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以诗文关键字词的教学为例
2010-08-15温锁林
■温锁林
温锁林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如果有人说,语文学科没有科学性和规律性,恐怕没有一个语文教师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能够讲清楚语文中蕴藏着哪些规律性知识的教师并不多见,而在教学中将其成功运用并收到实效的语文教师,更是为数不多。何以见得?时下普遍存在的题海战术就是最好的证明,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少也是证明,学生努力了但成绩没有明显提高同样也是证明。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给他们以终身有用的语文知识,就必须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给学生有规律性的语文知识。语文学科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本身是一个宏大的题目。本文仅以阅读与鉴赏教学中常见的字词理解来谈谈科学的教学方法问题。
我们知道,某个字词在具体作品中的意思并不能用字典中的意思来解释,这些字词的特殊含义或特定用法往往是体现作品主题和思想情感的关键,被称作“文眼”或“诗眼”。这些字词意义特殊,用法和作用特别,常常成为学生理解作品的拦路虎,对作品解读的精致与否往往体现在对这些关键字词的把握上。因此,对“文眼”、“诗眼”的准确解读,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规的项目,也是中考与高考阅读与鉴赏类试题中几乎每年都出现的高频考点。而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在关键字词的理解方面是否受过科学的训练,就成为他们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影响因素。令人不安的现状是,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关键字词解读的规律性提炼,学生在一种无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地学习与训练,导致了他们语文学习兴趣减退,其阅读与鉴赏能力弱是可想而知的。
笔者曾多次担任各类语文讲课比赛的评委,总的感觉是,讲课的手段不断翻新,多媒体、声光电,教师的讲解几乎成了配合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点缀,讲课中充斥了诗文中这个美那个美的讲解,缺乏的是对作品的关键字词进行精到讲解与科学方法指导。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共有八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静,但余钟磬声。”一位教师以这首诗的赏析为内容做了一堂示范课,这位教师配合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对全诗的内容进行了绘声绘色的讲解,还重点引领学生体会了诗作寓情于景的艺术特点。讲课从表面看应该说很是成功,但是缺失的是对诗中名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两个关键字词“悦”和“空”进行必要的讲解。查阅教科书,笔者发现书中对这两句的解释是很不到位的:“这两句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清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这样的解释有三个问题:一是注解无重心。“悦”和“空”为“诗眼”,注释中并未对其意义和用法给予重点解释。二是翻译的遗漏。由于“山光”和“潭影”未作翻译,学生不清楚“山光”是山中的风光还是山中的阳光,“潭影”是潭中的什么影子。根据语境可知,从茂密的林间透下的斑驳的日光,惊醒了林间的鸟儿,唤起了它们又飞又叫欢闹的天性。以鸟的动来衬托山寺的静,其表达效果有如“鸟鸣山更幽”。所以此处的“山光”只能是“山林中的阳光”。“潭影”是“古寺、花木、蓝天在潭中清亮的倒影”,凸现的是潭水的清澈。三是注解有误。“鸟性”不是“野鸟怡然自得”,而是“鸟儿欢闹的本性”。另外这两句诗也不仅仅是“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而是以鸟的欢闹来反衬山寺的寂静,表现诗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以潭影的清澈来烘托诗人静如止水俗念全无的内心世界。故而这两句诗是借景抒情的关键之笔,仅仅理解为环境描写是远远不够的。根据上述理由,这两句的注释应该是:“诗中的‘悦’、‘空’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分别为‘使……欢悦’、‘使……清除干净’之意。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山中密林间斑驳的日光,使天性喜闹的鸟儿感到欢悦;清澈的潭水使人心中的俗念清除净尽。”由此看来,教师对课文的关键字词处理的缺憾与教科书中科学性的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
