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信散文的文体魅力

2010-08-15臧秉武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短信散文

臧秉武

(泰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被分割成零碎的片段:等车的时候、电梯里、上下班的路上、会议的间隙……,片刻之间,手机短信无疑是打发时间也是利用时间的最佳选择。就像书写工具的革命总会带来汉字的革命一样,传媒的革命必然带来文学的革命。电视发展起来了,电视散文诞生并由此繁荣。手机普及后,散文便逐渐进入一个属于短信的时代,短信散文也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频频往来于人们的手指之间。这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适应。

所谓短信散文主要是指运用手机短信技术创作与传播的散文。由于技术条件所限,目前手机短信的文本信息的信息量为 160个英文字符,或者 140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即 70个汉字,所以,也有人将这种散文称之为“70字文”。与纸媒介传播方式下生成的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的主要标志就是:它是以手机作为载体创作及传播的;它受制于手机短信书写字数的篇幅约束;它是即时的或现场的瞬间写作;它的创作与传播极具个性化与自由性。也许正是由于这些,短信散文独特的文体魅力便得以日益绽放并渐渐成为当代散文研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课题。

一、“形”、“神”都不能散

“形散而神不散”历来是传统散文最显著的构思技巧,也是散文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等其它文学体裁最重要的文体标志。其中,“形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散文在结构安排上追求一种运笔如风,章法自由。二是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三是指散文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散文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也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而“神不散”则是就散文的立意而言,意思是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散文的“形散”与“神不散”是和谐统一的,即散文既要放得开(“形散”),又要收得拢 (“神不散”)。短信散文则不同,由于受手机容量的限制,短信散文首先在“形散”方面就有很大的变化。体现在篇幅上,由于手机屏幕的限制,它不能再像传统散文那样只要在一个主题的统帅下,就可以借助于联想与想象将若干人和事,不加限制地谋篇布局构思成文。在取材方面,也不能像传统散文那样海阔天空、时收时放,随情感表达的需要尽情释放。其次是在“神”的写作要求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短信散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其思想内涵、文章容量则绝不能逊色。所以,与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由于其“短”,对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

羊走天堂

作者:王忠 135632XX383 (山东枣庄)

公墓是开放的。只要愿意,谁都可以走进去看看,放羊的老汉,捡瓶子的孩子,还有我。坚硬的墓碑,像一张张名片,安静而简洁,被杂乱浓密如络腮胡的野草环绕。打父亲日夜兼程投奔到这儿,我每年都要来几次,借助火与灰与他会面交谈。一只羊踱到父亲面前,神态安祥地哞哞叫着,不紧不慢地咀嚼青草,像给父亲修理着胡子。羊长着张上帝的脸,亮着两盏灯的眼睛,带给我温暖和慈祥,我差点儿觉得天堂就是公墓现在这模样。

这是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天涯》杂志社和海南在线天涯社区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中“银拇指奖”的获奖作品。简短的文字、丰富的想象既传承了传统散文创作中意境优美、场面细致感人、情感表达深刻而凝重等特点,又彰显了短信散文“纸”短情长、短小精悍的构思之妙。在这里,“墓碑,像一张张名片,安静而简洁”,“羊踱到父亲面前,神态安祥地哞哞叫着,不紧不慢地咀嚼青草”,这些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筛选、巧妙设计的画面,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作者眼里,这里的墓地就是亲切、真实而又触手可及的天堂,温暖而明亮。尤其是给父亲修理胡子的细节描写,将融入天地、渗透于生命之中的人间真情展示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再如:

盲人与光明

作者:章法洪 139510XX968 (江苏南京)

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绝症病人,边等车,边琢磨该买点什么礼物安慰病人。车站边,一位盲人摆摊卖艺,边调音,边琢磨该拉点什么曲子招徕听众。这时,另一位盲人朋友来访。他们麻利地让座,爽朗地谈笑,而且,竟然相互点燃了一支烟!到医院,我把车站见闻告诉病人,他说,这是他生病以来收到的最好礼物。现在,我时常想起盲人点烟的故事,他们用的是火柴,还是打火机,已记不真切了,只记得,那团火焰,很亮。

