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长治地区唐墓的初步研究

2010-08-15张宏梅

长治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墓室长治市长治

张宏梅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晋城 048000)

山西长治地区唐墓的初步研究

张宏梅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晋城 048000)

山西长治地区有着丰富的考古资源,目前发现的唐墓共有19座,长治唐墓中随葬物品均很丰富,主要有陶制品、瓷器和双系罐等。这些随葬物品为研究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长治;唐墓;墓葬形制;随葬器物

山西长治地区在唐代称潞州,作为“据天下之肩背,当河朔之咽喉”之地,经济文化十分繁荣。目前已发现的唐代墓葬大多位于唐代潞州的中心地区,即今长治市区及周边,襄垣县在隋唐时期曾一度设置韩州,因此也有较多高级别的唐墓出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表的各种报告、简报和通讯有近20篇,涉及墓葬19座,材料叙述详细的有14座,下面主要以这14座墓葬为主进行分析研究。

一、长治地区唐墓的基本情况

长治地区唐墓有文字可考且叙述详细的墓葬共包括14座,它们分别是1954年4月间在长治市东郊发掘的王深墓、1961年4月中旬在长治市东郊北石槽发掘的2号墓(王义墓)和3号墓、1963年8月在长治西城墙下发掘的张仁墓、1964年12月在长治北郊7.5公里处的南垂公社王村发掘的王休泰墓、1983年4月在长治郝家庄西发掘的郭密墓、1986年7月在长治县宋家庄砖厂发掘的范澄夫妇墓、同年10月在长治市西郊瓦窑沟的建华菜场发掘的冯廓墓、1987年5月在长治市西郊发掘的李度墓和宋嘉进墓、1993年12月在长治市东郊长淮机械二厂住宅楼工地发掘的王惠墓、2001年秋发掘的浩氏家族墓、2002年7月在长治市襄垣县发掘的李石夫妇合葬墓、2003年3月又发掘出一座唐墓,编号2003M1。

从有关的文字材料可知:第一,从墓室尺寸和官品可知,官阶品位的高下和墓室的规模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官品越高,墓室面积越大。如:王休泰是正五品,王惠是正七品,王休泰墓的面积便大于王惠墓的面积。第二,虽然官品的高下与墓室面积有一定的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太密切。如:李石和浩顷两墓同在襄垣,且距离不远,李石为骑都尉,属从五品,浩顷为从九品,但浩顷的墓室面积反而比李石的大。这说明唐代长治附近对当时颁布的丧葬制度的遵守不是那么严格,可能墓葬规格取决于家庭财力等因素。第三,普遍用棺。近一半墓有棺床,棺床或在北壁下,或在东、西壁下,或围绕室壁,它的设置没有规律。有的墓不置棺床,仅在棺底砌几道砖台。棺床的形状以长方形为主,还有凹字形和梯形等独特的形状。棺床大多是砖砌的,只有一例是用土制成的。第四,墓顶为窟窿顶,个别墓在墓室内设耳室,在甬道壁或墓室四壁设小龛。

长治地区的唐墓多有墓志出土,根据墓志提供的具体年代,对照墓葬各方面的变化,可以将长治地区的唐墓大致分为两期:

第一期:公元650~756年,即高宗到玄宗时代,典型器物有镇墓兽I式、武士俑I式,陶罐I式、双系罐等。

第二期:公元756~907,即自玄宗末年到唐亡。典型器物有镇墓兽II式、武士俑II式,陶罐II式、注壶等。

二、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

(一)墓葬形制

根据建筑材料及墓室尺寸的不同,可以将长治地区的唐墓分为三种类型:

I型:单室砖墓,此型墓的主要特征是单室砖筑。这种形式的墓葬有12座,分别是2003M1墓、范澄墓、王惠墓、王义墓、冯廓墓、张仁墓、李石墓等。下面以冯廓墓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冯廓墓:墓葬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为穹窿顶,方向202度,墓门设在墓室南壁正中,券顶,墓室为圆角方形,四壁微外凸,墓壁用条砖三平一竖砌成五组,其上错缝平砌,逐层内收成穹窿顶,墓室地面用条砖错缝平铺,墓室西侧为砖砌棺床,棺床上置一具骨架,已被扰动。