教师在讲解完这首诗中的“悦”、“空”两个意义用法特殊的关键字词后,还应该顺势在课堂上或以课外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链接与总结,把古诗中的形容词用作动词的相关规律性的知识总结一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日色冷青松”、“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诗词名句,其中下画横线的词都是把形容词用作动词,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其规律性有二:一是把形容词的性状义活用为动词的变化义,表意上都具有“使……”的语意特点;二是在表达效果上变事物的静态特点的描述为事物动态过程的呈现,这样的使用在保留形容词原有的静态特征的基础上,又能展现这些特征的变化过程,给诗句增加了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可见,知识的积累不能仅仅理解为零碎的知识量的增加,而是伴随着知识量的积累总结知识规律和科学方法。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学生才能变无意识的死学为有意识的活学与活用。而缺乏对关键字词的精到解释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性知识的总结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语文教学参考书是直接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指导的,可是,现行的教学参考书只是作家生平、课文分析和各种鉴赏类文章的汇集,严重缺失的还是对作品中关键的字词使用提供值得借鉴的处理方法或是进行一些方法的提示。以大家熟知的《林黛玉进贾府》为例,王熙凤出场一节是作品人物塑造最精彩的亮点,也是鉴赏的重点内容。教学参考书中只是简要分析了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设计和画龙点睛式的肖像描写,而对这段文字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中颇有深意的字词使用则只字未提。这种粗略的教学方法“参考”对于深刻领略曹雪芹小说中人物刻画的语言艺术是远远达不到的。小说以不到八百字的篇幅从七方面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王熙凤形象的独特之处:说话声气、衣着打扮、长相性情、与贾母关系、拍马逢迎、做戏、弄权。王熙凤生动传神的形象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家某些字词的使用。在描写王熙凤高超的拍马逢迎和做戏技巧方面,四个动词“携、打谅、送、笑”和副词“竟”的三次使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原来,王熙凤的这四个动作都是围绕贾母进行的,是在想讨好这个老祖宗的潜台词!副词“竟”字,意思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是表现惊讶口气的副词。这三个“竟”字,突出了王熙凤说话时的夸饰性口吻,聪明的人一听就知她是借夸黛玉来拍老祖宗的马屁。言外之意是说,老祖宗年轻时必定是标致绝伦,因为黛玉长得“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直承了老祖宗的血脉。黛玉高兴,跟前的那些嫡亲的孙女们也高兴,老祖宗当然更高兴了。可见,王熙凤高超的做戏技巧得益于“忙”和“竟”两个副词的巧妙使用。当她听到贾母“快休提前话”的话语,方知刚才的马屁拍得有点过火,于是马上来了段即兴表演:“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林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请看,一个“忙”字用得多么准确,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她纯熟的演技,因为只有受过职业训练的人才能哭笑自如。“忙”字不仅帮助我们看到了王熙凤逢场作戏的本事,还可以看穿其为人的虚假。副词“竟”又夸大了她对老祖宗虚情假意的尊敬之心。可见,对文中关键字词的准确把握,使我们把理解的档次大大地提升了,深入到了作家创作的“文心”。遗憾的是,教学参考书中很少有这样一些有益的提示,其参考作用大大降低了。
我们之所以强调文学作品中对于关键字词的精确的理解与赏析,并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的规律性的总结,不仅是因为这些知识与能力在语文学科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而且还能为学生应对考试提供获取高分的有效方法。
面对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关键字词的意义与作用这类问题,很多考生由于平时缺少科学的训练,考试中出现所答非所问而导致失分的现象屡见不鲜。最常见的失分因素是答案没有针对性,用的多是概括性词语,如用“生动形象、传神、富有感染力、见解深刻”等词语来回答某个具体语境中词语的用法与效果,这样的答案就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等于什么都没说。上海市2005年高考试题中有一道诗词鉴赏题,让考生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徐凝的《庐山瀑布》两首描写庐山的诗进行对比鉴赏,其中第一问是这样的:“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学生的答案很多是不顾语境,贴上“生动形象”之类的标签即为答案,这哪能达到命题人的要求呢?千古名句中哪个字词不生动形象啊!要赏析诗中“挂”的妙处,得首先从其常用意义与用法谈起,进而分析其在诗中的具体意思,这样才能回答其妙处如何如何。“挂”是表示“把物体悬吊起来”的动词,在诗中之意是“好像被悬挂起来一样”,借助想象表达了瀑布令人惊奇的壮观景象。“挂”字的使用,突出了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的壮观与神奇,是诗人大胆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这是笔者拟写出来的答案,它既有针对性,又有层次性,不是贴标签式的万能答案。鉴赏的基础是理解与欣赏,理解要求说出是什么,欣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说出怎么样,而鉴赏则要求在回答怎么样的基础上再说出为什么。可见,回答出某个字词的常用意义及用法,并分析其在具体作品中的意义与用法,是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前提。
