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的一种有益尝试
——《旅游人类学》读后

2010-08-15刘德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1期
关键词:人类学真实性旅游者

李 祯,刘德鹏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的一种有益尝试
——《旅游人类学》读后

李 祯,刘德鹏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旅游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在旅游业飞速发展背景下催生出来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地深入和发展.但学者在引用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而由张晓萍和李伟教授主编的《旅游人类学》,就是一本将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并进行探讨的著作,这对学者研究有关旅游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

文化涵化;舞台真实性;旅游文化;旅游体验;商品化;田野调查

旅游活动自产生以来就与文化息息相关.旅游活动不只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旅游人类学在西方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但西方旅游人类学家对旅游业的关注却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有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涉及到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内容.而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末,如徐新建在1999年发表的《人类学眼光:旅游与中国社会》以及其他学者的一些研究[1].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除了翻译、引进与介绍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成果外,越来越多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对该学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国学者在旅游研究中大量引用了西方文献来阐述旅游现象.

最近读了由张晓萍教授等主编的《旅游人类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该书是国内一些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以自身多年的研究成果,引鉴、总结国内旅游人类学具体问题的一本专著.罗明义教授认为,该书作者一改早期旅游人类学的传统表述方式,既借鉴了国外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又没有完全照抄照搬,而是充分探讨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旅游人类学理论体系和内容,显示出作者独立思考的风格与品质.该著作必将加速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进程,对旅游人类学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1 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

该书第一部分介绍了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旅游人类学家在旅游基础和应用研究中运用三个旅游人类学视角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等来进行相关研究.(1)旅游研究的三个人类学视角:从涵化与发展的视角看旅游;从个人经历转换的视角看旅游;从上层建筑的视角看旅游[2].学者对前两个视角研究颇多,如该书探讨的“涵化”、“舞台真实性”、“商品化”、“旅游体验”、“神圣旅程”等.而“上层建筑”的视角针对地是旅游客源地社会.这一方面的研究许多学者只涉及旅游者动机,而很多其他方面的研究还没有真正开始.(2)旅游研究多学科视角.旅游涉及很多学科,如人类学主要研究“游客/东道主”的关系;社会学主要涉及旅游者动机和旅游社会影响;心理学主要涉及旅游动机方面的研究;农业主要涉及乡村旅游等等[3].旅游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接触、相互促进.本书主要是倾向介绍社会学理论来帮助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如埃瑞克的“一般交换”理论,它可以解释为在旅游者与当地人的互动中,文化的示范与交流并非一对一的关系,这种影响效应会扩散到下一拨旅游者或旅游社区的其他成员身上.德国社会学家与哲学家盖奥里格?齐美尔的“陌生人”理论认为“陌生意味着远方的人是在附近的”.

2 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文中的大部分篇幅还是论述了旅游人类学探讨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随着旅游人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学者的研究硕果累累.该书引用了他们所研究的“旅游文化”、“旅游体验”、“通过仪式”、“文化涵化”、“舞台真实性”、“商品化”等方面的成果.作者将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主流:(1)研究旅游者及旅游活动的本质,在经济学、社会学中阐述旅游的动机和目的,诸如认为旅游是一种体验、一种世俗化的仪式.旅游被视为现代人去旅游地寻找与众不同的生活.(2)研究旅游业的出现给东道主地区居民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的影响,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涵化:旅游与文化变迁”(涵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在长期持续的接触过程之后所导致的原有文化体系大规模变异的社会文化变迁现象)及“真实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真实性的内涵分4类:逼真性、真实性、原创性和权威性,也就是说,“真实性”并不是原汁原味的,一成不变的,真实性是可以被创造、复制和模仿的).中西方都有学者认为不能对“涵化”现象做全盘否定.因为文化涵化是旅游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不同的文化在交融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文化“涵化”问题.

