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的困境与社会主义感恩文化构建

2010-08-15汤海丽吴玉明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困境培育道德

汤海丽 吴玉明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感恩的困境与社会主义感恩文化构建

汤海丽 吴玉明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当下中国社会感恩的困境源于多元文化的矛盾和感恩文化差异间的冲突,其现状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构筑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应明确社会价值规范目标,培育良好的感恩行为选择环境,提高感恩主体的行为选择能力和统一感恩价值评价体系等。通过对社会主义感恩文化体系的诸多层面的完善,人们才有可能走出感恩的困境。

感恩困境;感恩文化;价值评价

他是一位过千亿企业的掌门人,却在汶川地震后发言:“捐款以10元为限”,成为众矢之的,身陷“王石门事件”。他是一位曾屡立功勋,现已年过七旬,月有过万退休金的杭州老爷子,却在一次勇救落水老大妈后要求对方“你应宣传我”,被人理解为是另有所图。不论是“王石门事件”还是“你应宣传我”,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的存在,当下中国社会正陷入了一场感恩的困境。但这个困境却不是必须存在的,而是有解决的办法,社会呼唤感恩教育,需要培育感恩主体的感恩意识,但却不能依靠教育来构筑感恩主体内心世界的“绝对的善”的长城来抵御危险,更不能指望通过教育来自发形成一种社会感恩文化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只有自觉构筑社会主义感恩文化才能让人们走出感恩道德心理的困境。

一、感恩困境存在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西方感恩文化的植入,使中国传统感恩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感恩文化尚在构建。这一时期社会上很容易出现感恩文化的结构性失调。社会成员所认同的一些传统感恩价值标准与我们相形渐远,而曾经被否定和排斥的道德却逐渐成为许多人的日常行为准则;它反映了当下社会感恩价值标准的双重性或是多重性。因为它的存在,才会出现引言中提到的,人们对待同一社会现象往往会用完全不同的感恩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结果自然会得出截然相反的感恩意义。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人们自然会陷入感恩困境。

二、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必要性

多元价值观和复杂的社会价值冲突困扰了人们的心智,同时其现象本身即是一类文化和一类特殊的社会风尚,它同样是道德个体的社会化环境。这一社会化环境和特殊的社会风尚更加强烈的呼唤道德主体在一系列的价值准则中寻找其应践行的价值准则,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它体现了时代和民族的道德特色,体现了人们对其应践行的价值准则和精神的追求,为我们进行感恩教育提供了价值规范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凝结着民族和时代价值理想和价值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应成为新时期感恩的新标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价值导向,理应为感恩主体创造良好的感恩选择环境,成为人们走出感恩困境的有效阶梯。

三、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构建

(一)明确社会价值规范是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基础,是激励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维系社会和睦的精神纽带,它必然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构建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其理论基础的指导作用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培育指明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清感恩文化冲突的本质、明确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人民的价值选择,其价值取向具有广范性和包容性等基本特点,它在文化培育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可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培育铺平道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民族和时代价值信念的体现,其精神支柱的作用可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培育熔铸品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传统与现代伦理道德精华的凝聚,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培育起到了伦理规范作用。

(二)培育良好的感恩行为选择环境是内在要求

感恩主体的道德品质是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其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教育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是社会为其提供了行为选择的环境。所以说,感恩主体的行为选择客观上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从一定意义上说,良好的感恩行为选择环境对感恩主体的行为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客观条件制约与影响着感恩者的行为选择;二是感恩者的行为选择的范围也一定程度地被匡定了;三是社会为感恩者提供了各种可能选择的感恩观的判断标准;四是感恩者的感恩认知范围也在一定意义上被限定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就要培育一个良好的感恩行为选择环境,只有那样,才能使社会成员在进行行为选择时作出符合规范的自主性选择。马克思曾阐明到:“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产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1]这恰恰说明了培育良好的感恩行为环境在感恩文化构建中的作用。

当然,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构建不仅仅要注重良好的感恩行为环境的培育,还应注重社会生活环境的其它方面的培育,因为,感恩行为环境只是社会大环境的子系统。所以说,社会环境与感恩行为环境的扭曲,必然能造就扭曲的感恩行为和变态的感恩文化,良好的社会感恩行为环境能更好的造就合乎规范的感恩行为和感恩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认识到:感恩主体的行为选择不仅仅是社会感恩行为环境的作用,它也直接依赖于感恩主体的主观选择。

