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的家世环境与其“隐”之情结探讨

2010-08-15王雪萍贾喜鹏

长治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情结东坡苏轼

王雪萍,贾喜鹏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襄垣 046204;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苏轼的家世环境与其“隐”之情结探讨

王雪萍1,贾喜鹏2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襄垣 046204;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关于苏轼有说不完的话题,原因在于苏轼开创了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模式,成为后人追慕的典范,而其核心却是隐逸情结。此情结的形成原因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他的家世环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苏轼;隐逸情结;家世;环境

情结是一种稳固的心态,它折射出来是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情趣。隐逸在文化历史范畴中,是有一定内涵却不断演变的概念。隐逸情结是对隐逸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的执着追求与向往。具体而言隐逸生活由亲近自然、悠闲自由、啸傲风月、纵浪山水等各种因素组成。而对于人生而言就会始终保有一种达观、超然、平静的心态。苏轼的隐逸情结包涵各种成分,但它的形成却是因由于固定的几个原因。比如苏轼坎坷的经历与绝世的智慧,比如宋朝的社会大环境,还有道、儒学说作为中国士人生活的哲学基础,也发生着重要的影响。限于其因由的复杂与文章的限制,本文拟从苏轼的家世与环境来进行探讨。

环 境

宋仁宗景祐三年丙子(1036年)农历冬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卯时,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县城南纱毂行苏宅。四川眉山是风光秀美的地方。苏轼《答范舍人书》云:“民无常性,虽土地风气之所禀,而其好恶则存乎其上之人。”这里说了两个对人有影响的问题:一是其人出生时的地理环境;二是其人出生地的人文环境。从自然地理环境来说,眉州是个山水秀美的地方。峨眉山是著名的佛教胜地。苏轼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特别是母亲对于花鸟草木更是热爱,家中本就是一个其乐融融的自然乐园,有非常罕见的鸟儿在家中园林间行走。苏轼多年后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中有充满留恋、一往情深的回忆:“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借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殊不畏人,闾里见之,以为异事。……”不仅如此,他还透露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且为此发了一通议论:“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害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鹊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苛政猛于虎,信哉!”这一方面是在说明母亲的“不忮之诚”竟然感动了鸟兽,能够使它们无忧无虑,亲近人类,把人类的家园当作安全的栖息地。但在更深的层次却在于从“异时鸟鹊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的说明中得出,钦敬佛祖带来的是平和与安宁,而那些所谓信奉儒家仁义诚信礼的官吏却使得人类宁可去居住到深山,不避猛虎避赋税,不避毒蛇避赋税。这虽然是苏轼长大成人后经历了宦海风波,见证了赋税繁重的社会现象后的感叹,但无论如何,少小时期父母的倾向佛家和家中的环境都给了苏轼一种启示,一种推动力,一种影响,使他在人生路口选择时多了一点对于社会的退避,而增加了对于佛教境界的向往。

少年时读书的南轩堂前,杂花清竹,令年老后的苏轼仍神往不已。“将朝尚早,假寐,梦归纱縠行宅,遍历蔬园中,已而,坐于南轩,既觉,惘然思之”(《梦南轩记》)记载了他梦归家园、南轩的神游经历。苏轼自从为父亲守丧期满,回到朝廷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家乡的安宁与和谐也只能在梦中神游了。

米芾在苏轼去世后写了《苏东坡挽诗五首》(《宝晋英光集》卷四),其中有一句云:“小冠白氎步东园,原是青城欲度仙。”所谓的“青城欲度仙”之说,是因为苏轼家乡附近的青城山是道家的洞天福地,当会有浓厚的道教氛围。

他的第一个授课老师是道士张易简,估计除了传统的教育外,当更有许多道教内容。(可以参看苏轼《众妙堂记》)后来读《庄子》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宋史·列传·苏轼附子过》)。《庄子》是道家的《南华经》,是道教弟子必读的书目。那么这里苏轼的“得吾心”是指的什么呢?我想可能更多的是心灵的澡雪和精神的通脱。(关于此,容当论述道家时详解)还有就是里面绚丽缤纷的神人和道教徒对于神人的描画也是极有可能吸引少年苏轼的。苏辙《栾城集》记载了他与苏轼游山玩水的事情:“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之者以为仙也。”看来小小的苏轼是极其愿意人们把他误以为神仙的。《东坡志林卷二》记载说:“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太初市井人子也。余稍长,学日益,遂第进士,制策。而太初乃为郡小吏,其后余谪黄州,有眉山道士陆惟忠自蜀来,云:‘太初已尸解矣……’”在这里,东坡除了对于少小时期伙伴的追念外,怕还有许多的感叹:自己学业大进,中进士,入三等,虽然取得了不世的辉煌、半生的荣耀,但是也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和宦海的沉浮,到头来得到的无非是满面的沧桑。而陈太初虽然没有像自己一样的荣耀过,但他平平淡淡,委命任化,这才是真正的道家境界,最终尸解而去,做了自己一直向往却从来没有达到的神仙,这也许才是张易简老师真正期望的。

