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2010-08-15陶志刚王兴华
陶志刚,王兴华
(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陶志刚,王兴华
(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软实力理论是冷战后理论的新发现。它突破了以军事和经济实力衡量国家实力的传统,将文化、价值观等非物质因素纳入国家力量之中,并认为软力量对硬力量起了倍增或递减的作用。我国对软实力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文化方面,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逐渐增强的文化软实力是社会顺利转型的力量源泉。文化软实力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软实力;提升;中国;和平崛起
21世纪是彰显文化的世纪,在GDP速增中,文化的贡献日益突出;在百姓的幸福指数中,文化的含量越来越高,文化被赋予更深更广的含义。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出版了《大国的兴衰》,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衰落论”与“复兴论”的大论辩。随着苏联的解体,柏林墙的倒塌,美国势力得以再次显现,“复兴派”成为了论辩的主要声音。约瑟夫·奈是“复兴派”的领军人物,他将注意力转向了非军事和经济领域,提出软实力的概念,阐述了软实力理论。在他的著作《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的前言中,约瑟夫·奈把“软实力”明确定义为“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软实力的概念是在美国兴起的,其理论精髓对我国也同样具有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并且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中,软实力理论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就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独特的历史环境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强到能够影响西方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将外来优秀文化“本土化”的非凡能力,这都是为西方所不能理解的。所以他们担忧中国的强大,也夸大了中国的“野心”。他们认为,中国的领导人有霸权主义的倾向,目前的民主只是在掩饰其野心而已,将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演变为“中华帝国”,并且称霸全世界。所以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不仅要重视硬实力,也要注重软实力,使软实力与硬实力同步提升,也使世界更了解中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的感召力、社会的凝聚力、市场的吸引力、思想的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其着眼点是文化的基本层面,我们更加注重的是主流文化模式自身的积极建构,是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不是把文化仅仅作为一种实现经济与外交目的的次等手段来对待。我们寻求的不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软力量,而是一种体现民族利益和民族意志的文化软实力。
二
中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阶段,中国的现代化表现为从传统农业文明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转型。这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体制的转换,更是社会全方位走向现代化的深刻变革,经历着一个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的总体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深刻凸显出促动社会最深层变化的是文化模式的变化,也就是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所习以为常的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文化转型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进步与发展的影响尤为深刻,它代表着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在较高历史尺度上的飞跃和革命。
中国文化转型处于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类文化和历史背景之中。马克思说:“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依赖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毫无疑问,中国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要实现由“前现代”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但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不是同步的,而是有着很大的时代落差,当西方工业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甚至开始向后工业文明过渡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开始实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定位——处于传统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者共存的形态之中。这三种文明各自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发展尺度。各种文化因素共存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实质性和方向性上的差异必然会冲击和困扰中国人,令人难以把握和选择,无所适从,不可避免地经受着巨大的文化压力。无论如何,当下中国人感受到的更多的还是对于尚未获得的现代化的期待与追求,而不是对于一个尚未获得的现代化的焦虑与逃避。经过一百多年的现代化探索,特别是通过多年的市场经济建构,我们在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制度安排、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些发展并不能作为我们断言一个国家完全实现现代化的充分条件。因为现代化是一个总体性进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和技术的加速发展,而是表现为文明和文化的深刻冲突和转型。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否在市场经济的建构中从根本上受到了触动,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理性的、契约的、主体的、创造性的文化模式是否已经建立,这些都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目前的文化冲突已说明我国的精神文化变迁严重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我们在现代化实践中遇到的很多阻力都与传统文化转型的迟滞有着本质的联系,当下的问题还是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反思我国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背景,就不能不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基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自在的、经验性的、人情化的文化模式,它产生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是一种植根于自然经济且崇尚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精神,中国的农业社会又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农民是社会的主体,他们凭借传统、风俗、习惯、经验、血缘、天然感情等自在自发的因素而生活于家庭和自然的共同体中,是典型的自在自发的经验主体。在漫长的岁月中,传统文化形成了重伦理轻科学、重经验模仿轻理性思维、重修身养性轻创造能力的特征,这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缺少内在驱动力的根本原因之一,也使中国人的科学、理性、自由、平等等现代素质非常欠缺。而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显著变化使得社会生产、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世界性的交往等社会活动领域急剧扩大,这些活动领域越来越依赖于理性、契约和法制,展现人的理性精神和自由创造性。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冲突问题,需要提出传统文化转型的方式,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对中国人进行自觉的文化启蒙,即用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来塑造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主体。理性精神要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依托,塑造超越狭隘经验主义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理性的活动方式,以此来构成现代人的根本素质。人本精神主张一切价值以人为中心,要求从人出发,肯定人性,肯定人之为人以及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个体主体的参与意识、批判意识、创造意识和自由平等的本质特征。
三
