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女性网站专题研究
——浅析我国网络频道中的女性定位

2010-08-15梁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频道定位受众

梁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27)

中国女性网站专题研究
——浅析我国网络频道中的女性定位

梁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27)

在当今以网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强势影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次之中。女性作为其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在网络媒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大众传媒的女性受众,尤其是在诸多网络中出现的女性的真正角色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以我国大众传媒中网络频道出现的女性受众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中的相关受众理论和原理,对我国网络频道中的女性角色和定位进行分析和研究。

网络频道;女性;定位;男权

女性,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日益渗透到意识形态中。那么,作为社会意识载体的大众传媒给女性带来怎样的影响?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力量和优势,在社会生活中,一方面充当着女性形象的选择者和塑造者;另一方面,又使女性受众陷入消费主义的樊篱之中。女性在大众传媒中,特别是在网络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和角色呢?

本文通过对三类女性网络的研究来分析女性在我国网络频道中的定位,并从网络这种大众媒介对女性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及未来的发展等问题。

一、网络中女性频道的分析

以下将通过对门户网站、专业性网站和专门的女性网络这三类二十余家网络频道的分析研究,对网络频道中女性的定位作一分析探讨。

1.大众网络门户网站女性频道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新浪、网易、搜狐、MSN等门户网站中的女性频道或是类女性频道的分析,发现大众网络中女性频道有以下特点:

(1)栏目内容大多集中在女性的美容、美体、服饰、装饰、星座、情感、亲子关系等方面

这些女性频道中,搜狐网是中国互联网中第一家门户网站下设与女性相关内容的网站。1999年12月搜狐网时尚频道正式更名为女性频道。事实上,门户网站的大多数女性频道都是由时尚频道演变而来。而MSN中国网至今还沿用的是时尚频道,但内容与诸多门户网站的女性频道类似。

这些频道中的女性似乎还停留在“女为悦己者容”的层面上,女性追求的更多是修饰层面的内容。无论是美体瘦身、奢华风尚还是流行服饰、靓妆美容,都把女性定位为取悦男性的角色。同时,女性的角色被圈定在家庭这个范围之内。无论是两性情感还是妈咪宝贝,女性的社会角色似乎就是妻子和母亲,而女性作为社会人、一个自由的工作人的角色常常被忽略。雅虎网站中并没有专门的女性频道,但打开网页的搜索焦点就是:处女守宫痣、《苹果》禁映、孔子性态度和鬼魅吕燕这些内容。上述的焦点集中起来还是对女性贞操的关注,其实还是把女性放置在男性的观察视角之内,女性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这些门户网站之中,搜狐女性频道的发展至今已有九年,其中除引领时尚潮流这一主题之外,搜狐女性频道还把目光放在女性的个性发展等方面,但也仅仅是“粉权”时代宣言一类内容。当然,搜狐女性频道发展确有其独到之处。网站开通了女人视界、奥运女人等栏目,并把一些知名女性作为关注焦点,如陈晓旭、章子怡、曾子墨等女明星和女传媒人。这些女性不仅是她们所在领域的佼佼者,也是时尚和美丽的代言人。

(2)色彩和格式方面集中于温和色系

综观这些门户网站的女性频道,网页的主色调集中于粉色、白色、浅绿色等浅色系。女性网站似乎是温情的代名词,不能以严肃的蓝、黑等色调表现。而配色时,更是以玫瑰花等花朵作为背景来表现女性的温柔、纯情,似乎有刻意讨好女性之嫌。女性形象多集中于华美服饰下的靓丽女性形象。女性大多着晚礼服、泳装等华美性感服饰。虽然这些女性可以更多体现女性美的因素,也能表现女性对自身形象的关注,但普通女性形象这类大众化的女性角色并不被这类网络大众媒体所关注。

(3)女性博客内容

这些大众门户网站的女性频道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就是女性博客。女性博客在有些网站中从属于女性频道,有些则独立成为一个博客频道。

