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0-08-15艾家凤
艾家凤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艾家凤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安徽通过自主创新改革文化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安徽文化产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但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还存在总量还不够大、发展还不平衡、资本还不雄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管理人才还不够多等问题。为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安徽应当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实行区域联动、错位发展,降低社会资本及外资准入门槛,改善投融资机制,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做到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并要千方百计积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一、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6月起开始试点,安徽未被列入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区。从2005年起,安徽在既无政策优势又无资本优势的情况下,根据中央精神主动自主试点。安徽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及面,循序铺开,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努力,安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安徽文化现象”。
1.文化产业发展已开始进入集约化、规模化的新阶段
目前,安徽全省已有300多家文化单位实现了资源整合①,400多家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②,成为市场主体,已组建起出版、报业、发行、演艺和广电五大文化集团。在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活动中,安徽发行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双双入选,在出版发行类企业入选数量上,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广东省并列首位③。
2.文化领域投资主体已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在财政资金投入不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文化项目招商引资、资本市场融资、银企对接以及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等多种融资方式,在安徽都已经形成。2003年安徽省“861”行动计划的出台,文化产业作为着力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10年,550多个项目进入“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库,投资总额超过1800亿元。2010年6月,作为一个独立板块,文化产业第5次亮相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签约项目共计82个,总投资215.13亿元,协议引进资金超过200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14.29%、36.9%和41.67%。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融资。安徽印刷企业中96%是民营企业,民营演艺团体达1600多个④。由深圳华强集团投资兴建的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已成为我国第四代动漫主题公园新标志,安徽文化产业的标志性符号。
3.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已进入迅猛发展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建成文化产业园区8个,完成投资41.7亿元,入区企业126个,年销售收入25.2亿元;在建文化产业园区27个,总投资275.5亿元,入区企业135个,年销售收入186.2亿元;拟建文化产业园区30个,总投资247.5亿元,有19个企业预约入区⑤。
总之,文化产业已成为安徽经济新引擎。在龙头文化企业的带动下,安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已经连续五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高于安徽省GDP增幅,文化产业增加值由改革之前的不足百亿截止到2010年8月上旬已经超过360个亿⑥。并且,安徽文化出口已成浪潮,文化产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据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广东省达1545亿元,山东省651亿元,江苏省645亿元⑦,安徽省是260亿元⑧。2008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达到8874.2亿元⑨,2008年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安徽省GDP的2.9%。而如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到整个GDP约25%,日本文化产业达到GDP的20%,英国仅创意产业就占该国GDP的7.3%⑩。所以,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还不够大,与我国文化产业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二、目前存在的制约安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平衡
安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但很多优势文化资源并没有形成优势产品和强势产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已具备了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市场经济条件,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安徽还有一些地方譬如目前的广大农村地区,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也谈不上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人民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要。并且,安徽省内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还比较严重,尚未形成全省统一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改革目标遭遇地方行政和行业主管双重阻力,并未得到有效实现。
2.文化产业资本还不雄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也是需要以雄厚的资本作为后盾,仅仅单一靠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是难以形成强大的投资拉动的。然而,一方面,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市场准入条件还比较高,社会资本及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范围较窄,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不同产业环节还存在“区别准入”政策;另一方面,安徽如今文化产业的政府投资还是起主要作用,金融介入程度较低,在融资手段上比较原始,即以资金方式投入为主,现代化的筹资方式如通过股票、债券等筹措资金方式目前只有时代出版传媒股份公司及皖新传媒两个企业成功运用。安徽尚缺乏一种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考虑到文化市场特殊性的现代投融资机制,这已成为阻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实现文化产业跨跃式发展的重大问题。
3.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
通过改革,安徽文化事业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体制性的束缚依然较大,改革目标远未实现。所以,目前,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还是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出自市场本身的、内生性质的产业发展还没有普遍出现。如“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国内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在这种国际性“媒体汇流”趋势的影响下,安徽一些广电、报刊、出版、发行、演艺企业也相继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然而,这些都是在政府的协调下运行的。
4.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还不够多
