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锻炼及消费行为的现状调查

2010-10-09华,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城市居民消费行为

钟 华,齐 威

(吉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锻炼及消费行为的现状调查

钟 华1,齐 威2

(吉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文章根据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的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问题的调查结果,提出促进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到行为形成的对策.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与行为现状调查入手,运用体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到行为的形成过程及变化趋势,分析其间的必然关系,找出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促进体育社会化、发展体育产业提供思路,以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城市居民;体育锻炼;体育消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采用简单分层抽样的研究方法,对吉林省8个地级城市和1个自治州抽取18岁以上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体育消费观念与行为的基本情况.最后,根据随机抽样原则抽取部分市民组成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检索与网上电子查询等方式,查阅有关体育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简明消费经济学等专著20余部及论文80余篇.全面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随机对城市居民进行访谈,本次调查对长春、四平两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家庭的日常收入、支出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这些内容为设计普查问卷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1.2.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所得所有统计数根据不同需要,分别用spss 13.0和excel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居民经常活动的体育场所

在对城市居民经常活动的场所的调查中,本文选用了最普遍的六个活动场所.调查结果表明在免费的体育场地中锻炼的居民人数最多(37.71%);其次为公园里锻炼(18.56%),调查表明这部分人群主要以晨练者居多;再次是在收费的体育场所(15.33%);在家里锻炼(14.39%)、道边路旁(9.54%)和办公室(4.47%)的人数排在后几位.调查表明我省广大城市居民体育活动地点多以免费的体育场所为主,大多数人们已经具备体育参与意识,最令人可喜的就是收费的体育场所能够排到第三位,说明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已经被一部分人所接受.尽管如此在我国体育场所偏少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在周末花钱也找不到锻炼的场所的现象在长春、吉林、松源等城市是十分常见的.据国家体委的统计的数字表明:我国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左右,远远的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因此我们还有必要加大体育设施的社会化程度,引导更多的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消费.

2.2 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段

表1 参与体育锻炼的时段选择(n=1854)%

从表1看,人们体育锻炼时段多选择早晨和晚上.体育锻炼时段选择的规律性,一方面与人们的早晚生活起居规律有关.调查显示,七点以前起床的占64.6%;另一方面与工作时间有关,老年人喜欢也习惯早起,而年青人要想锻炼则必须避开白天的工作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时段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

2.3 影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笔者在问卷中设计了“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选项,共涉及52个问题,采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的所得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进行主成份确定.结果为前4个主成份的特征值均大于1,而且已代表了全部指标的79.66%的信息,因此,提取4个因子作为公因子.通过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的结果表明,目前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有居民的体育消费心理;个人的经济状况;活动场所以及政策引导与媒体宣传.

2.4 城镇居民体育人口的分析

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体育人口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二是每次身体活动30分钟以上;三是每次身体活动强度达到中等程度以上.

表2 吉林省城镇居民体育人口情况(n=1854)%

从表2看,吉林省城镇居民体育人口为13.43%,比例明显偏低,说明吉林省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与全国体育人口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同有关.吉林省城镇居民体育人口并不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男子体育人口占15.61%,女研究生体育人口占12.30%.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吉林省城镇居民的体育锻炼观念的比较积极的,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较大,但地方政府机构没有有效地引导和组织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省内的体育场馆数量也是严重缺乏.(2)体育锻炼的状况不容乐观,体育人口仅为13.43%,明显低于中国城市社会体育人口总量的总体百分比区间估计的19.09%~21.17%,就更不用比1996年的31.4%,2002年的33.9%,抑或2008年的37.1%了.(3)吉林省城镇居民所选择的主要体育消费动机是改善体质和丰富文化生活.(4)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以跑步、球类项目为主,体育锻炼时段选择多集中在早晨和晚上,锻炼的规律性比较明显,锻炼的场地多以免费场所为主.体育消费的方式和项目选择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

3.2 建议

(1)加大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和对现有场馆实行每天开放制度,开放地方学校体育场馆,提高各种场馆的利用率.(2)加强宣传,提高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应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加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思想动员,提高其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从培养人们的体育兴趣和提高体育技能入手,帮助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3)在社会投入体育消费行业,政府要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资体育消费活动.(4)增加对社区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开发新型体育器械丰富社区体育器材,让更多的体育活动内容进一步迎合居民体育兴趣.

〔1〕数字空间.我国体育场地人均面积1.03平方米[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3(2):35.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77.

〔3〕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66.

〔4〕张洪潭.立足体育本质反思群众体育困境[N].东方早报,2008-08-27.

G80-32

A

1673-260X(2010)03-0099-02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Bjyx15)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城市居民消费行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关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议案
乌鲁木齐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