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2010-08-15朱丽莉
朱丽莉
(重庆金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 410039)
浅谈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朱丽莉
(重庆金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 410039)
我国政府正在越来越关注企业经营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我国民众也有了越来越强的环保维权意识。本文在对环境会计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原则与执行的建议。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的消耗己经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环境问题尤为严重,我国资源消耗量大,一直以粗放型的发展为主,民众、企业的环保意识也不强,经济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企业作为社会主要成员之一,是环境问题的主要的责任者,企业自身在生产经营方面也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政府正在越来越关注企业经营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我国也制定了越来越完善的环境法规,企业在环境方面面临法律风险和更多的限制;此外,民众有了越来越强的环保维权意识,因环境方面的诉讼和索赔,不少企业因巨额赔付而使经营陷入困境的情况屡见不鲜。企业需要强化相关的环境管理工作,在这种背景之下,环境会计产生并引进到我国,环境会计聚焦企业的生产经营对社会的影响,关注企业在环境问题中所受的影响,并反映这两种影响,环境会计是会计学一个新兴的分支,它的出现可以为社会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服务。
一、环境会计概述
环境会计的目的就是准确、充分、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各方面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经济提供服务。在会计界,还没有确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环境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的方式,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无法充分地使用这些信息。所以,应该披露哪些环境会计信息,如何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一个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以及环境资源严重短缺,急需完善环境会计制度,依法使相关企业提供环境信息,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与补偿的情形充分监督和核算,利用企业的决策实现有效配置稀缺的环境资源。作为信息的载体,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不但要反映企业经济受托责任,还要反映其环境受托责任。因此,对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改革,弥补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会计制度、准则的缺陷,制定环境会计披露制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关键,也是会计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与传统会计相比,在信息披露方面,环境会计本身所具有的核算特点,导致有着自身的特殊之处。因此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在遵循传统会计原则的基础上,以下原则应尤其注意遵循:
1.强制性与自愿性结合
荣誉是一种财富。“一个生产者的财富会随着他的名誉的受损所导致的未来收入的现期资本化价值受损而降低。”许多大型企业考虑到普通大众对绿色氛围的需求,往往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营造绿色优势,对其在实际环境影响中的负面作用进行弥补,并披露采取的减少环境影响的具体措施,这更多见于市场发育完善的西方国家。同时应该看到,环境信息的披露要花费直接成本,包括信息搜集成本、信息处理成本和信息审计成本等,还可能出现间接成本,如泄露商业机密等。我国还存在着企业的道德理念和环境责任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加之不对称的环境信息,使很多的企业拒绝对外公布其环境信息,所以不能只依靠自愿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在外部作用的激励下,企业迫于政府管理机构的要求,强制性地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企业必须对外提供环境信息状况,编制环境报告。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外界机关(政府)对环境信息披露规则进行统一制定,有时从成本上讲会比民间自发环境披露行为成本更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被统一了,从而增强了企业间信息的可比性,并消除因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披露的不完整。企业面临的环境情况是互相区别的,很难制定出相关的披露制度,并完全被外部机构所了解,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强制性披露制度。可见,目前的信息披露需要舆论引导,加强企业的环保道德观念,也需要具有强制性的制度的出台即建立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
2.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进行披露的目标是使经济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监督企业在环境方面的支出,使之在生产管理与经营中顾及到环境效益与成本,如果披露后所能带来的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小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则起不到应有作用。作为一个具体的企业,只有在成本小于收益时,才会有继续经营的动机。从现阶段的经济条件,我国要想将环境信息合理地披露出来,首先应进行一系列的采集数据、调查、计算以及方法研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负担这样的高成本。因此应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用少的成本获取多的效益,可以采用低成本的形式,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
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企业角度的建议
基于企业环境会计的角度看,成本最低和最有效的方式是企业自主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可是不少企业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愿披露太多内容,某些企业缺乏远见,甚至不想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日本企业为对比,它们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是想让企业产品进入欧美市场的进程更顺利,当日本企业经过艰苦努力,将产品打入欧美市场的同时,企业本身也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环保的形象,得到各国消费者的认可。可见,企业发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促进企业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又反过来推动了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这种相互促进过程即为企业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非常值得我国企业借鉴学习。
因此,我国企业不应只盯在环境会计发展初期的高成本以及带来的负担上,应看到环境会计的完善与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效益和机会。如果我国企业充分发展环境会计,提供详尽的环境会计信息,则可以在国际市场避免了很多贸易壁垒。
2.政府角度的建议
(1)加快政策创新,改善环境成本
改进环境会计状况的直接的环节就是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会计政策。环境政策的制定是为改变环境问题的成本效益关系,解决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环境主体增强环保意识。具体包括环境管制政策、环境激励政策、非经济政策和保险、信息公开等。我国已经推行的环保政策有补贴、管制政策、排污收费制等,试行的政策有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排污权交易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的环境政策有押金退款制度、环境税、环境信息公开、污染责任保险等,从而使环境政策达到综合效果最优,优势互补。环境政策会对经济业务产生影响,促使企业从战略层次考虑将环境问题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纳入环境成本管理。重视环境管理的企业随着环境政策力度的加大,可以享受到不少与之相关的收益,使传统的环境成本效益关系得以改变。此外,环境会计要反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环境政策的内容,会深刻地影响环境会计制度建设。
(2)加强宏观管理,建立报告框架
我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然而应该看到,我国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与环境管理体系都不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十分不规范,多种多样,随着公民和政府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代表必然是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所以,主管部门应明确界定环境问题,尤其是明确界定企业的环境管理责任,要为企业环境报告书制定出界限,指明企业环境管理问题,并随着形势的发展修正这些指标。我国企业环境报告书在保留报送报告制度的前提下,还应随年度财务报告一起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单独部分一并呈报。同时应建立全国性的企业环境数据库,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公布环境报告,使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透明度增强。
3.社会角度的建议
社会角度是指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新闻机构、学术团体、中介机构、民间团体等与监督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的部门。我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对发展企业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第一,对环境会计报告加强第三方验证。会计与审计之间关系密切,这就决定了会计一定要提到对所披露会计信息的审计。传统会计报告必须以外部独立的审计来使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保障,类似的,环境会计报告书也需要其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即引入独立的外部审计。环境报告书的信息利用者随着环境报告书编制实务的发展,对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环境报告书的编制质量非常关注。仅依靠企业单方面的自律来确保环境报告书的编制质量难以实现,第三方客观的证明才能显示其公正性,这就需要除信息利用者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第二,要对环境会计理论加强研究,国外研究成果表明环境会计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以经济科学为中心,是多元化的,以会计学理论及实务与环境学科的研究的结合为指导,以数学、哲学、生物学、化学、逻辑学、法学等为基石与传统会计有着很大不同。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不成熟,环境会计实务操作也就存在问题。应该看到,理论的不断完善是环境会计实务的推广的前提条件。由于环境会计在计量环节上没能突破,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也有多元化特征,当前环境会计缺乏理论支点以与实务相结合。因此要注重实务操作上的可行性,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只有借理论指导,才能够突破实务操作的障碍。相关部门或政府若能积极引导理论界在这方面做些探讨,或者成立专题课题组得出相应研究成果,将会使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结合环境会计实务与理论。第三,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公众知情的范围,建立环境信息披露的畅通渠道,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切实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增强企业资源披露的动机,形成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发挥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1]李建发.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8,(4).
[2]肖维平.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研究[J].财会研究,2009,(5).
[3]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09,(4).
F23
A
1673-0046(2010)01-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