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经营现状的思考——以安徽怀远县禾泉农庄为例
2010-08-15王娜周翔王莹
王娜 周翔 王莹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蚌埠 233041)
[旅游经济]
农业旅游经营现状的思考
——以安徽怀远县禾泉农庄为例
王娜 周翔 王莹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蚌埠 23304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业旅游活动逐渐在全国兴起。当专家学者们在讨论“农家乐”、“观光农业”、“田园农业”、“乡村旅游”等概念时,农业旅游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通俗性悄然兴起。从农业旅游的背景入手,以禾泉农庄为例阐述了当前农业旅游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农业旅游;禾泉农庄;思考
一、农业旅游兴起的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业旅游活动在全国逐渐兴起。农业旅游,又叫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绿色旅游、乡村旅游、田园农业,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旅游作为新兴的一个旅游项目,主要是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和旅游风景名胜区周边发展起来的,以庭院和田园为依托的特色民俗旅游形式,以都市人为目标顾客群。它以展示民俗风情和农事活动为特色,提供休闲度假、特色餐饮、农事参与及科普教育等旅游活动内容,迎合了现代都市旅游者“返璞归真、亲近泥土”的消费需求,同时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诉求。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已逐步失去了与大自然的和谐相依:喧闹熙攘的城市,超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此起彼伏的高楼建筑群,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紧张、压力、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都市人开始寻求别样的生活空间,选择在周末逃离日常工作生活的羁绊,去城郊乡村呼吸田园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欣赏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品尝健康的有机食品、与朴实的农民学习农事活动等。
王兵(1999)指出我国的农业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毛勇(2004)认为在一些较偏远的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农业旅游可配合国家的“扶贫攻坚”战略,借助社会力量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自救”,进行农村“扶贫旅游”的开发,增强农村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农业旅游的开发如火如荼,全国各地不同形式的农业旅游办得红红火火。
二、禾泉农庄发展农业旅游的主要措施
禾泉农庄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荆涂风景区,是集养殖、种植、旅游、观光、餐饮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禾泉农庄于2003年成为安徽省第一家通过有机认证的农庄后,分别获得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08年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组的4A级旅游景区评定验收。禾泉农庄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皖北第一生态庄,有机农业观光园
禾泉农庄是安徽省第一家通过认证的有机农业示范园,享有“皖北第一庄”的美誉。有机农业又称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产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同时,它尊重动植物的生长习性,强调人与动植物的和谐生长。因此,农庄紧紧按照有机农业的主导思想,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要求,综合利用土地,实现林果一体化、种养殖一体化。农庄里的鸡鹅都是散放在果园田地里,不喂饲料添加剂,也不使用任何生长激素,吃虫子、蚂蚱和草,自由自在地长大,其粪便又可作为很好的有机肥料;农庄里的红薯秧、豆秸均可用作羊、梅花鹿的饲料,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了动植物的和谐生长。有机农业在我国发展较迟,却是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全世界农业所面临的方向。农庄致力于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有机产品,具有前瞻性;同时,作为农业旅游观光点,开发农业生态特色游,对于日日挣扎于钢筋水泥环境,被快速生活节奏及职业竞争所累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处世外桃源。一方土地亦农亦旅,同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游憩效益,是一项值得扶持及推广的优势产业,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二)碧水清波观鱼跃,竹篱农舍听鸡啼
禾泉农庄依山傍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农庄门口设有迎宾鼓,古以传递信息,今则击鼓迎宾,独具匠心,唤起游客思古之情,令其游玩兴致大增。进入农庄大门是一条缓缓登上山坡的以葡萄为主体的生态长廊,长廊两旁有石榴园、美国蓝莓园、冬枣园、桃园、有机蔬菜园及绿化苗圃等。沿着长廊一直往前走,在其右侧是一排农家四合院式的小型建筑。从外观上看,这是些现今农村也极少见的茅草木屋,屋前有个小菜园,种植着时令的蔬菜,乡土气息浓郁。但走进木屋,其典雅讲究的内部装饰与配置齐全的现代化家具设施,既有古朴的美,又有适合现代人居住的环境,使人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印象分即刻升值。人们可以在紧张忙碌的城市工作之余,来到农庄庭院,品尝山野菜、农家饭;或围坐在乡野篝火旁烧烤野炊,品尝野味;或垂钓于农庄坡塘,体验垂钓的乐趣;或徜徉于田园、山水、绿地、白云间,呼吸乡间清新的空气,悠然自在,其情其景沁人心脾。碧水清波上面浮游着毛色纯白的鹅,游客领着小孩完全可以在游乐赏玩中尽情领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意境。由于农庄搞的是立体养殖,所以鸡鹅完全散放,久居都市的游客会看到一幅“鸡栖桃树”的和谐画面,令人游而忘返。
