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背景下“校长负责制”的应变解析
2010-08-15鲁秀清
鲁秀清
(赤峰学院教育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创新大背景下“校长负责制”的应变解析
鲁秀清
(赤峰学院教育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创新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学校教育中要实现这个目标,管理的创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呼唤着非理性管理的实施并对传统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目前中小学校领导体制的校长负责制必须适应这一形势进行改进与完善,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
校长负责制;管理创新;非理性管理
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综观学校管理的发展史,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学校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都需要以管理的创新为前提.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学校管理何去何从,如何创新发展是困扰当前中小学管理者的一个难题.作为目前中小学校领导体制的校长负责制必须适应这一形势,进行改进与完善,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
1 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内涵
学校领导体制是学校领导关系和领导结构的问题,它规定了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隶属关系.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规定“学校逐步实行由地方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校长负责制.它是一个校长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的三位一体的体制,它的基本内涵包括:
(1)党的组织是学校政治领导的核心,是学校行政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者,是各种群众组织的领导者;(2)校长是学校行政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3)根据条件可成立校务委员会,作为帮助校长决策的咨询机构;(4)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以及各种群众组织的作用.
在过去,它的实施有效的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提倡管理创新的新时期它也表现出了某些的弊端与不适应,不对这些弊端进行分析并予以解决势必影响我国教育的发展.
2 校长负责制在创新大背景下实施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任何一个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系统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而该系统必须为适应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这就是管理的创新职能.创新活动要求系统的管理者必须正确的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应该自觉的带头创新,并努力为组织成员提供和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组织成员进行创新.
基于此,校长负责制在实施中的问题如下:
2.1 教育行政部门干涉过多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它需要与家庭社会等进行不间断的联系.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理应承担去这种创新活动的组织任务.然而我们的校长负责制在实施中却存在着教育行政部门干涉过多的现象.这种现象极大的破坏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利于学校中校长对创新活动的组织.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已经形成了改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局面.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公共管理的一部分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即要赋予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以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然而调查表明:校长们对于校长负责制究竟负责什么,校长的法人地位究竟体现在何处等问题颇感困惑,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干涉过多,导致学校成为“执行系统”而不是自主的“管理系统”.特别是民办学校中的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教育主管部门对新兴的民办学校比对公立学校更不放心,控制更严.故所谓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大抵只是纸上谈兵.”
2.2 缺乏学校的社会管理和自我监督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微观层面的管理权利控制过多就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情况下,“放权”意味着把管理权利下放给个人,终究难以放心;若不建立有效的学校自我管理,监督机制则无法防止“一长制”蜕变为“家长制”.还行政权力和责任于学校行政负责人,这可以消除以往党支部领导下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管理弊端,迅速解决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各种不良习性和松散现象,实现领导制度的高度集中统一;但是,如果对校长的权力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在党政领导兼任的情况下,在领导层中失去了必要的制约关系.另一方面从国内学校管理来看,尤其是社会不发达地区,校长负责制的实施还处于比较狭隘的状态.特别是许多学校的党支部不知道该采用何种形式来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与“保证监督”作用,学校的一切是校长说了算.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在萎缩,接近成了“政治领导小组”.学校内部管理结构缺少领导协商制度.学校教职工代表会议要么不建立要么形同虚设成为一个空招牌.
2.3 校长的选拔和任用机制不当
在学校中有很大一批校长的思想是保守的.他们往往以为学校行政部门雇佣自己的目的是维持组织的运行.因此自己的职责首先是保证预先制定的规则的执行和计划的实现.“系统的活动不偏离计划的要求”便是优秀管理的象征.因此,他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扮演现有规章制度的维护者的角色.为了减少系统运行的风险,防止大祸临头他们往往对尝试创新中的失败吹毛求疵,随意惩罚在创新尝试中遭到失败的人,或轻易的奖励那些从不创新,从不冒险的人.这种现象导致了广大教师在工作中因循守旧,固守那些可能早已过时,不再适应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等.因为在学校里校长相当于专家,而只要一个人拥有了专家的地位,不管他的意见是否有道理我们都会赞同和拥护.所以校长的选拔和任用十分重要.有了校长负责制并不等于学校一定能办好,无合格的校长人选,好制度也派不上用场.校长是一校之魂,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是校长要选好.
3 校长负责制有效应对创新大背景的关键在于改进
思想观念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校长负责制作为一种制度在实施中遇到上述的问题也是正常的,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只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使学校党支部正确发挥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民主管理手段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校长的素质要求与工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校长负责制一定能有效应对创新大背景.
3.1 学校党支部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新时期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由过去的直接领导转变为对学校工作的保证监督作用,做到分工不分家,共同唱好“一台戏”,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首先,抓好学校干部的培养教育考核工作,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核心.党支部要把干部的培养,教育和考核工作当作干部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近几年学校领导干部是从教学一线上提拔起来的,文化素质高,但缺乏组织能力和工作方法.为此党支部应下大力气抓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其次,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要坚持“以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住”的方针,注重抓好党员的思想教育.要教育党员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带头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立志“不当教书匠,争当教育家”.只要党员勇于创新,对教育中的管理模式,教育方法进行新的大胆的实践与探索,一定能起到模范作用,为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的创新行为.
3.2 “校务委员会”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提到“今后需要预见到的另一趋势是,教师将更广泛的参与影响学校生活的所有决策.没有这种参与难以克服许多教师对变化和创新的自然抵抗.”民主的核心问题是集体决策问题.民主意味着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贡献与决策的权利,没有决策也就不存在什么集体民主与不民主的问题.决策的民主化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或基本要求,没有决策民主也就谈不上科学决策.教育决策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校务委员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主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0条明文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决策有审议权,对重要规章制度有决定权,对学校领导有评议,监督,选举权.
3.3 不断提高校长素质,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
校长是一校之魂,他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学校中创新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新时期“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表明中小学内部的决策机构是“校长主导型”.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及对于创新的应对水平关键取决于校长的素质与能力,为此校长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素质.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西蒙认为,组织决策通常和组织使命,效率,公正以及个人价值观这四方面的价值标准有关,并求得各方面价值观的平和协调.校长对于创新的认识与看法是至关重要的.其次,专博结合的T型知识结构.面临着日益膨胀的信息量,校长必须做一个“学习型”的校长,通过职后培训,进修等形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就其中的某些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达到精益求精.最后,良好的思维品质.许多专家认为,决策在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一般来说,校长决策思维品质具有思维独立性,创新性,深刻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等的特点.因此校长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善于观察,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张鹏.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制衡机制[J].教学与管理, 2009(16).
〔2〕成锦平.学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 2008(18).
〔3〕吴景松,沈石荣.“对话”引领校长负责制的再造[J].教书育人,2007(14).
〔4〕张志峰.教师视野中的校长负责制——对G市6所公立学校的调查与研究[J].校长阅刊,2006(11).
〔5〕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程振响,等.学校管理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G647
A
1673-260X(2010)11-0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