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教化与共性培养
2010-08-15王永强
王永强
(大连民族学院设计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浅谈当代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教化与共性培养
王永强
(大连民族学院设计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具有教化与共性培养的价值取向。试从该价值取向形成的思想基础、主要体现以及在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下对该价值取向的反思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试图阐释民族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可变,但价值取向不可改变和弱化的观点。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教化;共性;思想基础;体现
少数民族艺术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沉淀与洗涤中,经受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嬗变。在口传心授、师徒相袭的单一传承脉络中,教化与共性的培养成为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这既与中国传统的孔子乐礼教化思想有着较深的渊源,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艺术在民族生存与发展中的作用的具体体现。在多元文化思想影响和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现实语境下,针对当代民族艺术教育中教化与共性培养的价值取向的传统进行梳理和反思,实为一种现实的要求。
一、教化与共性培养价值取向的思想基础
“教化”追其本意有“政教风化”①参见《诗·周南·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是以王者设庠序,明教化,以防道其民。”唐元稹《骠国乐》诗:“教化从来有原委,必将泳海先泳河。”和“教育感化”②参见《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在本文中,“教化”是指在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借助于某种特定内容、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的展示、鉴赏与批评,或是通过某种特定的艺术传统、艺术史的学习,或是通过某种艺术氛围的营造,或是通过秉承某种价值取向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来进行的对一定的政治规范、宗教信仰、道德意识的宣扬与维护,使受教育者的行为、精神和价值判断受到影响。共性是指在共有的价值观影响之下所形成的某种特定的艺术主题、风格、形式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艺术教育的教化是共性产生的基础,共性是教化的目的;同时,在历史的特定阶段,某种共性又为教化提供了条件。
1.中国传统的礼乐教化思想影响
中国古代的文化常将“礼乐”并称。“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教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磐》《大夏》《大濩》《大武》……”(《周礼·春官·宗伯》)其中,“有道者”“有德者”“乐德”“乐语”“乐舞”等均体现了音乐与祭祀活动与“礼”的相关性。“通过尧典和周礼来看,音乐当然有规范的意义,但礼的规范性是表现为敬与节制。”[1]“乐德”“乐语”“乐舞”三者的合成,就成为当时的礼乐教育。它以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形式为载体,实现对人的道德、知识和审美层面的教化。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对音乐教育价值的最高的人文自觉。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后与师襄子的对答,论及了“曲”“意”“人”三者的递进关系。道出了“文以载道”和“以艺知人”,“人”是呈现某一精神的人格主体。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曾这样对德性观念的演化过程做过梳理,在他看来,由“神德”到“天德”再到“人德”的观念蜕变,实质上反映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逐渐自觉[2]10-31。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与美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强调“善”与“美”的统一。“美”属于艺术的范畴,“善”属于道德的范畴[1]11。这种美,虽然还是需要通过欣赏者在特定关系的发现中而生起,但它自身毕竟是由美的意识进而创造出一种美的形式,毕竟有其存在的客观意味。因此,“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老子《道德经》)在美中要有“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荀子·乐论》)反对“《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这种思想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创造与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特定的音乐、舞蹈、史诗、绘画、雕塑、装饰等固定形式传达美的同时,也在传达着善的思想。这种思想在维吾尔族经典的艺术形式“木卡姆”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其所歌咏的内容多是传达对爱情、友谊、家乡、英雄、自然的热爱与忧伤。围绕善的思想繁衍生成一个民族高尚的情感,形成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核心,也通过特有的教育形式,承担着教化和共性培养的功能。因此,中国的少数民族艺术作为民族认同的情感维系的纽带一直没有脱离伦理道德教化的轨迹。
3.以巫术、原始宗教、宗教为代表的神灵思想的影响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教化价值取向的影响是随着民族间交流而产生的潜移默化的,那么巫术、原始宗教和宗教所代表的宗教思想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教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却是直接的深远的,并且在各种艺术表现中均有清晰的印记。坚信“万物有灵”,并根据自然万物自身的形象、特性、习性创造和产生了相应的神灵观念。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说:“天之本质为道德,而其见于事物也,为秩序。故天神之下,有地祇;又有日月星辰山川林泽之神,降而至于猫虎之属。皆统辖于上帝。”[2]11巫术与原始宗教作为人与神实现沟通的表现,给人的想象力和各种愿望的寄托创造了一定的空间,而这恰恰是丰富艺术想象力所需要的土壤。这种“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对话既是现实迫切的需要,也是内心欲望的一种释放。因此,宗教思想影响下的少数民族艺术是相信神灵、叩问心灵、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再现。如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的影响,萨满教对北方少数民族绘画、舞蹈的影响,更为典型的是藏传佛教几乎影响了藏族所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并发挥着极强的宗教教化的作用,而藏族的艺术教育也几乎都是通过以寺院为核心的宗教力量实现的。
