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的内在逻辑
2010-08-15戴大明何志魁
戴大明,何志魁
(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论语·学而篇》的内在逻辑
戴大明,何志魁
(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论语·学而篇》的编排具有内在的逻辑。全篇可分为四部分,每部分有四章,是根据春、夏、秋、冬的四时顺序进行编排的。春部讲“学”,暗示孔学即“仁”学,并且指出了治仁学的基本方法;夏部讲“习”,本着“礼”的要求,具体列举了“时习”之道;秋部讲“义”,阐释了以什么原则对待孔子方为适当;冬部讲“智”,启迪人们如何认知孔子。这种内在逻辑体现了编者遵从的是“与四时合其序”的中国哲学主张。
论语;学而篇;内在逻辑
《论语》是一部重要的教育名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并非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编排散乱无序,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可循〔1〕。抓住其中的内在逻辑,把握其中的文脉,是读懂该经典著作的方便法门。《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在全书中占有“首要”的地位。弄清其中的内在逻辑,不仅对于该篇有直接意义,而且对于阅读整部《论语》来讲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所谓内在逻辑,在此特指文章的编排顺序和编者的用意。研究发现,《学而篇》存在一定的逻辑顺序,蕴藏着编者的特殊用意。那么,该篇十六章编排的逻辑顺序如何?作者的用意何在?《学而篇》编排顺序的“秘密”就是:全篇可分为四部分,是根据儒家“与四时合其序”的哲学主张,遵从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的。具体讲,该篇的四个部分都是由四章组成,每一部分又分别在一章中点出“学”、“时习”、“追远”和“知人”等文眼,其余三章则是对文眼进行的有顺序的“解释”和“说明”。现具体分析如下。
“春”部包括前四章。首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全篇的中心句。其中“学”字是该部的文眼。接下来的三章则是依次对孔子所谓的“学”所作的说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章是从正面论述“学”的基本内容,意在指出孔学是仁学;治仁学要先立本;孝悌是仁学之本。其道理在于,一个人能够从身边开始,立足于亲情,主动设身处地为亲人着想,体谅父母和兄长,尽孝悌之本分,才容易得到父母和兄长的爱护,有利于亲情沟通、家庭和睦。进一步,将孝悌精神向外扩展,“移情”到更大的社会生活场域,能体谅、同情、尊重、爱护他人,则会得到别人相同甚至更多的回报,也必将有利于生生不息,社会和谐。所以从孝悌之道开始学习,不失为一条根本可行的为学之路〔2〕。紧接着的“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一句,则是从反面说明为学不要将本末颠倒,忽视内在的充实、心灵的成长,专为取悦于人。因为取悦别人往往需要作伪行诈,而作伪行诈从根本上讲违背仁道。继而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段话。此章相当于黑格尔正—反—合逻辑中的“合题”——如果说前面的“孝悌”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自在仁行的开端(正),那么“三省”则是理性的自为仁行的终结(合)。为人谋为何要“忠”?理性思考可知,倘若自己为人谋而不忠,就别指望,也难以得到下属、别人的忠心。为人谋而忠,是通达事理、立己立人的仁道表现,也是自觉自为的仁学进修方法。其余两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可顺此思路理解。总之,该部分主要围绕“学”而展开,首先点出“学”之文眼,继而指出孔子所谓“学”的根本实质,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为学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话语素材的有序排列,编者匠心独运地将有关务本、舍末、修仁等孔学理念“散珠”用一根内在的逻辑“红线”贯穿在了一起,积章成文,文以载道,以内隐的逻辑传达出对于孔子所谓“学”——仁学的阐释和理解。
