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视听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应用
2010-08-15黄璌
黄璌
英语视听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应用
黄璌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
英语视听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对单句和简短对话式的听力理解能力强,而对较长的语篇理解能力较差。该问题主要反映在语言、词汇和句法结构层面上。这是因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只是孤立地去听懂每一句话而不是通篇理解。而语篇分析的目的不在于对局部语义的解读,而在于对篇章整体的解读。通过语篇分析,学生们就能真正理解所听材料,记住其主要内容。
语篇;听力;语境;启发;预测
一、视听教学的重要性
听是人们交际中使用非常广泛的技能,在语言实际使用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美国的调查,正常人白天会用70%的时间用于各种交际活动。其中11%用于写,15%用于读,32%用于说,而至少有42%的时间用于听。针对二语学习者的调查也发现,听力理解难度大于阅读理解。所以说,听力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语言知识的接受、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实际交流的水平。2006年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改革中听力部分得分比重也从以前的20%提高到现在的35%,而且还将进一步增加比重。不仅是听力,还将增加视听内容,与视听相关的试题比重将超过50%。从而也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视在不断加强。
既然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就应对听力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笔者在听力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对词汇和短对话大多能准确地理解并听写下来,但对于篇幅较长的整篇整段文章的理解就非常困难,相当一部分学生因篇幅长而失去听写的信心和兴趣,因此长段篇章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也是视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但是篇幅较长的文章在日常生活中实用性强,出现频率高,比如托福考试的段落听力理解及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中听力部分的新闻等。因此目前的英语视听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视听学习还停留在听完题目后选择正确答案,教师仅仅是分析发音、词汇和语法等等语言知识。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老师重复播放听力材料,并一字一句进行分析和解释,过分强调细枝末节,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让老师也感觉教学无趣,结果就是学生的听力水平难以提高。语言学的研究显示出:语言并不是简单的零散的词和句子的组合,而是通过连续不断的语篇所展现。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句子水平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上,而必须重视从语篇水平上组织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视听教学过程中,应该借鉴语篇分析的方法,把语篇分析的理论应用到视听教学中,深入并科学地指导我们学生获得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该文要讨论的就是通过语篇分析的方法如何改进和提高英语视听教学效果。
二、语篇与语篇分析的含义
语篇就是指一系列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既可以是口语,也可以是书面语;既可以是独白、对话,也可以是交谈;既可以是文字标志,如广告,也可以是诗歌、散文等。语篇可长可短。短的一二句便可成篇,长的可以万句以上。语篇并不是零散的句子和篇章的堆积,而是由意义相关的句子出于一定的交际需要,通过连接而实现的有机结合。语义连贯的语篇必须具有语篇特征,所表达的也是整体的意义。Halliday和Hasan就曾指出,话语不是杂乱无章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它总是以一定的话题的连贯性及话题展开的可能性,按照规律合理地发展。总而言之,语篇是由语句组成的、能表达多层意思的、具有内在相关性的结构。
语篇分析,又称为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通常指对比句子/话段sentence/utterance更大的语言单位所做的语言分析。语篇分析是从语篇整体出发,针对不同的语境,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目的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coherent的语篇。这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整体内容解释语句,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或者事件的缘由,从而总结中心思想。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语境分析、衔接、连贯、句际关系和篇章结构分析。语篇分析不仅注重语言的形式,而且重视语言的功能,同时还注重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其相关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因而,语篇分析在视听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语篇分析在视听教学中的应用
1.视听过程中语篇分析的过程
(1)听之前的分析和准备
理解长篇段落的文章中,听前的准备活动是必要的,教师需根据将听到的语篇,设置相关情景,调动相关信息,从而有助于学生对视听材料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在放听力内容前,根据听力内容先提出一两个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会从不同方面回答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会与将听到的内容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在听之前的分析和训练,进而调动学生头脑中的信息,能够有效减少听力障碍,最终为理解听力材料提供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听之前的准备分析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他们积极思维,这样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视听过程中的分析
运用语篇分析进行预测:根据所听到的关键词、中心句、说话人的特点、地点等信息进行猜测,发挥预测作用。Halliday和Hasan曾说,外语学习的大部分工作在于学会作出正确的预测。刘辰诞认为,要进行准确预测,首先需要对相关语境因素进行构建。语境在听力预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离不开交流的参加者、话题、时间、地点等具体情景。语言活动总处在一定的语境中,语篇的含义也依赖于语境,因此能够准确地分析并理解语境对我们理解视听的语篇大有好处。分析语篇就应充分考虑语境中的各个要素。因此,从语篇的中心句、谈话人、地点等信息进行预测,听者能够得到不少暗示。
根据说话人运用的关联词进行猜测。语篇都有连贯性和衔接性。其中的句子之间一定有关系,例如转折关系、对应关系、分解关系、并列关系、分指关系、顺序关系、重复关系等。而这些关系是通过关联词、过渡词和相关短语来展示,或者通过句子之间的排列关系来表示。这些词和词组在语言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关联词的使用会导致其表达的内容迥然不同。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关联词汇。
