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族、教育漫谈
2010-08-15张诗亚
张诗亚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北碚 400715)
文化、民族、教育漫谈
张诗亚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北碚 400715)
文化是人成为人的符号系统,是以人塑出的自然关系和系统。文化的传播不同,造就的文化或者是符号系统也是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不仅仅是歌舞、饮食之类,还包括宗教、科学、历史、艺术等。民族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期积淀中由很多人的共识形成的。教育的本质在于发展人,每个人都是在自己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最后形成共荣共生的发展局面,这就是当前所讲的“和谐社会”。
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教育
新疆我第一次来,印象很深,感受颇多,历经丝绸之路北道,沿天山脚下一路西行,到达喀什,收获良多。看到了很多民族,看到了很多类型的生活方式。在一个旅游者看来,怀着一个好奇的心情,完全是为了猎奇。其实一路走来,不难发现在某些地方,为了迎合猎奇,就给本来很有特色的东西加了一些外来的东西,不伦不类了。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文化、民族、教育,其实这个话题涉及的内容很多、很深刻,也很复杂。不像天气对人的影响,说今天天气凉了穿衣服,明天热了又脱那样简单,也不像人家讲的那样说羊吃了什么草那样,成了独特的肉一样简单;就跟我们关起来喂的动物就不一样了,吃了激素,吃了有激素的动物就不好了。人又吃了含有大量激素的动物的肉,当然只能是害人了。任何时候,天地万物和人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解决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曾经在理论上犯过错误。清醒了现在讲科学发展,不能唯经济马首是瞻,破坏环境搞开发,苦坏了当地人。其实我们面临的这样的问题很多,文化、教育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人与人的关系、文化与文化的关系、人群与人群的关系,教育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学校教育不能仅仅搞成职业培训,最终要找什么工作。只有把人的发展和教育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否则不但不能促进人的发展,反倒会影响人的发展。
文化到底是什么呢?现代社会说自己没有文化的人很少。一路走来,有些地方的“文化牌”打得很大,采用极其鲜艳的广告标语。难道广告仅仅是说出来的吗?错!文化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大家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我在跟博士们上课的时候就讨论什么是文化?我认为首先要回答人跟动物的区别,这才是文化的本质。人是有文化的,动物群落没有文化可言。对于这个问题,先贤们早有高见。西方的柏拉图认为:“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他和西方的一些学者从视角形象的角度把人区别于其它四足动物。把人和其它兽类和禽类做了区分,显然这个论断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证实的,也是可以思辨的。在分类学的研究中也找到了一些东西将人这种高级动物和其它动物分开了,但他们只是看到了外部的东西,是很肤浅的。人是有言语的高级动物的,有人在理解中进行了类别和套用,以为其它动物也都会进行创造工具的。错了,很多动物只能做简单的工具,但是与人的差别可就大了。卡西尔在 《人论》中有个著名的论断,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对人的本质界定很深刻,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甲骨文和汉字有所异同,经过对比发现,甲骨文中的“人”字到现代汉语中的“人”字,就把人的好多东西给去掉了,这种工作只有人类能做,这是人类的创造,能创造出符号,这就是人。换句话讲,人是符号的动物,一定不要小看这个符号,符号的系统就是文化。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天地系统。人与天、人与地的关系是怎么抽象出来的,怎么能抽象出这种符号,这便形成了独特的天地系统。人与人不同的关系就会生成不同的文化系统,当然这一定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放。当前文化的定义多如牛毛,都是为了自己的研究瞎编的概念。
文化是人成为人的符号系统,是以人塑出的自然关系和系统,是独特的。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这种符号系统也会有差别。海拔高度不一样,人种就不一样,我们所到的吐鲁番,有四个之最“最甜、最低、最干、最热”,四个第一,没有其中的原因不会形成四个之最的。到了西藏拉萨,3700米的海拔,就又不一样了。我到过很多民族地区,发现好多东西就是由于不同的天地系统决定的。海拔越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就越低,同样的人在海拔高低不同的地方呼吸一口空气,氧气的多少是绝对不一样的,少了氧气,我们身体的血液供应以及所有活动就受到影响,这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常说的西藏的“高原红”,就是这个原因造就的,是独特的天气系统使然。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很少有植物能生存,但在900~1500米之间、1500米以上就又不一样。人在低海拔地区会有晕氧的现象就是这个原因。所有的文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像高海拔地区牦牛可以生存下来,而且还有很多用途,一路上,维吾尔族的歌舞、饮食上的馕坑等这些特色的东西的存在,都是有其中的原因的。
在沙漠里,气温高的时候可以用沙子烤东西,鸡蛋可以炒熟,原因是沙子吸收了太阳的能量而且被均匀的分散了。关于对沙漠环境的充分运用也许只有这里的人知道。还有些像少数民族的歌舞是与他们的游牧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有原因的。像篝火是可以用来取暖、抵御野兽侵袭、照明等多种用途的。人们常说少数民族热情,也是有原因的。以前的交通几乎都是靠步行,而且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又相当分散,几百里、几千里的距离,平时能看到个人不容易,若能遇到一个远方来的人,两个封闭的系统会就有情感的交流,我们就将其解读为热情。事实上,这些东西的生成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一定的生成机制,东、西方都是这样,背后的好多的道理,不是仅仅凭旅游来炒作的。比如说现在的生活中,人们能吃的东西很多,但是在现代的城市生活中,冰箱里、超市里的东西,多样性没有了。沙漠里风干的东西,内地成酸的了,这就是饮食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它保存起来,这就是文化。