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性跃升

2010-08-15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0年4期
关键词:创新型深圳企业

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性跃升

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把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性跃升,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之一。为了更好地落实市委的战略部署,我们对自主创新的“深圳现象”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认为要非常珍惜深圳特殊的创新基因,谋划我们的创新政策。

一、“深圳现象”的主要特点

深圳科技资源短缺,原始创新基础薄弱,但在创新领域却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用创新赢得尊严,用创新创造财富”的奇迹,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深圳现象”。

——成长速度快。创新企业数量和规模呈核裂变式增长,一批创新型本土企业超常规发展,在短时间内就成长为国内甚至是国际知名企业。华为公司1988年从2万元起家,现在销售额位居同行业全球第一,达到1500亿,成为世界第五大电信设备经销商。招商银行1987年注册资本1亿元起步,现在资产达到20679亿元,成为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中国平安1988年成立时总资产0.5亿元,现在总资产9357亿元,在全球500强企业榜当中,名列全球寿险公司第二名。

——上市公司多。截至2010年5月,深圳上市企业共220家,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地,其中在海外上市的创新型企业87家,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创新型企业54家,占两个市场总数的11%,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一。

——首富多。创新型企业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利润空间巨大,一上市就受到资本市场热捧,腾讯、比亚迪、海普瑞等公司上市后,不断刷新股价,连续改写财富神话,不断冒出靠科技致富的首富。

——领军企业多。出现了一批瞄准世界领先技术的领跑者。赛百诺公司的产品“开创了生物高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国民技术公司的可信密码模块被誉为“中国PC信息安全的DNA”。迈瑞公司打破了跨国公司在医疗设备制造业的垄断地位。雷地公司成为国际上首家能在常温下产业化生产金刚石膜材料及制品的企业。

——创新成果多。2009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4227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0522件,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国内专利授权2589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132件,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PCT国际专利申请3800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7.5%,连续六年居全国首位。在特定基础研究领域,深圳近五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其中华为公司和深圳大学分别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华大基因先后在《自然》和《科学》发表了8篇研究成果。

二、深圳的创新基因分析

“深圳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经过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形成了与内地完全不同的创新机制与环境。作为全国首个经济特区,不仅具有特殊政策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开放包容、“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率先改革形成了公平高效、优胜劣汰、激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率先开放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创新的文化、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企业、创新的政府服务、创新的市场环境,共同构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这些创新因素综合作用,使深圳成为全国自主创新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一)特区的创新环境吸引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基因的企业家。企业家是自主创新活动中的关键因素,是创新活动最有效的组织者。深圳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开放的环境、灵活的机制,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最解放的地区,吸引培养了一批以任正非、王石、马明哲为代表,具有创新基因,在传统体制下不可能脱颖而出的企业家,特区的历史使命使他们更具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特区率先打破“大锅饭”,广泛引入竞争机制,较早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塑造了特区企业家富有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特有品质。特区率先开放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较早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环境,造就了特区企业家国际化的视野,先进的经营理念和驾驭国际市场的能力,他们敏锐洞察世界产业和科技发展最新趋势,推动着企业始终处在创新的最前沿。他们用自己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和带动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走上了自主创新创业的道路,催生和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企业,他们成为深圳创新的杰出代表,带动深圳自主创新欣欣向荣、生生不息。

(二)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催生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模式。与传统的从科研到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不同,深圳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由市场→产品→项目→成果的逆向创新路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创新带来的高额利润成为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研发人员、科研投入、专利申请、研发机构90%在企业,企业成为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深圳资源缺乏,空间有限,只能向创新要资源、要效益,创新是企业的天赋禀性,深圳企业不仅注重技术创新,而且注重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创造了综合性、多元化创新模式,与其他地区相比,深圳虽然科研院所少,但企业整合利用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能力强。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创新型企业“群落效应”,成为全国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地区。

(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凸显深圳创新的国际性和先进性。深圳利用毗邻香港的有利条件率先开放,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为自主创新奠定了产业基础,培养了创新人才。在核心技术和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的背景下,深圳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从产品配套起步,高起点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既注重技术创新,又注重工艺流程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全球范围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使深圳的自主创新,迅速站到了世界前沿,有的企业像海普瑞、研祥智能、三诺等,在技术和市场的缝隙中获得发展机遇,成为国际细分市场的领跑者,有的企业像华为、中兴通信、比亚迪等,在核心技术和标准制定方面获得突破,打破跨国公司垄断,成为`国际一流的行业龙头企业。

(四)发达创新的金融市场是我市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创新的瓶颈,深圳金融市场发达,各类金融机构208家,是全国金融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深圳金融业竞争激烈,经营管理市场化程度高,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创新活跃,是全国重要的金融创新中心,为中小型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如率先开展个人创业贷款、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率先发展专业信用担保机构,拥有管理规范、担保能力强的信用担保机构287家,特别是利用深交所优势,率先推动创投行业的发展,拥有创业投资公司252家,是国内创投行业最发达的地区。创业板的开设令深圳中小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使企业在创业、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较好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

(五)政府卓有成效的引导扶持营造了有竞争力的创新环境。政府通过政策法规、规划引导、财政扶持等,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催生了自主创新的“深圳现象”。深圳率先实行企业登记制度改革,降低注册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实行企业无主管部门等,营造了基本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环境,促进了大量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的发育成长。政府在关键时期的政策引导,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998年,深圳率先出台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22条”,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近两年,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把深圳的自主创新推向新的战略高度,引发了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热潮。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建立产学研联盟,积极引进国内外创新资源,建立了一批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大了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较大地改善了深圳科研基础薄弱的状况。为了解决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发起成立了高新投、创新投、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等科技融资服务平台,这三个机构成立十多年来,按照商业化模式运作,用20多亿的初始资本,带来了1000多亿的融资服务,对中小创新型企业发展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