(三)提高主体的感恩选择能力是保障

培育主体的感恩选择能力是实现主体的感恩自觉的前提。感恩者的理性自觉与感恩实践是社会主义感恩文化建构重要保障。主体的感恩行为选择是个人感恩观、感恩认知、感恩情怀直接作用的表现。一个人的感恩观决定了他对所获信息的筛选和感恩行为的选择,体现了他所坚持的原则和感恩行为选择的方向。主体面对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和多样的价值取向,有时由于其感恩行为选择能力的不足,其结果也会导致其行为选择的差强人意。这就是说,感恩主体的主动选择能力的问题会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一直存在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就要培育主体理性、自主性的感恩判断和感恩选择能力,实现主体在感恩层面的自觉。主体的感恩选择能力的自觉实现是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构建的重要保证。卢梭特别重视一个人判断能力的重要性,他说:“……人的重要素质很可能是当他们进行道德选择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了。”[2]道德教育理论家威尔逊也指出:让个体遵从某种具体的道德准则不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其目的应是让个体掌握一定的理性方法,并依此作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3]

主体的感恩自觉判断与自主选择是一个人成熟的体现,是一个人人格健全的标志。对于有复杂的价值冲突的社会事件,感恩主体如没有自主判断和选择的意识与能力,起码能说明几点问题的存在:一是感恩教育没能唤醒人们理性的自觉,或是感恩教育只是力图让人们达到特定的社会规范的要求,成为“良民”;二是感恩主体的行为有可能完全屈从于社会环境的,其感恩行为的它律性使得主体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在一个没有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选择的环境中去谈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是不可想象的。

(四)统一感恩评价体系是关键

感恩观是在实践中通过评价被主体所掌握。所以统一感恩价值评价体系并是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关键。但感恩评价作为一种价值性评价,既有主观性,亦有客观性。其原因在于评价主体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突出表现在评价主体既有个体、集团也有社会;既有个体利益、集团利益,亦有社会利益。在感恩评价中,依据感恩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体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个体性评价往往因个体的认知、情感和立场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其标准示范意义不大;社会性评价是以社会为主体的价值性评价,由于其所代表的利益具有普遍性特征,因而,其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亦只有社会性的感恩评价才是更符合规范的,才能更体现评价的客观、公正与合理。所以,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就应将社会性感恩评价统一到认识上来。使其成为示范性评价。

那么,社会性感恩评价如何来评价具体的感恩现象和感恩行为呢?这里我将运用高兆明先生有关道德行为的理论来说明问题。他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是由动机、行动和效果所组成的统一体。那么,评价具体的感恩现象和感恩行为就应将其放入道德行为的全过程中来全面分析,在社会性评价的指导下,看某一感恩现象或感恩行为在特定的环境中时否代表普遍性利益,体现群众性立场。同时还应对感恩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感恩方式与方法、行为人的态度和精神、感恩的结果、感恩行为的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中全面、准确地评价感恩行为和感恩现象,才能达到评价的客观、公正与合理的三位一体。

感恩困境与感恩的矛盾冲突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有助于当下中国社会走出这场感恩的困境。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们一但能够站在社会性的感恩价值评价的立场上,便能做出客观、公正和合理性评价。其现实意义在于重新审视传统感恩文化与现代感恩文化对当下中国社会必要性,突出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的紧迫性。那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感恩文化呢?在诸多可行的方案中,似乎有一种方案更为可行,它可以减少甚至于清除我们对感恩困境的重重疑惑,那就是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在感恩文化构建中的基础指导意义,培育良好的感恩行为选择环境和感恩主体的行为选择能力,统一感恩价值评价体系。只有从这些方面不断完善,才能实现感恩主体在文化地位中的平等,才能实现人格健全和价值尊严的章显。当社会能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时,中国社会在感恩层面的“困境”将会消失。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3]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B824

A

1672-0547(2010)06-0055-02

2009-10-06

汤海丽(1979-),女,云南建水人,铜陵学院会计学系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困境培育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困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