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人格教育理念的确定及过程的设计

2010-08-15李中原

关键词:铸就师者人性

李中原

(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民族人格教育理念的确定及过程的设计

李中原

(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根本问题是人格灵魂和信仰的确定;人格灵魂和信仰的铸就,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对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哲学及宗教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进而海纳百川,走向国际。教育不仅要对核心理念进行提倡和培育,还要对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跟进。

教育的本质;民族人格;人本教育;师道尊严

一、民族文化灵魂的重新审视与定位

近两百年来,中华民族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三大入侵,即军事入侵、经济入侵和文化入侵。军事入侵旨在侵占中国的土地;经济入侵旨在把中国变成一个毫无独立可言的资源供应站、加工厂、附属国;文化入侵旨在消灭或变相消灭种群的文化灵魂,或先奴化无形的民族文化,然后奴化有形的中国人,最终让西方文化来主宰中国人的灵魂。

近代以来,在中国的教科书中,逐步放弃了正统的民族传统的教育,更可悲地是,把民族传统与封建落后划起了等号,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的衰落与变异!当正当途径或被废弃,或被堵死后,那种深厚的传统文化,便通过非正当的途径流传下来并发生作用。如,通过那些不见经传、不经过加工或过滤的流传形式释放出来,而继续流行于国人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深层地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理念,并堂而皇之的代表着民族的主体文化!问题是,这种非正统的传统文化,除了其积极性的一面外,其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往往或被扭曲、或被夸张、或被变形,带有很大的消极因素,甚至是“黑厚”的。

进入20世纪以后,国人才猛然醒悟到:中国人既没有真正地“西化”,也没有持守着纯正的民族性,却渐渐地失去了“中国人”的良好的文化特质!民族人格的特征变得十分模糊……,于是往往花重金邀请外国人来告诉我们。中国的“国学大师”往往是外国人……,那些被扭曲、歪曲的民族文化或文化糟粕却为许多人所津津乐道。真有点“商女”之嫌。“中学”不中,“国学”不国!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的文化的高层并不或不完全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把现代西方文明与中国文化对立起来,用价值判断思维对待民族文化传统。

二、民族文化人性的特色与实质

传统中国文化有四大特质:即重感情、尚人伦、崇道德、尊祖先。这些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中,渗透在人们的骨髓里。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价值思维的层面,去衡量、去判断其“好、坏、美、丑”,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既成的历史现实。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体现了一种使个性独立而自主,人性臻于完善,人格趋向至善的教育理想;体现着对受教育者人格灵魂进行导引或铸就,对人生境界的开拓和耕耘过程;体现着对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培育。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必须通过科学、系统和完善的民族文化教育方能实现。需要有一批热爱民族文化,深悉民族文化特质的学者专家进行执著的言传身教。

其实,以英、美、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他们在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甚至更重视精神灵魂、民族的和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铸就,也特别重视艺术知识等综合素质的培育。遗憾的是,以“人学”著称,善于人性品质修炼和人际关系协调的中国,则只关注物质科学文化的培养,而大大忽视了人性品质、精神灵魂和艺术素质的培养。

三、灵魂教育的理念的确定及其意义

反思我国近代德育和人性教育重大失误有二:失误一,只重视“科学思维”,而无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失误二,用政治教育代替思想品德的教育、代替个性灵魂的教育。忽略了个体思想灵魂的导引和铸就,使几代人缺乏自主独立的良性人性品质和灵魂的正规教育。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教育的根基缘于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对个体人性的历练与积累,在于善念,而修身,格物而笃行之。从适应环境,到求得自我发展;再从自我发展,到影响社会人生,所谓厚德而致知。抱定信念目标,忠实而能承载,从而开拓、耕耘、美化人生,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我们要使大学文化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注重灵魂的导引和铸就,开发“脑矿”,生产思想智慧资源;其二,崇尚学术自由;其三,学术平等而无禁区;其四,胸怀世界,追求真理,提倡人间大爱;其五,注重人品、民族尊严和民族气节的培育。以上五个方面必须始终贯穿着民族文化的灵魂。

四、越是民族的东西才越是国际的

作为民族教育,必须有益于其本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如果我们的大批学子,不断地出国深造并取得了个人的成功,但是如果在他们心灵中没有起码的民族情操,乡土之情;在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没有强烈的民族振兴之愿;在他们的身上,剔除了同胞间的深情厚谊。以至于嫌弃、抱怨,甚至厌恶或羞于出生于这个民族,以逃避、离开这个民族为荣耀,那么,这个民族的教育无论如何是失败的!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所特有的强文化铸就的“民族灵魂”,即便是产生一时的强盛,但从长远来看,是没有前途的,是短命的;同样存在于这一基础之上的教育也是苍白的、虚弱的,甚至是无生命力的。民族的才是特色的,特色的更能被国际所接受,所谓“越是民族的东西才越是国际的”。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种典型的内陆文化,表现在其内在特质上的各种劣根性也是显而易见。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

五、“师道尊严”与教育者的素质的提升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甚至更早些,在中国社会兴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传统的思潮,掀起了一次次的思想革新和革命运动,其间把“师道尊严”当作封建的陈旧观念和教条进行大批特批,其影响极为深远。我们不能否认,其中有它时代的积极意义,但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则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为师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二是为师者找不到或无从遵守起码的师道。原来的被否定,新的没有立起来,造成教育方向的迷失或异化。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师道是神圣的、尊严的。师者,可有两层内涵:其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传授生存本领者,故可形同父母,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二,示范榜样作用,进行信仰与灵魂的引导和塑造,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老师的地位要高于父母。可见第二层含义还要高于第一层含义。因为老师是精神理念及行为准则的塑造者和布道者,即所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做好人,可见后者的意义更大,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所谓“身教胜于言教”,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知识、智慧、道义”的素质,其中“道义”在知识与智慧之上。

何谓“师道”?简而言之即“为师之道”。“师者”与“师道”具有递进意义,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不同内涵的概念,是源和流的关系:“师者”为“源”,乃为师之人,“师道”为“流”,乃能够为师的行为准则与原则。为师者必须遵守为师之道。因为这个“道”非同一般,欲为人师者,其一,必须具备起码的为师之能,或有“一得之见”,或有“一技之长”,这是基础、前提。但只有这一条还不能为师。其二,欲为人师者,必须有良好的理念和品行,方能“为人师表”,这是关键。其三,欲为人师者,必须有:爱生之德,宽厚之仁;甘为人梯,因人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这是为师的必要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三条,方才能形成优良的师德,而值得学子遵从,方可传道树人。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为师的。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教师的准入制,强化人格及品质标准,克服只重学历技能倾向,不拘一格选拔、推荐有德行、有教师潜质的人加盟教师队伍。对于不适合或有违于师道的人,要有成熟有效的机制及时从教师队伍之中清除。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2mail:yuanlh@yangtzeu.edu.cn

book=596,ebook=596

G40-03

A

1673-1395(2010)03-0375-02

20100420

李中原(1960—),男,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及文化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铸就师者人性
千锤百炼,铸就十佳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我只说给月光
逼近人性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人性的偏见地图
竭诚铸就返乡创业路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