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通才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2010-08-15孟庆铂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通才改革专业

石 丽,孟庆铂

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2.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天津 300380

美国通才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石 丽1,孟庆铂2

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2.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天津 300380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等多种原因,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通才教育热潮,为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这种世界性趋势,我国的大学本科应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全面文化素质及广泛适应性的“通才”。

通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科学领域的高度分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对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又掌握相关专业的丰富知识,才能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另外,丰富的知识不会对个人的职业选择构成限制,反而会开阔就业视野,拓宽就业途径,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基于此,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家正在为培养时代的佼佼者——“通才”而竭力呼吁,并且积极付诸实践。其中,美国的“通才教育”是比较突出并且具有代表性的。

一、美国的“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称博雅教育,或普通教育,它是区别于“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质的。具体到当今的高等教育,它是指所有大学生均应接受的、专业以外的共同内容的教育。

通才教育思想的提出当属芝加哥大学校长也是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罗伯特·哈钦斯(Robert Maynad Huechins)。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经济发展处于大萧条时期,生产力急剧下降,各种矛盾加剧;在美国国内,教育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泛滥,社会上的人们缺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完全忽视对人类长远目标的追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哈钦斯在芝加哥大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系统地提出了普通教育的思想,提出培养“通用式”人才。这一思想一经实践便大受好评,一直沿用至今。

在美国,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在前两年不分专业,都以学习基础课程为主,不管是哪一类高等院校,学生的基础课知识必须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学科的内容。通才教育为美国大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窗户,而广泛的学科学习也使得他们比较不容易在自己的领域中走得太窄。正是这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使美国大学生既有广阔的视野,又有新的设想和深度的造诣,不受学科的历史界限束缚,并能较快地适应环境。而中国大学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虽然造就了不少优秀的单科人才,却在无意中扼杀了现代社会急需的创造型和管理型的“通才”。

二、通才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克服大学教育职业化倾向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所以大家都把目光瞄向了热门专业,以为选对了专业就能找到工作。所以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些热门专业的填报率一升再升,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一涨再涨,而一些相对较冷的专业有的时候竟然招不满学生。而作为高校本身来说,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不得不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多院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设置了专业课程,除了英语和政治课以外,几乎没有什么选修课;而所谓的选修专业以外的课程,不是因为其所在学院的限制,就是与本专业的课程相冲突,往往名不副实。由此,我们不禁要问:大学教育等于职业训练吗?职业的选择并不是终身化的,在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不一定会成为你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但是一定会对你所从事的工作带来裨益。

(二)重申人文教育的潜在价值

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重理轻文”的思维定式。由于对文科的歧视和忽视,使得许多理工科的学生身上缺乏一种人文的气质修养,这种缺乏可能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表现,但一定会对一个人的素质以及他所从事的研究产生影响。而在美国,不管哪一类的高等院校,特别强调非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一定要必修一定数量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因此,必须改变旧观念,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实行跨学科教育,这也是适应现代知识高度分化和综合化的需要。美国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通过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研究中心等,来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以此促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设置综合课程,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综合课程有利于打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所造成的“隔行如隔山”的封闭状态;将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汇入一门课程之中,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另外,高校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应该遵循精益求精的原则:一是质量上要“精”,尽量使每一门课程都能浓缩本学科的精华,宁缺勿滥;二是数量上要把握,不能简单地增或减。

(四)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通才教育

创造性是现代化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在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里,知识将作为首要的产业,社会需要机器无法取代的、以创造性为本质特征的智力劳动者。这种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充分发挥,一方面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成为人们自身主体发展的一种基本需要,成为现代人才的一个基本素质。而进行通才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为他们在将来服务社会中开拓创新打下人生最可宝贵的基础,储备丰厚的资本。

三、通才教育对课程改革的要求

通才教育并不与专业教育截然对立,而是专业教育的完善和发展,是“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专业教育。因此,要实施通才教育,必须改革现有高校课程,构建通专互补的课程体系。而要改革课程体系,除了加强专业基础课以及学科前沿内容的教学外,还须设置科学而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此,结合国内外一些高校的做法,就奠定学生广博基础知识面、培养学生广泛适应能力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谈几点建议。

