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的“情绪效应”——论电影的情绪元素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2010-08-15

台州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本能情绪情感

蔡 靓

(浙江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3)

电影的“情绪效应”
——论电影的情绪元素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蔡 靓

(浙江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3)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高压下的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出现了诸如恐慌、焦虑、压抑、抑郁等一系列复杂的情绪反映,而电影由于它的“情绪效应”,成为现代人的“精神乌托邦”。现实中观影者的情绪直接被电影情绪所感化,同时电影中“情绪”元素直接影响着观影者的心理状态,即电影艺术能让观影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将本我欲求释放出来,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得到精神的宣泄和心灵的净化,实现人们在精神的时空中所追求的生命体验。

电影;情绪;心理

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虽然电影一直都没有摆脱根深蒂固的商业性,但相反却滋生了一大批欣赏“艺术”电影的观众。电影根据人的“视觉暂留”原理,通过模拟人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方式,建立了与观众的交流机制。观众在观看艺术影片时总是会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或愤怒、或恐惧、或愉悦,可见电影的画面刺激和观众的情绪及情感反应之间存在着非常特殊的关系,而这样的情绪情感反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却有所不同,我们有必要对艺术欣赏中的情绪及电影的情绪效应理论做一番梳理。

一、情绪情感的理论

(一) 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它驱使人通过活动来满足由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泄和消除由于刺激所引起的紧张、痛苦和焦虑。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地建立更强大的生命统一体,并极力维护这种统一体的聚合;相反,死的本能的目标在于破坏、分解或毁灭生命体。由于这两种本能的存在,人的本性是双重的,在人身上矛盾的表现对立的两种力量。可见,人在本性上是双重的,是矛盾的。但是他所反复强调深入研究的则是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因素,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1]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

如艺术中层出不穷的暴力、凶杀、自虐等场面均可视为死亡本能的直接外化。在电影 《发条橘子》中,导演库布里克似乎同意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暴力是人类的本能。[2]阿历克斯生长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却无法摆脱自己残忍暴力的本性,在他的生活中暴力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阿历克斯追求的是暴力所带来的那种快感,他和同伙在殴打、搏斗和强奸时,都发出了阵阵欢愉的笑声和叫声。而在影片 《现代启示录》中,则表现了人类的集体暴力——战争。在战场上,人类群体陷入了疯狂,价值的判断已经陷入了一种混乱的状态。

本能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观众在观看悲剧片、暴力片时所获得的替代性满足的快感,压抑的本能得以释放,同时自身的安全在精神感受中也不会受到威胁。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情绪机能的认知基础。20世纪50年代,阿诺德提出“评定一兴奋”说,该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3]认为认知在情绪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一个认知估计过程。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其评估不同,认知主体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面对现实中的危险,当事人会产生恐惧的情绪体验;而如果危险是出现在屏幕上,观众则可能会产生兴奋感。例如美国好莱坞梦工厂出品的电影,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的大片《泰坦尼克号》,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一场海啸造成的灾难的境遇中感到危险刺激后的兴奋。在美国,有很多民众在电影未公映之前都表示这个圣诞只等待两部电影,一部是《教父2》,一部是《泰坦尼克号》。前者错过了会死人,后者不看会让人活不了。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了“情绪三因素”说,认为情绪的产生不是单纯地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而把情绪的产生归因于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即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某人在过去经验中遇到的某种危险的情境,但能平安度过,当他再次经历这种险境时,回忆起过去的经验,便能泰然自若。也就是说,当现实情境与过去建立的经验模式相一致,相信能加以应付,人就没有明显情绪;当现实情境与预期和愿望不一致,感到无力应付时,就会产生紧张情绪。这种学说更加强调人的认知过程对情绪的调控作用,生理唤醒是情绪激活的必要条件。日本青春电影大师岩井俊二导演电影《爱的捆绑》中对爱情的超乎常理的诠释中,使观影人感知到银幕中与现实的对“爱”的理解的差距,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紧张与压抑。

(三) 移情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4]立普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美学,认为“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价值的科学,审美对象必须是感情的,并与审美主体相对的唯一对象”。[5]产生审美享受的根本原因不在客体,而在“自我”的“内部活动”,美感是在一个感官对象里所感觉到的自我价值感。审美中的移情现象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思想投射到对象上去;另一是对象本身是由线段、色调和形状等所构成的空间意志,能使审美主体的内在意识向它转移。人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把自己移情为男女主人公,并把情感编织在作品错综复杂的情节里去,或哭或笑或喜或忧。

