网络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并改进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着手解决的紧迫课题。
1.丰富大学德育的网络资源,开拓德育工作思路
大力扩建专门的德育专业网站。目前,我国利用网络传播德育信息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大多是作为某网站的附属板块呈现,更新比较缓慢,社会影响力较弱。应积极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建立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的德育网站,形成规范的网络德育系统,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德育信息传播。
开发德育工作软件或开发德育电子教材。高校德育工作者们要改变观念,将传统的一味的“灌输”转变为吸引学生“参与”德育,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声、光、像等现代化手段,将枯燥的抽象的理论内容转化为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德育内容。
丰富学校校园网的德育内容。充分利用校园网、BBS等“阵地”,建立维护好德育宣传板块,贴近大学生生活,关心大学生生活实际,运用网络做好典型宣传、积极引导和舆论监督,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2.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加强网络行为安全教育
正面引导加强灌输。德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课堂,继续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
加强网络行为安全教育。德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让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网络上还存在许多不良诱惑和负面的信息。大学生在网上汲取精神食粮的同时,一定要学会“保健”,提高警觉性。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法制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虚拟社会,只要有犯罪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深化大学生德育工作者理论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德育工作者自身需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面对网络文化的大举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对网络时代的新问题、新现象加以判断、分析和引导。
要加快对德育教师的信息网络知识培训的步伐,尽早使其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使得他们能够轻松驾驭网络并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宣传和道德教育,灵活开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总之,网络时代德育较之传统以灌输为主导的德育模式有很多新问题、新方法,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德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如何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服务,辩证地分析网络时代大学德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当前德育的紧要任务之一。
[1]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责任编辑:阅文]
(4)资源库发布平台
为了将存储于FTP中的资源编目便于检索,资源库通常采用B/S架构,全体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浏览器直接对资源进行访问,增加了教育资源数据的可用性。资源库中的资源分类和编目标准在建设初期就需要认真遵守CEL TS国家标准,这样建立的资源库能够高效地与其他资源平台进行整合,从根本上克服资源库的重新开发,提高了资源数据的重复可用性与可交换性。
学校可组织教师搜集各种媒体上的资源,通过教师加工处理或制作开发的不断积累,形成校本系列教学软件资源。教师个人资源上传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交流平台,与此同时还减轻了制作资源的课题组成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资源库建设的长期化。这是学校教育资源长期积累的最根本的方法。
总之,校园网建设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充分发挥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优势,降低建设的投入成本,达到低投入、高效益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惠子]
On Un iversity M oral Education in Network Era
WANG Yi-huan
(Center of Academ ic Credential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Network is a double-edged swo rd and its appearance and w ide use have an effect on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staff needs to enrich corresponding network resources based on reality,to enhance network security education,and to strengthen their ow n info rmation technology skill.
netwo rk;university students;mo ral education
book=2010,ebook=126
G416
A
1008-388X(2010)02-0064-02
2010-01-14
王艺寰(1984-),女,辽宁大连人,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