II型:双室砖墓,此型墓的主要特征是双室砖筑。这种形式的墓葬只有王深墓1座。

王深墓:坐北向南,偏东22°,皆用绳文砖造成。墓顶早已塌陷,墓门开在南壁稍偏东,残砖封门,墓道情况不明,墓室(主室)较大,在北壁与墓门相对处建有狭小的后室,结构与主室相同。主室内没有棺床,于墓室东北角、西壁和后室门口放置三副骨架和散骨,棺木已朽,留有残痕。山西省迄今为止只发现了这一座双室墓。

III型:土洞墓,此型墓的主要特征是土筑。这种形式的墓葬只有郭密墓1座。

郭密墓:由墓道和墓室二部分组成。墓道呈长方形,墓室平面呈直背刀形,竖井式墓道,墓道与墓室之间砖砌封门。墓道内放置墓志及陶罐,墓志四角置“开元通宝”钱币各一枚,墓室内于骨架四周置青瓷注壶、陶砚、陶盆、罐、铜镜和铁刀等器物。

(二)随葬器物

长治唐墓中随葬物品均很丰富,在早、中期墓葬中,陶俑、陶制生活用具及模型明器、镇墓兽数量较多,瓷器、三彩器等工艺品类以及其它质料的日常用品数量较少。晚期墓葬中,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大为减少,陶俑和模型器已不多见,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瓷器和三彩器,厚葬之风已渐衰落。出土的陶佣主要包括镇墓兽、武士俑、男俑、女俑以及其他怪兽。陶模型器具包括有磨、碓、灶、井、车、碾。陶瓷器包括有陶罐、陶瓶、双系罐、注壶。另外还有较少的金属器物,大多每一类只有一件。

值得一提的是,长治地区的唐墓多有墓志出土,由于墓主人身份不同,墓志的质地也不同,有官职在身和富裕的地主阶层都使用石质的墓志,墓志和志盖上刻有花卉或动物图案,志文都用楷书工整地雕刻,而平民多数没有墓志,极少数有墓志的,只是使用两块砖,上面草草用墨书写了事,也没有装饰的花纹。

三、山西长治地区唐墓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山西长治地区的唐墓,墓葬材料相对丰富,集中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唐墓在各个区域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域经济状况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各类墓葬在规模、结构、随葬品方面的显著差异,表现了墓主人阶级地位和贫富的悬殊,同时也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某些变化过程。此外,唐墓中出土的陶器、瓷器、三彩器和其它手工业产品,是当时手工业发展水平的见证。

墓葬形制规模和随葬品是墓主人生前社会地位及身份的集中体现。长治的唐代砖室墓,墓主人身份根据墓志记载或参照同类形制墓葬推测,均为唐代各个时期在地方居统治地位的官僚地主,由于官阶品位的高下有别,在墓葬结构及随葬品方面也有所不同,长治唐墓侧重于在随葬品方面体现墓主人的社会身份地位,表现为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俑,如依仗俑、乐舞俑、男女侍俑、驭手俑等,也表现为各种动物俑、瓷器、三彩器以及陶镇墓兽和大量的陶制模型生活用具等。上述应当为唐王朝统治阶级内部封建等级制度在埋葬制度上的生动体现。

唐代的建筑实物及图象保存下来的很少,仅有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建中三年建)、佛光寺大殿(大中十一年建)以及西安地区一些壁画墓中的数幅阙楼图和层楼图,而长治唐代王休泰墓(大历六年)中出土的一套陶住宅院落模型,平面布局沿中轴线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左右对称的完整建筑体系,对研究唐代住宅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唐代,山西与外地的贸易往来也很频繁,长治唐墓中出土的瓷器和三彩器,有许多河南、河北、陕西以及南方一些名窑的产品,如双系黄釉壶,形制、釉色、胎质与唐代淮南寿州窑所产黄轴壶相吻合。黄釉壶,体型廋长,长腹圆鼓,下端细直,壶腹印有席纹,与唐代河南颊县窑的黄釉壶一致。带盖浅黄釉壶和深、浅绿釉二彩壶,它们的造型、釉色、胎质与河南巩县窑的同类产品相同,应属巩县窑的产品。

