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图书馆
2010-08-15王媛媛
王媛媛
构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图书馆
王媛媛
(中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44)
图书馆是信息产业,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工作也是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文章就信息高速公路对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服务方式、用户系统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信息产业;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建设
1993年9月15日美国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行动计划”,在20年中耗资4000亿美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于是,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今天,互联网已是世界各地的电脑相互间通信的高速公路,它集新闻、通信、娱乐、资源共享于一体,提供一系列的信息资源联结、组织、检索机制和信息传递、服务形式。信息资源是信息高速公路运行的前提和实质内容,图书馆以其实力已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源。网络带来信息的全球性流通,加剧了文化渗透,各国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努力。面对挑战,图书馆采取怎样的对策,将直接关系到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信息资源,是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并将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数字图书馆馆将从根本上改变由于信息分布广泛、媒体类型众多、数据量庞大而造成的信息分散、无组织、不便使用的现状,为用户提供在水平和效益上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的高质量、多样化、统一的全球化信息服务。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作为衡量图书馆的标准。
一、信息高速公路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
二、数字图书馆定义
所谓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的社会信息系统。它通过集成和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内容,将分散于各种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文献和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管理,实现一体化、数字化方式存取,建设成超大规模、分布式、可扩展、可互操作的异构多媒体资源库群,并提供在互联网上高速、跨库检索的电子存取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可以说,图书馆数字化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一个无限开放的、面向对象的网状结构模式,通过分布式的信息管理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数字图书馆意义
可以预见,数字图书馆将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文化事业既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基础的重要支持。以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亦将带动大文化为基础的文化经济产业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1.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以高速宽带网为运行支撑,其总体目标是实现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总体架构,建设超大规模的优质信息资源库群,并通过国家高速宽带网向全国及全球提供服务,意义十分重大。数字图书馆将实现有效利用和共享图书信息资源,增强知识资源的再创造能力,有利于科技创新,发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2.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它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可以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当代建设的成就通过互联网更充分地向全世界展示。
3.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带动与之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各项技术的发展,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链,使我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实现跨越式发展。
4.数字图书馆以其对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和有序组织,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最为便捷、有效的发展环境,它所提供的远程教育服务可以极大程度地消除中国目前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教育质量的差异,为所有公民获得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四、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特征对比
数字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它要求以新的方式执行图书馆的功能,它在信息存储形式、信息组织形式、组织和经济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显著变化,都与传统图书馆大相径庭。
1.两种观念的比较
传统图书馆观念是用一种物化、过程化、机械化的眼光去认识图书馆,把图书馆文献化,把图书馆工作定义为对文献本身的收集、存储和传递。其难以体现出有说服力的智力内涵和地位。
数字图书馆观念是将其看成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和系统形成的活动机制,这将使图书馆重新认识和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基础机制,面向整个信息环境来组织、控制、选择和联结使用信息资源,极大提高了图书馆根据信息环境变化来改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2.组织结构的比较
传统图书馆的部门一般设为:图书部,负责图书的采访、分编、流通阅览等;期刊部,负责期刊的采访、分编、阅览、管理与流通等;参考咨询部,解答读者问题、编制文献等;办公室,负责图书馆日常事务、业务统计等。
现代图书馆的部门设为:图书部、期刊部、办公室,除传统图书馆的相应功能外,主要增加电子资源的有关工作;信息生产部,主要根据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的信息资源进行各种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服务部,主要利用本馆以及其他单位的各种信息源向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用户教育部,主要对读者进行利用信息技能和方法的培训;网络技术部,主要负责图书馆网络系统的维护、现代设备的维护维修、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等。
3.馆藏载体的广泛扩展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载体主要是纸质文献,其他载体并存,它所能收藏的书刊等资料将受空间制约,还包括装订、上架及核点等手工操作,因此破损、遗失、逾期不还等各种问题和复本、拒借率等现象会长期存在下去。
数字图书馆的本质功能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进行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资源,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他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包括不同的信息格式和类型。由于数字图书馆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很小。
4.服务模式的比较
传统图书馆是公益性被动型服务方式,所有的服务基本是以物理的图书馆为馆舍中心,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和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为读者服务。由于机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服务工作有许多局限性,同时也束缚了服务人员的思想,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变为开放型主动型服务模式,突破围墙,主动接触社会,面向网络环境,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延伸出有偿服务、特色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化服务等,动态开发和联结各类资源与服务,通过各种服务方式和手段,为社会及读者提供比情报服务更为广泛的各种信息服务。
5.对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不同
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图书馆员与书结合,图书馆员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结合,即“人与人”的结合。因此,把图书馆馆员看成是藏书保管员、加工整理员、流通阅览管理员,图书馆员具有一定的目录学、分类学及一般的文化知识就适应了。
在数字图书馆中,由于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它工作的基本方式是图书馆员与计算机相结合,即“人与机”结合。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是必备的,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数字图书馆时代的管理员是信息采集者、管理者传播者和文献信息的导航员。
6.数字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
传统图书馆是一种文献化、过程化和机构化的系统机制,其核心是占有文献资源,其被机构化为位置固定的对文献进行加工、处理的场所。传统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观念,缺乏整体意识,只追求单个藏书体系的完备,以期自给自足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数字图书馆的阅读空间不再局限于阅览室,仅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把大量的数字信息资源传送给用户。它则把逻辑的、动态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引进了传统图书馆,在图书馆中构成了虚拟的信息环境,这样就为实现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具备了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有序性等基本特征。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究竟如何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从而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目标早日实现呢?理论界主要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相关技术、人员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1.数字图书馆信息产业化协作战略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而论,是由若干子系统构建的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多文化、多媒体、多语种,可无缝连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无论从规模、内容还是到形式、技术,都远非仅凭任何一个馆的实力能够企及的,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尤其在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我们需要采取“信息产业化战略”。
2.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
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各类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通过相应的网络系统实现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我国还应在广泛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特色文献数字化体系,这样才能发挥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
3.技术及硬件创新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信息系统工程,以计算机硬件、网络通信设备等物理状态的存在作为组成要素,由概念、原理、指令、程序等非物质实体构成。具体地说,数字图书馆涉及数字化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与分析处理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等等。我们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人才资源培养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数字时代图书馆员应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图书馆运营管理知识,即是复合型的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
5.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尽量地使用国际标准,以保证日后对数据的转换与衔接;同时在进行资源库的加工过程中要考虑对版权问题的处理,以做到充分地尊重知识、尊重智慧,使我国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伊始,便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发展目标。
[1]杜宝娟.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
[2]赵金海.信息高速公路与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5,(1).
G25
A
1673-0046(2010)9-01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