“夏”部包括本篇的第五至八章。如果说“春”部的主旨在于阐释“学”,那么该部则集中论述“习”,即具体阐释孔子的“时习”之道。其中开始一章“子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文眼为一“时”字。此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编排逻辑为:上文阐释了什么是“学”以后,下文自然应当说明如何习、如何行了。同时,儒家既然讲究“学而优则仕”,那么在讲解了孔门主张的“学”之后,接下来也应当顺理成章地推出孔子的“仕”的习行观了。而在孔学之中,“行”的准则就是“时习”。因此,“导千乘之国”一章便一一说明了“仕”(政府官员)应当如何进行“时习”。随后三章则分别列举了其他社会阶层的成员应该遵循的非常具体的“时习”之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的是年龄方小的后生小子们的“时习”原则——应当首先做到使日常言行合于伦常,待到一定的时机——比如说能“自行束修”,即生活能够完全自理了,方可以跟从老师学习文献知识。“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的是普通成人在为人处世时如何才算恰到好处地“时习”。“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谈的是有一定道德修养和社会地位的君子应当注意什么问题,如何“时习”:态度常宜庄重,行为恒当稳重,对圣贤应当敬重;修德立身应当以忠信为主;多和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有了错误应当勇于改正。综合以观,会发现该部四章分别讲述了统治者、少年儿童、普通成人以及社会贤达的“时习”之方法。基于上述分析,孔子的“时习”与“时行”、“时中”的意思基本相同,就是随时让自己的行为符合本分、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这正如清人焦循在《论语补疏》中所归纳的:“当其可之谓‘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时也;‘求也退,故进;由也兼人,故退’,时也。”足见孔子“时习”的涵义,不局限于“适时行动”,更不是有些教科书所翻译的所谓“经常温习”的意思〔3〕。
“秋”部以“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开始。其编排逻辑在于:前两部分阐明了孔子高明的“学”、“习”之道以后,接下来指出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先哲孔子。最适宜的态度就是慎终追远,即丧尽其礼,祭尽其诚,长久追念。该部的文眼是“追远”二字,部内各章都围绕此文眼有次序地编排。接下来是“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段对话,作者的用意在于点出,什么是最适宜的追念、学习孔子的原则,即应当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所谓温良恭俭让,具体分析起来就是,温,就是不过热也不过冷的状态;良,就是既不吹捧也不苛责;恭,是不卑不亢;俭是不奢亦不啬;让是不争亦不惧。因此可以说温良恭俭让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就是中用,是恰到好处地行动。孔子能够以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温良恭俭让之道待人接物,所以才能所到之处“必闻其政”、“必闻其情”。以此类推,后生学子们要想游于圣门,得闻其道,应当遵循最合宜的处世待人原则——温良恭俭让地对待孔子。再往下一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的三年,泛指较长的时间,意即多年的意思。作者在此的用意在于强调,先师孔子已经故去,那么后学弟子应当如何行动?最好便是继续奉行其道,永远不改道易行。该章末尾安排的是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编者在此的用意在于提醒对待孔子应当采用什么策略:亲和、应和先师孔子固然可贵,但是不可绝对化,而应当“以礼节之”,中道而行,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地对待他。一句话,该部分阐述的主旨乃是如何“追远”,即如何以适宜的态度、原则、行动和策略来追念先哲、永祀孔子。
“冬”部共四章,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一章开头,意在提醒读者,孔子是可信任、可恭奉、可亲近和可宗仰的。第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谓学习孔子之道,就不要贪求安逸,而应当慎言敏求,接近正道。随后是子贡与孔子的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此处编者的用意在于告诉读者,阅读《论语》、学习孔子,应当善于思考与发现,力求做到如子贡那般能够“告诸往而知来者”,知类通达,举一反三,闻一知多。从编排顺序的角度看,上述三章分别是从情感、意志和认知三个层面,层层推进地“论述”了如何才可能认知孔子。本部结尾一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如空谷回响,余音袅袅,发人深思,意在提醒读者要知道一代圣哲孔子的为人。在行文方式上,这一部分一改前辙,以末句中的“知人”作为文眼,将文眼作了后置。先用三章铺陈,后以一句做结。这样的编排,不仅使篇尾的“知人”与篇首“学而”遥相呼应,而且常中有变,体现了中国哲学守经达权的精髓〔4〕。