通过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猜测。这里的其他信息主要指非词汇的信息,比如说话人的语速、句子的重音、音的轻重等,也包括背景声音和场景音乐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对所听到的内容和说话人的内心感受与其态度进行推测。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能显示出说话者不同的心理状况。当然,预测的能力在视听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理论上讲,50%的听力技巧与预测有关。从实际看,预测可以增强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答题能力。
(3)听过之后的分析
听力放音结束后,学生的头脑仍会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由于结尾的句子一般是全文的总结,是对全文的归纳,此时可以根据结尾句验证对全文的理解。听完全文后,学生还可以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补充理解前面有疑问和漏听的信息,并对听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剔除与原文不符的信息,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全文。
2.视听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篇意识
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听力技能,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其中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克服紧张和焦虑,建立良好的心理。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通过语篇信息和语篇概念推理预测整个听力语篇。要提醒学生注重内容的整体,从整体上抓住主题。让学生知道在听力语篇中出现听不懂的内容不可避免,听力再好也不可能完全听懂,所以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不要着急,这是很正常的。根据语篇信息冗余度原理,这些听不懂的内容很可能在语篇其他地方再次出现,有时以另外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通过语篇的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测。很多情况下,那些听不懂的内容很可能只起辅助作用,听不懂也不会影响整个语篇的理解。知道了这些,学生就能树立心理优势,就能利用语篇特点进行合理的推理和预测。G.Brown指出,语篇的理解涉及很多因素。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语篇的上下语境进行分析。语篇虽然是由句子组成,但句子的意义要受到整体语篇的约束,理解了单一句子并不一定就能理解整个语篇。
听力理解的教学方法目前主要强调两个听力过程,一个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过程,另一个是自上而下top-down的过程。前者指利用传播的语音信号来获得信息的过程,辨别和推断词、结构、语法和其他的信息特征,或者说其表现的功能意念过程;后者是指利用预先掌握的知识做基础去获得信息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不可缺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语篇教学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语篇作为整体来理解,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先将注意力放在整篇内容和主要信息上,然后进行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这说明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对孤立的词、句的分析上,应从语篇的形式和内容入手,结合语言使用的环境来理解和掌握语篇。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作用的,对理解听力篇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语篇教学法不是否定以句子为中心的教学法,而是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把语篇分析运用到视听教学中,用语篇分析的方法对听力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无疑将会对视听教学提供更广泛、更灵活的教学思路。
3.视听教学应培养学生语篇技能
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学生理解语篇的重要条件。由于中西方国家的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我国学生来说,要提高对整篇听力的理解能力,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就变得非常必要。胡壮麟认为,任何一个语言使用者都属于特定的语言团体,每个语言团体都有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习语和价值标准。这些必然会反映在该语言团体的共同语言中。在特定情况下,对语篇的理解还得联系到历史文化语境。因此,在英语视听教学中,要有目的地使学生对使用英语的国家文化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教师平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英语国家各种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通过语篇分析对听力内容进行理解,让学生学会把握语篇重点和主要含义,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住关键词,进而有效提高听力水平。
听力的篇章分析能力与阅读理解的篇章分析能力大体差不多,但听力的篇章分析是瞬间的,因而要求更高。因此,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篇章分析能力后,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听力语篇的分析能力。教师应启发学生掌握各种语篇分析方法cohesive device。Halliday和Hasan在《英语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系统地把语篇的衔接手段分为五大类:参照关系reference、替换关系substitute、省略关系ellipsis、连接关系conjunction和词汇照应lexical cohesion。教师还应讲解“衔接”的内容:“衔接”包括词与词的衔接、句与句的衔接、段与段的衔接。可以用形合和意合的方式加强文章的衔接。语篇衔接理论也是有助于语篇分析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根据衔接纽带在语篇中形成网络,进一步了解语篇发展的脉络,最终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综上所述,在视听教学中,语篇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教师容易处理不当,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应培养学生逐步接近“母语听力理解所具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总体语言水平,这样才能提高视听理解能力。
语篇分析虽然属于较新兴的学科,相关的研究尚不完善,仍然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但是它已经给外语教学包括英语视听教学引入了新的视角和观点。传统听力教学从短语和句子层面对文章进行分析,导致的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会极大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而通过以语篇为基础进行语篇分析的方法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教师都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来改进视听教学,就会使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得到长足发展。
[1]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84-87.
[2]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56-58.
[3]虞苏美,李慧琴.大学英语听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25.
G642
A
1673-0046(2010)9-01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