文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不同,人的创意在产业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安徽文化产业领域严重缺乏懂经营、善创意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8年底安徽省文化从业人员只有75651人,占全省人才总量的1.98%,文化产业人才更少;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紧缺,高级职称、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高技能人才仅占文化人才的5.1%。虽然安徽以“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工程为重点,大力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目前共引进各类文化产业人才1700多人,但这还不能满足安徽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发展安徽文化产业的策略
1.龙头企业带动
龙头文化企业是带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火车头”,强劲的“车头”对全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会起到牵引作用。把文化产业从文化领域向非文化领域延伸拓展,支持文化企业和其他企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整合现有资源,实行强强联合,促进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对接,促进文化与科技结合,开拓多元化的文化业态,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形成多家龙头文化企业,并力争培育成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安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实现安徽文化产业新突破。
2.区域联动,错位发展
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地区,不能全省统一步伐、统一行动,政府要做的首先还是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当地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需求。但政府应要了解各地区的基本情况、资源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市场在哪里,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从各地的客观条件出发对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科学、准确、符合实际的决策,做好规划,找准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和方向,实行错位发展。
必须打破部门分割、区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强区域协调,从发展安徽的全局上整合文化资源,形成集约化经营优势,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在各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如对早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的黄山的开发,不但要从自然景观的角度大力开发黄山,而且要从徽文化发源地的角度赋予黄山旅游真正的文化内涵,并且还要与临近地区佛教圣地九华山实现整体联动开发,要变安徽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3.降低准入门槛,改善投融资机制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则是集团化和规模化。我省文化产业总体状况是规模普遍偏小,处于起步阶段,靠企业自身发展积累资本从而实现集团化和规模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坚持经济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必须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及国家税收优惠等政策,同时需要降低准入门槛,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提高金融介入程度,发展资本市场,吸引和开拓民间资本与境外资本,实现投融资社会化和市场化,改变由政府单一投资的格局,形成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4.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市场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要作为产业真正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属于经济范畴,它的运作一定是市场化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这个产业的发展中与在其它产业的发展中并无二致,如果脱离了市场条件发展产业,是不现实的。
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只有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在文化市场中,政府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由直接管理转为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进行间接调控。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退出竞争性行业,同时避免使用垄断性的保护政策,让文化企业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5.不拘一格,广纳人才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要牢牢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安徽要继续以“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工程为龙头,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兴皖工程。目前,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紧缺的既熟悉文化工作,又懂经营、善管理、精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安徽还应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以出版传媒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工程硕士培养点为基地,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高等院校应面向市场需求,增设相应的文化产业学科专业,培育文化产业人才;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大学和先进企业的人才合作,派人出国学习或聘请国外文化产业领域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培训顾问,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理论和经验;广泛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文化行业;进一步改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千方百计留住人才。
注:
①⑥安徽体制改革助推文化产业高增长(央视新闻联播8月11日播出)[2010-8-20]http://ah.people.com.cn/GB/channel2/16/201008/13/204379.html
②輥輰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下活安徽文化产业发展一盘棋[2010-9-10]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9-07/182621057145_3.shtml
③安徽文化产业通过体制改革迈入全国第一方阵[2010-9-10]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9-07/182621057145.shtml
④围绕文化项目引资引智成为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特色[2010-9-10]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9-07/182621057145_2.shtml
⑤简析“安徽文化现象”[2010-9-10]http://www.ahjianghuai.com/magazine_display.asp?id=3285
⑦粤文化产业增加值1545亿元全国第一[2010-9-4]http://news.qq.com/a/20100515/000958.htm
⑧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五年高增长[2010-8-20]http://finance.qq.com/a/20100310/006610.htm
⑨2008安徽GDP增长12.7%[2010-9-4]http://news.sina.com.cn/o/2009-01-23/104315079301s.shtml
⑩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0-9-4]http://www.qstheory.cn/wh/whtzggyfz/201008/t20100830_45140.htm
F260
A
1672-0547(2010)06-0019-02
2010-10-12
艾家凤(1968-),女,安徽繁昌人,铜陵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
2009-2010年度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编号:09030503085)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