而针对其中研究的重要问题,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的理论也是有所不同的,各有优缺点,也存在交叉.如本书第三章围绕“旅游与文化”这一问题展开.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否是一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国内外学者对它们的研究进程如何?本书作者认为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门类,侧重的是文化,主要属于基础学科;文化旅游是旅游的一种类型,侧重的是旅游.贾法?贾法瑞认为,目的地国民族文化、客源国文化以及主体和客体、媒体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交际碰撞产生的文化都是旅游文化的研究范畴.[4]马波的《现代旅游文化学》(1998)是第一本系统审视旅游文化现象的著作.西方国家对文化旅游的关注较早.麦坎内尔最早提出了文化旅游中旅游者所追求的真实性问题(1976).近年来,西方学者对文化旅游的研究有了新成果.如卡利以加拿大渥太华音乐遗产旅游为例,研究了本土化旅游的合理性和意义(2004).国内最早提到“文化旅游”这个概念的是魏小安的《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这些年来,我国在文化旅游方面也有不少新成果.晏鲤波、庄兴成认为旅游文化不等于“旅游者文化”,也不等于“旅游业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新的文化特质的复合体.[5]可见文化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学者在进行研究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更需要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体验.旅游也不例外,旅游者希望获得一种参与性强的旅游体验,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因此有关“旅游体验”的研究理应成为旅游人类学家们研究的重要方面.各国学者对旅游体验提出了不同观点.国外的学者提出了“虚假事件”论、“真实性”理论、“旅游仪式”论、“多元体验”论、“旅游者注目”论和“消费主义”论等等.“虚假事件”论和“真实性”理论对旅游体验的看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它们都认为旅游者所感受到得是建构的景物和传统,其体验是不真实的.区别在于“虚假事件”论将原因归于旅游者的庸俗、肤浅与轻信;而“真实性”理论认为文化建构源自旅游情境中的主-客关系,并非旅游者单方之责.国内比较系统的旅游体验研究当数谢彦君教授的著作《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谢教授认为旅游的根本内驱力在于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的目的就是补偿匮缺、实现自我,这个目的如果达到,就产生愉悦,旅游者需求则就此得到满足.他还指出旅游体验质量可以用愉悦度或满意度来衡量.

3 案例探讨

本书除了有理论方面的研究,还结合现实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国内外的实例,包括日本的乡村旅游、丽江的三道茶等等.本书在探讨旅游与文化的实证研究时列举了日本乡村旅游的实例.发现发展乡村对弘扬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1)通过宣传,使人们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保护和重构的作用;(3)对日本乡村传统社会结构起到了重构作用;(4)对日本的民族、地方自我认同意识起到了强化作用.

“文化涵化”是以无形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变化既有东道主文化为了寻求发展而进行的自我突破,也有外来游客所带来的强势冲击.本书以纳西族民间日常饮食为例,探讨“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问题.如丽江粑粑原有几十种不同的类型.而现如今在丽江街头只有一种出售了,即油酥千层粑粑.“丽江粑粑”多样化的产品形式逐渐走向统一甚至是单一的过程,究其原因还是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众口难调”的游客市场最终只能选择一种适宜大范围推广的产品来进行满足.

除此之外,本书描述了一个有关丽江玉龙县白沙乡民族旅游的田野调查.学者赵红梅做的田野调查还是存在一定缺点,如调查内容大部分是涉及旅游目的地,很少涉及旅游者和旅游客源地方面的调查,但是她的脚踏实地调查非常值得国内旅游人类学家学习.

4 结语

西方学者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学者提供了思想引导,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要实现引导旅游地发展的目的,仅仅靠“理解”或“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如巴特勒的“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算是旅游学中“较为成熟的理论”,在我国旅游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与推崇.但由于忽略了中西方旅游产生的背景与旅游发展道路的不同,使这一理论的中国式分析令人不解.中国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并不存在“巴特勒规律”.因此学者在引用国外理论时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研究.这就回到了本书最后一章“关于旅游人类学认知的思考”.我们如何正确认识人类学、旅游学科以及旅游人类学?在进行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时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要想中国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取得实质性的发展,旅游人类学学者就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研究.一味地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本书就是结合中国旅游的发展现状,站在东、西方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去反思我国旅游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将许多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尽量做到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相信读了本书后,读者会有所启发,有所思考.

〔1〕彭顺生.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评述[J].思想战线,2005(1):106.

〔2〕丹尼森·纳什.旅游人类学.宗晓莲译[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6.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民族出版社,2004.

〔4〕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4):69.

〔5〕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7(1):146.

〔6〕张晓萍.旅游人类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F592

A

1673-260X(2010)11-0068-02

猜你喜欢

人类学真实性旅游者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广告的真实性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