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满族的政策

2010-08-15

关键词:满洲满族抗日

孙 军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满族的政策

孙 军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针对满族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中国共产党;满族;民族政策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1~1927)

满族具有同其他民族一样的平等权利。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一项基本原则。1923年,李大钊指出:“今后中国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不能把其他四族作那一族的隶属。”[1](P56)

民族自决权。1926年,瞿秋白在《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国民革命》一文里明确提到,“中国境内蒙古、西藏、满洲、回回等民族,完全以自由平等的原则,加入革命的中国……中国革命的平民应当承认这些民族的完全自决权。”[1](P71~72)

高度重视培养满族革命干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举办了六期培训班,培养了包括满族在内的众多少数民族干部,这些干部为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

继续强调满族的平等权利。1930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提出,“不分种族(如汉、满、蒙、回、藏、苗、黎以及高丽、安南等族)……都是一律平等的看待。”[1](P122)1931年和1934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均明确指出,“不分男女种族(汉、满、蒙、回、藏、苗、黎和在中国台湾的高丽、安南等)宗教,在苏维埃法律前一律平等。”[1](P166)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平等原则上升到了国家根本法的高度,发展了“民族平等”的内涵。

满族有权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对满族采取歧视和压迫的政策,满族的语言文字也受到诸多歧视和限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即主张民族平等,包括各民族语言文字上的平等,制定了许多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政策和措施。1935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中宣布,满、蒙、回、藏等少数民族“有应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及信仰与居住等自由。”

成立中共满洲省委,统一领导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运动。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在哈尔滨成立,1928年9月正式成立中共满洲省委。满洲省委成立不久,《中共中央致满洲省委信》中就专门指出:“满洲党部的目前任务”之一,便是“领导少数民族运动。”[1](P96)根据中央的指示,1929年4月,中共满洲省委在沈阳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议。会议决定正式成立少数民族运动委员会,负责组织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运动。

在抗击日寇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的满族相继建立了一些党组织。各支抗日武装队伍中,涌现出了许多满族的领导干部和优秀战士。辽宁省满族群众聚居的宽甸、凤城、岫岩、庄河等地,东北抗日民众自卫军中满族人占很大比重。队长中的王希臣、关世芬,炮兵负责人王哲普都是满族,士兵更不计其数,由邓铁梅、苗克秀等领导的东北抗日民众自卫军骑兵第五旅旅部共有40人,其中就有30人是满族。

不过,客观来看,“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虽然在第一时间发表宣言,号召东北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军侵略,但是限于东北党组织自身力量的薄弱,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也缺少对东北少数民族抗日斗争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与当时党的组织主要集中在城市,党的影响尚没有波及到少数民族群众众多的农村地区有关。

三、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保障满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在关内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为保障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在民主选举中给予包括满族群众在内的少数民族以特殊的优待。1940年,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要求“在民主选举中,应予回、蒙、满、藏同胞以优待”[1](P668),充分保障实行民族自治的满族群众行使民主权利。

继续重视满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党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37年,延安中央党校专门办了少数民族班。1940年陕北公学成立少数民族工作队,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民族部,第一期招收的185名学员中,就有满族干部。1941年创办的延安民族学院,专门负责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也招收了包括满族学员在内的各少数民族干部。此外,东北地方党组织也在革命实践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满族革命干部。

进一步领导东北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全面抗战开始以后,东北地区虽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包括满族在内的东北各个民族,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辟抗日游击区,配合关内的抗日斗争,有效地牵制了日本侵略者短时间内征服中国的狂妄企图。1936年1月,驻东北的抗日部队在黑龙江汤原召开会议,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东北各地的满族人或加入抗联,或协助抗联打击日伪敌寇。在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中国东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满族同胞与东北各族人民一起,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斗争,为全面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继续保障满族同其他民族的平等和团结。1946年1月16日,中国共产党在《和平建国纲领草案》中指出:“在少数民族区域,应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其自治权。”[1](P998)1949年1月28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对满人的政策给中原局的指示》中指出:“你们须按当地具体情况再加研究,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汉人与满人之间的平等和团结。”[1](P1218)

提出聚居满族可以采取民族自治政策。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上,不再提联邦制,而是逐步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和1947年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承认各少数民族都有民族自治的权利。1949年1月中共中央在就满族问题给中原局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开封郑州之二千余满人,如是聚居情况,保有若干民族特点,则仍应采取民族自治政策,允许其建立下层自治政权,并选举代表参加市人民代表大会。”[1](P1218)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就满族的民族自治问题阐明自己的立场。

进行土地改革,保护满族人民利益。1947年12月28日,《晋察鲁豫边区政府颁布施行中国土地法大纲补充草案》规定:“在东北解放区境内各少数民族应与汉人同等分地,并享有所有权。”[1](P1137)为了搞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各级党组织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分配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指导土地改革运动。经过党的精心启发和教育,满族农民的阶级觉悟很快提高,他们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各地满族贫、雇农纷纷加入农民会,有的满族贫、雇农还当选为农会干部。[2](P234)1948年4月,东北解放区土改工作基本结束,广大的满族农民终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长期深受封建压迫和剥削的满族农民,真正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东北地区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极大地调动了满族人民支援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的政治热情,增强了满、汉人民的团结。

[1]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满族简史》编写组.满族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2mail:yelirong@126.com

book=637,ebook=637

D691.72

A

1673-1395(2010)03-0359-02

20100320

孙军(1982—),男,辽宁大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满洲满族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彭明治驰骋抗日战场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抗日英烈马威龙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关于林芙美子的满州之旅研究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