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知识与生态环境保护
——以西南山地文化区为例

2010-08-15

关键词:文化区人类学少数民族

杜 娟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地方性知识与生态环境保护
——以西南山地文化区为例

杜 娟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人类学面临的危机,由著名学者格尔茨提出的概念,它的出现具有相应的学术背景和时代背景。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域,产生了多样的地方性知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知识与当地生态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出发,分析中国西南山地文化区中的刀耕火种农耕方式,探讨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地方性知识;文化区;刀耕火种;环境保护

一、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关系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调适着自身发展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种调适是指有机体实现对可利用环境有益调整所经历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产生的结果使得人类的各种特质适合他们生存的特殊环境状态。[1](P162)从而产生了相应的生态文化,它是指人类社会所形成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制度措施、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总和。[2]人与其所处的环境既有紧密联系又有矛盾,人类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发展从未间断过对环境的干预,而环境在自组织重建新平衡的过程中,也将各种有利与不利的影响反馈给人类。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多样复杂的地理生态环境决定了中国在长久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地理环境是各民族的生存空间。除北方和西北游牧兼事渔猎文化区、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文化区、长江中下游水田农业文化区这三大文化区外,在我国南方尚有山地耕猎文化区,康藏高原有以耐寒青稞为主要作物和畜养牦牛的农作及畜牧文化区,以藏族为主创造出独特的藏文化,在西北则有具有特色的绿洲文化[3]。外有西南山地火耕旱地农作兼事狩猎的文化区。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类型关系密切,处于类似生态环境的民族,其文化虽各有特色,但也具有一定的共性[4],在西南山地文化区的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成长过程当中,认识到了自身和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发展出了具有特色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刀耕火种人类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个子系统既有相对独立的功能,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如果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那么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子系统甚至整个系统失去平衡。而当系统陷于紊乱状态时,系统可以依赖自身的调节机制的调适,使其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新的良性循环的状态。而如果系统的破坏超过了其所具有的调适限度,那么系统就将崩溃,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刀耕火种,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平衡与失衡、有序与无序矛盾的动态的人类生态系统。[5](P14)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根据自身生态环境,依据森林的疏密程度,对整个区域内的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定哪些树木可以砍伐,而哪些不行。同时,为了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相应的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等。以基诺族为例,“基诺山及山内各村寨的界线非常清楚,村内各氏族及各小户的私有茶园林地也有明显地界,均不得越界砍伐种植。各村社内将森林资源划分为6种林区,即寨神林、坟林、村寨防山火林、山箐水源林、山梁隔火林、轮歇耕作林。前五个林区是不允许刀耕火种的,只有轮歇地林区才能砍伐耕种。[6]

其次,采用游耕和轮休的方式来恢复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勐海县布朗族村寨曼散,有轮歇地19片,其中8片为棉花轮歇地,其余种陆稻10年一轮(其中有一年同时砍种两片);盈江县卡场景颇族将规划的地片称之为“营旺”,乌帕寨50年代有10个营旺,10年一个轮歇周期,草坝寨有9个营旺,9年一个轮歇周期;基诺族历史上将土地规划为13大片(称“肖纳”),每年砍伐其中1片,13年一个轮歇周期。云南西盟县佤族村寨打洛历史上有10片轮歇地(“麻卡”),一年耕种一块,10年一个轮歇周期。[5](P89,106)

三、正确对待生态文化

刀耕火种长久以来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破坏森林的落后的耕作方式,应该彻底的禁止。直到尹少亭先生运用生态人类学的视野重新对刀耕火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按照尹少亭先生的看法,我们在运用人类学的视野去研究刀耕火种时,应该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去认识和解释它,而不带有价值判断。这也是研究地方性知识所应该具备的,所以以前的学者所提出的刀耕火种是一种落后的生计方式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文化相对论”告诉我们,对一个社会的习俗和观念应该客观地进行研究,而且要摆在那个社会的文化环境中去理解。地理生态环境既然是各民族的生存空间,在长期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已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因而传统文化中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否则一个民族的生计方式不可能千百年地长期延续下去。[3]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刀耕火种是一种充分适应当地环境,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变迁存留下来的农业耕作方式。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下,地方性知识开始受到威胁。这种威胁不仅仅是表现在地方性知识不再被人们关注,同时还表现在全球化经济对传统经济方式造成解题的同时,对原有组织内部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模糊化。许多少数民族的当地性知识中的禁猎思想开始敌不过市场经济的诱惑,慢慢被当地居民淡忘,只追求眼前利益。在多年的发展中,西南山地文化区内的各少数民族利用地方性知识维持着和生态系统间脆弱的平衡关系,但近年来,这种关系快速的恶化,这也是学者们认为刀耕火种不再适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面临的危机不独在西南山地文化区内如此,在其他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生态危机都是触目惊心的。如内蒙地区的草场沙漠化,又何尝不是现代一味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恶果。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少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虽然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也即包含着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地方性知识这一处理人与生态的操作系统,有自身的侧重面和支撑面,研究者或政策制定者不管是以主我或客我的身份,都应该尽量了解其操作系统的内在机构,而不是按主流社会发展方向一味追随大流的进行改变,这只会导致政策在不断的修正中继续的迷失。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翟铁鹏,张珏,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王明东.独龙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3]宋蜀华.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02(4).

[4]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4).

[5]尹少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6]廖国强.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生态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1(2).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2mail:huhaohuan2@126.com

book=570,ebook=570

X171.1

A

1673-1395(2010)03-0395-02

20100320

杜娟(1987—),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化区人类学少数民族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东汉时期汝南文化区形成原因初探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