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变化与财务控制
2010-08-15赵建明
赵建明
(山西省太谷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山西 晋中 030800)
试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变化与财务控制
赵建明
(山西省太谷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山西 晋中 030800)
随着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筹资的变化,其财务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现。文章分析了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控制特性,明确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目标和方式。
民间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筹资;财务控制
依据社会结构理论,可以将社会组织分为政府非营利组织(或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民间非营利组织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的经济力量,在就业和国家支出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我国各类非营利组织提供了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环保及公用、农业等多方面服务。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非营利组织经营之道》一书中强调:非营利机构比任何机构都更需要学习运用管理之道。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控制特性
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多数观点将非营利组织界定在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民间组织范围内。一般认为,非政府组织特性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其中,非营利性和公益性是非营利性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最重要的特征。日本的重富真一结合亚洲国家的情况,强调亚洲的多数国家属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上和社会上救助弱势群体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特殊背景,应将利他性作为重要指标。可以看出,具有利他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其开展活动的主要资金不能来自受益者,而应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受益者之外的其他主体。民间非营利组织为完成某一项或多项的公共服务,需要有相应的资金保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种类和范围也越来越多。民间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项目的选择、资金的筹集和有效使用,需要依赖科学的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合理筹集并有效使用公共服务所需要的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服务职能。除上述目标外,很多非营利组织,希望通过定价来收回部分成本,如道路通行费、邮费、公共交通费、公共设施维护费等。但是究竟要收回多少成本,各个组织在考虑定价时,其出发点并不完全一致。研究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对实现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服务职能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常重要。
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控制特性的联系,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缴纳的会费和捐赠资金,资金提供者的财务控制愿望与企业不同。按照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组织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资助则是政府部门。如果一个组织的一半以上收入来自以市场价格销售的收入是营利部门。民间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于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劳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会费的缴纳和资金捐赠者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因此,财务控制主观愿望不十分强烈。
第二,民间非营利组织通常不存在利润核算,财务控制缺乏系统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营业利润等指标能为衡量企业经营成果提供标准,为企业利害关系人进行业绩分析提供量化指标,也便于进行不同企业之间比较和投资决策。在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通常缺少利润这一指标,使得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相关控制不具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由于非营利组织没有利润核算指标,对于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组织的公共服务目标,不能用会计资料来系统量化反映,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公共服务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形成统一的看法。
第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责、权、利不够明确,通常难以考核评价。企业的内部管理,通常可划分为收入、成本和利润等责任中心。根据收入、成本和利润指标,可以对每一责任中心都明确其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在对其职责履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利益。而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由于一般不存在利润和成本指标,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的情况,通常难以考核评价;对各部门的责、权、利,也就无法将三者全面结合,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管理。分权管理的操作难度加大,许多决策和责任不宜下放给中下层管理人员;不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之间也难以进行对比,增加了财务控制的难度。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变化与财务控制需求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变化
20世纪初,随着经济大危机的到来,美国政府出钱成立了相关的社会机构,以推行社会工作计划的进行。许多社会工作团体认为它们有权要求政府提供部分资金,因为它们的工作是为了整个社会利益,进而使非营利组织在20世纪的40年代到50年代,发展到了公民权利阶段,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主体应是政府。
非营利组织发展到公民权利阶段后,由于非营利组织日常活动所需的资金与来自政府的资助相差较大,政府和社会的捐款也日渐减少,已不能维持日常活动,同时,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还常常遇到企业竞争的压力。因此,非营利组织为了发展,已经不能完全依靠传统的政府资助筹资了,非营利组织要发展,就不得不研究资源取得和利用问题。来自民间的捐赠,一般包括基金会、社会个人以及企业的捐款,这是非营利组织显著不同于营利组织的独特的收入来源,也是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及营利组织的区别标志之一。
但近年来,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收费成为非营利组织获得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在美、意、日等国,来自会费、收费活动和商业经营的收入所占的比例都在50%以上,已成为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最大部分。发达国家中,来自民间捐赠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美国,占到19%。其余国家,英国为12%,德国为4%,法国为7%,日本仅为1%。可见,民间捐赠所占比例是有限的。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方式多种多样,如义卖、赞助、劝募、表演、地方文化活动等。而欧洲的一些国家,政府补贴和拨款是非营利组织最大的一个资金来源。
为了获得非营利组织生存所需要的资金,需要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自身筹资、投资、收入、成本以及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比以往更重视自身健全的财务管理和日常控制。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主体不再只是政府,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是其生存的需要。
(二)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变化和财务控制需求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与国外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提供服务的收费、政府给予的资助、民间的各种捐赠。
2003年底非营利组织发展到26.66万个,目前民间非营利组织仍然以较快的速度递增。从我国非营利组织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已向多渠道、多方式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民间非营利组织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捐助,包括个人和基金会等,这也是政府资助有限的情况下,谋求生存的需要;第二,民间非营利组织注重与一些有公益热心的企业形成良好的长期协作关系;第三,通过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营业活动增加自创收入;第四,利用政府的间接支持,开展代理服务。因此,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的内容比过去要复杂,而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筹集和使用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组织的发展。民间非营利组织多种多样的筹资方式,使民间非营利组织与公众有广泛的接触,在充分利用市场向公众进行筹资时,必须实施内部财务控制,避免为了筹资而偏离了组织的自治性和非营利性。
由于筹资渠道和方式的复杂化,需要研究如何保证资助资金按合理合法的用途使用?如何在民间非营利组织服务多样性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已显露出了各种问题,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问题、自治性问题、非营利性问题、财务管理问题、志愿失灵问题等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很多问题都源于财务管理问题,许多问题的解决也都可以从财务管理入手,便于找出问题的解决途径或方向。无论在哪个国家,民间非营利组织都不可能仅靠民间志愿捐款生存,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从资金筹集和政策支持上与政府合作。从民间非营利组织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看,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制和财务运作的相关规定,主要是政府为防止非营利组织以各种公益名义,谋取个人或小集体私利的措施和方法。以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制为基础,对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目标与财务控制方式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目标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目标是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控制的对象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及其内部机构的财务行为。
明确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目标需要考虑有关外部环境因素。首先需要考虑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非营利组织属于非物质生产领域,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非营利组织一方面为社会提供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又是商品、劳务的购买者和消费者,民间非营利组织也要介入市场。其次,需要考虑引入竞争机制。民间非营利组织不是仅靠政府投入发展的,一定程度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也是必须的。因此,民间非营利组织要建立一个有利于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财务控制体系。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总体目标是保证组织内部的财务活动规范、高效,并保证资金使用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的有效方式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需要研究有效的控制方式。首先是财务控制制度。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不仅可以约束被控制者的行为而且可以限制控制者的控制权,这是现代社会实施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民间非营利组织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和程序的建立,可以使组织的控制有了明确的依据。通过制定严格的政策、制度和程序等,确立组织及其内部人员的行为规范。其中,资金筹集、收入控制和支出控制是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的主要对象,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则是支出控制的重点。其次是财务控制作业程序。为了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业务运转程序的可控性,需要制定财务控制作业程序,使民间非营利组织业务运转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并有效率,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第三是财务激励控制。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目标,必须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财务激励控制是一种进一步的控制。民间非营利组织大部分的业务是可以考核的,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激励要与民间非营利组织业绩的衡量和评价相联系。
[1]赵玲.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成本管理模式的探索[J].经济师,2010,(8):164.
[2]常倩,敖云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和外部监督的现状与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87-89.
[3]张月玲.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06,(7):18-19.
F23
A
1673-0046(2010)11-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