文化模式作为特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影响、规范着个体的活动和社会的运行,同经济、政治等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成果相比,作为隐藏在社会运行深层的以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等等为表现形态的文化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变化速度要落后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社会结构的调整。现在,相对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文化的发展速度已经滞后,特别是文化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还不能够与经济增长的实力相媲美。而且还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并存的局面。在经济领域中国的贸易顺差为我们带来了巨额的物质收益,而在文化领域现在却出现了明显的交流逆差。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牢固地树立起主流文化模式的主导地位,完成文化转型。使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在中国打造主流文化模式的主要资源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2.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其中包括“和谐”、“仁爱”、“自然”这些集中体现着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终极理想的文化价值观等,它们既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的精神力量。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五千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整合成新的文化软实力。并且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把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对世界而言,这一事件意义非凡;对中国而言,这一事件更是意义深远。围绕奥运,中国充分彰显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弘扬东方气派和东方神韵,将中国魅力传播到全世界。“给中国十七天,还世界五千年”,这是我们自信而郑重的承诺。只要世界的目光在奥运期间锁定北京,五千年的古国文明灿若星汉的华夏文化就将恢宏展现在世界面前。
3.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对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它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功能。这是由其所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文化性”所决定的。文化产业从宏观上看是产业、是经济,从微观上看,构成文化产业的基本元素是文化内容,是文化文本。一是在主流文化领域体现主流意识、表现国家、民族形象的艺术作品。二是在流行文化领域具有普遍社会反响和市场效应的娱乐性、大众性文化产品。
4.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着5000年文明长河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文明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北京的故宫、敦煌的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唐墓的壁画、皖南的民窟、长沙马王堆的汉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以及众多的出土文物。另外,还有传统戏剧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歌舞、民间特技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往往包括三个层面的东西:第一层为物,即文化成果的物化形态,如物态化的古琴、云锦、剪纸等本身;第二层是文化活动过程,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结合,包括仪式、信仰等;第三层是文化精神,即物质对象中所凝结并显现出来的深邃而灿烂的文明景观。这些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主流文化模式的形成更具有时代意义。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完全可以通过构建主流文化模式,发挥我国的文化优势,增强国家感染力,带动其他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更好更快地发展。
打造主流文化模式,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的综合创造过程。抛弃中西对立思维模式,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下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形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审慎的筛选,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发扬民族的主体意识,经过辩证的综合,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化模式。这种综合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辩证的、时代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原则;必须弘扬民族主体精神、走中西融合之路;必须以创造的精神从事综合并在综合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我们主张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主流文化模式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绝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起过巨大作用,并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总结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文化成果,还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的开放性,从一开始就把“批判”与“革命”作为自己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又特别值得我们重视。因为直到目前为止,它仍是最伟大的哲学,仍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明活的灵魂。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主流文化模式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原则,这是确定不移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人类是由许多个民族构成的,离开了民族,社会就成了空洞的抽象。人类以民族的形式生存发展,民族是一个主体,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主体性。民族的主体性是使一个民族得以以独立的身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各种性质的综合。在建设中国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弘扬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至关重要。没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没有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没有独立的意志和民族尊严,就有可能步入后尘、任人宰割,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被同化掉;没有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气魄和胆量,就有可能因循守旧、闭关自守,葬送民族前途。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主流文化模式,必须走中西文化融合之路。文明发展到今天,建立了广泛而日益密切的世界联系,全球化进程不断前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封闭、因循守旧、孤芳自赏是绝对没有出路的。另一方面,今天的世界仍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激烈竞争的世界,为了在这样的世界上自立自强,各民族不但要注重发扬自己的民族主体意识,保持自己民族的主体性,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兼顾世界化,学习世界先进文化。
系统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或者说,综合本身就是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主流文化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综合,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作,它的成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模式也将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对于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至关重要。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要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实现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软硬实力的共同提升。因此,先要在理论上认识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和外在表现,发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来源,发挥文化软实力在和平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而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主流文化模式的建立。我国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主流文化模式,为中国的发展助力。
〔责任编辑:迟云龙〕
G112
A
1002-2341(2010)01-0018-04
2009-12-16
陶志刚(1951—),男,浙江绍兴人,教授,从事哲学和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