博客这一新兴的事物,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随着电脑日益普及而变得无所不在,它将戏剧性地改变和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不但会改变科学发展的面貌,而且还会影响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中国女性也正在借助网络赋予的话语平台,以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和规模,通过书写博客与互联网接轨,在公共媒介发出声音,表达自我。女性借书写博客来传递自我的声音与价值观,体现女性形象的时代内涵。

2.专业性网站中女性内容

(1)新华网、人民网等严肃性的网站

笔者调查了新华网、人民网等严肃性网站,发现这些网站中大多没有女性频道,新华网除外。而有些网站还有专门的男性频道,如人民网。男性频道并没有集中表现成功的男性,而把目光放在了女性的吸引力和同性恋等栏目上。栏目定位于男性的时尚和性文化层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类男性频道也是女性频道的延续。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类严肃性的网站似乎并未把女性作为一个关注点,女性的地位在这些以男权文化为中心视角的网站中还是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2)文学性网站等专业网站

文学性网站中关于女性关注比较多的是起点中文网。该网站设了专门的女性频道,网站设置了玄幻奇幻、快意江湖等栏目。表面看来,这类网站的女性似乎处于和男性相似的地位。但仔细看网站的文章内容就会发现,女性仍是处于一些传统的旧式定位之中。如“一朝选在君王侧”、公主、魔女、狐狸精等古代女性的角色。而现今的女性则是极品女人、女性网络写手、美女作家等等。这些文章还是将女性置于男性视角之下,并没有看重女性的内涵,在是对女性的狐媚、贞操等方面做文章。单看这些文章的主题,就可以呈现出一些女性写作者自身对刻板印象的固守,同时也暴露出网站自身的男权视角或是利用女性写作迎合男权社会某种观看欲望的心态。

3.专门的女性网络

(1)报刊、杂志的电子版或网络版

这些报刊、杂志的电子版或网络版与发行的纸版相互关联。根据报刊杂志的定位,这些网站基本分为以下几类:

时尚类:如《瑞丽》杂志的网络版瑞丽女性网,除关注时尚外,还设置了职场、人物频道,但这些频道还是围绕职场伊人、容颜变迁、白领丽人等方面选择相关内容。

大众类:中国妇女杂志,定位在女性的情感、家庭方面,虽然有女科学家等时代人物,但更多的是女性消费报告等内容。这些网络媒体对女性的展现,首先是名人,但值得庆幸的是,网站开始关注普通女性,如西部行、关注贫困母亲。另外有中华女性网等,除报道女性内容,还有时政等多方面内容,是综合性的网站,但对女性社会地位有极大关注。中华女性网曾做过对“社会性别平等”的概念调查,有11130人参加投票,其中知道并了解其涵义5245人,占47.12%,知道但不了解其涵义2980人,占26.77%,只是听说过1329人,占11.94%,不知道1576,占14.16%。通过这一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地位有明显提高,但还需广大妇女工作者和全体女性继续努力,以求让全社会对性别平等等问题予以关注。

特色类:爱女生,定位于少女等年轻女性,崇尚杂志封面秀等装饰性设置。好主妇网络,内容集中于家庭生活、美食、宝贝等。比较有特色的当属农家女网络,开始注意社会低层的女性,如打工妹、女“村官”等。

(2)各类专门的女性网络

这类女性网站数目较多。如中国女性网、妈妈族社区、女友、女人生活网、中国单身女性网等。

其中,中国单身女性网集中表现女性情感方面的内容,设立心理咨询栏目。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女性单身似乎就是情感方面有欠缺,而男性可能就是单身贵族,钻石王老五。男女两性的不平等从婚恋中就可以窥见一二。联想到当今社会的男女出生比失衡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的劣势地位。《当代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报告》出炉后,媒体关注的是“中国的光棍越来越多”,专家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口将会有10%的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显然,媒体更多关注的是男性婚姻是否成功,关心的是男性的家庭生活。那么女性呢?难道出生性别比失衡对女性没有影响吗?显然不是。女性生存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两性婚姻。

反观媒体的报道,更多关注的是男性的权益,男性未婚会影响社会和谐,好像女性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男性的配偶。然而,当我们在为男性婚姻担忧的时候,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形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否还在以男性利益为思考问题的着眼点呢?