诗文中的关键字词类的考查是高考阅读与鉴赏类试题中的高频考点,有没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教给考生?笔者对多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答题方法。
一、答题要有层次性
试题中对考生进行作品的关键字词的含义或作用的考查,就是要求考生把这些意义和用法特殊的字词与具体的作品结合起来,联系语境来回答问题。而不与具体作品联系的笼统的答案是答卷的大忌。分析此类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回答这类问题大体说来应该从三个层次入手:第一层次是解释字词原意;第二层次是解释字词在文中的意思;第三层次是回答为何这样用,即这样使用的作用与效果。如我们对《望庐山瀑布》中“挂”字的鉴赏就是从这三个层次进行的。具体的考题中虽然不一定都得完全包括这三个层次,但从这三个层次入手进行思考却是正确解答这类题目的不二法门。
二、具体答案要看问题类型
答案是否应该包含三个层次,是由问题的类型与方式决定的。答案应该从三个层次入手作答的问题有下面两种情形。一是试题要求对某个字词进行赏析时,如2005年上海试题要求“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二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使用某个字词或鉴赏某个字词使用的好处时,答案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如2006年福建高考鉴赏题的篇目是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出题人给出的问题是:“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要分析。”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得分析“敌”与“对”的词性与字面义:二者都为动词,字面义都是“对着”。其次是联系诗句对两字的具体意思进行进一步分析:“对”只是一种客观描写,“敌”的词义中还有“抵挡”、“抵御”的意思,加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最后要在词义分析的基础上回答能否替换的问题: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所以不能替换。
2006年全国卷Ⅰ的14小题是这样发问的:“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题人给出的答案虽然只有两点:“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但是稍加分析可知,第一点是在对心理动词“想”和听觉动词“听”的字面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只不过是为了答案的简明而采用了变通的表达。
问题中要求从两个层次来回答的是下面的类型。一是只要求回答某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所以不必再进行这样使用的好处或效果的分析。如2005年上海高考试题是:“茨威格……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出题人要求考生回答“这一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标准答案是:“‘体无完肤’指浑身受伤,在这里是指精神上或心灵上受到的严重创伤。”这个答案内含两个层次:一为词的字面意义;二为词在文中的意义。二是要求回答某个字词的含义和表达的感情,答案只需针对这两点即可。如2005年全国Ⅰ卷的阅读试题,文章开头一句是:“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命题人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含有两层:“‘吞咽’的含义是尽情地享受,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
还有的试题虽然并未直接要求对某个具体字词的含义或作用加以赏析,但问题中却包含了对具体字词赏析的要求。如2009年天津卷鉴赏题,所给篇目是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出题人要求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这样的赏析要求尽管没有指明对某个字词进行分析,但是,对诗句的深度赏析,仅仅解释诗句的整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重点赏析,即透过字词的字面义再结合具体的内容捕捉其实际表达的意义,才能品味其效果与好处。我们看到,出题人给出的标准答案正是这样做的:“翠竹的影子投射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扩大移动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这个答案如果能抓住动词“侵”和形容词“晚”的不同的词性,进而从虚实结合的角度挖掘出“侵”字是实写竹影扩大移动,而“晚”字是虚设的光线暗下来给人的时间错觉,则答案更为科学完善。
“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早已是每个语文教师可以脱口而出的语录。“法”意味着教师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规律性的提炼;“益”则意味着学生阅读与鉴赏训练中对知识规律性的获得与运用。科学性与规律性绝非数理化的专利。“语文重在积累”,“学语文要多说、多读、多写、多练”之类的说法没错,但在平时大容量的训练中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知识规律性的注入要比盲目的训练更为有效和管用。语文知识规律性的显现方式没有数理化等学科那么明确与外在,具有隐蔽性。所以知识的规律性的总结与提炼需要语文教师开动脑筋与不懈的努力。语文教学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需从科学的教学方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