(一)改革课程结构,设置核心课程

为适应通才教育的要求,在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上,可将课程体系分成四大部分,即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为学生奠定一个广博的基础,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从多角度看世界的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核心课程的设置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做法。目前,该校规定,本科四年所选三十二门课中,十六门必须是专业课,八门选修课,八门核心课程。

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核心课程的开设应考虑大文大理。所谓大文大理即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开设不同的核心课程,加强一些具有“平台性”的知识的教学,如文科专业加强文史哲基础,理工科专业加强物理、化学等数理基础性课程。具体操作上,条件充分的学校,核心课程从哲学、美学、文学、科学、社会学等几大领域中选择,每个领域开设若干门课程,学生从中选取一门,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条件相对较差,课程门类较少的学校,核心课程的设置可考虑一个领域开一门课程,以达到为学生奠定广博基础的目的。

(二)改革课程组织方式,推进课程综合化

科技发展的综合化以及自然社会问题的综合性要求高等学校实施通才教育,也要求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高等教育课程综合化并不是绝对的综合化,而是在课程专门化基础上的综合化,是对专门化的有益补充。其核心是消除由于课程专门化而造成的各学科之间的隔膜,将现实中独立存在的学科知识要素联接成一个结构性知识网络 (或结构性课程体系),进而发挥知识的整体性功能,以实现学科、社会与学习者之间的平衡。在这个硕大无比的网络中,独立的学科知识是网上的结,而学科之间的联系是网上的线,网络内各自独立的学科性知识环环相扣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相互印证,相互交换。这是课程综合化的目的和必然结果。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从多个途径入手。

1.文理科的互修。规定文理互选课一定学分,以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如文科选修高等数学、计算机;理科选修文史哲等。

2.增加交叉性课程。交叉性课程如投资经济学、生物地球化学、教育生态学等是学科交叉的结果。开设这类课程,可使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知识,提高交叉思维能力。

3.设置副修、第二学位和双学位课程,给不满足本专业课程的学生以更大范围的选课自由,以利于保证学生获得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4.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未列入教学计划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教育性影响,如校容校貌、教师态度、课堂气氛、文化生活等,影响面十分广泛。它是由学校的全体员工完成的,是真正全方位的综合课,因此,实施通才教育不仅要重视显性课程,也要重视隐性课程。

5.开设全校甚至跨校公共任选课。规定学生选修一定学分的公选课,这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实际交流,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三)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推行教法变革

1.优化教学管理体制。要改革旧的严管严卡的方法,实行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也可让教师参与管理,实行教管统一。

2.改革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尊重学生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把科研活动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出有创意的设想和探索,培育学生的科研能力。

3.改革考核方法。对通识教育的考核,可采取课堂提问,课堂演示,口试,小论文和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侧重学生的精神和能力的考核,少搞或不搞统一测试。

4.提高教师素质,充分发挥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要吸收教师参与决策,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课程改革,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通才教育”落到实处。

[1]程星.细读美国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张学军.知识经济呼唤通才教育——对21世纪教育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1,(3).

责任编辑:张 旭 陈 岩

On American General Educ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Curriculum Reformation of High Education in China

SHI Li1,MENG Qing-bo2
(1.Tianjin Norm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2.ZhongHuan Information College Tj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0)

Due to multi reasons like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o on,the gene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wave in high education all over the world.To adapt to the trend,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hould reform the current curriculum system,setting the courses for general knowledge to train the general talent with overall culture quality and wide adaptability.

general education;high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ation

book=54,ebook=16

G642

A

1008-9055(2010)03-0054-02

2010-05-07

1.石丽(1982—)女,天津市人,教育学硕士,研究实习员,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2.孟庆铂(1980—),男,天津市人,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助教,硕士,天津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心理咨询与治疗。

猜你喜欢

通才改革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改革之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改革备忘
做质量人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通才,时代的召唤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