山西长治地区的唐墓均无金银器发现,这与西安地区大量出现金银器形成很大差别,究其原因,一方面,西安作为唐王朝的都城所在地,皇族成员及达官显贵云集,社会财富大量集中在他们手中。另一方面,在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下令“禁金玉饰绣救”,“所有服饰金银器物,令付有司令铸为铤,仍别贮掌,以供军国”(见《唐大诏令集》卷百八)。用法律形式规定黄金必须铸为铤及其用途,在山西平鲁县屯军沟村出土的一批金器中,印证了唐代这一制度。因此,这些在民间十分稀少的贵重物品不在墓葬中出现是可以理解的。再者,山西长治地区唐墓的墓主人身份地位相对于上层统治集团而言,是无法相比的,财富的拥有量是有很大差距的。

另外,山西长治地区唐墓中所反映的当时人们的穿着、服饰、婚姻关系、丧葬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对研究唐代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些问题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通过对山西长治地区唐墓的初步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唐代潞州城的规划布局目前还未搞清,但根据长治市考古工作的成果,唐潞州城的位置基本可以定下来,从己发现的唐墓资料还看不出其墓地的分布规律,但在埋葬习俗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出土墓志的墓,基本都是砖室墓(仅一例例外)。不使用壁画装饰墓葬,随葬种类比较齐全的陶俑和陶制模型明器,陶俑制作精美,体型高大,尤其是在襄垣2003M1中出土了制作精美的瓷胎彩绘瓷俑,这在北方唐代考古资料中是极少见的。长治唐墓陶俑的造型和服饰与西安、洛阳唐墓相比,有更多东魏北齐的风格因素,但在西安、洛阳唐墓中出土有较多的唐三彩,长治唐墓很少出土。

2、长治部分墓不设棺床,有棺床的墓棺床的形状及位置也不一致。长治墓普遍用棺,墓顶为弯隆形墓顶。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长治地区唐墓在墓葬形制、规模和随葬品等方面的情况,由于墓葬资料有限,要想准确地反映出长治地区墓葬的全貌还比较困难,有待于今后考古资料的进一步证实。

[1]杨富斗.山西长治唐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7,(6):1116-1118.

[2]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J].考古.1964,(2):63-68.

[3]杨秀生,丁志清.山西长治唐墓清理略记[J].考古.1964,(8):1106-1107.

[4]沈振中.山西长治唐王休泰墓[J].考古.1965,(8):1094-1097.

[5]王进先,朱晓芳.山西长治县郝家庄唐郭密墓[J].考古.1989,(3):1140-1141.

[6]侯艮枝,李奉山.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J].文物.1989,(6):1127-1133.

[7]侯艮枝,朱晓芳.山西长治市唐代冯廓墓[J].文物.1989(6):1119-1123.

[8]侯艮枝.长治市西郊唐代李度、宋嘉进墓[J].文物.1989,(6):1109-1114.

[9]长治市博物馆.山西长治唐代王惠墓[J].文物.2003,(8):44-55.

[10]山西大学文博学院.襄垣县文物博物馆.山西襄垣唐代浩氏家族墓[J].文物.2004,(10):18-35.

[1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襄垣县文物博物馆.山西襄垣唐墓[J].(2003M1).文物.2004,(10):36-48.

[12]山西大学文博学院.襄垣县文物博物馆.山西襄垣唐代李石夫妇合葬墓[J].文物.2004,(10):49-60.

[1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考古四十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Abstract:Changzhi area is rich in archaeological resources,up to wow 19 Tang Tombs have been found.the funerary objects in the tombs are very rich,mainly pottery,porcelain,and pairs of the department of cans and so on.These funerary objects privide richmateria for studying the social life of the Tang Dynasty.

Keywords:Changzhi;the Tang Dynasty Tombs;burial shapes;funerary objects

(责任编辑 王建华)

A Study on the Tang Dynasty Tombs in Changzhi

ZHANG Hong-mei
(Jinche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ncheng Shanxi 048000)

K878.8

A

1673-2014(2010)03-0038-03

2010—03—24

张宏梅(1975— ),女,山西晋城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隋唐史研究。

猜你喜欢

墓室长治市长治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长治市财政局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当当鼓
长治学院外语系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墓室探秘
长治市助力淮海集团加快精企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