根据移情理论,艺术欣赏中的情感体验的特点即是情与景、人与物的统一。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长诗《琵琶行》中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6]诗人和朋友伤心离别,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也染上了伤感的气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伤感的琵琶曲调和琵琶女不幸的身世,使得当时的听众之一白居易感慨唏嘘,感情上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日本电影《情书》最后一幕博子对着远处的覆盖白雪的一片森林几次大声的呼喊“你好吗”,这不仅是对过世许久的“藤井树”的情感上怀念的呼喊,也寄托了对这片森林的未来新生的向往与情感的再次延续。她的思念之情在不知不觉之间移至原来无感情的自然景物“森林”、“白雪”那里,这样也使人和自然巧妙融为一体。

(四) 生存情感论。存在主义者认为,审美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是和具体的存在物联系在一起的,是以认识主体的需要为中介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审美情感是对于某种“超越性存在”的领会,是一种“生存情感”。超越性是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之寻求。例如,命运、爱、友谊、劫难、幸福、善恶等等。类似命运、爱等这样的字眼在日常生活中是理性的概念,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到他们,而在艺术作品中,这些抽象的概念被直接呈现出来,使我们能够直接领会到。按照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存在被澄明了”。[7]

以电影《特洛伊》为例,这部电影为观众重现了古代希腊那个人神共处、英雄辈出的年代。赫克托尔、阿喀琉斯、帕里斯留给了观众关于英雄最好的注脚,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英雄气概,也感受到了儿女情长。在电影中,英雄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血肉饱满的形象,他们在银幕上呼之欲出,观众在他们身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是正直,什么是无私,什么是忠诚,什么是仁爱。

二、电影影响来访者的生理与情绪状态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论述悲剧时,提出了悲剧具有卡塔西斯(Catharsis)效应。国内学界对于“卡塔西斯”有三种译法:宣泄、净化、陶冶,代表了悲剧的三种作用。电影对于观众情绪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宣泄情绪、放松压力、净化情感、陶冶情操。除了悲剧电影以外,其它一些类型的电影也具有影响情绪的作用。

(一) 宣泄情绪。在古希腊,“卡塔西斯”是医学术语,指放血或导泄、通便等。贝内斯把这种治疗方式移用到悲剧欣赏中来,他认为怜悯和恐惧是带痛感的消极情绪,如果在人的内心中过度堆积就会导致病态心理,而悲剧恰恰能够激起怜悯和恐惧,并给它们提供了宣泄的渠道,从而使人的心理恢复平静和健康。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总是要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随着情节的进展,或开怀大笑或扼腕痛惜,或欣然释怀或低声啜泣。由此,日常积累的各种负面情绪反应逐步得以释放。在美国上个世纪5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各大电影院的上座率反而提升,人们在电影院里释放了不满的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因此,有人称电影院为“白领工人的心理诊所”。

当然也有人对电影的这种情绪宣泄作用提出质疑,电影究竟是宣泄了我们的某种情绪,还是激发了情绪?然而有研究表明,“影视作品中有无暴力、攻击性内容,并不对视听者的情绪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左右他们情绪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他们在这之前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心理因素)去观看影视作品。”[8]

(二)放松压力。观众观看特定类型的影片可以起到疏解压力、释放焦虑、平定紧张情绪的作用。程梅的音乐干预研究表明,“当具有一定规律和变化频率的声波振动传达到人体各个器官后,能促进其生理活动的协调,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加,从而缓解身体的应激状态,降低心理紧张程度。”[9]影视片虽然与音乐有不同之处,它除具有声音外,还具有图像及故事情节,能够满足人们的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特定类型的电影可能与音乐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从而起到放松情绪的效果。

(三) 净化情感。朱光潜在其《西方美学史》一书中提到艺术净化情感的作用:“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可见,人得到净化之后,就会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得到一种无害的快感。朱光潜的净化说包含有宣泄的意思,但是,净化说和纯粹的情绪宣泄还是不同的,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这种不同就类似于英雄献祭和街头打架一般。

我们认为,观众在看电影时宣泄的是生物性的情绪,且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对于自己的情绪状态有着相对清醒的意识,比如,一名观众带着愤怒的情绪去观看一部武打片,从而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净化则不同,净化的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是情感的澄清,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情感并不是得到了宣泄,而只是得到了表现,或只是被感觉到了。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该片没有刺激的战争场面,没有寻死觅活的三角恋情,也没有大牌明星的加盟,那么,是什么赢得了日本观众的心?有人认为:日本社会重物质、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家庭中的亲情淡漠,于是,观众对该片所表现出的父子间脉脉温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备受感动。这是一部典型的东方式的电影,没有对意义的追问,只有对生命的感悟。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也没有巧夺天工的高科技,只有漫山遍野的绿,清澈的小溪,忠实的狗,还有那朴实的人。可见情感一旦得以表现,也就等于心灵释放了能量。

