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培养

2010-08-15樊沐佼李莉

关键词:自卑艺术大学生

樊沐佼,李莉

试谈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培养

樊沐佼,李莉

艺术领域十分注重个性,只有个性的设计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行业。如何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作为教师,要注入极大的热情、耐心和丰富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个性;作为学生,更要张扬自己的个性,让创意灵动起来。

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培养;美术教育;审美个性

今天,每个人都在倡导个性!往大里说,是希望在这历史的急流中留下一点点小的痕迹;往小里讲,就是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能有一席之位。优良的个性可以成就人生,而恶劣的个性则可以毁灭自己!作为艺术领域的学生更要注重个性的发展,只有个性的设计才能成就大师。其实很多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已经很注重个性的发展,但是很多仅限于表面肤浅的理解。这里有一个亲身经历的笑话:大家都知道现在很流行“哈韩”,这被很多大学生看作是个性。某一次上课,笔者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往台下一望,90%的男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剪了一种名为“烟花烫”的头型。我百思不得其解,询问原因,原来是他们为了让自己“个性”点,都想把自己的头发弄得特别点,结果“撞衫”啦!当时我既感觉很可笑又有点悲哀,难道在他们眼里,所谓的个性就是服装上的千奇百怪?难道就是对明星的模仿?男子留长发,裤子磨个洞就是个性?非也。那么,什么是个性?我们教师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个性?

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当时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与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相类似。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的个性是由许多特质构成,特质是构成个性的最小单位,由于许多特质在一个人身上的组合不同,就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个性。这种独特个性是造成某个人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为了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特质,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进行一对一的培养。

学生作为“个性”的主体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深刻理解个性的内涵。怎样认识自己?是每一位大学生,甚至是一个人终身所求索的问题,作为艺术系的大学生对此显得更为迷茫。进入大学前,美术培训机构多如牛毛,在展转经历了不同的美术培训之后,标准式考前培训的模式,使得刚进入大学的艺术专业学生弄不清自己的特点,迷失了自我[1]。在进入大学后,又由于高考成绩、家庭贫富差距等诸多因素使很多学生自卑或自大,更有甚者是自卑与自大的矛盾统一体,这对优良个性的培养造成了巨大的隐形屏障。大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很好地定位自己,努力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在这里笔者提出几种策略:

一、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美术基础教育

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主要是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为的是对以前美术培训的一个总结,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更为重要的是为后面选择专业方向作好铺垫。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由规范的美术考前培训的学生来说,基础素描和色彩的训练起不了多少作用,老师们往往苦恼地说:怎么全班画出来的效果跟“范画”一模一样?难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特质。在这里很多专业的艺术院校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基本上都开设了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两个重要的衔接课程。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传统的素描与色彩。就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而言,课程训练中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不那么一味地注重写实与光影的效果,而是从多方面剖析对象,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体现出空间结构、线条运用、情景想象、色彩搭配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使教师更能因材施教和进行一对一的培养。对于空间结构把握准确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就更注重空间关系的训练,为以后的室内设计打下基础;对于线条运用特别的学生,就训练学生作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中手绘效果图的前奏;对于特别有想象力的学生,在画面处理上加入情景等元素,为未来的广告策划师开启天窗;对于色彩搭配有特长的学生,则转攻色彩的灵感,为以后个性的色彩搭配作好铺垫。

当然,在这里有一个很现实、很尖锐的问题值得思考。近年来,鉴于艺术市场广大的前景,高校不断的扩招,又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师生比例的失调,很多院校,甚至专业艺术院校学生扩招之后只能分大班上课,要知道在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过程中这样的分班方式对个性化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困难。由于课堂时间短,一个班的人数如果多于20人,教师就很难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更不用谈一对一的培养个性了,很多时间造成了“工科模式”的教学,所以,笔者认为无论高校怎样扩招,也无论师资怎样短缺,都要保证小班上课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个性化的教学。

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个性的内涵

这里所指的内涵主要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我们都知道由于艺术招生的名额不断加大使得这个门槛相对偏低,很多高中生选择了这条路,虽然求学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反应在大学生中的问题确实是普遍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工作者要有“先声夺人”的设计必须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而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急功近利,只追求表面的技法而忽略了对自我文化修养的提高。在艺术领域中,笔者认为优良的个性内涵必须具备高素质的文化底蕴,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内涵:一方面多开设设计理论课程。如《外国古代设计史》、《外国现代设计史》、《美术鉴赏》等,多为学生剖析众多艺术大师创造的思想源泉,分析东西方设计理念的差异,各种不同领域艺术创造的了解等等。另一方面,建议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课余多欣赏东西方名著。如中国的四大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和施耐庵《水浒传》,拜读后会对中国的封建历史、中国传统的美学特征和中国人灵动的思维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对以后从事中国元素的各类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人文素养。又如美国的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用近10年完成的《飘》,看后对西方人内心世界的了解会有很深的认识,而且从中还能接触到西方人传统的审美艺术的偏好等等。个性的设计不是单纯的独特,而是建立在浓厚的人文背景和更深的文化内涵基础上的设计,所以,艺术领域的大学生在追求技法,追求丰富的想象的同时,更要追究文化素养的内涵,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内涵的体现。

三、引导学生改良自我的个性特征

在学生心中,普遍认为只要是与别人不一样的就是个性,更有甚者把性格乖张、不服管教认为是个性的体现。学生首先应该清楚,好的个性是培养出来的,是不断努力的结果,不是单纯的个别差异,更不是无端的标新立异。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只有让自我与环境融为一体,创造独特的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对自卑、自负、自卑与自负矛盾统一个性的大学生,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充当知心朋友的角色,多与其交流,发现其身上闪光的地方,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帮助其树立起信心;对于自负的大学生,教师要充当好严师的角色,教导其“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要作好设计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要好高婺远和不切实际的自大;对于有时自卑、有时自负的大学生更应该谨慎地教导,实际上这种双重性格的大学生归根到底还是自卑的表现,但比单纯自卑的大学生更难沟通,因为他们的心往往是紧锁的,所以要求教师要更多地与其相处,找到根源,引导其走入优良个性的行列中来,这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对象要分别扮演好相应的角色。

四、重视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基本是一种知识传授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是一种传与授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很难从学生的立场上出发,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反映[2]。在艺术创作中,教师首先不能注入过多的自己的风格,这样会使学生跟风,形成一样的风格。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太高的姿态,要把学生当成合作者,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个性,使学生好的想法得以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寻求多种适应学生审美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从应试到素质,从强调统一到宣扬个性的改革进程中,在教材的编著上也应充分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审美个性。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一种弹性,从而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流露,提升自我的审美个性[3]。

总而言之,对于艺术领域的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是这个富有时代气息的社会所必须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注如巨大的热情和足够的耐心以及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要求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地挖掘自己,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

[1]毛沛定.对高师美术教育系学生个性培养的思考和探索[J].艺术教育,2005(3).

[2]刘方笑.论艺术教育与审美个性的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李勇.美术教育中审美个性的培养问题浅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

G641

A

1673-1999(2010)05-0175-02

樊沐佼(1981-),女,四川南充人,重庆大学城规学院建筑设计在职研究生;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艺术系助教,从事艺术设计教学;李莉(1974-),女,重庆人,硕士,重庆科技学院艺术系讲师,从事艺术设计教学。

2010-01-05

猜你喜欢

自卑艺术大学生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纸的艺术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大学生之歌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自卑的地方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