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0-08-15姜守文
姜守文
浅谈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姜守文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对具有综合知识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地方高校应适应地方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压力势必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将日渐突出,而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重视。
我国现行的传统教育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缺少实践应用知识、动手能力较差及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弱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步,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应用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才,不存在层次的差异,只是培养类型的不同。以培养能力为中心,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其主要特征。这里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也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更应是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是社会群体中的创业能力。
突出“应用”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应用型教育的科学定位和立足点,“应用”是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的主基调,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是特色、是优势、是本质特征,强调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的发挥,创新精神的展示。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存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目标也在改变,人才衡量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学历由政府认可变为市场认可,用人单位更看重受聘者的能力而不是文凭,使得“国家学历”这块王牌受到冲击,日益暴露出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些高校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相同,各门课程专业方向具体掌握到何种程度无明确的目标要求,培养方向、目标不明确,区别仅仅体现在学制和个别科目的学时安排上,造成学生应用知识贫乏,“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到。”
在开设的课程中,纯理论性的课程较多,而实用性、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具有探究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更是无从体现,理论知识单一,缺乏动手能力,导致学非所用、人才无用武之地。
2.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与社会需求的即时性相冲突
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才资源开发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适应”:一是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目标相适应,二是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三是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这一论述对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应用型人才培养有自身的规律,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的开发,从知识传授到技能的掌握都有其周期性。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却是即时性的,它要求教育能随时提供行业和企业所需的人才,当二者不能协调统一时,就会出现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3.“双师型”师资匮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
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理论水平,还应具有较高的工程技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形成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师资队伍。而目前的地方高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这种“双师型”教师都很匮乏,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大障碍。
部分教师的知识脱离时代的步伐,不能及时更新,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的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要学会鉴别知识,善于转化知识,用智慧统帅知识,而且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开展个性化创新教育,创新思想无法在实践教学中得以渗透,令学生把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上,势必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现在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应该围绕着学生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专业结构、教学模块、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培养途径。
1.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涉及教育的观念、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和学校运行管理模式等。地方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体制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观、创新和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国际化教育的发展观、现代化教育的培养观、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学分制的管理观、为地方经济均衡发展的服务观。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区域化、职业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有利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形成地方性特色教育。地方高校必须研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找到学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状态、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结合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探索并定位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服务和合作中树立学科优势,增强学科的竞争力,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方式
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遵循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致力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鼓励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拼盘式教学,探索基于研究型的和探索式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加强学科间的渗透,让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参与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社会接轨。
3.构建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能力是人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内在条件,是对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的,选择哪些课程内容、教学环节,都要根据职业的基本要求来确定。
(1)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前瞻性的专业和课程
用人市场的专业要求就是地方高校专业的培养方向,用人市场就是开设专业课程的指挥棒,以求将“素质、知识、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保证前瞻性专业、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可持续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摸索的空间和条件。
(2)构建岗位群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推行“模块化教学”
课程体系宏观上实行“基础平台十模块”的方式,所谓基础平台就是指通识教育课程,即所有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课程;而模块则是淡化、模糊专业界限,以学科大类或学科群构建不同的专业方向,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课程虽然是必修的,但同一门必修课可以开出不同类型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爱好需求进行选择,专业模块课程是穿插于必修、选修课之间,这种必修中有选修、选修中有必修的多样课程设置使得“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向成为可能,让市场起调节作用,保证教学内容更加灵活,不断更新。
4.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机制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是使每个学生从中获得对实验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知识的原动力,围绕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精神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从课内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打破按课程开设实验的格局,增设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及科研创新性实验,呈“塔型”结构,即基础宽厚,层次分明,环节严密。改变那种纯粹按实验指导书安排的内容、方法和程序进行实验的做法,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课题,自己进行实验设计、操作,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
5.加快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强调教师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者。加强“专职化”和“专业化”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向“双专”与“双师”的目标努力。一是注重实验教学人员的“专职化”,保证实验教学秩序的质量稳定。二是注重实验教学人员的“专业化”,保障实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三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一批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专家或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授,更新教学内容,促进产学研的发展。
[1]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
[2]叶玮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再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价,2007,(10).
[3]李培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G64
A
1673-0046(2010)9-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