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0-08-15张建梅
■张建梅
张建梅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小学
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善于采撷学生智慧的火花,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各种思维技巧的训练,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途径。
一、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学”,在教学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思考和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创设小学生感兴趣、能理解、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培养发散性思维。学生通过自主的课堂探讨,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还培养了良好的思考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在学习情境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小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积累的常识是他们学习的基础,在课堂学习中要凸现自主、开放、互动的数学学习。
1.利用数形结合及数形转化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乘法知识后,我把全班33个学生喝水的瓶子整齐地摆成6行6列(前5行每行摆6个,第6行摆3个),请学生快速回答有多少个瓶子,学生观察后,有的用逐项累加法6+6+6+6+6+3=33;有的用5×6+3=33的方法;也有的用6×6-3的方法。正是在这样开放的探索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利用一题多解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一年级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中的最后的环节,我提出了让学生帮我换零钱的问题,学生一听要给教师帮忙都纷纷行动起来,拿出自己钱袋里的钱,我的一元钱一会儿的工夫就有了10个1角、1个5角和 5个1角、2个 5角、5个2角、1个5角50个1分等换法。
3.利用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组织一年级数学活动“学习找规律”一课中,学生从直观的图形及课件的演示中找出了一红、一黄、一蓝的循环排列规律及两个红、两个黄、两个蓝等循环排列的规律,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很高兴,我趁学生还在余兴未散的状态时,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结果有的学生是按一个红、两个黄、三个蓝的规律展现了结果,有的学生按单数分别排列各色珠子,有的学生按双数分别排列各色珠子……他们自主排列的方式既不雷同又不混乱。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仅仅停留在创设情境上是不够的。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教育的观念,尊重每个学生,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的创造的欲望,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其创造个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注重生活情境的运用,促进学生思维的迁移性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实际运用、拓展尝试是自主探索学习的发展阶段,教师应引发学生将学习活动中所学到的经验和方法综合运用于实践,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完成“观察—疑问—探索学习—解决问题—收集归纳—创新”的全过程。 数学学习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数学家的发明、发现和创造,往往是他们在生活中大量地阅读演算、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进而触类旁通后才有了开拓创新的结果。由于他们前期的准备和铺垫,才使得他们的创造出现在瞬间,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生活情境的运用,做好学生创造思维的铺垫,特别是学生的思维迁移性的培养。
图形的学习对低年级学生不算困难,但难点在于怎样运用。学校要举行学子节活动,要求每班制作与环保有关的作品并展现出来。我动员学生用报纸或者自己画的画制作环保手提袋,学生都很高兴,以小组为单位做了起来。我提示他们用所学过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剪裁后粘贴完成。作品出来后,有的组做的手提袋提把不一样长,提起来不对称,有的组袋子做得七扭八歪的,为什么呢?我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一学生说,他们没有把纸裁正。有学生说:“裁纸的时候要用老师使用的直角三角尺,那样才是一个标准的形状。”还有学生说:“做提把的时候要取同一张纸对折剪裁,这样就能有两条一样宽一样长的带子了。”在改正的过程中,我们又强化了图形的主要特征,作品全部合格了。最后,学生的热情延伸,继续利用正方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制作了几套“环保时装”。这次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图形的兴趣,又促进了学生对图形之间关系的比较,还增强了学生测量、拼接图形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现实生活的审美能力,这个活动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养,进而在教学中有准备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以此来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及迁移性,使学生更有能力把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