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3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学院

赵 敏

近10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独立学院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剧增,学生社团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明显,逐渐成为学生组织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高校学生社团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主要目标,强调学生培养中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优化结合,广大学生通过积极投身社团活动,寻求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作为社团活动的主体“80后”青年,特别是独立学院学生所表现出的鲜明的个性特点:虽基础不足,但思想活跃;虽发展欠缺,但有所特长;虽攻书不勤,但爱好广泛;虽目标不高,但讲究实际,也使得社团成为他们张扬个性、塑造自我、自主创新的最好平台。

一、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基本现状

以江苏省26所独立学院为例,目前共有学生社团近500个,平均每所独立学院有20个左右的学生社团,从社团的数量、规模和类别上都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社团的基本类型分为五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和实践服务类。其中,文化艺术类和体育健身类社团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占主要地位;学术科技类社团以科技创新协会、心理协会等为代表,这些社团中聚集着一批专业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以邓小平研究会为主,通过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类社团最具代表性的是就业指导协会,贴近学生实际开展各类竞赛、咨询等活动。

通过调研发现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建设目的性十分明确。首先,许多学生认为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学生社团组织的约束力相对较弱,活动相对自由,因此社团成员的自主性较强,学生通过社团活动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其次,有学生认为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心理承受能力。社团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人成就感得到满足,有利于其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焦虑与恐惧。最后,在目前就业情况严峻的形势下,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以就业协会为例,通过开展“三分钟演讲”、“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与就业市场“零距离”接触。而组织社团活动和参与社团的日常管理,也使社团成员在这个“小社会”中积累了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及处理各种类型事情的经验。

二、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1.社团规划中目标不明确,社团的发展不平衡。

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绝大部分是首任社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办起来的,创办之初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活动开展也比较有特色。但因为管理者本身对社团的发展缺乏长期规划,大部分社团仅依据学校的社团管理制度做好相关“规定动作”却没有属于社团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的“自选动作”,以至于内部结构混乱,分工不明,活动开展逐渐陷入“虎头蛇尾”的尴尬境地。一旦社团的核心人物毕业,社团建设就进入无序的状态。简言之社团发展缺乏经验、缺乏特色、缺乏持久性的现象比较严重。

2.对社团的管理力度不够,缺少专家型教师的指导。

独立学院办学具有整合资源的优势,但目前多数学院仅将学生社团看作“锦上添花”的组织,并不重视社团的规范化建设和指导。虽然根据学校社团管理的相关规定,所有社团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调研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社团的指导老师都是由政治辅导员担任的,大部分是“挂名”的指导教师,缺少对社团指导的必要的专业知识。加之对社团指导教师在工作量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激励,作为义务兼职者,指导老师在忙于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缺少相对固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社团的针对性指导之中。由于缺乏指导老师对社团的全方位指导,社团建设相当一部分都是在低水平的活动中徘徊。

3.社团结构不合理,社团活动质量欠佳。

从调研的结果看来,社团活动非常局限,大都以比赛、座谈、讲座为主。虽然文体类社团的活动开展较多,但普遍质量较低,都只是简单的重复。社团建立之初,会员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但一段时间“审美疲劳”以后,却很难再出现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社团活动。独立学院中往往只有40 左右的社团能够通过特色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和会员参与率,发展到4年以上,大多数社团只是“昙花一现”。

4.社团骨干缺乏,承上启下作用发挥较弱。

虽然社团在建立时都有相对稳定的一定数量的会员,但一方面因为社团人员的流动性很强,会员主要集中在缺乏管理经验的一、二年级学生中间,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往往忽视了对社团负责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而只是笼统地将他们与一般的学生干部统一培训或根本都不进行培训,使得社团中很难产生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学习成绩优良的社团管理者,社团发展缺少良性循环的人才储备。

三、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的改革思路

大学教育的使命应是培养学有专长和有修养的人(【英】纽曼《大学的信念》)。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瓶颈正是在于培养出的学生的社会满意度,是否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都是很强烈的,因此,有效指导社团建设应以社团发展规律为切入点,通过规范制度建设、加强社团指导教师和社团骨干队伍建设等途径指导社团稳定、持续发展。通过社团的发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完善第一课堂知识结构,增强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1.制定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社团工作制度,规范、有序、有效地管理社团。

要完善社团指导中心,建立社团评估体制。以学校或学院社团管理规定为指导,建立起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培养顶层设计要求的社团评估体制。通过社团指导中心督促和指导各社团制定出真正符合不同社团发展的章程,要使章程制定是为了社团更好地发展而不是应付检查的“纸上谈兵”。通过有针对性和规范化的制度加强社团的自主管理,教育学生如何建立社团、怎样管理社团、如何建设优秀社团。

对于社团的日常管理,社团指导中心要加强督促和激励。如设立社团活动信息栏,定期公布社团活动动态,起到宣传社团活动的作用。每学期初,张榜公布通过考核的社团及负责人相关信息,对于社团会员采取学期注册制度,发放统一的会员证。对于社团的激励更多的应该是制度上的灵活性。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积极鼓励社团创新,将好的创新点进行推广,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2.建立政治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双重导师制”,指导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学生社团更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的引导与教育,政治辅导员可以通过日常的管理,对社团建设进行方向性的指导。要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社团必须引进热心学生活动的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两类导师的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社团全面协调发展。对于社团指导老师的管理也应纳入规范化的制度建设,如给予指导老师一定的课时费和工作量,要求指导老师按时制定上交社团建设的“教案”等具体措施,以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点突出,分类管理,注重社团的过程管理。

学生社团目前是“百家争鸣”,却良莠不齐,未能够形成“百花齐放”之势。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1)突出重点,对社团进行分级管理。每学期末对社团建设进行评估考核。对于日常管理规范、活动开展有序、创新性强的社团予以重点资助,鼓励此类社团进一步打造品牌活动。(2)对社团活动进行分类管理。面向广大学生,组织参与面广的活动,要注重趣味性和参与性,以提高一般会员的积极性,为社团的发展聚集人气。而要提升社团品味和发展层次,也要定期组织一些具有一定学术性或专业性的活动,使社团中的业务骨干能够通过社团活动,有所提高,有所收获。(3)注重社团的过程管理。对于社团活动,采取一般活动计划申报,规范各项程序;重大活动组委会竞标,由各社团负责人担任组委会成员,一方面互相监督和审议活动方案,另一方面促进社团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加强社团骨干培养,以点带面,推动社团发展。

对于社团的全面发展,要坚持实施人才战略,着力加强社团骨干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干部培训班的形式,提高社团骨干的思想政治水平,使他们及时掌握较新的管理学知识,培养其组织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对社团干部的培训要结合社团工作的实际,以提高其业务素质作为突破口,在培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组织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活动,使其通过组织社团活动提高如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活动能力、社会适应力等,真正成为社团组织的管理者,推动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1]应飚,申玮,李金林.高校学生社团的体制目标及其工作理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3,(8):56-57.

[2]廖良才.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3,(6):54-55.

[3]毛晔.当代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7,(10):144-145.

[4]王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调查报告——以浙江高校为例[J].青少年研究,2007,(3):35-39.

[5]李妍.对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8,(1):217-218.

[6]丘怡.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2008,(1):122-126.

[7]王妹妹.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设探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20-21.

[8]王义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社团发展研究[J].世纪桥,2007,(9):34-35.

[9]谭经纬.试论独立学院学生社团(NGO)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9-1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学院
缤纷社团
初等教育学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学院掠影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