(四) 陶冶情操。陶冶的本意是赋予某种质料一定的形式,使本来没有形状和价值意义的东西,成为具有一定特性、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艺术创作表现人的情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原本朦胧、混沌一片的情绪、意象和生命冲动,被纳入一定的情感模式,这就是陶冶情操的含义。

“艺术欣赏中的情感是一种审美情感,在这种情感中,包含着对真理的深刻体验,审美情感始终意味着我们作为接受者的一种精神的提升,即提升到了认识和感悟超越性存在的真理境界。”[10]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观赏者全神贯注而进入另外一种状态,即亚里斯多德所说的“迷狂”状态。这种状态是非现实、超功利的,正如老子所谓“涤除玄鉴”,“涤除”是要使自己心中的焦躁、烦闷与功利之念消除,只有这样可以“鉴”之以“玄”。又如魏晋时期的艺术家宗炳所谓“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审美观说也是同理,“澄怀”就是“涤除”之意。“观”,不是外观,而是“内观”,又是“反观”,这里的“反”不是相反的反,而是返回的反,返回到自己的生命真性。

三、来访者对电影角色的认同与人格积淀

认同(identity),或译自居,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原指儿童在无意识中仿效他人,甚至部分地成为模仿对象的倾向。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人格得以形成,自我和超我借以发展的重要手段。

电影心理学借用了“认同”概念,研究观影主体在欣赏影片时与明星或片中人物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分担角色的喜怒哀乐,往往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投射到主体身上,把自己设想成主体,甚至与片中角色同一的心理过程。例如在 《卡桑德拉大桥》中,两个带病毒疫苗的人逃上运行中的封闭火车,给车上所有旅客造成了致命的威胁,当列车向卡桑德拉大桥驶去时,观众早已不是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列车上的参与者了,他们在无意识中把自己当成了列车上的乘客。当看到主人公将遇到危险,即使坐在影院,我们同样会在心中大喊 “快跑”,无论身临其境还是观看电影,内心的冲动是相同的。朱光潜在他的《悲剧心理学》中认为模仿偶像和尊崇英雄的天性,是观众认同心理的本源。电影导演依照认同的心理学因素,借助明星和演员的魅力,创造出迎合观众心理的形象,并且还有意识地在观众头脑里创造一种幻觉,使他们感到仿佛亲身参与了在影视剧的虚幻空间里所发生的剧情。正如希区柯克认为电影的生命在于如何引导观众,让观众接受电影而达到共鸣,“坏蛋越是得逞,影片越是成功”这就是他的一个重要主题——“假罪犯”的意义。

四、结 论

如果观众看一部电影仅仅了解了故事梗概,也就是俗话说的“看热闹”,电影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娱乐,唯有进入作品内部才能感同身受。同样,如果一部电影仅有热闹的故事,而无寓意,也就失去了流传的价值。艺术电影用其特有的情绪影响观众、塑造观众、使观众成为可以掌握的对象;或是相反,同等对待观众,甚至在意识里赋予观众自由,达到一种电影情绪的感染。这也赋予了电影的一个“社会责任”,电影是能重新塑造一个人,甚至重新构建一个理想社会。电影带给我们不仅仅只是精神的乌托邦,更多的是在享受美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受到了审美教育,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得到精神的宣泄和心灵的净化,实现人们在精神的时空中所追求的生命体验。

[1]王樽.与电影一起私奔[M].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

[2]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31.

[3]蒂埃里·茹斯,帕特里斯·罗莱,塞尔日·图比亚纳,等.电光幻影100 年[M].上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4.

[4]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异端的影像[M].上海:新星出版社,2008:67.

[5]立普斯.空间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3.

[6]刘怀荣.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出版社,2006:76.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69.

[8]徐霞.后窗看电影[M].上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7.

[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87.

[10]王德峰.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8.

On Emotional Effect of Movies——The Influences of Movie’s Emotional Element on Human’s Psychology

Cai Lia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

As the high improvement of modern social economy,the human’s living pressure is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Under the high living pressure,people frequently appear a series of complicated emotions such as fear,anxiety,and depression.Movies become modern people’s’ Spiritual Utopia’because of its’ emotional effect’.Audiences’ emotions are straightly affected by emotions embodied in the movies,while the emotional elements in the movies straightly affected audiences’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other words, movie art is able to let watchers feel the same emotion from that in the movies,and to release ego desire. Spiritual catharsis and soul purification are reached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This helps to reach human’s living experience in psychological world.

movie;emotion;psychology

G648.4

A

1672-3708(2009)08-0066-04

2009-11-26

蔡靓(1979- ),女,浙江杭州人,助教,主要从事综合艺术和影像研究。

猜你喜欢

本能情绪情感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逆本能
逆本能
情感
吉米问答秀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