作为同期获奖作品,同样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构思技巧。作者巧取生活一瞥引发人生话题的拷问,通过盲人与自己不同生活状态的对照,表达深刻的思想认识。健全的内心生活就如光亮和火焰,既然能让盲人拥有光明,也必然能将正常人的世界照亮。传神的细节、深刻的内涵、昂扬向上的格调,无不体现着作者谋篇布局、铺排照应方面的良苦用心。

当然,最能够体现短信散文“形”“神”兼备的当属那些精短作品,这些只言片语之间尽显作者思想光芒的创作,更能够体现短信散文的“短”而“精”之文体魅力。比如:

人与幸福

作者:杨飞 138032XX721 (河北保定)

人与幸福就好像猫与它的尾巴,当猫拼命追逐它的尾巴时,尾巴总是跑得比它快。当猫决定一直向前时,尾巴就会紧紧跟着它。

屋檐是世俗的高度

作者不详 137931XXX232(山东济南)

屋檐是世俗的高度,不管哪种理由,你都要学着低头,低下头 ……在别人的幸福里行走。

作为同期获奖作品,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浓缩在尺幅之间。虽然用墨不多,但字字珠玑,丝丝入理。《人与幸福》作者巧用猫尾喻人生,通过猫尾述说幸福的含义。在芸芸众生为了追求“幸福”而竞相折腰的年代,这样的感悟无疑是一副益智的清凉剂。机智生动,韵味十足。《屋檐是世俗的高度》一文则通过屋檐这个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阐释人情世故,在这里,既有作者的忠告——生活对每个人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也有作者的态度——要务实,不要好高骛远。是无奈的忍让?还是必要的谦卑?值得世人思考。

托尔斯泰在《论文学》中说:“微型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蒋子龙先生也说:“微型小说更像是一种智力竞赛”。这些言论用来评价短信散文都不过分,因为短信散文与微型小说相同,二者都强调一个“短”字,如何在“短”字之中寻求突破、释放自己独特的文体魅力是它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微型作品的较量其实就是在作者的创作技巧,作者的智慧和思想的深度方面的一决高下,短信散文也不例外。短信散文要在 70字的篇幅内完成高质量的创作,必须在浓缩、凝练上下功夫。回归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上就是,短信散文不仅“神”(主题思想)不能散,而且“形”(结构、选材、手法)也不能“散”,即短信散文“形”、“神”都要高度凝练,“形”、“神”都要精彩。

二、从“精神的后花园”到“生活的前阳台”

传统散文在立意上也有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普遍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后花园”式的审美趋向。所谓的“精神的后花园”,其实是源自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一种“后花园”式的审美意象。人们常常把“后花园”比做情人们幽会的地方,夜莺啼啭,香气袭人,娓娓话语在星光下缥缥缈缈,它传达的是一种消极的遁世情绪。当人们受到伤害甚至感到绝望时,往往渴望获得一种静谧和温存,而这种疗伤的场所往往来自于这种比较僻静而温暖的地方,即所谓的“精神的后花园”。此类作品主要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寄小读者》以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为代表,这些名篇要么寄情山水,要么寄情童真,要么到历史事件中寻找寄托,唯独不能直面正视的就是眼前的现实生活,即这些作品在立意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种“精神的后花园”式的情愫基调,透射出浓郁的隐忍、归避的遁世倾向。不能否认,这种“精神的后花园”可能是子夜里诚挚的眼泪,可能是茶墨书香里散发的氤氲,可能是佛家那一盏孤悬的青灯,也可能是十字架里蕴藏的慈悲,但绝不能成为一个人精神上永久的栖息地,更不能成为文学创作的精神家园。短信散文首先在这一点上进行了颠覆,它以直面人生的态度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主动出击。这种情绪我们不妨称之为“生活的前阳台”式的审美趋向。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不再逃避现实。既然是一种大众化阅读与传播,散文进入短信时代自然会从“精神的后花园”走向“生活的前阳台”。立意上,短信散文所关注的不再是精神层面的回避或归隐;题材上,短信散文所表现的也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内心,更多的则是现实生活、外面的世界。也就是说,与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更愿意站在生活的前阳台看风景,栉风沐雨,指点江山,将生活的调色板作为自己创作的主旋律。第二,不再无病呻吟。既然是一种大众化的创作与交流,短信散文就更加注重手机用户之间的交流,所以表现“真生活”,抒写“真性情”是大家共同的需求。这些创作集中体现在一大批具有散文诗文体特征的作品之中。总括起来,可概括为以下两类:

(一)生活百味

▲《做人的难处》:有钱吧,说你准变坏;没钱吧,说你真失败;有成就吧,说你会投机;没成就吧,说你没出息;有情人吧,说你真坏;没有情人吧,说你变态!