家 世

从苏轼出生的人文环境来说,士子从唐五代以来,就有不愿出仕的传统。苏洵《族谱后录》下篇云:“自唐之衰,其贤人皆隐于山泽之间,以避五代之乱,及其后僭伪之国,相继亡灭,圣人出而四海平,然其子孙犹不忍去其父祖之故,以出仕于天下。”苏辙《伯父墓表》说:“苏氏自唐始家于眉,阅五季,皆不出仕,盖非独苏氏也。凡眉之士大夫,修身于家,为政于乡,皆不愿出仕。”苏轼在《苏廷评行状》中也说:“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根据苏洵《族谱后录下篇》记载:苏序(苏轼的祖父)的曾祖和祖父时代,属于“王氏,孟氏相继据蜀,蜀之高才大人皆不肯出仕,曰:不足辅。仕于蜀者皆其年少轻锐之士”的年代。到苏序之时期又正值“蜀新破,其达官争弃其田宅以入觐”,而苏序又不肯苟合,怕“累吾子”。所以苏序“终其身,田不满二顷。屋弊陋不葺也。”苏洵的大半生也在游学与耕读之中度过。所以苏氏可以说从苏序高祖开始到苏序、苏洵,都过着一种耕读的生活。这种耕读生活带给苏轼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苏序在家的耕读生活“力为藏退之行,以求不闻于世。”却被乡人认为是“古之隐君子莫及”的。也就是在古人的观念之中,有家世,有田产,有书读的这些知识分子,是应该去做官的,如果不去做官而在家耕读,就是隐君子,是隐逸人士。当然在苏序及其先辈的时代,他们不去作官有他们的时代背景和人生思考与人生选择。到苏洵、苏轼时期已经是赵宋王朝,虽然还没有混一海内,但是各项建设工作都提上日程,对于士大夫文人的优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苏序还是有眼光的,“独教其子涣受学,所以成就之者甚备。至涣以进士起家,蜀人荣之,意始大变,皆爱文学,及其后,眉之学者至千馀人,皆自苏氏始。”(《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曾巩《元丰类稿》卷四三)苏洵少年时期,游荡不学,但是后来可能也经受不住社会大环境的压力,甚至还有妻子的压力,于是壮年时期也开始读书应举,苏洵《祭亡妻文》云:“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泯没。感叹折节,以至今日。”虽然失败了,可是并没有失望,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课子苦读。但是那时苏轼已经是八岁了,家中的耕读传统也应该对他印象深刻并且影响深远了。所以虽然后来苏轼始终忙碌于坎坷的仕途之中,然而苏轼买田、归田、享受田园之乐已经成了魂牵梦绕的不懈追求。刚登上仕途在《游金山寺》中就赌咒发誓说:“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在黄州时期,苏轼终于过上了夫耕妻织的简朴生活,达到了求田耕田追求的最高峰。兹录苏轼《东坡八首》,来看他的精神。

东坡八首并序

余至黄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损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焉释耒叹,我廪何时髙。

荒田虽浪莽,髙庳各有适。下湿种秔稌,东原莳枣栗。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家童烧枯草,走报暗井出。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去为柯氏陂,十亩鱼鰕会。岁旱泉亦竭,枯萍粘破块。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垄间,蚱蜢如风雨。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已吾许。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投种未踰月,覆块巳苍苍。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巳悫。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遗我三寸柑,照坐光卓荦。百栽傥可致,当及春冰渥。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将种,卖药市西垣。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家有十畆竹,无时容叩门。我穷交旧絶,三子独见存。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飱。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王直方诗话》记载《山谷论东坡和陶诗》云:“东坡在扬州和《饮酒》诗,只是如己所作;至惠州和《归园田》六首,乃与渊明无异。”说的很对,不愧为苏轼的高足,一代诗歌大家。由以上诗歌可以看出,苏轼在序中虽然一再说“日以困匮”因而耕田,并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表明劳作场地的艰难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劳作的艰辛,但是这些只是对于朝廷或者那些不怀好意之人的对词而已。当我们细读他的八首诗时,我们会发现,整个组诗有非常细致而一贯的脉络。第一首承接序言中的贫苦之后,不论第二首中对于理想家园的构织,还是后面几首中对于好雨、获稻、老农之言、种桔以及潘子的好酒、郭生的医药和古生的竹子的记述,都洋溢着欣喜的情调,充斥着达观的语言,诚如他最后一首的总结“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表面是在为自己东坡种田的归穴,实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不悔”“获千”。也就是说苏轼在黄州的行为与陶渊明无异,但是《东坡八首》却保持了苏轼诗歌一贯的风格,沉潜着他的精神,体现着他人生的情结。

