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新生工作要点
2010-08-15张磊
张磊
辅导员新生工作要点
张磊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论文简单地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在大一新生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内的几项基本工作,使新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校园环境,做好角色转化。
学生工作;辅导员;新生工作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社会各界对高校教育的广泛重视,高等学校的发展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人生价值,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重要工程,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但新生工作尤为重要,它影响着学生教育的成功与否,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细致准备,做好迎新工作
新生到校之前,迎新工作很重要。清洁的校园、寝室、人性化的接待服务、科学严谨的管理,会给新生留下好的印象,使之对学校产生亲切感、崇敬感。
1.认真细致地做好迎新准备工作。从寝室的分配、行李的领取、新生报道当天的线路引导及家长的安排,到怎样在迎新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学校风采?怎样给学生以信心?怎样做到更人性化的服务?这都是迎新工作需要考虑的重点和难点。
2.小辅导员的选择和培养。因为新生较多,迎新工作又较为复杂,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一到两个小辅导员就显得很重要。小辅导员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同时对小辅导员要进行必要的培养和组织培训,以提高其必要的能力。
3.辅导员要重视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在新生入校前要充分地做好功课,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科学地做出合理的工作规划,更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帮助新生做好角色转换。
二、做好入学教育,及时发现新生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校园里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穿衣吃饭,一切都要靠自己安排,无论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是学习方法的改变很多新生都表现出了不适应。
1.生活上的不适应。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进入校园后,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吃要去食堂,衣服要自己洗,住的是集体宿舍。这种生活的变化往往会给大部分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应,使他们对以前的生活过度向往,有的甚至会排斥现在的环境,影响在学校的生活,严重的可能引起抑郁等心理疾病。
2.学习方式上的改变往往使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中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经过漫长的寒窗苦读,终于缘了大学梦,加之没有了家长的约束,很可能放松自己。这样一来,不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找不到动力和支撑点,很多以前学习优秀的学生大一期末却挂了很多科。还有,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电脑的普及,使得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荒废了学业。
3.心理上的不适应。很多学生以前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环境的改变使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转变,特别是不会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面对来自不同环境、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同学,有的表现出自闭和排斥,特别是来自农村、单亲、困难家庭的同学,不善于多角度地考虑问题,抱怨多于快乐,失望感大于优越感,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针对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以上学生群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辅导员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学生尽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1.科学的专业介绍
科学的、合理的专业介绍往往会让学生对专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之适当的引导,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辅导员老师要积极参与到专业介绍的准备与研究之中,与专业教师多沟通,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相联系,积极地宣传本专业,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如今的大学教育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信息的高度普及化、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多样化,往往使很多大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冒”,合理的、科学的专业介绍,也是一个纽带,一个桥梁,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很好的互动,更能促进教学方法的转变,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
2.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近师生交流
大一新生刚刚入学,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这个阶段也是他们积极性最高的阶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之间、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了解,给大家创造一个交流认识的机会,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给不同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加学生间的认同感和存在感。同时,学生社团的开展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开展“谈心”活动,走近每一名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背景,都有着不同的困惑、不同的迷茫。真正尽快地使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详细了解每一名学生,真正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爱,他们才能对你敞开心扉。单亲家庭的孩子、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多加关注,实质关心,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学生才可能制定出适当的、适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成长成材。适当的“谈心”活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辅导员应该在“谈心”前后充分地做好工作,谈心前,认真准备,有针对性地了解问题;谈心后,做好笔记,及时找出对策帮助学生。
4.教会学习,授之以渔
辅导员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联系学校和学生,辅导员在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方面有着重大责任。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出校园,服务于社会,报效祖国和人民,这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什么样的学生是社会和家长的期待,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的大学生。如果在大学期间达到了以上的硬件标准,相信这样的学生走出校园后,肯定是各种用人单位争着要的“抢手货”,他们也一定会在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把自己的闪光点展示出来。
明确责任后,我们就要认清现实,当代社会早已是终身学习的时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观念的转化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辅导员应该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情况,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学习经验交流会,讨论分析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不同。教会学生如何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如何利用图书馆开拓自己的视野,如何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同时,要使学生掌握如何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5.选择和培养学生干部
新生入学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辅导员应该有意识地考察每一名同学,选出合适的人作为班级负责人。合适的班级负责人对班级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负责人是培养学生干部的基础。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会,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也是衡量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班干部的工作包括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选拔是基础,建议在军训结束后,通过讲演进行民主选举,产生班级干部。班级干部尽量由多人担当,这样有利于民主,也有利于形成合力,有利于班级建设。在班级干部的培养上,辅导员要下工夫。辅导员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协调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同学的榜样。大胆培养,放心使用,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辅导员就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予以鼓励,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干部的作用。
6.言传身教,树立威信
教育的真谛是真诚而无私的爱。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对工作倾注所有的热情与爱心,同时要适时地树立自身威信,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高校辅导员要树立威信,尤其需要拥有并发挥自己的能力权威与人格权威,要贯彻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的原则。要在工作中做到忠于职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遵循健康的、高效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和热情尊重并举,做到宽严相济、适时激励;坚持公正合理、民主集中的原则,发挥评优、德智体综合测评等的作用,使学生争当先进,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促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
[1]王宇飞.作好新生入学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14).
[2]孙峰平,陈小权.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谈话艺术[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2).
G64
A
1673-0046(2010)9-0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