▲《中年烦恼》:职务不高,工资不高,血压血脂血糖高;政治不突出,业务不突出,腰椎盘突出;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炒菜糊,烧饭糊,麻将不胡。”

(二)故事新编

▲孔子说: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嗒嘴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于是,我们顿悟:原来善良很简单,看见别人打光棍,自己居然还有情人,不要张扬,哪怕躲在门后捂着嘴偷笑也是一种善良!祝:情人节快乐!

在这里,“前阳台”的宽敞、明亮与外露和“后花园”的幽闭、遮掩与内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些飞来飞去的短信散文诗中,大多充斥着来自于抨击现实的悲情式的“黑色幽默”。其中有对现实生活的辛辣讽刺,也有对人生历练、百姓生活窘境的无奈与调侃。虽然文字是朴素的,但欲望却是简单直白的,指向是现实的。这些短信或哲理警世,或幽默搞笑,人们将汉语的精髓发挥到极致,将情感与世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短信散文“生活的前阳台”式的价值趋向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直面现实的价值取向尤以“生活百味篇”为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与文学创作潮流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底层百姓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无奈亘古有之,延绵不断。在短信技术之前,由于纸媒介传播方式中的创作、发表自主性、自由性的限制,反映这一题材的内容往往以民谣、谚语的方式在坊间口耳相传。短信散文之所以能够由“后花园”走向“前阳台”,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手机短信这种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从而使短信散文比以往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渐渐成为这个时代人们释放情绪、表达情感的一种最佳的宣泄形式。

三、情理并重、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智慧,短信散文能在三言两语之中彰显幽默之魅力,那就更需要智慧。由于字数的限制,短信散文的幽默风趣常常情理并重,在言简意赅之中给人以韵味无穷的审美感受。为此,那些原本在传统文学创作中用以凝练文字、丰富内蕴的各种修辞手法,便在短信散文创作中得以发扬光大。

(一)比兴

比兴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短信常借诗歌中的“比兴”手法,巧妙传情。如:

天地间有一种东西叫雪,从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间有一种感觉叫喜欢,自感动中诞生,愈久弥真;朋友中有一个人是你,识于偶然,止于永久。

这则短信先写客观存在的外物——“雪”,再写由此引发的情感——“喜欢”,进而写到情感倾诉的对象——“你”。结构缜密,环环相扣。“雪”是容易融化的,而“感情”是持久的,“朋友”是永久不变心的。由物及人,借助比兴手法,表情达意,含蓄而真挚。这样的短信还有很多,比如:

▲星星落下要三秒,月亮升起要一天,地球公转要一年,想一个人要二十四小时,爱一个人要一辈子,但一句贴心祝福只要一秒:新年快乐!

▲给小草以轻柔细语的,是春风;给鸟儿以清脆啼声的,是树林;给我以唱不完的歌的,是你那真挚的友情。

这些短信都是以“物”(星星、月亮、地球;小草与春风、飞鸟与树林)做比,明在写景,暗为言情(亲情、友情或爱情),既生动活泼,又不失风趣幽默,写得委婉有致,余音绕梁。

(二)拟人

所谓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在短信中正确运用拟人手法,可以使具体事物人格化,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比如:

▲狗对熊说:嫁给我吧,嫁给我,你会幸福。熊说:才不嫁呢。嫁给你,你只会生狗熊。我要嫁给猫,生熊猫那才尊贵呢!