归纳可见,《论语·学而篇》内在逻辑整然,“四季”分明。春部阐述了孔学的实质是“仁”学以及治“仁”学的基本方法。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孔子看来——正如他在《易传》中所认为的那样,“天地之大德曰生”,并且这种好生之德“显诸仁”,即是通过“仁”而显示出来。治学当然首先要效法自然,向自然学习,尤其是学习天地之“仁”德。孔子则天法地,继承先哲,学有大成,自谓“天生德于予”,他创立的孔学,自然是以“仁”为核心的。因此可以说孔学就是仁学,亦即关于生活的学问,指导生命的学说。而在自然界中,天地的好生之德于春季最为明显:立春一过,春雷发动,万物苏醒,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乃万物之始,农人们知道此时之重要,也总是顺时而动,耕耘播种。故而《论语》顺乎自然地以“学”开始,同时指出孔学即“仁”学,继而指出治仁学的基本方法。夏部阐述的是“时中”之术——在取象比类思维中“时中”就是一日之中午,一年之盛夏。盛夏时节,品类俱荣、万物纷呈、色彩斑斓、郁郁葱葱。在五常中对应的是“礼”。礼,一方面意味着“威仪三千”般的繁盛,另一方面,礼者,履也,履行、践履也,所以这一部分便专门具体、详细地展现了如何修习仁学、实践仁道,内容也格外丰富、明细。秋部“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开始,文风陡转,字句简约,似肃杀的秋气袭来,令人凝筋缩骨;又似孤雁哀鸣,启人遐思。细观此部,仿佛可以听出其中的“秋声”。秋主“义”。义者,宜也。所以该部分的主旨是如何适宜地对待已故之先人,所讲全在一“义”字。冬部四章则重点讲如何“知人”,核心落脚在一“知”字。知者,智也,古义相通,因此也可以讲这一部分重在论“智”,即如何获得智慧,成为有智慧的人。其行文结构之所以这样安排,内在逻辑在于:秋去冬来,而冬主智。至于获得智慧的基本方法,也许在《论语》的编者看来,诚如老子所言:“知人者智”——真正能够知道人性和人情的,便是有智慧了。若能深知孔子这样既仁且智的“天纵之圣”,自能智慧圆融。至于“知人”之具体方法,该部昭示,应当深知孔子,为此应当信其义、亲其人、敏其事、就其道、会其通。应该投入挚爱的情感,具有坚强的求学意志,并且学会举一反三,能够触类旁通。倘能如此,便可知人,增益智慧了。
《学而篇》这种内在逻辑的理论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尤其是易学。在易学中,春主仁,夏主礼,秋主义,冬主智〔5〕。天有四季,人有孟子所谓的“四端”〔6〕。《学而篇》四部分之顺序相递,犹如一年四季之顺时交替。可见编者乃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作指导来组织“教材”内容,选择编排顺序的。这种思维方式与《周易·乾卦》中“元、亨、利、贞”以及《内经·素问》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说一脉相承,都体现了“道法自然”〔7〕的中国哲学主张。
〔1〕邢云文.《论语》编撰思想探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4):9-11.
〔2〕陈彦孜,陈建斌.孔子理想人格思想对当代行政人格塑造的启示〔J〕.大理学院学报,2008,7(11):48.
〔3〕戴大明.应当如何对中学生讲解《论语》〔J〕.现代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48.
〔4〕傅佩荣.儒家文化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根〔J〕.传承,2008(5):47.
〔5〕孙熙国.《易经》的宇宙观与阴阳五行家思想之渊源〔J〕.周易研究,2006(1):60.
〔6〕张鹏伟,郭齐勇.孟子性善论新探〔J〕.齐鲁学刊,2006(4):17.
〔7〕徐柏才,张俊.论“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166.
The Internal Logic in Xue Er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
DAIDaming,HE Zhikui
(C 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Dali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There is internal logic in Xue Er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each ofwhich includes four chapters,which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discussing learning,practice,righteousness and wisdom respectively.The internal logic incarnates the editors'adherence to the Chinese philosophy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act according to nature.
The Confucian Analects;Xue Er;internal logic
I207.62
A
1672-2345(2010)03-0032-03
大理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大院科发[2009]1号)
2009-10-15
2010-01-10
戴大明,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 党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