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办效能建设 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以建设生态大学的浙江林学院为个案
2010-08-15汪士华张佩成章继胜于海燕
汪士华,张佩成,章继胜,于海燕
加强校办效能建设 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以建设生态大学的浙江林学院为个案
汪士华,张佩成,章继胜,于海燕
(浙江林学院 校办,浙江 临安 311300)
开展高校办公室效能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要求.校党委决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以民主校园、法治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节约型校园和创新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校园.要实现这些目标,校办肩负着重大责任.本文以生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浙江林学院为个案,分析了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校办效能建设,并就和谐校园建设中如何做好服务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校办;生态大学;效能建设;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论,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强调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正在创建生态大学的浙江林学院无疑是振奋人心的.”[1]本文以构建生态大学背景下加强校办效能建设,为推动和谐校园如何做好服务工作作出一些理论探讨.
1 生态大学是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全部努力和成果,目标是社会公正,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正、当代人之间的公正、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正等.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多元化,强调多样性、可持续性、整体性.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思想的生态大学建设,符合现代大学基本价值取向,表达了人与宇宙世界的二元整合与均衡、协调发展的理念,是绿色大学模式发展的最高阶段,是21世纪这个生态文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学校快速发展的总结和对生态文明观的认识及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校于2005年提出建设生态大学,这与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省委省政府的绿色浙江、生态省建设遥相呼应,也与学校50年的办学实践一脉相承.
我校所建设的生态大学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强调要从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管理、生态化校园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来理解.“概括来说,在生态大学的内涵中,生态化理念是灵魂,本质是鼓励竞争、追求和谐;生态化教育是核心,本质是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生态化管理是手段,本质是以人为本、规范高效;生态化校园是载体,本质是崇尚自然、天人合一.”[2]2007年,学校又提出把“学科生态”[3]作为生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大学的内涵和外延.
所以说,“生态大学可以说是高校实现和谐教育的一个理想状态……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办学理念”.[4]
2 生态大学建设对校办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
校办处于学校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具有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职能;提供信息、辅助决策的参谋助手职能;贯彻上级精神、落实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决议的检查督促职能;办文办会、搞好日常事务的服务及扩大对外联络、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公关职能.所以说校办工作人员需要有良好的素质.尤其是当前,学校正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态大学,而且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深化,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持续提升,更需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纪律严的管理队伍.
2.1 政治素质
校办工作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适应不断发展的高教形势及快速发展的管理要求;应熟知学校的大政方针、总体发展规划、建设目标和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政治素质是校办工作人员诸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校办工作人员也必须以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为基础,担当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要不断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模范高效地服务于学校工作.
2.2 科学文化和业务素质
①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校办工作人员必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同时要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善于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管理育人水平.
②具有良好的知识、文化素质.校办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受海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归类和选择、整理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而敏锐洞察力的形成需要以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另外,由于校办工作人员主要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服务、管理的主要对象层次都较高,这就要求校办工作人员相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要有很强的文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擅长撰写各类公文和处理各种复杂的日常工作事务.
③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素质.“行政管理”是一门科学,具有自身的规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校办工作人员应有计划地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行政学》等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法律.学习和精通相应的专业知识,博览群书,向博才、通才靠拢,努力养成从不同渠道吸取各种智慧和知识的好习惯.
2.3 能力素质
①管理能力.现代社会是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需要校办工作人员随时代的变迁积极获取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管理理念.当前,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竞争”观念、“讲效率、讲效益”观念等.
②协调、公关能力.一所学校上下左右,校内校外,各部门之间相互都有一定的联系.校办工作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协调、公关能力,合理协调好校内校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努力为本校、本部门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以实现学校建设目标的总要求.
③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一个合格的校办工作人员不但要熟悉政策、法律,掌握系统教育理论,了解行政管理规律,精通公文写作,还要具备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使用技能.
2.4 身心素质
校办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关系错综复杂,始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做好管理育人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校办,加班加点是常事,有时候忙起来就没有白天和黑夜,节假日、休息日和工作日之分.工作超强度、超负荷,这需要校办工作人员既要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调控情绪,正确对待挫折、纰漏和误会,认真、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2.5 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
高校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作为培养人的场所,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一所学校大学生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校办工作人员的生态文化素养对学生生态文化素质的养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高校办工作人员的生态文化素养,注重其生态道德、生态意识、生态学识水平、生态教育能力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一要引导他们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自觉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二是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引导他们提高生态学识水平;三是通过引导他们学习生态哲学,从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深入思考生态问题,使其生态文化素养获得全面提升.
3 校办效能建设的关键是提供优质服务
当前高等学校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以建立适应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全面实施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政职能部门都正在朝着“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改进作风,深入基层,多办实事”的方向进行着改革.
当前影响校办职工服务质量、服务效益的因素比较复杂.就我校实际来说,部分职工服务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服务本领、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及和谐发展的需要.为此,校办工作人员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调整心态,从积极的角度认识工作重要性,牢固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以“育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力争用“一颗诚心”服务领导、服务广大师生员工.
校办工作是一项时效性强、任务繁重,需要默默奉献的工作,而且工作要求高,责任重大.因此,校办工作人员必须有乐于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要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和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4 建立完善校办效能建设的制度机制,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和谐校园建设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求发展,以发展促和谐.这要求校办需强化协调意识、参谋意识,努力维护学校稳定,始终把确保学校稳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在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切实按照学校《浙江林学院处置突发性事件总体预案》[5],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按照和谐校园建设要求,以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校办建立完善和加强了以下制度,为推进和谐校园做好服务工作:
(1)建立、完善、规范了决策行为制度.校办规定每周一为办公室科级以上干部工作例会,对上一周的工作进行小结,就下一步的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从而保证了办公室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
(2)建立、完善了监督制度.按照进一步推行校务公开和两级管理要求,校办作为校务公开的牵头部门,通过设立校长公开信箱,积极推动学校各学院(部)、各部门政务公开、事务公开、院(部)务公开,自觉接收广大师生员工监督.校办还继续严格执行决策督办、督查跟踪、反馈、通报制度,推动了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有关决策的贯彻落实.
(3)建立并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一是严格实行办文办事限时制.明确了办文办事的时限要求和有关责任,并加强了催、督办.二是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明确了首问责任人的服务要求、工作责任.三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办文办事限时制、首问责任制,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校办效能的工作人员,将追究其责任.
(4)完善了接受监督的社会评价-反馈机制.校办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每年的年终考核,开设了专用电子信箱,听取广大师生员工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监督,受到大家好评.另外,对来自广大师生员工的批评、建议和意见,校办均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及时反馈,推动办公室效能建设和政风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校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育人、创新强校”战略,落实“一个提升,两个强化”办学思路,顺利实现“三步走”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机遇期.校办根据全国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转变职能,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校办,为顺利实现我校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3〕陈敬佑.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大学[EB/ OL][2007年11月2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http://www.jyb.cn/cm/jycm/ beijing/zgjyb/3b/t20071128_128281.htm.
〔2〕浙江林学院办公室关于印发《陈敬佑党课报告》的通知.浙林院办〔2006〕1号文件.
〔4〕陈敬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大学[EB/OL] [2007-04-04来源:光明日报]http://www.gmw. cn/content/2007-04/04/content_575646.htm.
〔5〕浙江林学院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浙林院〔2003〕236号.
〔6〕张佩成,章继胜.生态大学建设对校办秘书的素质要求——以浙江林学院为个案[J].赤峰学院学报,2008(4):68-70.
G64
A
1673-260X(2010)03-0156-03
浙江林学院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