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地脉与自然旅游资源

2010-08-15吴君晓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鄱阳湖庐山瀑布

吴君晓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南昌 330029)

江西地脉与自然旅游资源

吴君晓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南昌 330029)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在时间上传承及空间上分布的系统,代表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最为显著的地貌特征。地貌是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的主要特征,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正是因为江西地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资源。

地脉;自然资源;旅游

江西位处于中国江南丘陵地带,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省区。省境东、南、西三面边陲山丘环抱,层峦叠嶂,中南部丘陵起伏,盆地相间,北部平原坦荡,河湖交织,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周高中低,从南向北由周边朝中间缓缓倾斜,天然构成一个以鄱阳湖平原为底部的向北敞口的大盆地。以此相联系,3大地貌单元及各类地貌形态也大体呈不规则的环状结构形式展布:即以鄱阳湖为核心,向外推进依次是鄱阳湖平原——赣中南丘陵——边缘山地;山地、丘陵和盆地多呈北东向(或北北东向)相间排列;穿过山丘间的河川呈辐射状汇注鄱阳湖,并纽带般把孤立的盆地以及其他各类地貌连串为一个整体,此乃江西山川之大势,全省地貌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影响地貌发育的自然因素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起伏形体的总称,系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的产物。一般地说,宏观地貌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区域地质构造、岩石抗蚀力差异等因素;而气候条件、植被特征等则是叠加在内力过程之上的外力因素,影响着地貌的发育。江西的山川大势、现代地貌基本轮廓与地貌形态是内外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地质构造运动起着加大地貌高低起伏,奠定地貌基本轮廓作用;而气候、植被则直接或间接影响地貌,产生侵蚀与堆积,不断夷平地面或者减缓地势起伏。正是在漫长而复杂的地貌演变过程中,在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下,最终形成演化出了江西现代地貌。

此外,温度、降水等外力作用及其塑造的地貌,往往也都表现有一定地带性特征。在同一气候区内,地貌过程及其形态组合,具有相似的地带性特点,气候一旦发生变化,往往导致形成地貌主导营力变化,地貌过程和形态组合也将随之而异。江西省所处地理纬度较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地貌过程具有湿热区的一般特征,影响地貌形成的外营力以经常性流水和化学风化占主导地位,故红土风化壳有一定发育,流水地貌形态处处可见,遍布全省各地;一些灰岩分布区(如彭泽龙宫洞、宜春拓塘、修水四都、高安鸡公岭等地)的喀斯特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形态(包括地表与地下喀斯特地貌),也反映了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过程和形态组合特点,并以喀斯特丘陵为地表突出形态标志,有别于热带或温带的喀斯特。

二、江西古地貌的形成

江西地跨扬子陆块和南华褶皱带两大构造单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区内古地貌具有长时期、多阶段的演化特征。边缘山地丘陵及其他地貌的发育,基于元古代基底褶皱和古生代的盖层褶皱之上,受控于历次构造运动,并随着地史演化过程而发育形成。燕山运动开始发育地貌格架的雏形,喜山运动奠定了全省地貌的基本轮廓。

在早古生代志留纪之前,赣中南区仍呈现一片海区地貌景观,今武功山所在地,当时只是伸入“赣湘岛海”中的一座半岛;赣北区在中元古代经晋宁运动褶皱廻返,步入了陆块发展时期,并伴随形成规模巨大的复式九岭花岗岩体,构成赣北区时代最古老、地势最高峻的古地貌九岭——高台山山地。印支运动结束了江西境内海侵的历史,开始了以陆地为背景的地史演化时期。这时,全省在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共同作用下,一些古地貌不断抬升剥蚀,造就了一系列北东向的山脉,并先后形成一些镶嵌在古山地丘陵间的断陷盆地。

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早期,在构造活动的强烈作用下,一些古老山地进一步抬升,并解体形成起伏较大的九岭、怀玉山、武夷山等边缘山地以及其间的一些河谷平原;一些印支期形成的北东向盆地,受断裂的改造与制约,逐渐造就呈北北东向山间盆地;鄱阳、宜丰、新余、弋阳、吉安、赣州、宁都、瑞金等一些断陷盆地,堆积了巨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沉积建造,并伴有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至燕山运动晚期,一些早期形成的盆地,范围不断扩大,位置也由东向西移;鄱阳盆地因受湖口——赣江、丰城——余干、萍乡——上饶等断裂活动影响,其范围进一步扩至包括鄱阳湖、清江、抚州、余江在内的广大区内,并奠定了鄱阳湖区四周山地丘陵的盆状地貌轮廓。喜山期的断块式差异垂直升降运动使燕山期隆起的山地再度上升,而山前和山间低洼地再次相对沉降,从而造成该区地势起伏高低对比较为强烈。例如,驰名中外的庐山是在燕山期整个地盘上升的基础上,受喜山运动期断裂的控制,快速抬升形成断块山;而庐山外围地区却再度下降,鄱阳湖断陷盆地进一步发展。

