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阅读教学
2010-08-15陈妙洪
陈妙洪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揭阳 522000)
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阅读教学
陈妙洪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揭阳 522000)
英语词汇浩如烟海,不仅包括浅层含义,而且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英语阅读信息量大,经常会出现一些熟悉又陌生的词。虽然对其音、形、义已非常了解,但在篇章中的具体涵义却让人一头雾水。只有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掌握其所传达的信息。论文将从历史背景知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词汇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教学;阅读;词汇;文化内涵
一、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传播媒介。语言与文化这种复杂的关系在词汇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种语言的词汇受到使用该语言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透过词汇往往可见该民族的文化状况。著名的语言学家Rivers提出这个观点:“任何一门语言,只有在一个语言和文化的语境中才能真正被理解并学习词汇的意义,而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学习词汇,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词汇。因此语言教育者应该把文化知识渗透到词汇教学中去,使文化知识成为词汇教学的一部分。
二、词汇的文化内涵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英语阅读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来源,对英语语言学习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笔者通过平时教学,以及对影响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因素进行调查后发现,有70%的学生认为制约其阅读速度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不足”。由于“词汇量不足”而影响学生阅读理解和速度。而这些学生中大多数都已认识到词汇量的重要性,在平时学习词汇方面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三、提高认识,深入词汇文化内涵教学
阅读教学和其他英语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苏承志教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否成功就看双方对彼此的认识环境是否显映和互相显映。显映和互相显映,就是指交际一方或双方对某一事实或共同话题知晓或相互知晓。正如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过程。作为读者,只有知晓阅读材料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才能达成有效的交际过程。而阅读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变化快,要达到成功的交际过程,就要求读者必须掌握足够的词汇量。
教师在思想上要认识到阅读与词汇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教师有必要对那些无规律、晦涩难解、意义深奥的词汇进行点拨、引导、深入教学。
1.历史背景与词汇
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英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英语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虽然英语语言每天都变化,但是这些历史文化痕迹仍然存在于一些词汇和短句中。在公元55年左右,罗马人入侵大不列颠,在那里筑城市、开道路、建立统治机构、传播罗马文化,给不列颠特别是东南部平原和城市周围地区的生活和文化以极大的影响,所以至今还存在着一些罗马特色的词语与短句。例如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即入乡随俗。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To fiddle while Rome burns.罗马城燃烧时弹琴唱歌。古罗马暴君尼罗(Nero)曾经纵火焚城,并且一边观火一边拉小提琴,所以这个片语后来常用于形容某些官员不体恤百姓疾苦、对大事(棘手事)漠不关心。Great Caesar!天哪!Appeal to Caesar.向凯撒诉说(喻:殊途同归)。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把国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建立了共和国,后来又经历了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司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革命最终以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的妥协而结束,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虽然君主立宪制的实施使君主的绝对权利逐渐削弱。君主这一要素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但是从艾尔弗雷德国王(King Alfred)、玛丽一世(Mary I)、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等君主中无不反映出君王的至高地位和绝对权利。君主在英国人的眼光中意义重大。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英国更崇拜统他们的君主。从下面的短语中可见一斑:Laws go as kings like.法随王所欲。Kings have long arms[hands].普天之下,莫非王土。It is hard tosit in Rome and strive against the Pope.胳膊扭不过大腿。
2.政治经济与词汇
