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

2010-08-15郑秀红

关键词:价值观党组织核心

郑秀红

(莆田学院 社会科学基础部, 福建 莆田 351100)

【教育学】

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

郑秀红

(莆田学院 社会科学基础部, 福建 莆田 351100)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以开放的视野和现代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导向一元论和价值取向多元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与社会生活接轨,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高校;基层党组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最基本细胞,与大学生联系最直接、最经常,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中,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能否在大学生中培养一大批合格的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如何发挥并加强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建设和谐大学乃至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应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念正确与否,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甚至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局。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社会生活实践,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价值进行评价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群体所共同持有的对周围世界中人、事、物的基本看法,是大学生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时所依据的一系列对价值与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是影响大学生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以及解释行为结果和意义的核心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并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1]101~103。党的十七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从理论上更加准确更加精练地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分析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调查分析

2009年5月,对南方某高校2008级、2007级、2006级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发放1 000份,收回982份,涵盖文科、理科、工科,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可以发现高校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在回答对“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的看法时,表示“赞同”的学生占75%、“一般”的占22%、“不赞同”的占2%、“不知道”的占1%。在回答对“为中华复兴而努力奋斗”、“以天下为己任”等理想的看法时,只有52%的学生表示“很赞同,也是自己的理想”,而41%的学生表示“尊重有这种理想的人,但离自己太远”,7%的学生表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有点不现实”。在“面对自我与他人利益关系”时, 45.9%的学生赞同“可利己但不损人”,22.5%的学生赞同“先人后己,助人为乐”,26.4%的学生表示“先己后人,尽量兼顾”,6.2%的学生“只要利己,不顾他人”,可以看出个人取向的增强。关于“贷款”的问题有81%的学生选择“按时还款”,有15%的学生表示“想还贷,经济不允许,但我会主动和银行联系”,4%的学生表示“让银行催催”,说明绝大部分学生继承和发扬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在回答“在考试中你旁边的同学想抄袭你的卷子,您会如何处理”时,47%的学生表示“考虑到校规、校纪”或“坚持个人原则”而拒绝,但是,也有23%的学生选择“考虑到违反校规、校纪,但碍于情面抱侥幸心理而答应”,25%的大学生持“不涉及自己就无所谓”的态度,5%的学生选择“没有意识到违反校规、校纪而答应”。有64%的大学生认为“漂亮女生傍大款”是“自由主义思想泛滥”,26%的大学生认为“漂亮女生傍大款”是“个人自由”,10%的大学生认为“漂亮女生傍大款”是“摆脱贫困的手段”。

(二)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误区分析

1.价值理念偏重务实。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加入WTO后的多元化冲突都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由理想转向现实,呈现理想淡化和讲求实际的务实倾向。第一,价值目标短期化。当代大学生认为首先要以务实的态度对待自身,要通过自身努力,创造优越、丰富的生活,追求“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的人生目标。而对祖国赋予的历史重任感受不深,对新时代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取得感情上和理性上的认同。目标短期化不仅带来了注重效率,强化时间观念的现代价值观念,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导致了理想的弱化。第二,价值实现功利化。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能为我所用的,才是有价值的”,实用主义盛行,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了功利化倾向。

2.价值追求突出个体。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与之相伴生的主体利益多样化,使思想、文化、价值观处于一种激荡的氛围之中,同时拓展了大学生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主性。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朝个人倾斜的发展趋势。首先,价值主体性意识增强,能动性提高。强调自我价值,崇尚独立自主,弘扬个性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鲜明特征。[3]179~181其次,评价标准个体化、个性化。大学生更愿意从个体出发,从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更倾向于以个性化的选择来开展价值评价活动。他们既不完全以社会贡献大小来考虑自我价值追求,也不以绝对的自我实现程度来确定自我价值,而是以自我为出发点,根据自我实现的价值选择关注“自我”[4]66~68,寻求兼顾二者的价值选择,希望达到社会、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的。

