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教学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学风建设探索

2010-08-15王生雨

文教资料 2010年31期
关键词:学风职业高职

王生雨 薛 丹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成长成才。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并运用于课堂,使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如何顺应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高职学生的学风建设正在探索和研究之中。

二、项目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按照学习目标将课程综合、细化成若干操作性强的项目,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同时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围绕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1]

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着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

1.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依托。项目化教学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托建构学习内容,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远离工作实践的弊端。

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项目化教学中,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活动中的主人。

3.学习成果以多样化为特征。项目化教学其学习成果主要是职业能力的提高。在项目化教学中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正确性,因为评价解决问题方案的标准并不是“对”或“错”,而是“好”或“更好”。 在项目化教学中,每个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经验,给出不同的解决任务的方案与策略,因此,学习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2]

三、项目化教学对高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化教学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主要体现在:

1.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经验

项目化教学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组织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已经较充分地在其中体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通过企业见习、实习实训、企业调查等途径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经营过程,积累职业经验,从而较好地去学习实践老师所安排的职业工作任务。

2.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可以不和其他同学有学习上的交流。但是项目化教学有更高的要求,它涉及多方面的工作任务,要求团队共同完成。这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了解本学科、相邻学科、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好学习任务的准备工作,厚积薄发,达到课堂实践任务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从个体的学习方式走向团队合作,学会沟通,关注他人,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任务。

3.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重新定位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

项目化教学分为项目的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

在准备阶段,学生要搜集与学习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实施阶段,学生主要是在老师创设的学习情景中,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认真完成工作任务,是学习任务的策划者和实践者。在评价阶段,学生要进行自我总结。对项目化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梳理;评价自己的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总结自己的体验;评价自己在学习中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是学习的总结者。

四、项目化教学背景下加强高职学生学风建设的探索

1.提高学生对项目化教学的适应能力

从高职学生入校开始,专业老师要通过课堂、讲座、培训等形式向学生认真导读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专业教育,介绍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等,让学生逐步转变思想,从知识、能力、心理上慢慢适应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的学习要求,强化课堂主体意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2.关注学生学业职业规划的进展程度

面向大多数人的职业教育,应有自己的理论思考。它应建立在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之上:使人有业、乐业,要使人成业;使人获得职业,更要使人学会创业。它不仅要关注职业分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更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个性。[3]故高职院校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班级导师和辅导员要全程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估、有调整,从而充分认识自我,优化学业进程,增强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能力,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项目化教学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3.强化普通文化课程的服务功能

对普通文化课程进行改革,采取适合本高职院校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来改造这些课程。基本思路是把普通文化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起来,强化它们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4]比如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结合不同专业的职场需要,分为职业规划、求职实战、初涉职场、创业入门四个项目进行,使得其更加满足职业的需要,等等。对于这些课程可以考虑和工作生活相结合的思路,注重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无论是专业还是工作生活,它们的教学都是为了这些课程的学习提供情景化的途径,皆在为学生在高职阶段的职业素质教育,提供系统的解惑答疑和行为能力训练。

4.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

要建立优良学风而没有以学问为乐、具备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高职学生,显然是无本之木。在项目化教学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可运用鼓励机制和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尽量避免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加强学生对目标定向的培养和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目标。从这三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同时也提高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能力。

5.改革学习考核的评价机制

要实施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全过程的、灵活多样的考试评价制度,借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抓好课程考试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推进学风建设呈现新的表现形式。[5]项目化教学就要将考核集中在任务实施的全过程及成果上,不同的专业要呈现出多样化的考核机制,教师、学生、第三方共同参与教学的考核,尤其注重学生自我考核的操作性,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1]高玉萍.项目化教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

[2]徐涵.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06).

[3]姜大源.职业与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7,(31).

[4]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和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5]陈玉君,孔元发.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猜你喜欢

学风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