(三)体验农耕文化,享受田园劳作之乐趣
农庄开发农业旅游项目,注重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我国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是一笔凝聚着几千年人类智慧的文化遗产。禾泉农庄背靠涂山,而涂山正是大禹治水、娶妻生子之地。“夏之兴也以涂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奠基礼在涂山举行,由此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耕文化。而大禹治水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证农业的丰收。所以将大禹治水、大禹农耕文化与农庄的旅游项目相结合,让游客身临其境、体味其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农庄现有旅游观光项目——大禹浴足池,已初显成效。农庄致力于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机蔬菜园、红石榴茶艺馆、果园养鸡场、梅花鹿苑、石榴盆景园、美国蓝莓园、垂钓基地等已具备一定规模;还有麦场文化,金黄色的麦秸垛、红薯秧垛、豆秸垛,用麦秆编草帽的村姑村妇等,类似场景与情调构成田园味极浓的农耕画面,勾起游人浓浓的怀旧情感,使其沉浸于陶渊明般的回归感叹之中。另外,农庄与其他景区、景点的不同之处,除了让游客感受农耕文化,游客还可亲自加入到农田去劳作,锄草、浇水、摘果、犁地、果树修剪以及喂鹿等,有经验的老农传授地道的农业生产技能,还可以上山挖野菜,丰富了游客的生活阅历。
(四)借怀远石榴之名,展有机生态宏图
农业旅游是个极具潜力的优势产业,它把单纯的第一产业的功能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拓宽了产业链条和增值渠道。怀远石榴久负盛名,品质优良,为历代之贡品。农庄可借怀远石榴之名气,打开有机农业的广阔市场。农庄专门聘请园艺师搞石榴盆景,一些退化的、农民当柴烧的老树桩,一经盆景制作大师的手,就成了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这一盆象征“多子(籽)多福”的石榴盆景,市场价可达6000元,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增加了农庄的经济收益。农庄以“有机生态、健康人类”为理念,为本地农业注入大量高科技及生态农业经营的新观念、新方法,赋予农业以勃勃生机与活力,带领本地农户走上富裕路,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努力。
禾泉农庄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鲜明特征。为安徽农业生态旅游打造了新亮点,但仍存在发展“瓶颈”。比如:农庄旅游产品开发缺乏深度和特色,促销宣传力度不够,管理跟不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禾泉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开发农业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业旅游产业化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需要许多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发展的产业,反过来它又可促进和带动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农业旅游打破了三产的界限,它不仅直接对第一产业农业自身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开拓了农业和土地利用的新途径,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推动了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三高现代农业转化,又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机会,使农业实现了多项多次的增值。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交通、通讯、住宿、水电、餐饮、卫生等配套设施的支持。在设施的设计建设上,既要讲求“原汁原味”,又要做到舒适、卫生,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避免农业生态环境城市化。农庄在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条件的同时,应注意农庄旅游接待设施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要体现出农庄特色。农庄的停车场应设在入口处,改建成“隐形”停车场,或藏于建筑角落,因为机车轰鸣是都市文明符号的象征,它进入农庄不但毁了农庄的质朴宁静,同时毁了农业旅游的自身优势。另外,农庄正在建造自己的豆腐坊、油坊,应注意尽量不要破坏山体,以免画蛇添足,毁坏农庄的自然美。
(二)搞好软环境,加大人员培训和专业人才引进力度
要进一步规范提高农庄旅游接待的整体水平,首先应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定期举办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在素质培训的同时,加强对旅游业务知识的培训。从业人员对旅游业务知识的缺乏和不足,势必影响游客对农庄旅游的整体感受。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是谋求农庄旅游管理的新突破。因此,农庄应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引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另外,管理者在人才引进的同时,应善于从内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三)丰富农业旅游内涵,注重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