三、新构造运动对古地貌的再塑造

第三纪末期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是一种以继承性的断裂断块差异升降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构造运动。这一运动加速了江西现代地貌的发育过程,并对地震活动与温泉分布有重要影响。

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自新第三纪晚期以来,省内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抬升状态,地面营力以侵蚀——剥蚀为主。赣中南与赣东北区以大面积整体缓慢抬升为主,地貌起伏反差小,第四纪沉积物厚度不大,多为20~30米;赣西与赣西北山地,山体强烈抬升,河流深切,切割深度可达500~700米;赣北地区断块差异升降活动较为明显(尤以庐山地区更为突出)。由于断块差异性升降活动,庐山断块上升,鄱阳湖盆地则断陷下降,从而形成现今山地与平湖紧相挨随,地势高低起伏对比强烈的地貌景观,并循活动断裂带伴有温泉出露(如星子温泉)。

新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早更新世,新构造运动表现较为强烈,燕山期形成的断裂均有程度不同的复活,断块活动强度与间歇性抬升幅度均较大。例如赣南区的赣县砾石层组成的第三级阶地,被抬高到40~50米(局部达到70米);赣西北武宁一带的阶地抬升至80米;鄱阳湖盆外围区再度缓慢上升,并不断被侵蚀夷平,形成海拔80~90米的山原面;沿湖口——清江大断裂和宜丰——景德镇断裂带分别发育了古赣江与古昌江,并汇入鄱阳湖断陷,经星子——湖口“狭谷”注入长江;在今赣江的清江大桥至进贤—带,发育了古赣江冲积平原,并于古赣江下游的荣塘、前坊等地,局部形成湖沼地貌景观;在武夷山西麓,断块山继续上升,断陷盆地不断下降,形成以山高谷深为特征的现代地貌。

中更新世时期,新构造运动进入相对稳定阶段,省内广大地区的地貌过程以剥蚀——夷平为主,地貌从陡峭渐变为平缓,造就了起伏和缓的丘陵、岗地与谷地。在赣中、赣北区,受高温多雨的影响,发育了厚层的红土风化壳;一些河谷区早更新世堆积物遭破坏,形成基座阶地或河谷冲积平原;在古赣江下游区,差异性沉降和流水沉积的叠加,发育了埋藏阶地或洪积扇。此外,古鄱阳湖盆地进入向心状水系发育全盛时期,除早已形成的古赣江与古昌江进一步发育外,古抚河、古信江、古乐安河、古锦江、古修水等河流也相继发育,逐步发展为完整的鄱阳湖水系,并造就了广阔的古鄱阳湖冲击洪泛平原。

晚更新世以来,新构造运动又趋于活跃。赣南区以大面积缓慢上升为主,赣北区较为稳定,但鄱阳湖地区仍继续下降。全新世,赣南处于稳定中略有缓慢上升;赣北则大面积持续下降。自全新世末期至今,全省其他地区均趋于稳定。

境内盆地众多,成因各异,但多与新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如赣南的留车、孔田、龙迥、安息、龙源坝、凤仙圩,赣北的葛源、上清、周坊、山口、新泉等地的侵蚀盆地,多发育在新构造运动处于较稳定的地段,或在整体缓慢间歇性上升的地区,经流水沿软弱岩层和构造裂隙侵蚀切割形成的;赣南的石城——会昌——寻乌,赣西北的安义、武宁、修水的三都与渣律等继承性盆地,发育形成于燕山期,受新构造运动断裂继承性的影响,这些盆地至今仍在断续发展之中。

新构造运动也影响着江西的地震活动和温泉区域分布。从地震的区域性来看,历史上的强震或现今的弱震,绝大多数发生于断裂与断块差异活动较强的新构造区(诸如赣西北断块差异上升区、赣南断块差异上升区、南武夷断块掀斜隆升区等);且历史上的地震集中分布于石城——寻乌、九江——靖安两个活动断裂带上,条带性分布明显。另据统计,全省已知有温泉近百处,主要分布于幕阜山、九岭山、九连山等新构造活动带,且出露地点多沿断裂带分布,或在断裂带端点,或在几组断裂复合交汇的中心部位。如宜春温汤及其附近温泉群,出露于北北东向与北北西向断裂交合部;修水黄沙汤桥温泉,出露于北北东向断裂的端点;星子隘口温泉,处于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复合交汇部位等。