3.价值实现关注自我。当代大学生作为价值主体在价值观选择上,注重围绕自我、崇尚自由,导致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上的下降,在价值实现上,注重自我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部分学生价值主体重个人的自我价值,轻个人的社会价值,只重视和强调对自我需要和利益的尊重,不重视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义务和贡献。重自我选择,轻社会选择;重自我需要,轻社会需要;重自我自由、独立,轻社会制约。传统的、单一的价值引导方式,已难以应对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强化,探索新的价值引导方式,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是当务之急。

(三)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理论分析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大学是社会新思潮的发源地,大学生又是时代的弄潮儿,较强的思辨力及对各种思潮的敏感性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思考和消化新的思想,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价值观的一部分。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状况,价值取向积极向上,政治态度坚定鲜明,较好地体现了时代特征。[6]25~27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朝气、有热情,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给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忽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倾向、人生价值取向扭曲、以自我为中心倾向、道德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追求物质享受、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在价值观多元化条件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还存在着一些偏差,造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有所降低。所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途径

1.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具有开放的视野和现代的价值观念。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是思想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一方面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矛盾与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进取心也更强了。但是,他们也必然会受到西方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价值观教育,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具有开放的视野,既要在尊重不同民族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价值观教育经验,同时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抵制西方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只有高校基层党组织具有了这样开放的视野,才能对当代大学生积极的人生品格和价值取向给予鼓励和张扬,增强他们的“免疫力”。此外,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在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中形成与发展的,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具有现代价值观念,一方面要以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要重视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以现代工作方式和沟通手段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开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领域。

2.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价值观教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导向一元论和价值取向多元性的辩证关系。[7]83~84由于价值导向一元论具有普遍的示范与导向功能,具有形而上的追求意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所以教育大学生自觉地认同、维护社会一元化的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境地,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在深化改革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使得利益主体、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出现多元化,很容易产生价值相对主义,使人们竞相追逐各自利益而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要教育青少年认识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认识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就是承认个体对自身合法利益的追求,就是体现出对个体具体价值理想与生活目标的尊重。这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相一致,又符合社会转型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其具有现实意义和进步意义。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任何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其社会成员的共同文化心理基础,也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达到普遍价值认同的结果。由于一元化的价值观以最普遍的形式代表了广大个体的共同意愿和价值理想,所以它对于每一个个体都具有权威性,使每一个个体自觉地去遵守与维护这种一元性的社会价值观。

3.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知”与“行”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有一定的利益导向,否则就无法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所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接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并以此来落实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其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社会实践的内容安排上,应充分考虑青年人的特点,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恰当的形式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成为学生培养评估的重要参考因素。

4.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一般来说,一种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意接受。其中“能不能”主要受制于主体的认知因素,而“愿不愿意”则主要受制于主体的情绪因素,也就是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可以说“愿不愿意”的问题始终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和难点。价值观教育要促使个体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不仅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高,更应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唤起其情感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教育过程应以解决受教育者的情感问题为目标,首先由教育者建立一种接受气氛,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中表达自我情感,教育者接受并理解各种情感。然后,组织受教育者鉴别和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实践中实现情感参与和渗透。最后,受教育者主动探索自己所爱的事物,并作出选择。

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历来受到重视:爱因斯坦曾主张,大学教育的目标始终应当是“年轻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这都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而不能离开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在社会转型时期,不仅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而应当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关注并做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样无论对国家、社会、高校、家庭还是对大学生本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陈妹宏.重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6).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6.

[3] 董冰,唐秀明.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08,(9).

[4] 覃武云,张珍.个体自我实现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教育[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 罗爱军.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J].辽宁大学学报,2007,(3).

[7] 陶韶菁,王功敏.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0).

[8]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72-2035(2010)01-0129-03

G412

B

2009-11-10

[个人简历]郑秀红(1967-),女,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社会科学基础部副研究员。

2009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09209S)

【责任编辑 冯自变】

猜你喜欢

价值观党组织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清华党组织公开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