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产学研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2010-08-15陶爱祥
○陶爱祥
(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一、淮安市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在市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大力宣传和不断创造条件,淮安市产学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产学研合作对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保证了企业增长的稳定性。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苏北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产学研工作开展与省内其他地区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学研成果明显滞后。从横向来说,淮安市产学研水平在全省各市中属于下游水平。根据江苏省科技厅统计数据,在最能够反映产学研成果的几个指标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利申请数量方面,淮安市在全市的排名都非常靠后,处于倒数水平。
仅以2009年1—9月份的统计数据为例,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486.6亿元,同期淮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73.45亿元,仅占全省总数的1.12%。2009年上半年淮安市977件,同期全省专利申请总量是65396件,只占全省总数的1.49%,其中企业专利申请数223件,占同期全省企业专利申请总数30519件的0.73%。2009年上半年专利授权数32001件,同期淮安市获得授权专利458件,占全省总量的1.43%,其中全省企业专利授权总数是17454件,淮安市企业获得专利授权数120件,占全省企业授权总数的0.68%。这些数据表明,淮安市产学研合作水平在全市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
2、合作主体过分看重自身利益。企业高校双方在合作开发过程中,单方面考虑利益偏多,缺少相互了解和信任,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一方面,企业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更加看重的是短期利益,对长期利益关注不够,实践中多希望科研方提供投入成本低而技术含量高、见效快的科技成果;而对技术含量高开发周期相对较长或有难度的项目,往往怕承担风险,不愿投资。同时,由于沟通渠道不畅,许多企业对当前高校科研成果能否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及效益产生怀疑,对高校研发项目特别是处于前期的开发项目,投入意愿不强。
另一方面,高校院所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也往往过分关注眼前的利益,比如通过项目的开发,能够发表多少论文,申请多少专利,到位多少科研经费等,对于项目研发成果的市场效益关注度较差。同时,由于高校对于市场的把握性和敏感度不高,往往对研究成果的前景预期过高或实施转化应用不成熟、周期长,而延误了市场好时机。比如某教授用两年时间研发的一项科技成果,在实施转化中,需根据企业的设备、生产工艺等具体情况,重新修订转化方案,从而耽误了时间,浪费了人力、物力。另外,高校的许多科研项目,理论性较强,许多是基础研究项目,不能形成直接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以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的企业来说,自然缺少吸引力,因此合作的意愿不强。
3、缺少高水平的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不强。淮安高校院所少,科研力量相对薄弱,限制了与地方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范围和合作深度。淮安现有的五所高校中,有两个本科院校,都属于省属高校,属于本科第二层次,定位为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大学相比,科研能力差距很大。其他三所是专科院校,科研水平要更差一些。由于缺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尽管淮安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实际上能够提供给企业的有创新性、高水平、有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很少。在实践中,淮安高校承担大型综合项目的研究开发较少,且在能提供与地方企业成熟合作的关键项目不多,地方企业对本地高校认同度不高,影响了本地高校优势和作用的发挥。目前与本地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中,基本上是高校承担研发、杂费的支出,为企业做事情,属于低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另外,淮安市有限的高校科技资源闲置情况也比较严重,如快速制造装备实验室等设备利用率不高,社会不了解,大都停留在满足自身教学使用的层面,面向社会宣传不够、公开力度不足,缺乏为社会提供科研、服务的主动性和平台。
4、产学研投入少,制约了科研水平提高和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从政府层面上了解到,虽然在不断努力加大宣传和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对产学研合作的引带作用,但投入多少至关重要,引导和带动作用尚不理想。一方面,淮安市目前产学研专项资助资金每年仅100万元,市本级投入科技经费1200万元,仅为苏南城市科技经费的4%~5%,远远满足不了科技工作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不少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状况的因素,对技术改造和研发的投入偏少。淮安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也普遍偏小。经费问题影响科技部门对当前国家重点扶持产业的科研、孵化及支持,制约了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广泛推广,使淮安市在引进人才创新创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受到一定影响。
二、促进淮安市产学研发展的策略
要使淮安市产学研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必须创新思路。要在充分了解淮安市产学研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借助外力,采取综合的措施,以此促进淮安产学研合作水平迈上新台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应该健全产学研工作机制。产学研合作不仅是科技部门的事情,应该是全市各级部门共同的事情。因此要从政府层面重视产学研工作。具体来说,应该由分管市长牵头,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统一领导机构,这些机构应该包括市科技局、经贸委、财政局、教育局、科协、高校院所等部门负责人。要建立各方定期会商制度,过一段时间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各个部门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做法,取得的成果,需要其他哪些部门的帮助,以此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整合部门之间的资源,从而为淮安市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提供机制保障。
2、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投入。要广开财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产学研经费的投入。首先,市县级财政应该加大对于产学研合作的投入。通过市县级财政的投入,表明政府对于产学研工作的重视,也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吸引其他资金进入到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其次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抓住省委提出的振兴苏北战略的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金资助。通过向上争取资金,拓宽淮安市产学研资金来源渠道,夯实产学研合作的财力基础,为淮安市产学研工作提供更雄厚的财力支持。再次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投入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通过对社会资金投入到产学研工作所形成的经济效益进行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到产学研工作中来。最后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引导,让企业认识到,增加对产学研的投入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可以吸引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学研合作项目上来。
3、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张曼平总结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主要有:省部产学研合作模式;省与名校合作模式;高校校企合作委员会推动模式;共建研究开发实体模式;共建研究院模式;课题组或项目组合作模式;建立大学科技园模式;校办科技企业模式。
淮安市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特点,所占用的资源优势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等因素,吸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产学研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本地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形式应该多样化,合作可以以技术培训、人才培养、成果转让、联合开发、专项委托开发、产品利润分成、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为保证各种产学研合作方式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各类创业载体的建设工作。一是要加快各类科技孵化载体建设。通过局部环境优化,发挥人才、资本和技术的聚集效应,增强对高新项目和高新企业的孵化能力。积极促进高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大力推动省级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建设。二是加快科研机构建设。要以淮安市现有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载体,集成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重点在电子信息、特钢、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引导本地高校院所与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共建共性技术平台,加强行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速产业升级。三是要围绕三大千亿元产业,落实好载体建设。围绕盐化工新材料,大力推进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建设;围绕盱眙凹土新材料产业、富士康为中心的IT产业群和金湖石油产业群,努力建设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各县(区)要围绕各自的支柱产业建设科技园。
4、加强产学研合作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产学研合作水平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证。当前,淮安市人才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在全省倒数的位置,由于人才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淮安市产学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淮安市由于地处苏北,没有明显区位优势,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滞后,客观上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所以淮安市应该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方式,要不断扩大引才引智规模、拓展引才引智范围、更新引才引智模式,鼓励市外境外优秀科技人才及智力通过各种形式为淮安市服务。可以通过与重点大学、重点研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借用外部智力资源为淮安市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目前,淮安市已经与清华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但仅仅是浅层次的,基本上是以清华大学成果出让的方式进行合作。下一步应该结合淮安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的建设实践,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要加强创新群体的团队建设,为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遇。积极探索技术要素资本化,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5、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一是要落实好国家、省、市对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财税扶持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尤其要落实好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优惠政策,有效地发挥该政策对全社会科技创新的长效激励作用。二是要发挥好市场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种子基金、担保基金等投融资体系,加快建立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信贷政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支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1]张曼平:论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动因、障碍、模式与动力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9(11).
[2]王雪原:我国产学研联盟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