经过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江西地貌——即江西省境边陲的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北部有鄱阳湖及其低平的滨湖平原;中南部雩山纵裂,丘陵起伏,盆地纷杂其间。全省地势南高北低,边高中低,由南向北,从外朝内徐徐倾斜,构成一个不规则环状地貌——朝北敞口的巨大盆地。与此同时,江西境内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四、江西自然旅游资源

大体上,可以把江西自然旅游资源分为名山峻岭、奇岩幽境、名泉飞瀑、天然溶洞、湖光川景、古树奇卉、珍禽异兽、气象景观等八大类。

(一)名山峻岭

江西自古多名山,其中以庐山最为著名,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庐山位于江西西北部,是幕阜山脉东段的延伸部分,几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使庐山断裂抬升,成为地垒式断块山,四周断崖遍布、峡谷幽深、谷底宽广、外陡里平,几百万年前的冰川运动,又让庐山形成了今日的东、西二谷的“U”型谷地,并留有大量冰川遗迹;位于赣东北怀玉山脉中段的三清山为省内又一名山,距今二三万年前的新构造运动使得三清山大幅抬升,并伴随水力侵蚀作用的强烈下切,使地势高低悬殊,频繁而剧烈的造山运动使三清山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尤其是垂向的断层和节理特别发育。山体不断抬升,长期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武夷山,介于江西的广丰、上饶、铅山、贵溪、资溪、黎川、南丰、广昌、石城、瑞金、会昌、寻乌与福建的浦城、崇安、光泽、邵武、建宁、宁化、长汀、上杭等县市之间。山体呈北北东向沿赣闽省界蜿蜒,东北延展接浙赣间的仙霞岭,西南伸至赣粤边界的九连山。气势可谓“北引皖浙,东镇八闽,南附五岭之背,西控赣域半壁”。南北纵贯,为江西最长的山地。据史传,唐尧时有彭祖二子曰武曰夷,到该山东麓的崇安西南乡隐居,因当地洪水常泛滥成灾,彭武与彭夷两兄弟便开山凿石,挖河渠疏导洪水。当时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他俩开挖河道时堆垒的小土石山称为“武夷山”。后来,雄峙赣闽边界的大山也统称为武夷山;大庾岭,南岭中的“五岭”之一,因岭中多梅花,亦称梅岭,介于江西的大余、信丰、崇义、全南和广东的仁化、南雄等地之间;位于罗霄山脉的井冈山和武功山,群山竞秀、林海无边,崖险谷深、峰奇石异,尤其是井冈山,除了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此外,位于南昌市湾里区的梅岭、婺源的大鄣山、安远三百山、南丰军风山,都是江西境内著名的旅游名山。

(二)奇岩幽境

江西不仅多峻岭,而且多丘陵,江西丘陵一般海拔300~600米。山虽不高,却多数林木幽深、奇岩万状,成为旅游胜境。其中最为著名的首推鹰潭龙虎山,龙虎山有99峰、24岩、108个景点,峰、岩都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赤城层层,云霞片片,蔚为壮观;弋阳圭峰,又名龟峰,最早是与鄱阳湖连成一体的内陆湖,燕山运动促其抬升,经长期风雨剥蚀,以及地表、地下水侵蚀溶解,造就了今日的龟峰奇景;还有南城麻姑山、宁都翠微峰、赣州通天岩,都因风景独特而成为旅游胜地。