英语词汇的形成、发展、丰富与英美重要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16世纪开始,英国出现圈地运动(enclosure),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蒸汽时代(steamengine)的国家。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即英国内战(English Civil War),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Puritan Revolution),也被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它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起来,对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凭着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colonial expansion)。到19世纪,昔日的殖民大帝国西班牙早已没落,而这时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却是如日中天,控制着世界20%的土地和4亿人口,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被称为“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意为“日不落帝国”,该词最早用于16世纪的西班牙,它起源于Charles V(查尔斯五世)的一句“In myrealmthe sun never sets”。而如今该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来形容帝国主义。
3.社会文化生活与词汇
词汇通过特有的、丰富的、幽默的内涵在某些方面重现了英美国家传统的民族价值观、世界观、民俗民风、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文化等。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一批年轻人对社会不满,反对主流文化,常蓄长发,着奇装异服,被人们称为Hippies,在汉语中通常译作“嬉皮士”。70年代又出现了yuppie(雅皮士),雅皮士专指那些穿日常服装和运动鞋,事业心、名利心极强的年轻的有活力的高级职员。像Yuppie一样在中国也出现一些特有的描述职业人士的词,如白领(white-collar)、金领(golden-collar)、粉领(pink-collar)等。另外,英美人士对颜色、动物的喜好、禁忌也有别于中国人。就颜色而言,在英语和汉语中,红色的意义有时完全对应,有时却大相径庭。如:红旗(red flag)、红事(a bigred letter day)、红酒(red wine)、彩霞(red sky);而red ruin,red battle,see red却是火灾、血战、发怒的意思。绿色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 with envy.green as jealousy.green-eyed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由于美元纸币是绿颜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
4.自然环境与词汇
不同的语言的词汇受该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的影响。英国是欧洲最大的岛国,海岸线总长约1.15万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英国人在长期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海洋词汇。有at all sea(不知所措)、followthe sea(当水手)、take the sea(乘船);a sea offish(大量的鱼)、hand in the wind(在风中摇晃不定,犹豫不决)、a big fish(商业大亨)、a dull fish(枯燥无味的人)、a cool fish(厚脸皮的人)、drink like a fish(形容酒量大)。英国由于长期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岛上的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风大雾多,所以与“雨”、“雾”有关的词汇也经常出现。如和“rain”有关的词汇有as right as rain(像下雨那样正确)、come rain or shine(不论情况如何)、be rained off(因雨延期)、for a rainy day(为可能碰到的困难日子做准备)、not have enough sense to come in from the rain(碰到雨都不知道进屋躲避、愚蠢透顶)等等。
四、词汇文化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1.如果每次教词汇时只顾着向学生讲解词汇的音、形、义以及文化内涵,也是一种相当无趣的教学方法。刚开始学生可能会洗耳恭听,久而久之也会觉得枯燥无聊。所以文化知识的教授要多样化,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习效果。一要利用不同时间。如以在课前作为序幕以提高课堂学习气氛;在课堂中讲解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后补充文化知识能使读者印象更加深刻。二要运用不同的讲解形式。如可以借助现代媒体教学技术,对文化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包装,而不仅仅局限于用图片或实物;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提高学生对某些词汇的理解和应用;也可以通过表演、演讲、故事、唱歌、跳舞等方法进行文化教学。三要测试方法灵活。如果一味地灌输,而不进行测试、检查就如同渔夫撒网而不收网一样徒劳无功,所以要适时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词汇的文化教学要适度:第一,如果过分地注重文化知识的讲解,不仅会影响教学目标,还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课上要把握好讲解和实践的时间,适当地通过网络手段、课外时间进行文化教学。第二,讲解文化知识不仅仅侧重于西方的文化知识。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中国与世界的接触不断深入,在国内也出现许多中国特色的英语,如在中国80后和90后总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看待事物,采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流行着像Brother Sharp(犀利哥),是指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给人们潮流视觉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的街头乞丐;The Composed King(淡定帝),“淡定帝”也不是真的帝王,在网络上是指“最牛”、“最强”的意思。King除了西方的君王,还有“某个领域中最突出者”之意。第三,不要过分地追求教学效率。语言是文化的一种,文化也是语言的一种。语言文化观的改变是一个传统文化冲击的过程。
德国学者威廉·冯·洪堡特一百多年前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和语言形态处于一种十分密切的交融状态,以至于如果一方已产生,就肯定能完全派出另一方。因为理念和语言只允许和促进使相互中意的形成。”语言和文化的习得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敏感度,培养文化意识,使学生可以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从而使学生真正地领会到词汇的涵义,扫清阅读中遇到的词汇障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
[1]刘凤霞.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苏城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G642
A
1673-0046(2010)11-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