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专业钻井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2010-08-15苏堪华龙芝辉石丽刘继林
苏堪华,龙芝辉,石丽,刘继林
石油工程专业钻井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苏堪华,龙芝辉,石丽,刘继林
分析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专业过去钻井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本科教学的需要,借鉴其他石油类院校生产实习改革的经验,提出从建立校外生产基地和校内实习基地相结合,完善实习教材、指导书及电子教学资料建设,采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适合于本校自身发展的钻井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石油工程;钻井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生产实习是工科类本科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习,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同时在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和任务,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而言,钻井生产实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国内其他石油类院校已开展了有效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石油工程专业作为我校的特色专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目前钻井生产实习还延续过去的方式,不能适应我校石油工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对钻井生产实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我校过去钻井生产实习的方式
钻井生产实习的特殊性决定了实习单位的确定是个头等难事。其一,由于钻井作业区域一般处在野外,周围环境相对恶劣,劳动强度较大,基本上都是大型重型机械设备且作业过程危险,对于没有任何社会和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更大,钻井队为了安全生产的考虑,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其二,由于钻井作业每天的日费较高,如果让学生参与生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耽误生产进程。长期以来一直采取教研室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实习基层单位的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由于钻井队自有的野营房数量有限,大批的学生进入现场实习,食宿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所以一般都要选择临近村庄的井队作为实习井队,通过租住民房或招待所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住宿,这样就造成原本已很小的实习井队选择范围变的更小。
同时,过去的生产实习方式比较简单,学生只在钻井队参加生产活动,主要要求学生认识和了解钻井工艺过程,体验井队生活。而石油工程本科生产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井场常用设备及井下工具,掌握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的相关工艺技术,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另外,由于参加实习的学生人数较多,需要分组安排到不同的井队进行实习,但是不同井队的施工进度不相同,无法统一具体的生产实习内容,而只能统一完成基本认知实习,具体生产实习的内容就因井队而异了。由于钻一口井的周期都在几个月的时间,生产实习内容也无法在有限的几周内全部体现。同时,由于井队考虑到安全因素,一般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只能旁观,这极大地削弱了教学效果。另外,现有的钻井生产实习教学录像和多媒体资料不太完善,有些录像资料老化,与现场新的工具、设备及工艺有一定的差异,而且也没有相对完善和配套的生产实习教学课件。
二、改革钻井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相对于我校而言,国内其他石油院校在几年前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生产实习改革,主要包括完善和改进实习教材和电子资料,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实习过程的监控、指导、管理和考核等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分析我校石油工程专业钻井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石油类院校生产实习改革的经验,提出适合我校自身发展的钻井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一)建立校外生产基地和校内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了解决实习单位联系困难的问题,克服通过院系或教研室自行联系的弊端,由学校出面与钻井公司、钻具公司、固井公司等生产单位建立联系,并拨出一定的经费用于生产实习基地的挂牌及管理,显示出对生产单位的重视。每次实习前,通过生产单位与学校教研室结合,落实基层实习单位并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根据各个基础单位的工作进程灵活安排时间,不搞一刀切。同时,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或工人师傅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发给相应的聘书并使之参与到实习整个过程,使单位及个人都有一定的荣誉感,从而调动生产单位接纳学生生产实习的积极性。我校目前建设的校内石油工程实习基地可以更加完善学生的生产实习过程,该基地采用与钻井生产现场一样的真实设备而不是采用模型用以实习。这些钻井设备和仪器都是非生产性的,可以根据实习计划不受限制对学生进行演示,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实习效果更加明显。对于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不常见的事故处理,如井控作业、打捞钻具等,学生以前一般只能通过教科书或教师讲解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而利用校内实习基地都可以不受限制进行演示。通过采用这种校外生产基地和校内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基本可以解决钻井生产实习中存在的联系困难和学生生活安排困难的问题,达到内外实习基地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提高实习质量。
(二)完善规范的实习教材、指导书及电子教学资料库