(三)名泉飞瀑

江西山地众多,气候湿润,又因山体断裂地带多,水流深度切割带也较多,所以在江西各地分布着大量的瀑布景观。庐山、井冈山、三百山、梅岭、武功山、三清山是江西瀑布主要分布区域,其中又以庐山瀑布最为著名。庐山是一地垒式断块山,山体周边断裂抬升易于形成瀑布,现全山之名瀑布达22处之多,其中秀峰瀑布因李白题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成为中国瀑布的文化形象代表,但庐山最壮观的瀑布当属三叠泉瀑布。三叠泉瀑布位于五老峰北侧峡谷中,它汇大月山、五老峰诸水,循着冰川琢成的三级“冰阶”折叠而下,落差240米,享有“庐山第一奇观”之誉;井冈山则有龙潭瀑布、水口彩虹瀑布和金狮面白龙潭瀑布。龙潭有五潭十八瀑之说,以瀑布多,落差大,形态美丽而著称。水口彩虹瀑布高96米,宽10余米,每当晴天上午,阳光衍射在瀑布上,幻化出道道七色彩虹,随着观赏者位置的移动和阳光射入角度的变换而变幻。金狮面白龙潭瀑布俗称“马撒尿”,是一种奇特的间歇瀑,每隔几秒就会喷出几米高的白练,飞落崖下,极有规律,令人叹为观止;景德镇浮梁县的南山瀑布,高50余米,枯水期宽约30米,丰水期宽约80米,是目前已知江西最宽瀑布,而婺源大鄣山的千丈瀑落差达240米,则是目前已知江西最长瀑布。奉新的罗布潭瀑布,在直线500米内,六潭六瀑,层层下跌,形态各异。而武功山瀑布分布密集,有数百处之多,号称“千瀑之山”。此外在崇义、大余、铜鼓、全南、宁都均有瀑布分布,飘洒飞扬,蔚为壮观。

江西有许多自古闻名的山泉。唐代“茶神”陆羽评定天下名泉有20,其中就有“天下第一泉”庐山谷帘泉、第四泉上饶陆羽泉、第六泉庐山招隐泉、第八泉梅岭西山瀑布水、第十泉庐山天池水。温泉是江西省又一特有的旅游资源,如赣北的庐山温泉,早在东晋时便有记载,全省现有温泉96处,以赣南及赣中南部地区分布最多,大多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四)天然溶洞

全省丘陵、山地中形成了许多天然溶洞,较为著名的有:赣北彭泽县的龙宫洞、玉壶洞,九江县的狮子洞、涌泉洞;赣东北婺源县的灵岩溶洞群、三清山麓的冰玉洞,景德镇市郊的屏山聚仙洞,万年县神农宫;赣西萍乡市郊区的义龙洞,宜春市郊区的三阳酌江溶洞,井冈山东北部的石燕洞;赣南宁都县的太平洞、黄鳝洞、出风洞等。这些天然溶洞洞中有洞,层洞相连,洞内钟乳石造型奇特、千奇百怪,多数洞中均有暗河、溪水贯通。

(五)湖光川景

江西北部的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相连。沿江沿湖拥有许多奇特的旅游名胜,使湖光川景更具有吸引力。全省5大河流也有不少旅游奇观,如章、贡两江于赣州市北汇合成赣江,在赣州市八景台可观3江风光。全省江河湖溪汇成网络,显示出江南水乡风光。南昌、九江、景德镇等主要城市还有许多内湖,为繁华都市增光溢彩。

(六)古树奇卉

江西植被覆盖率高,其中不乏原始森林、古树、奇树和名花奇卉、珍稀植物。许多古木大树早在古树中就有记载。庐山“三宝树”在《庐山志》中记载为“晋僧昙诜手植”,东林寺的“六朝松”为“东晋慧远手植”。葱郁高大的樟树更是江西省的特有景观,泰和县被誉为“古樟之乡”,现有500年古樟30多处,300年古樟村村皆有。赏花植物以各种杜鹃最为著名,井冈山笔架山的大片野生杜鹃林带,绵延10多里,20多种野生杜鹃逢春怒放,被誉为“十里鹃廊”。庐山的野菊、金鸡菊等,也是著名的旅游观赏花卉。庐山植物园是中国唯一的亚高山植物园,云集着数千种珍奇植物。赣东北三清山的大片古松、奇松,为该山景观特色之一。

(七)珍禽异兽

江西省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多种动物繁殖和栖息。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拥有白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黑鹤、白鹳、白鹭、天鹅、大鸨、鸳鸯、鹈鹕等多种珍稀鸟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之一。彭泽县的野生梅花鹿、井冈山的黄腹角雉和猕猴、短尾猴等珍稀动物,多数具有观赏价值。

(八)气象景观

全省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的特色,加上复杂的地貌、高差悬殊的山地丘陵及气候的垂直带谱明显,形成江西特有的山地气象景观。庐山、井冈山和南昌市郊的梅岭等地已成为旅游避暑胜地。一些山地还会出现罕见的气象奇观,如三清山的神光奇观,庐山、井冈山、三清山等地的瀑布云、云海、日出等。

[1]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2]谭钜生.江西省地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F29

A

1673-0046(2010)01-0005-03

猜你喜欢

鄱阳湖庐山瀑布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做一次庐山客
瀑布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鄱阳湖好风光
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