二、当代少数民族艺术教育中的教化与共性培养的体现
当代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与以下几个因素是分不开的。一是党的民族政策中体现了对少数民族艺术的重视;二是学校教育的广泛开展,艺术教育从民间走向课堂;三是少民族地区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生产生活方式出现巨大的改变;四是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技术在策划、制作、表演、传播等方面的推动。当代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在传达主流价值观,发挥教化和共性培养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主题以勤劳、勇敢、团结、忠贞和向往美好为主
少数民族艺术一直扮演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是教育的主要手段,承担了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成员之间共同情感的重任。歌曲、服饰、仪式、绘画、雕塑等都成为本民族特有的符号和象征,成为民族成员间的情感互通的纽带,寄托着高尚、崇拜、敬畏等本民族特有的情感。维吾尔族传统歌曲很多是在墓地演唱的,苍凉、深沉,寄托着本民族特有的情感。同样,丰富的“摇篮曲”内容中所表达的情感除了母爱还有本民族对道德、价值观、人生的理解。这些都在无形中发挥着教化的功能,形成本民族成员的行动准则和心灵映射。藏族的天葬仪式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课,诉说着藏族成员对生命价值的思考。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新疆的“十二木卡姆”进行了抢救性整理。1960年,出版了《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这是历史上以曲谱形式将“十二木卡姆”记录下来的第一个版本,由此,拉开了十二木卡姆从口头传承到文本传承的序幕[3]。可以说,传统的少数民族艺术就是本民族不成文的教科书,它的内容体现在歌词、图案、动作中,教化着本民族成员恪守自己的生存法则,其主题主要以勤劳、勇敢、团结、忠贞和向往美好为主。
2.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更加强化教化和共性培养
少数民族艺术受到语言、文字、文献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多为口传心授,散落民间,缺少完整有效的传承手段。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发展突飞猛进,突出的表现是创造了大量的少数民族艺术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的产生,基本遵循着以下几个途径:一是艺术家通过对少数民族艺术的田野调查和采风,根据少数民族艺术的风格、形式、内容进行了新的创作。例如, 20世纪50年代结合阿诗玛故乡的撒尼民歌旋律改编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词曲作者均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创作人员。这首歌是他们在1953年随工作队深入到云南路南县圭山区撒尼人民的家乡体验生活时,根据撒尼人民的民歌加以改编创作的。二是各少数民族地区均成立了民族歌舞团、民族艺术学院等表演、创作和研究机构,少数民族艺术挖掘和人才培养掀起了高潮。例如,活跃在草原的特殊表演团体“乌兰牧骑”等。三是高校通过设置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专业,系统地进行民族艺术的研究和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
通过再创作而产生的少数民族艺术作品基本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进行的。这一路线可追溯至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所确定的社会主义艺术“为人民”的发展宗旨。“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4]这种教化思想在建国后进而发展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在少数民族艺术教育领域表现尤为明显的是教学模式的一致性、创作导向的一致性,少数民族艺术内容中出现了大量的以歌颂党和毛主席,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劳动光荣的作品。维吾尔族艺术中出现了阿凡提的形象,壮族的“刘三姐对歌”以及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等。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艺术风格程式化、绝对化、唯一化等“共性”也在逐渐形成。文革时期“三突出”和“主题先行”成为艺术创作的主导原则,强化意识形态的思想达到了顶峰。
3.开放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倡导平等、多元和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艺术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本民族成员在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下,从内心对本民族艺术逐渐开始自省,并对艺术形式与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索。从传统原生态艺术和意识形态指导下的艺术创作到关注人性、关注世界、关注个人生存境遇,开始关注民族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碰撞,关注如何寻找到本民族艺术的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出路。同时,少数民族艺术教育逐渐从政治化走向专业化、民族化。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教化与共性培养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借助现代艺术、西方艺术理论审视和研究少数民族艺术,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哲学、生态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基础的研究;二是重视引导对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对少数民族艺术的认识逐渐从原始、原生态到平等、丰富、多元;三是在重视对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形式和内容的挖掘和整理的同时,加强了对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分析。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教化”更多地体现在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在文化平等和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体现在用发展的观点而非静止的“活化石”来看待少数民族艺术。“教化”这一价值取向似乎在教育的语境内遭遇了弱化,但更像是一种冷静的回归,艺术的多元性与创造性只有在冷静和适应中才能使原始展现出现代的魅力。近年来,少数民族艺术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站在现代艺术的舞台上,不仅是一种展示,更是艺术多元和发展观的价值体现。