起调汝州后,苏轼就一直做着买田的梦想。先是欲买田金陵(见《文集》卷五《与王荆公》第二简及《诗集》卷二四《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诗),了元(佛印)欲为苏轼买田京口(见《文集》卷七一《书浮玉买田》)都没有遂愿,于是买田宜兴曹庄。《文集》卷五三《与潘彦明》第一简云:“已买得宜兴一小庄,且乞居彼,遂为常人矣。”真是非常高兴。《菩萨蛮》词云:“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其实苏轼这时也无非四十八岁,并没有到养老的时候。此处的“老”,指的是归隐,诚如其《归宜兴与留题竹西寺三首》所云:“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这里的求田似乎是仍旧沉浸在东坡时的田园体会中。《题渊明诗》云:“陶靖节诗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予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东坡先生志林卷之十》)这些话听起来确实叫人喜悦,特别能唤起人对于乡村生活的企慕。但是苏轼的求田并非是为求田而求田,他有内在的原因。一方面诚如他在《浣溪纱·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五中所云:“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元是此中人。”即我的家世就是以耕读传家的,我的祖父就以此生存,以此作为远避喧嚣扰攘的手段,并且非常成功与快乐,我也能够并且应该回归到他们的生活之中去。另一方面则可以根据他所写的另一首词进行推测。

《江城子》序云: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戍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鱼足,乌鹊喜,报新晴……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在词序与词中都可以看出,苏轼的耕田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这只是他保持自身那种率真与人格的一种形式。他的耕田,或者说以后的求田,仅仅是因为这种方式恰巧与利用这种方式获得成功,成就自己坚贞自然人格的陶渊明一致。而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与苏轼固然不同,但是他们都同样面对一样的问题:怎样在保持自己的人格和五斗米之间进行选择,或者是能够鱼与熊掌兼得。陶渊明没有成功地完成双赢的格局,但是苏轼今天想要努力地做成。

结 语

按照荣格的心理学说,各种情结在人的精神中均衡的存在着,只是因为某一种情结得到了优势环境,获得优先发展,压抑了其它情结的发展。对于苏轼来说,仕与隐这两种情结起先也是平衡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与经历,以及苏轼特有的悟性,才使隐逸情结在发展中占了优势,支配了其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就苏轼来说,隐逸情结在黄州以前一直表现为对于隐居山林、啸傲风月、放浪山水、不涉尘世、安闲自适、平淡自由、旷达清幽的传统隐士生活的向往。到黄州后,他接触了大量的佛禅人物,接受了合理的禅宗思想,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与追求,悄然改变了传统的隐逸观念。虽然已经从注意隐身这种外在形式转到了注重心灵的隐,但是都离不了放浪山水、寄意云林。所以只要可能,他还是愿意在山水中徜徉,过没有外物打扰、清清净净的生活。这种身与心的分离是很疲惫的,只有宏富大才和具有坚韧性格的人才能悟出与实行,但是它能够使心灵得到安宁,精神得到慰藉,从而对士大夫发生深刻的影响。苏轼正是凭借着独特的隐逸情结,保持了自己人格的完美,也因此成了千百年来士人一直仰慕却不可企及的形象。

[1]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M].语文出版社,2001.

[2](宋)苏洵,曾枣庄,等笺注.嘉祐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宋)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宋)苏轼,邹同庆、王宗堂校注.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7]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苏轼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4.

Abstract:Su Shi is a forever topic,because he pioneered a official and hidden pattern of life and became amodel for future generations of Pursues,and its core is seclusion complex,the formation of this complex due to various factor interaction,and his family backgrou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Keywords:Su Shi;seclusion complex;family background;environment

(责任编辑 王建华)

A Study on Su Shi's FaMily Background and his Seclusion CoMp lex

WANG Xue-ping1,JIA Xi-peng2
(1.L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2.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204)

I206.2

A

1673-2014(2010)03-0050-04

2010—03—05

王雪萍(1970— )女,山西高平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

贾喜鹏(1972— )男,山西运城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

猜你喜欢

情结东坡苏轼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从善如流
告别“GDP情结”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难舍难分的情结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