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奸再现》评介

2010-08-15王佳宇

关键词:强奸案强奸结构化

王佳宇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强奸再现》评介

王佳宇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强奸再现》是格雷戈里·马托辛关于强奸案及庭审互动研究的力作,是研究法律语言学的必读书目之一。格雷戈里·马托辛将强奸案的研究放在结构化的大框架中,揭示了强奸的社会机制;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语料进行实证研究;将强奸研究纳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框架中,揭示了法律、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强奸;法律语言;格雷戈里·马托辛;会话分析;结构化

格雷戈里·马托辛(Gregory Matoesian)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主要研究法律语境中的语言运用、文化及权势。他的作品涵盖会话分析、人类语言学及批评社会理论等领域。《强奸再现》是他近年来创作的法律语言学方面的力作。在这部作品中,格雷戈里·马托辛通过长达2500页的强奸案庭审语料的转写及会话分析,将强奸研究纳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框架内,对强奸案庭审的会话特点进行研究,并针对强奸案庭审中的权势问题做了探讨。

一、结构框架

《强奸再现》是一部关于强奸案及庭审互动研究的力作,全书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中,格雷戈里·马托辛列举了美国关于强奸的广泛的统计数据,并对强奸及性暴力的理论解释做了研究回顾和文献综述。接下来的四章专注于对话语互动的研究。其中第二、三、四章针对话语分析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论框架做出探讨。第五章专注于对法庭话语的研究,指出了日常话语和法庭话语的不同,并介绍了男权主义的意识形态如何投射到有序的话语结构中。第六章,即最后一章,格雷戈里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框架内对强奸案的法庭互动作了研究。格雷戈里还利用二元结构(The Duality of Structure)的理论对男权和权势法制模式的再现做了研究。

二、评介

(一)理论假设:对强奸的宏观的社会研究及法学的语言学转向背景

概括来说,格雷戈里·马托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理论假设:社会结构包含于社会行为中,并通过社会行为复制;社会秩序通过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而形成;妇女的受害经历通过法庭话语实践的解构而被转化为经其同意后发生的性行为。格雷戈里采纳了戈夫曼的观点,即社会是社会互动的总和,因此社会学应该更少关注对那些控制社会行为的宏大“规则”的探寻,应该更多地关注对世俗的社会互动逻辑的理解。正如福柯所言,通过揭示现行的对于宏观层面的强奸立法制度改革的无疾而终,可能会导致发生更加有效的强奸案改革。这一改革的关键不在于宏观的制度层面,而在于微观的语言层面,即福柯所谓的“权力微观物理学”层面。将人们对法律的宏观层面研究转向微观的语言层面,这正是后现代法学语言学转向的研究思潮。这也是格雷戈里所做研究的学术背景。

(二)集大成:“法律语言作为工具”和“法律语言作为过程”

从法律与语言层面来说,格雷戈里·马托辛对强奸的研究涵盖了“法律语言作为工具”的研究和“法律语言作为过程”的研究两个重点。廖美珍教授在《国外法律语言研究综述》一文中将20世纪70年代后法律语言研究的重点和兴趣归为三个层面,法律语言作为过程的研究;法律语言作为工具的研究,即通过法律语言看社会和权力的实施等;语言学家介入法律互动的语言证据应用研究。格雷戈里·马托辛在第二章到第四章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强奸案庭审语言的话语结构及话语策略做了细致的研究,正是法律语言作为过程(language as process)的研究。在第五章中,格雷戈里·马托辛探讨了庭审中权力的实现及男权意识形态的投射,研究了“法律语言作为权力实现的手段”如何体现权力和主宰,这正是法律语言作为工具(language as instrument)的研究。这种集大成和兼容并蓄的特点使本书对于法律语言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遍览法律研究思潮的大观园,对于法律语言研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强奸的动力学揭示:语言、法律与社会——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结构化(structuration),是指社会关系凭借结构二重性,跨越时空不断形成结构的动态过程,它是社会系统再生产的条件。吉登斯认为,结构化就是在绵延的行动流中,结构(规则和资源)反复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结构就是行动的条件,同时又是行动的后果。正是通过结构化的过程,社会的宏大结构才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建构。强奸庭审互动的二重结构表现在:强奸案法庭互动展现了法律制度和男权主义两种主宰模式。两种主宰模式作为双重的系统通过庭审实践的互动实现被告的除罪化。男权的意识形态通过辅助法庭互动的话语内容而成为系统化的社会现实。

正是由于强奸的庭审互动层面中的结构化机制形塑了整个强奸再现的社会系统,格雷戈里建议强奸案法制改革不应仅仅从立法、司法等体制上寻找答案,而应该更关注法庭话语互动的细节,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格雷戈里所做研究的目的和实践意义。借助被人们所忽略的却是形塑社会结构的无冕之王的法庭语言互动实证研究,解决这一社会难题,正是该书的创新之处。

三、对于国内法律语言研究的启示

杜金榜教授认为,法律语言学具有现实性的特点,它生成于社会学的环境中,是语言学与法学的交叉点。因此,单从法律语言学本体角度而言,它已经具有社会学语境的属性。目前我国的法律语言研究,基本上是一批法学家和语言学家在进行,大部分的研究都缺乏一种社会学语境的关注。表现在前者的研究主要关注语言、语形层面和法律文本的表层研究,以及逻辑推理等语义观照;后者对于法律语言的研究虽然表现出重实证、重语境的特点,但大多是就语言论语言。建立多元、综合、整体化的研究方法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法律语言学和法律语言学家们的主要任务。将法律语言研究置于宏观的社会语境观照下,见微知著,经世致用,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无疑是法律语言研究的新视角,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杜金榜.从目前的研究看法律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现代外语,2000(1).

[2]黄旭东.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的理论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3]廖美珍.国外法律语言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1).

[4](法)米歇尔·福柯.性史(增订版)[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叶利荣 yelirong@126.com

book=256,ebook=256

H059

A

1673-1395(2010)02-0180-02

2010201206

王佳宇(1984—),男,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强奸案强奸结构化
强奸何以为恶?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英国政府要给起诉强奸犯定指标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去年印度强奸案定罪仅1/4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强奸犯罪之轮奸及既未遂问题辨析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男子持刀戴面具 回家强奸老婆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