三、对当代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教化与共性培养的价值取向的思考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为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影响,“教化”与共性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何去何从?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1.少数民族艺术教育重视作品创作,弱化艺术批评;重视艺术形式,弱化精神内涵;重视个性表现,对真、善、美的深层挖掘明显不足
在西方艺术教育体系的冲击下,民族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基础都非常薄弱,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目前,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将创作作为发展的重点,导致注重形式和技能,弱化了精神内涵,背离了其关注审美,关注教化和共性培养的传统。少数民族艺术来自田间地头,来自少数民族群体成员的生产生活。脱离了这些环境和空间,艺术的教育功能逐渐从活跃走向教条和僵化,应该逐步强化对“平等”“正义”“真、善、美”等核心内容的系统研究和实践,从而实现新时期的教化与共性培养的价值。
2.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逐渐走向弱化和缺失
改革开放以前,少数民族艺术教育主要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形式存在,但随着技术信息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很多民族的传统仪式、节日、风俗在逐渐弱化。而学校教育成为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口传心授、师徒相袭的过程中,有其原始性,这个过程就在实现着“教化”和“共性”的培养过程,也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艺术的灵魂在人民群众中而非课堂上,少数民族艺术家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素质和民族情感是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最好的资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内容丰富、氛围真挚,在唤起心灵深处的情感的同时,容易形成共性的民族认同。因此,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
3.多元化不等于弱化教化和共性的培养
多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多元化给教育带来了形式、内容、风格的多样化。但这并不等于弱化艺术教育的教化功能,恰恰相反,更应在尊重少数民族艺术、尊重心灵的基础上,追求“真、善、美”,形成民族成员间高度的民族自尊和认同。教化不是僵化,不是专制与束缚,走向专制的教化是不符合人性和艺术发展规律的,专制下的艺术是死的。我们追求艺术教育的教化和共性的培养,不是追求程式化和一致化,而是对人性和艺术的主流追求。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思想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之时,平等、多元与发展应成为教化与共性培养这一价值取向的新的灵魂。
四、结 语
当代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正经历着多元文化思想的正面冲击,但其教化和共性培养的价值取向是不应被弱化的。在加强民族艺术创作的同时,更应注重原生态艺术,注重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丧失了教化价值的艺术教育只会成为形式上的教育,也就更无从谈起共性培养了。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陈曦.木卡姆:维吾尔人情感的家园[J].寻根,2006 (2):141.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8.
On the Cultivation and Un iversality in the PresentM inority Art Education
WANG Yong-qiang
(College of IndustrialDesign,Dalian Nationalities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Minority art education has itsown value oriented towards the cultivation and universality at the same ti me,which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discusse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its ideology basis,the principal reflection and the introspection of the value in the light of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deology.The author also conveys to us that this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minority art education mustn't be weakened or changed although the educational contents or methodsmay vary.
minority art education;cultivation;universality;ideology basis;reflection
G75
A
1009-315X(2010)06-0529-04
2010-05-20
王永强(1972-),男,黑龙江安达人,副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