(六)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创新热情与活力。深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崛起的新兴城市,毗邻港澳,快速移民,年轻人多,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创新文化。深圳居民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年轻人朝气蓬勃,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强,崇尚创新,创新热情高,勇于挑战,敢冒风险,形成了崇尚创业创新的社会风尚,激发创新热情的肥沃土壤。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敢为天下先的闯劲有所减弱,创新创业的某些优势在弱化,比较突出的是:

(一)吸引人才的比较优势在下降。深圳曾经是国内人才就业和发展的首选之地,但近些年随着内地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改善,过去的人才挤出效应减弱,吸引创新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反映一是人才招聘成功率下降。如迈瑞公司近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招聘时成功率仅为43%,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西安、成都等地的越来越多,主要是深圳与内地的收入差距在缩小,但内地的房价相对便宜、生活成本较低。二是名校毕业生来深比例下降。近年深圳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如几大市属医院很难招到中山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重点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只能招到一些二本院校的毕业生。三是高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如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仅2006年至2008年调离或辞职教师就有11名。中兴通讯公司在深圳搞研发工作的高端人才有70~80%要求调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工作。

(二)用地制约导致创新能力强的本土企业出现外迁现象。目前深圳在转移低端产业的同时,一些本土培育出来的上市公司和高科技企业也在向外转移。外迁企业有些是成本的压力,有些是出于自身的战略发展和市场需要,但也有部分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行业龙头企业,将企业主体向外迁移,这种现象值得警惕。如中青宝网是一家深圳土生土长的高科技网游公司,上市融资8个亿,但公司总部用地问题难以解决,而其他城市在极力争取他们迁移。培育一个创新企业品牌不易,特别是上市公司是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深圳用地政策的导向与创新战略匹配问题值得反思和调整。

(三)源头创新能力不足将是深圳必须破解的难题。基础研究薄弱制约了自主创新,制约了产业升级,制约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基础研究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深圳虽然通过建设虚拟大学园、深港创新圈、先进技术研究院、筹办南方科技大学等进行了一系列努力,但效果的发挥还需要一段时间。过去我们通过强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创新的机制,形成了一定的整合能力,但整合创新资源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争取国家重点创新资源的努力还不够,特别是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还比较有限,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整合国际创新资源的体制机制,源头创新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四、对策与建议

“深圳现象”证明,创新是突破资源和空间制约,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深圳闪亮的城市品牌。我们建议:

(一)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进一步提升深圳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一是充分利用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定位,利用深圳的地方财力优势,努力争取中央及各部委的支持和资源,使深圳成为国家创新资源的布局重点,实现基础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成为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中心,使深圳在某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居于全球领先水平,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先锋城市。二是要引进更多创新资源,引进和建设一批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型技术示范项目和国际先进技术等。三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政府主导建设一批大型基础研发实验平台,支持企业提高源头创新能力。

(二)在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方面,要在体制机制政策上争取有所突破。一是“深港创新圈”建设要取得实质性突破。两地在创新要素流动、政府支持资金的运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结合、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提升深港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加强与国际名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引进国际名校和科研机构来深办学,开展科研活动。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模式,支持企业与世界知名高校、实验室建立技术联盟、标准联盟,打通整合国际创新资源的通道。

(三)强化深圳“创业天堂”的品牌效应,吸引全球优秀创业创新人才的聚集。一是要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积极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活动,让创新激流充分涌动。二是进一步完善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机制,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成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广泛吸引优秀创新人才的平台。实施创业激励计划,完善扶持政策和创业保障机制。三是加大对天使资本的引导和扶持,鼓励支持天使基金在促进创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体系,重点加大对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团队的支持和投入。把深圳打造成为更加富有创造力的“创业创新之都”。

(四)充分利用深圳资本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培育和集聚创新资源。一是紧紧抓住创业板在深圳开板的历史机遇,促进创投风投行业的蓬勃发展,积极推动资本与产业相结合,助推创新型企业跨越式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大创新型企业上市培育力度。上市培育工作涉及规划国土、工商、税务、海关等多个部门,现有机构缺乏权威性,协调难度大,建议在现有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上市办)基础上,加挂“中小企业服务局”牌子,强力推进上市培育工作。三是着力解决好创新型上市企业募集资金落地问题。上市公司是发展总部经济、聚集创新资源的最快捷最有效的路径,必须确保已经培育上市的企业不能流失,目前上市企业总部用地问题非常突出,建议将此问题作为市政府的重点专项工作,确保上市企业创新发展空间。

(五)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和水平,营造更有竞争力的创新环境。优良的政府服务是创新的重要促进因素,要勇于打造新的特区之“特”,为创新提供更加开放、宽松的特区环境。一是进一步优化创新政策导向。政府投入注重建立创新机制和创新平台,注重分担创新风险,注重对人的激励;政府资源配置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公平合理,避免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挤出效应”;对政策效果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二是完善支持创新的政府服务体系。深化“大部制”改革,进一步释放行政改革效能。牢固树立“企业为大”的思想,通过并联审批、联合办公、上门服务等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提高基层执法水平。通过提高入职门槛、加强执法培训等,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基层执法的监督检查,尽快改善基层执法形象,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创新型深圳企业
企业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
企业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