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人生奠基

2010-08-15李忠民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活动学校发展

李忠民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甘肃 武威 733300)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打造一所名校,必须要顺应现代社会对优秀学校优质教育的选择趋势,要顺应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心理,确立一个先进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毫无疑义,学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教师与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参与者。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推动教育过程的发展。[1]学校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我们的理解就是以教师、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提升办学品位,坚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他人、造福人类。为此,我们将我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为“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人生奠基”。

“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人生奠基”就是“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提高学生的在校生活质量,创造最适合人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活”。具体说来,就是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三个发展”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的互动互促的关系。没有学生的发展,学校与教师的存在就会失去意义;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就会落空;正是在教师与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学校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以师生发展为本”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其核心是建设最适合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文化,具体体现在尊重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幸福传递幸福,人格熏陶人格,只有教师和谐发展,才能保证学生的和谐发展;只有给予教师更多的爱,才能保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只有让教师拥有人类智慧和精神的力量,才能保证他们托起的太阳冉冉升起。没有教师的发展,即使再完善的教育改革计划,再动听的教育改革口号,也只会是海市蜃楼,绝对不会获得成功。就教师而言,就是让他们通过学校生活,能够在事业中不断体验生命的真谛,成为自己职业的设计者、实施者:在发展的长度上,有终身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发展的广度上,有宽阔的视野和胸怀;在发展的深度上,有科学与人文的底蕴,真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职业生命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因此,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成全教师应成为学校管理的主旋律,成为学校发展的主旋律。我校每年出资为教师购买教育理论专著,让教师与“思想巨匠”交流,与“教育专家”谈心,提升教师的思想,净化教师的灵魂。举办教师读书论坛、高考讲座、教学大赛、教学研讨会、专业知识竞赛等,让教师走向前台,展示自我。在学校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同时组织外出学习教师上好汇报课,交流推广外地先进教改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每学期学校提供经费、时间、场所,教师依据自己的创意组织各项有意义的活动,教师科研课题立项实施,学校在研究经费上给予支持,教师科研成果获奖,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并把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札记、课题、教学设计等都及时整理,辑录成册,激励广大教师理论上有高度,科研上有成果,教学上出效益。每年进行一次大型的优秀教师表彰会,使教师的劳动和业绩得到弘扬与尊重,让教师充分享受着教书育人的光荣、尊严与幸福。为促进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我校明确提出“三年胜任熟练、六年力争骨干、九年成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目标。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将教师发展目标定为两个层级,即名师和骨干,教师根据个人情况申报层级。学校每两年组织评聘一次,不预设名师骨干的指标数,只要条件合格,学校就予以认定。对于学校评定的各类“名师”“骨干”,学校召开专项表彰大会,颁发聘书,并按层级给以研修津贴,同时还在校报、校刊、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弘扬这些“名师”“骨干”的师德与业绩。给教师提供成长空间,引导教师与自己竞争而非与他人竞争,确立战胜自我的高标准,不断地超越自我的原有层次,从知识、素质、能力、境界等各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达到更强、更有能力、更能把握机遇的较高境界,从而实现心中的理想。

就学生而言,就是让他们通过学校生活,能够自学自励、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把每个人的潜在能量都能积蓄起来,成为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走上社会以后,他们能够通过自我教育,实现可持续性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每年高考录取和奥赛成绩揭晓,我校将录取考生姓名及院校专业和获奖名次及时公布,刊出高考英才榜和奥赛明星榜;在教学楼走廊内挂上我校历年考入清华、北大学生入读高校时的照片,并附上他们的人生信条和学习格言,建设“清华北大学生长廊”;邀请历届名牌大学校友来校作报告,讲述他们的高校生活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历年从学校考入名校的学生已成为我校一届又一届学子发愤读书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事迹和行动,从精神方面为学生树立了标杆。除了利用本校榜样激励学生以外,我们还将社会中的一些先进模范引入校园,让他们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将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十大杰出青年、十大陇人骄子和奥运冠军的感人事迹张贴在橱窗、报栏、黑板,围绕学习模范事迹积极开展主题班团会、辩论会,让先进的人物引领学生,让先进的事迹感染学生,让先进的思想鼓舞学生,培养学生道德意识,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让学生道德情操、精神面貌、行为举止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针对目前学生面临高考、交友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学校专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聘任心理学专业老师担任心理咨询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向学生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地与人沟通、交往、合作,处理好人际关系,正确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充分展示个性,引导学生积极地、乐观地对待挫折与困难,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生命观。我校经常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社会考察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百科知识竞赛、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形成了常规活动和专项活动相结合、传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竞赛活动与娱乐活动相结合的主题性活动系列。在每学期举行的班级主题系列活动中,各班围绕活动主题,精心策划,展现各自的精彩。每年的体育艺术节,成了学生“秀”出自己,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学生的精神、道德、人格、身心得到充分发展了,则会带来学业的必然发展,以此为基础,学校必将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学生人生奠基”是学校办学的最高境界。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将来负责。教育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但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教育生活大多是无形的。当学生走出校园之后,留在他们记忆中最深刻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不是哪一门具体学科或知识,而是经过几年校园生活逐渐形成的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即使学生走出校园后依然表现出鲜明的知识能力特征和鲜明的文化特征。所以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是日积月累的。在我看来,最有效的教育,是能够融入学生血脉、内化为学生品格和习惯的教育,是学生离校后经岁月遴选仍能被“留下来”的教育,是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不管孩子们走了多远、飞了多高,学校、老师都会成为他一生成长中最深厚的“根”。我们应当能够创造这样一种教育生活和学校文化,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时时刻刻地受到它的滋养,让教育在学生内心留下更多的痕迹,因为“根深”,才能“叶茂”。我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结合国内外时事要闻,开展“热点文化”活动,进行时事和国情教育;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兴趣文化”活动,彰显个性,发展特长;利用寒暑假,开展“假日文化”活动,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利用休息日,开展“周末文化”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提高组织才能。将民勤生态县情悉心挖掘整理,建设了规模宏大的“生态县情展馆”,让一幅幅触目惊心的资料照片、龟裂的湖床、枯死的胡杨、举家迁徙的生态难民给每一名学生一种无声的鞭策,激发学生无穷的求学动力。对楼宇进行励志命名,在花坛、走廊、门亭张贴温馨标语、对联警句,从各个楼宇的命名到一廊一柱的布置,从内涵丰富的宣传标语到琳琅满目的板报专栏,从百花齐放的班级文化到特色鲜明的德育基地,校园的一墙一柱,无不蕴含着育人的深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引导人、激励人、感染人和陶冶人的教育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美的校园,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学生长期置身于这种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人格、品格和知识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每年,我校有一千五百多人考入高等院校,全国每一所高校都有民勤一中的学生,清华荷塘、未名湖畔、著名学府、科研院所,全国的各个角落无不荡漾着民勤一中学生自强不息、勤奋苦读的身影,我校科学的育人理念已融入学生的血肉,成为他们终生受用的一笔财富,“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已成为成就我校师生成功的催化剂,促进我校健康和谐发展的助推器。

[1]睢文龙,廖时人,朱新春.教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活动学校发展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