▲老鳖调戏河蚌,被咬。老鳖忍痛,拖着河蚌来回爬。青蛙见了敬佩的说:乖乖,鳖哥混大了,出入都夹着公文包。

▲蜜蜂狂追蝴蝶,蝴蝶却嫁给了蜗牛。蜜蜂不解:他哪里比我好?蝴蝶回答:人家好歹有自己的房子,哪像你住在集体宿舍。

▲螳螂见在夜空中到处乱飞的萤火虫,无奈地说:“这群追星族,真拿他们没办法。”

▲蚂蚱见到蝈蝈后关心地问:“又腐败了?肚子这么大。”

这是一组围绕着动物界的经典对话,运用拟人手法而创作的短信笑话,令人捧腹。笑谈之余,读者都会被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超凡的想象力所折服:虽属动物嬉言,岂非人类所为?

(三)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用来抒情,更是韵味十足。如:

▲朋友就像片片拼图,结合后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不见了一片,就永远不会完整,你,就是我不想遗失的那重要的一片!

▲爱是一部书,我们是作者,一起来完成,一起来品味,越品味兴趣越浓,兴趣越浓越品味,缠缠绵绵、永永远远。

这两条短信都很好地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方法。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 (暗喻)及借喻三类。在这里,第一条短信,作者把朋友比喻为片片拼图,是明喻的巧妙运用。第二条短信,作者巧用书作喻体,采用暗喻的方法,表达对人间真爱的独到感悟。

(四)排比

排比通常是指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如:

▲好不容易上了岗,结果是富士康管的;好不容易买个紫砂锅,结果是美的产的;好不容易参加了培训,结果是山木办的;好容易弄个药方,结果是张悟本编的;好不容易找个对象儿,结果是天上人间的;好不容易买个股,结果是庄家出货的!

▲范伟新篇:“爱一年恨一年缘分啊,你一条我一条谢谢啊!过一天美一天哲学啊,走两步是两步开心嗷!苍天啊大地啊,替我祝福您:新年快乐!”

这两则短信,前者通过排比的手法将现实生活的画面加以形象呈现,幽默风趣的背后透射出些许的无奈与纠结。后者在排比的过程中既有文学的审美趣味,又有现实生活中的名人效应。亦庄亦谐,相得益彰。

当然,只要是文学就要反映现实,短信散文之所以被青睐,除了它的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外,更多的还在于它的针砭时弊、鞭辟入里的杂文味儿。比如:

▲教授语录:如果坐在中间谈天的同学,能像坐在后面玩牌的同学那样安静的话,那么在前面睡觉的同学就不会受到干扰了。

▲运动员投篮,连投五次都没有投进。教练道:“笨蛋!瞧我的!”也投五次,仍不进。“看见了吗?你刚才就是这样投的!”

这些短信虽然跨越了不同的行业,透射着不同的生活层面,但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杂文的曲笔手法。即先层层铺垫,设下伏笔,有的还故意拖延,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逗人一笑。幽默之中彰显理性,其深刻的讽刺性与批判性,发人深省。

李少君说:“在我个人看来,短信文学起码有两个新特点:一是更加自由随意直接地记录和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甚至是随时随地地记录和表达,所以,当人们孤独时、寂寞时、或者兴奋时、幸福时,只要手机就在身边,就可以拿出来记录或表达那些微妙的、细腻的种种感觉、感受和思考,所以短信文学非常适合捕捉那短促的灵感一现,具有更加私人性、隐秘性的特点。二是其形式上的严格,有时反而构成一种挑战性,激发创作者的创造力。”[1]李少君是早期网络文学作家,他对短信文学特点的概括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肯綮。作为文学家族中的重要一员——短信散文也不例外。

不能否认,与有着几千年漫长的发展历史的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尚处萌芽时期,必然存在着诸多缺憾。比如,由于业余作者居多,使得目前的短信散文作品游戏性、娱乐性有余,而文学性、审美性不足;精品不多,黄段子不少;再如,受 70字手机屏幕容量的限制,短信散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机械、死板等构思弊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相信: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快捷性与群众性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短信散文的创作与研究必将日趋完善并日益繁荣,短信散文的文体魅力也必将会日益丰姿绰约、绚丽多彩。

[1]李少君,更加自由的创作 [J],天涯社区,2004. 8.12。

猜你喜欢

短信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道歉短信
代发短信
短信笑坛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短信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