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流动家庭子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6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道德教育子女

姚 兰

(河南大学 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一、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1.儿童自我完善需要

随着流动人口大潮的到来,社会中正形成一个新的儿童群体——流动家庭子女群体。作为一群性格处于雏形状态、有待完善的群体中的儿童,他们有接受教育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也有对其实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正如康德所言:人以发展向善的倾向,完善人性,成为道德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天职和目的[1]。孩子具有美好的向善的倾向,有追求美好事物和生活的本能,他们也期望通过系统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对社会习俗、规则的掌握,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力,指导自己的行为具有更为准确的道德定位。孩子的心灵是相通的,流动家庭子女也不例外,甚至更加迫切和强烈。

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流动家庭的子女在城市边缘化的生存中完成社会化这一进程,能够引导其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关系。加强道德教育,可以对流动人口子女在长期受人歧视的环境中可能滋生出来的反社会心理给予及时的矫治,为其心灵的完善创造前提。

2.稳定社会秩序

所谓流动人口,就是在城市中无正式户口而暂时居住的人。几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的实际减少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其出路只能依赖城市,这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规律。但是,他们的存在对城市秩序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流动人口处于不断的流动过程中,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常常与城市相应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相冲突。同时,由于其流动性过强、不易管理等特征的存在,给社会的治安和秩序带来了隐患。因此,从观念冲突入手,必须对流动人口进行城市适应性教育,这同时也是促进流动人口城市化的教育过程。而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也应该多从价值观、行为方式入手。由于以家庭形式进入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因此对其子女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教育也被列为首要问题。

二、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众所周知,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普遍认同的还是社会、家庭、学校三个主要的因素,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如果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就会导致整个教育的失败。因此,对流动子女道德教育困境的分析,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家庭层面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 《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三角形是最固定的,作为一个基本的三角形,作为经济共同体的流动家庭,对孩子来说,对其父母在家庭中实施道德教育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结构框架。”[2]流动家庭子女的道德教育问题,如果其父母处理不好,则可能造成孩子终生的残缺。

流动家庭中,父母大多从事城市中脏、累、苦的服务性行业,收入水平不高,社会地位较低,易受歧视,被边缘化,而孩子则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与之相比,父母就远远落后,因此,父母在家中的教育权威相应地下降。而当孩子的价值观念和城市主流文化不相一致的情况下,父母由于文化素养较低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及时的引导,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较差,致使脆弱、偏执、自卑成了这一群体的孩子不该有的代名词。人格的完善和性格的健康发展一直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道德教育的目标。很显然,父母无法在家庭中树立起教育权威,必然会导致所设立的较高的教育期望无法引起孩子心灵上的崇拜感,这也是造成德育实施困难的原因之一。

2.社会层面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虽然较过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总体实力仍然不高,仍然无法为越来越多的流动孩子的教育提供充足、完备的教育资金和教育设施。依靠正常的教育拨款,可能性不大;依照“普九”专项拨款,也难以落到实处;依靠社会慈善机构或者团体的捐助……一切都是问题[3]。义务教育尚且不能义务地实施,何谈对孩子进行系统的道德熏陶?而且,政策上的不完善也是一个巨大的盲点。城乡二元对立,以及依此而建立的户籍制度,使流动人口在形式上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边缘化。由于户籍而受到的歧视,造成流动子女心理上的极不平衡,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在非常状况下,由于不明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基于对不平等的社会歧视的反击,弱小的孩子内心固有的逆反因素易被激发出来,滋生反社会的倾向。

3.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一个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其诸多环境的安排都力图使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道德的意义。然而,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政策的不完善和滞后性,以及在实施管理中出现的漏洞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孩子只能在流动人口聚居地自办的学校读书,这些学校设备简陋,质量不高;在流入地公办学校读书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而私立学校或者寄宿学校价格昂贵,非一般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甚至儿童失学、无学可上的也不在少数。综观之,流动家庭子女可以就读的学校是少之又少,即使在可以就读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的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稳定,又如何实现系统地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呢?而且,由于流动家庭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流动的频繁性,更是使得已经不系统、不完整的“学校德育”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三、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道德教育对策

1.重建家庭教育权威

首先,父母应该转变自身对于新生事物的态度,自我学习,不断上进,保持一种进步的姿态,重扬在孩子心中“榜样”的大旗,营造一个积极、有效的教育环境,强化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肯定的、积极的言语或者行为巩固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流动家庭的夫妇应该自觉意识到因家庭流动而产生的问题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并采取妥善的办法来解决和处理,尽可能避免在家庭中暴力,避免对孩子不成熟的心灵造成终生的阴影。

其次,根据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父母的教育期望与孩子未来的发展是成正相关的关系[4]。流动家庭较高而合理的教育期望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如果过于拔高期望,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压力,引起恶劣的后果。在中国目前的教育情况下,应试教育的大旗挥舞不止,像一根指挥棒一样,指挥着几乎所有孩子的家长,流动家庭的父母也不例外。因此,流动家庭的父母应该在孩子的心灵已经极其脆弱的情况之下,合理地规划教育期望,兼顾知识的学习和品德、性格的培养。

2.完善相关制度

从宏观方面讲,教育部有必要尽快制定相关条例,对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作出确切而细则的规定。在立法构思上,要敢于创新,在立法目的上,要注重调动一切社会力量,齐心尽力,尽可能地使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同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实际情况允许下,承认多种办学形式的存在,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对这些学校的收费问题作出明确而且严格的规定。流动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德育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全社会不但要从加速社会进步,稳定社会秩序的角度,更要从发展儿童自身的角度,多方面地为流动儿童创造便利条件——办优质学校,只有这样,才可能创建道德教育的系统空间。

3.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流动孩子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思想、心智都处于发展期,需要在学校这一凝聚着浓厚关爱氛围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开展具体的对“流动儿童”的关爱工程,如规范流动人口工作,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档案,健全流动家庭的孩子的教育工程,让孩子在学校的关爱中健康成长;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借助多种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对流动儿童渗透平等、关心、公正、自由的道德理念,让流动家庭的孩子脆弱的心灵在多歧视的社会环境中变得坚强起来。

流动家庭是城市的“细胞”,流动子女同所有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完善自己性格的需要,流动家庭孩子德育问题的实施与否,以及实施的程度,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孩子的明天。因此,我们必须从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方面入手,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切实解决好对流动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5.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95.

[3]洪成文.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7,(6).

[4]关颖.青年流动人口如何对下一代负责[J].青年研究,2005,(5).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道德教育子女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漫画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