为了使实习教材和实习计划能一一对应,学生遇到问题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需要编制一本贴近现场并且适合我校学生采用的钻井生产实习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钻井现场最新的设备及技术,不至于使学校教学和现场生产脱节。同时,完善和改进钻井生产实习指导书,对实习内容和计划安排进一步完善。根据具体的实习内容列出一些预习和复习题,以便学生在当天的实习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实习效率。根据每次实习反馈,对指导书进行合理调整,并实现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另外,需要根据目前钻井现场的现状重新整理或采集教学录像、制作配套的生产实习PPT教学课件,并且分三次合理利用这些电子教学资料。第一次是实习前作为认知学习使用;第二次是实习中加深理解使用(根据每天的情况合理安排,比如一个井队的实习学生被分为两个班组,那么上午班的学生可以下午进行电子资料学习,下午班的学生则安排在上午学习电子资料);第三次是实习完全结束后强化认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效增强实习效果。
(三)采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生产实习中,学生是主角。因此,笔者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因为油气钻井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行业,虽然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一旦真正来到处于偏僻野外的现场,那种现实与幻想的反差也是巨大的。这就有可能造成有些学生对该行业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出现转专业的念头,打算以后不再从事这个行业,从而造成对实习过程不再重视的结果。因此,需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这个行业的魅力,从接纳转为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实习中。
(2)执行详细的实习进度。由于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较少,大部分时间是在参观学习,时间一长就逐渐失去新鲜感而兴趣大减,为了增加学生的实习积极性,采取严格按照实习进度日程安排工作,辅以教学录像及多媒体学习,同时布置一定的预习题和复习题等一系列方法,使学生每天都有新的任务和期待。
(3)对学生划分班组并轮岗。由于一个井队一次实习的学生较多,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上下午两个班或上下午和晚上三个班,跟现场工人师傅进行实习,同时为保证每个学生的实习内容,需要进行轮岗。这样的好处是每班学生都有一定的空闲时间进行理论学习或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达到实习目的。在岗实习时由现场工人师傅指导设备认知、操作等知识,其他时间则由教师组织观看电子教学资料或聘请现场技术人员进行讲座。
(4)在实习过程中融入考核。由于我校对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划分方向,那么参加钻井实习的钻井方向的学生数量相对其他石油院校较少,因此可以实现在实习过程中进行现场考核。这样,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现场考核中暴露无遗,因为还处在实习过程中,所以学生可以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其他学生也可以吸取已考核学生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直至实习结束,所有学生考核完毕,这样比结束后统一考核而使学生没有机会反思和学习要好的多。学生实习总成绩由四部份构成,各部份占总成绩的百分比为:实习笔记10%,实习期间考核30%,实习报告30%,实习结业考试30%。
(5)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对于大型设备作业的钻井生产而言,安全始终是第一要务。没有社会经历的学生不可能把安全当成一个大事,因此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仅要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监督管理,而且还要把这些作为考核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6)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两次实习。由于目前是在专业课开始之前进行生产实习,学生还没有接触专业知识,无法对钻井现场的知识理解透彻,而仅仅是个大概掌握,实习时间再长也不能掌握更深入的知识。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进行认知实习,即利用大约一、二周的时间到校内实习基地或钻井队现场进行参观学习,初步了解钻井工程的相关设备及工艺,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在专业课中间或结束后再进行一次生产实习,将所学理论内容和钻井工程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也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7)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习过程中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管理者,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计划,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指导老师不仅要对学生遇到的专业知识进行认真指导,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而且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育人作用,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杨晓静,郝晓飞,尹忠东.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4).
[2]余龙江,李为,鲁明波.新形势下本科生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8(5).
[3]杨胜来.提高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3(2).
[4]林英松,张卫东.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钻井实习质量的探讨[J].石油教育,2007(3).
[5]张立强,蒋有录.校外油田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8(3).
[6]金业权,等.石油工程生产实习问卷调查、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石油教育,2002(1).
[7]刘吉余,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田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石油教育,2007(3).
G642.45
A
1673-1999(2010)05-0170-03
苏堪华(1978-),男,山东郓城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教师;龙芝辉,博士,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教授;石丽,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教师。
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