通过一些以有机农业为主题的游乐项目的设计,增加园区的可参与性。如禾泉农庄成功举办过“摘桃节”,那么今后可以根据不同时令推出诸如“石榴采摘游”、“桃花观赏游”、“鱼虾垂钓游”、“大禹治淮地重游”等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吸引更多城里人前往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应创造出教育和知识的氛围,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获得充实的知识和美好的精神享受,如增加标志牌、导游牌的文字说明,添置树荫下方便游客休息的木凳,对农庄内旅游线路进行设计,尤其要将农庄置于荆涂风景区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农庄内部景点的整合。同时,通过一些仿古的农事工具,如水车灌溉、驴拉磨、纺纱织布、磨豆腐等的展示,让游客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以及农事参与,如果品采摘、简单耕作、休闲垂钓等活动的设计,增加游人对农业的兴趣,延长游人在农庄的逗留时间。
(四)在特色餐饮上面做足文章
餐饮是农业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人不仅有观光、休闲、游乐的需要,同时还有品尝农家特色饭菜的需求。农业旅游餐饮与普通餐馆的最大区别就是以本地乡土菜为特色。蔬菜是农庄自种的真正的有机蔬菜,或是采摘的山野菜;鸡、鸭、鹅、猪是自养;酒是自酿;菜品是乡土原汁原味。禾泉农庄的有机农产品是真正的健康食品,“生态果园散养鸡,生态果园草鸡蛋”是其一大品牌。农庄可在有机农产品上多做文章,做出精品蔬菜。另外,农庄位于大禹治水之地,继承仪狄造酒的传统,酿造的怀远石榴酒、禾泉农庄酒和禾泉鹿酒,已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还应结合历史传说,进一步研制出符合现代人口味的“仪狄”米酒,以及设计出大禹以来酒文化的演变展示、粮食加工工具的演变展示等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游乐项目,来满足游人访幽探奇的欲望。
(五)独辟蹊径,拓展农庄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农业旅游项目单一、重复性强。作为农庄的管理者应着眼于长远利益,开发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农庄可以“有机生态、健康人类”为出发点,在开展“农家乐休闲游”的同时,推出“农家乐康体疗养”项目。它的目标群体是患有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症的病人。这类病人应是确定不再需要住院治疗,只需口服药物即可,并且他们一定是非传染病人。这些病人可定位于患病的离退休干部、学者、教授、企业老总等经济状况好而又长期居住于城市、很难呼吸到新鲜空气的人。农庄应详细计划并专门建造一批房子,房内的家具设备应避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床应是纯木制品,不涂油漆,天花板也是只加桐油的木板等,强调舒适、干净。要定期聘请专门的营养师或医院专家,针对病人情况设计出个人营养膳食。“农家乐康体疗养”项目可以缓解农庄“周末游人如织、平时游人稀少”的尴尬局面。它不仅拓展了农庄的发展空间,增加了经济收益,丰富了农业旅游的形式,而且缓解了慢性病人缺少疗养环境的状况。
(六)运用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
通过实地调查,得知就蚌埠市区的人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禾泉农庄,也就是说农庄的目标顾客还有相当一部分未被挖掘,由此看出农庄对自己的宣传还十分欠缺。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采取适当的营销手段是形势所趋。鉴于农庄的目标顾客是都市人,故运用网络营销手段无疑是最佳选择。目前农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对农庄特色的介绍还有待加强。同时要充分利用“绿色营销”、“关系营销”等新的营销方式和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户外广告、请媒体拍片宣传等进行全方位的营销传播;利用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切实提高农庄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结束语
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弘扬传承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已发挥出积极作用。从旅游业角度来讲,农业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有效缓解了“黄金周”各传统旅游景点压力。今后,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观光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提供了较好的客源市场。展望未来,农业旅游必将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发展成一项生命力强的新型旅游项目。
[1]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38-42.
[2]毛勇.关于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4(4):17-18.
[3]李永文,陈玉英.旅游扶贫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74-76.
[4]娄玉芹,李春生.河南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与思考[J].经济经纬,2001(1):16-18.
F590.7
A
1002-2880(2010)12-0117-03
王娜(1982-),女,安徽财经大学讲师,旅游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
安徽省农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的实证研究(ACKYQ1037),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青年教师项目。
(责任编辑:陈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