这个符号,不仅仅简单的是歌舞,还包括宗教、科学、历史等等。它一旦形成,就固定起来。其实这种文化的创造者很多,学术术语叫“集体无意识”,换句话讲,它是在历史的积淀中长期由很多人的共识形成的。现在就会明白为什么引进来的东西生不了根,它形不成道统甚至是血统。不同人的形象等各不相同,每一个物种都要灭亡,但是他的基因没有消亡,历经千百年也不会消亡,这便是遗传的基础。文化有没有基因?我认为肯定有,一旦形成,就是由很多人集体创造的。新疆人讲“一会就到”、“马上”、“一两个钟头”等和内地的差别就大了,内地人的马上可能是几分钟,他们可能还有一两百公里的距离。时空观不一样。农业社会讲“一顿饭的功夫”、“一袋烟的功夫”等都是记时的方式,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只有钟表的出现,我们才有了共同的较为精确的记时方式。时间是个很重要的维度,我们来看时间的“时”字,左边一个“日”字就很明白了,与太阳有关系,右边是个“寸”字,在古代“寸”字,在中国文字中都是和手有关系的,概括起来讲人的行为是跟天密切相关叫“时”,但绝对要明确,“天”不是时间,有些学者在有些场合瞎讲。“时”一定是顺乎天地人的运行规律的,是具有极深刻的含义的,不同的民族时空观是不同的,宇宙观也是千差万别的。新疆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时空观,是因为这块地太大了。刚才进门看到你们学术报告通知上加上“京时”在内地是绝对看不到的,那就叫人笑掉大牙了!人类的时间符合太阳运行的规律,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最大的利用了能源,这些东西的存在是有深刻的道理的。
一路上我们都在探讨这些问题,文化的传播不同,造就的文化或者是符号系统也是不一样的。佛教传入中国,我们在天山大峡谷看到有岩洞,都是外来的佛教,为什么会有洞,是僧人们翻译经典的场所,这个过程很艰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东汉到唐代都是这样的。具体的路线是从新疆沿着丝绸之路,很多菩萨的画像就能说明这一点。早期传来的衣服穿的少,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和性等联系到一起。我到过很多地方,你想想在热带能穿那么多的衣服吗?皮衣服行吗?这样的概念根本就没有。从外到内,文化在这种传播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和碰撞,有些进入的时候就“冲突”掉了,其实完成了一个融合的过程。
搞民族教育不知道这样的东西,我们课程改革尽做了些片面的东西。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一定要有图式的顺应、同化,否则是没有办法接受的。维果茨基的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是要发展人最容易发展的一块。在发展民族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找民族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这绝对不是开什么课能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好多课程都是人为划分的。根据“最近发展区”的需求制定教育方针、对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这样的,应该承认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只有有针对性的教育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学校的硬件条件都好了,其实这些东西只要有钱时很容易做到的。但教育的本质在于发展人,每个人都是在自己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最后形成共荣共生的发展局面就是当前所讲的“和谐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的关系莫不如此。还有一点就是人自身的和谐,我们经常讲的心理健康就是这层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要达到和谐共生的局面,靠命令和强制是绝对不可取的。民族教育的发展也要找这种共生的机制,最终能不能形成,民族教育到底应该做什么,我想从这个层面考虑就回到了民族教育的原点。
本文是作者在新疆师范大学举办的“文化、民族与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由张善鑫博士记录并整理。
A Random Talk on Culture,Nationality and Education
ZHANG Shi-ya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Southwestern Ethnic,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PRC)
The culture is human as human's sign system,which is natural relations and system modeled by human.The cultural dissemination is different,the accomplishment or the symbolism of culture is also dissimilar.The nationality is the cultural nationality,the na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dance,the diet and so on,but also includes religion,science,history,art and so on.Once the national culture forms,it has been fixed,actually this culture's inventor are many,in academic terminology calls“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in other words,it is accumulated and formed by many person's mutual recognitions and in a long-term history.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lies in developing person,each people are develop in own cultural base,finally forms the co-prosperity and paragenesis,which is calle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t present.
culture;minority;education
G 40-055
A
1674-5779(2010)06-0012-03
(责任编辑 王兆璟/校对 丁一)
2010-10-3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08JZD0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诗亚 (1948—),男,重庆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