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
2010-08-15李远
李远
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
李远
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对策
据人力与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公布的数据,2008年未就业毕业生有100万人,加之2009年的毕业生,待就业的毕业人数总量达710万。据估计,2010年毕业生人数至少达到650万,加上2009年未就业学生人数,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至少达到900万人以上。可以说,我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首要社会问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人们的就业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人力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指出,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形势的变化尚未对就业带来明显影响。但同时他也指出,一些迹象值得关注: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停产、歇业,对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部分对外依存度高的外贸出口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目前出现的这些新变化有可能对我国今年就业形势带来一定影响。
(一)对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影响
因为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学生们的求职热点向工作较稳定的国企和科研部门转移。2010年的毕业生对金融危机的惶恐,比往年更渴望到相对稳定的国企工作,而且对薪酬的期望与2008年比,整体持平或走低。本科生对薪酬期望多集中在3000元左右;硕士生对薪酬的期望多集中在4000-5000元之间。
(二)对热门专业的影响
新浪网2009年8月3日社评认为:“2010高校就业趋势预测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第二产业: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椐媒体报道,2010年有“五大专业最吃香”,其中之一即为机械类,包括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工程、制造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而前些年还比较热门的专业则发生了悄然的转变,如金融、保险等专业就业岗位数量大幅下滑。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毫无疑问,国际金融危机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就业能力、就业心理、就业价值趋向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一)学校方面的影响
1.学校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影响
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扩招致使部分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软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的配备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模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足,与社会需求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他们只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来设置专业,所以有一些专业与社会脱节;或者不根据社会需求而过多招收某专业学生,因为没有市场需求,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
2.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影响
高校虽然在逐步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但因信息量小、时间滞后、地域性强等因素,还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信息遴选的需求。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并未完全形成,部门分割管理严重。虽然有网上招聘、求职等新的招聘形式,但多数仍采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集市式”的现场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有的毕业生要十几次或几十次奔波于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招聘会,寄送上千份材料,就业成本和难度加大。突破就业信息的地域局限,建立畅通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
1.就业观念的影响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择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长期以来,大学生都被国人冠以“社会精英”、“天之骄子”的称号,在这种大众意识的支配下,毕业生的就业定位较高,在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上多选择省会、东南部沿海等大中城市;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不够理性的就业观念制约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2.自身能力的影响
在外显的能力素质方面,大学期间很少涉猎其它知识,文、史、哲知识较少,知识面窄,文化素质差;没有明显的特长,不具备必要的音乐、美术等修养。在心理素质方面,缺乏爱好又没有必要的文化素质引导,从而精神空虚,生活品位较低;由于各种挫折导致失落感、无足轻重感滋生;适应性差,焦躁不安;自制力承受力差、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性格存在缺陷。
3.个体就业价值目标迷茫
随着大学生毕业分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择业双向选择有效实行,逢进必考实施以及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社会就业门槛越来越高,条件越来越苛刻,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学历优势已日益为高素质、高水平优势所取代。虽然有高学历,但没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也将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甚至面临毕业就是失业的危险。大学生处于就业价值目标迷茫之中,不知道如何在高端与平民化价值目标间进行抉择。如果选择平民化的职业,他们会认为教育的投入与回报之间差距太大,不能接受;选择高端职位又屡遭挫折。于是在严酷的求职现实中,就业价值目标取向出现困惑、迷茫,不断签约又违约[1]。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内,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涉及诸多方面,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
1.要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
国家要制订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在此方面,各级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如目前国家推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三支一扶计划”等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老、少、边、穷的地方去,开辟了一条西部和基层引进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就业环境。
2.建立健全就业考核和激励制度
把就业率考核纳入对各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设置评估的体系中,引导和促进高校整合优势资源,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通过对高校的定期评估、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促使其提高办学水平、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美誉度,取得社会的认可,促进毕业生就业。
3.建立和整合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尽快建立全国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较为准确、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仍是各高校举办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其他择业方式只是一个补充。突出的问题是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对称,难以发挥较好的效果。因此,政府应搭建全国性的就业信息平台,延伸到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校、各企事业单位,使企事业单位和大学毕业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及时、准确的供需信息,在大范围实现双向选择。这样,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省内外寻找自己的就业单位,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在各高校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使其逐步成为就业信息的主渠道[2]。
(二)学校方面
1.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
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将目标任务按院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个人。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将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与单位和个人考核、奖惩挂钩。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全校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2.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重视专兼职业务人员配备和素质的提升,通过校内培训、外送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落实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将就业工作经费纳入校、院系两级财务预算。完善由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等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积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形成“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3]。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校友、学生家长资源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将人才培养和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关注程度,及时调整、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大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4]。
(三)学生方面
1.提高素质
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利用第一课堂的学习,加强对自己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并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将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且富有特色的创造性活动作为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以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积极健康的个性。同时,努力争取获得各类从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2.转变观念
大学生要不断转变观念,包括转变对企业类型的观念,转变对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的观念,转变对企业大小的观念,积极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多元就业的观念。现在,有很多中小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从用人单位的结构看,大型企业处于转型期,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所以对人才需求量不会很大,而国家公务员也要通过考试才能跨过门槛。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发展迅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3.树立信心
大学毕业生要成功实现就业还需要信心来保障,首先要对自己有准确的判断,不要盲目地自我膨胀,也绝不能妄自菲薄。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我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是,在党和政府重视下,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的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大学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这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
[1]佘万斌,熊文.大学生就业难学生个体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3).
[2]谢征.我国现代人才“就业难”现象的理性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30).
[3]刘孝民.论如何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J].经济师,2004(4).
[4]马于强.关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G641
A
1673-1999(2010)05-0158-03
李远(1977-),女,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人力资源部(重庆400039)干部,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20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