(3)婚恋网

婚恋网表面看来不应从属于女性频道,但仔细分析婚恋网的内容就会发现,女性是婚恋网的主要受众。婚恋网中比较著名的世纪佳缘网和嫁我网都是以女性婚恋为主的定位方式。其中,对女性的要求大多集中于美貌、家庭至上、厨艺等方面,而男性则更多是博学多才方面。从嫁我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女性还是一种被动的定位。

二、我国网络频道中的女性定位

通过对上述三类女性网络频道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商业文化的发展,大众网络传媒对女性的定位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过分宣传享乐中心主义的消费理念,片面地把时尚靓丽当作衡量现代女性的审美标准,鼓励女性一味追逐闲适消费和高档花费。

这些媒体不仅深谙女性爱美的心理,教她们如何穿衣、如何瘦身,而且它们还将触角深入到女性的思想和心灵,教她们如何赢得老公的喜爱、上司的青睐等等。久而久之,女性被商家视为“卖点”。这些宣传,表面是对女性受众的重视和关怀,深受女性的推崇和信赖,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优势意识形态与商业文化的需要结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片面地强调女性的美貌和容颜,会严重影响女性价值观,使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地位。正如“传播学中女性主义受众观认为,女性受众往往并不会因为文本中的性别歧视内容而感到不快,反而从中得到享受和愉悦,并沉溺其中,使自我越来越符合世俗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2.女性的生活空间限制在家庭的樊笼里,生存的意义局限于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女性被定位于传统的贤妻良母上,而忽略女性的内涵和社会角色。

网络作为一种普遍的大众传媒,表现的是传媒界对女性的态度。目前,女性通过网络等媒介展示自我,但她所建构的自我,还是未能脱离男权文化思维下为女性设定的家庭角色的桎梏。在由男权主导的意识形态中,女性仍旧处于男性权力话语的笼罩、遮蔽之中。从以上对大众网络媒体女性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女性受众在网络媒体中的部分缺失是不容忽视的。那么,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

首先,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是女性角色重新定位的坚实基础。大众传媒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其塑造的“女性形象”在日积月累的渗透中对女性受众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影响着女性的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生活态度等。由于广大女性原有的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女性受众受到媒介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对媒介“女性形象”的评价和反应也大相径庭。一般来讲,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参与能力越强的女性,越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自主意识,不会轻易地被大众传媒中所宣传的“女性形象”所牵制和影响,也就不大会动辄出现模仿和学习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倾向。反之,受教育程度越低、自主意识越差的女性受众,就更容易受到新闻传媒的不良侵蚀。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寻求我国大众传媒的女性角色,就要提高广大女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受教育水平。

其次,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是女性角色回归本真的有效途径。新闻传媒不仅是社会重大舆论的引导者、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维护者,还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重大议题的设置者。正如“1963年伯纳德·科恩在《报业与外交政策》一书中有一句关于威力的名言‘在多数情况下,报纸在告诉人们如何思考上可能不太成功,但在告诉人们应当考虑什么问题时却惊人地成功。’”新闻传媒有能力也有责任正确引导广大女性受众,更加切实关注生活中的女性所存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诸如女性生存的现状问题、女性的就业问题等。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谨防和警惕商业文化、消费主义等在女性宣传中的渗透和腐蚀。

通过对上述女性网站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女性受众在我国网络中的定位还局限在一些传统的定位模式上。而反映女性的内涵和职业女性、普通女性的内容非常匮乏。因此,大众女性网络频道应该以全面多视角的方式描绘多元化的妇女形象,监测并抵制大众传媒中贬抑妇女、否定妇女独立人格、鼓吹性别角色的陈规定型的报道,适当反映妇女的需要和关切的问题,为妇女走向男女平等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1]吴信训,李晓梅.社会性别视角下博客中的女性表达和自我建构[J].新闻记者,2007,(10).

[2]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4]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G22

A

1673-0046(2010)01-0160-02

猜你喜欢

频道定位受众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寒假快乐频道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