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能说话吗?——从一篇看图作文看个性化作文教学
2010-08-15李霞
李 霞
(巢湖市东风路小学,安徽 巢湖 238000)
【案例】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看图作文课,图上的一位小朋友正兴奋地站在树下抬起头向树上张望,树丫上有个鸟窝,一只羽翼未长丰满的小鸟也在睁大双眼向下望着这位小朋友。下面是执教教师和学生的一段对话:
教师: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1:一位小朋友想捉鸟窝里的小鸟。
学生2:一位小朋友想捉鸟,还想掏鸟蛋。
学生3:这位小朋友从树下捡到了掉下鸟窝的小鸟,又把小鸟送回鸟窝。
教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不仅看到了图上的内容,而且展开了想象,想到了画面背后隐藏的事情。
学生4:老师,我觉得小鸟在和小朋友说话:这位小朋友先想捉这只小鸟,小鸟苦苦哀求后,小朋友知道了自己的错——不应该伤害小鸟,应该爱护小鸟,后来这只小鸟和小朋友成为了朋友。
(这一奇异的构思立刻吸引了多数学生,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一猜想。)
教师:(愣了几秒后)这确实是你独特的想法,可是小鸟能说话吗?生活中你遇到过能和你说话的小鸟了吗?这是一篇看图作文,可以合理想象,但不能胡思乱想。
(学生4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调查结果显示:这个班5%的学生写的是小朋友从树下发现了不小心从窝里掉下来的这只小鸟,又极其小心地把小鸟送回了自己的家——鸟窝。93%的学生写小朋友爬上树捉住了小鸟,因此受到了批评。而剩下的2%的学生写的作文被定为“不及格”,原因是“没写完”。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本就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教学的指导,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个性的张扬,从面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上面案例中的教师恰恰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以自己对图画的认识覆盖了学生的个性化认知过程,局限性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救小鸟”“捉小鸟”这两种常见的写作套路上,束缚了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面对学生充满诗性的回答“小鸟苦苦哀求”,不但没能及时捕捉这一个性化教学的契机,让灵性的火花闪耀起来,反而极其生硬地、武断地挫伤了学生的自主创作的激情。当写作不再是为表达真实的情感时,“生造情感”“复制情感”便会取代“表达真实情感”,学生的一些个性飞扬的文字,便会逐步屈从于教师的引导、考试的标准,评价的尺度便会变得迟钝化、公式化,写作就会变成“写老师想听的话”。在我看来,该作文教学课是失败的,93%的学生竟写出大同小异的习作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而它最大的败笔就是那句——“小鸟能说话吗?”
【策略】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主体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理论在作文教学领域的实践体现。所谓的个性化作文,其实就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习作。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个性化作文应具有的基本特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笔者以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时应牢记“五个依托”,才能营造出宽松肥沃的土壤,从而孕育出个性化作文的幼苗。
(一)以求异思维的培养为依托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个性化作文首先应是个性化思维的结果。只有当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求新求异而创新,才能笔下生花,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个性化作文来。小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完全独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写作能力也正处于形成期,他们个性的张扬只是处于萌芽阶段。正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因而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细心呵护他们的个性幼苗,耐心点拨,适时引导,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应把如何解放学生的思维枷锁、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放在首位。
在本文开头的案例中,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去独立思考,大胆联想,鼓励学生将看到的和想到的加以整合,只可惜该教师缺乏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意识,当“小鸟苦苦哀求”这一与众不同的思维猛然出现时,教师措手不及,主观地折断了这位孩子丰富想象的翅膀。其实,“小鸟苦苦哀求”这是多么充满童趣而富有创意的想法,试想一下,真诚的小鸟、善良的孩子,在这个充满和谐与诗意的境界里,人与小鸟之间的直接沟通会带来些什么呢?如果小鸟不能说话,那么小鸭、小鱼又怎能开口?安徒生又岂能写出《丑小鸭》《海的女儿》等流传至今的经典童话?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有所发现、有所发展的同时,养成不囿成见,不唯书不唯上,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思想素质、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以新颖选题的确立为依托
众所周知,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总会有吸引人的新颖独特的题目。笔者曾经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这一主题作了一次调查——“我最想看的作文”,在《包饺子》《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件事》《学溜冰》《第一次学做饭》《给布娃娃洗澡》《第一次赚钱》这七个作文题目中,80%的学生首选的是 《第一次赚钱》,15%的学生选择的是《给布娃娃洗澡》,5%的学生选择了《学溜冰》,而《包饺子》《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件事》《第一次学做饭》这几个作文题却无人选择。学生的理由很简单:这几个题目太常见了,不吸引人。
新颖的选题不仅指文章有个性鲜明的题目,而且包括文章的选材别具一格,引人眼球,有时代气息。一次,我校举行了作文竞赛,三年级的竞赛作文题为《我第一次……》。有一位学生写了题为《我第一次讨好妈妈》的作文,赢得了此次比赛的最高分。文章写的是小作者粗心导致测试没得到高分,担心回家会受到妈妈的批评,因此回家后第一次尝试着百般讨好妈妈,先是乖乖写字,之后帮妈妈端菜盛饭,并温顺地吃饭,不敢挑三拣四,饭后主动抢着帮妈妈洗碗,给妈妈捶背……妈妈看出端倪后,小作者终于道出考试真相,妈妈的原谅让小作者备受鼓舞,决心甩掉粗心——这个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用优异的成绩来感谢妈妈。文章的作者独辟蹊径,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真切感人,又富有儿童的生活气息,不失为一篇优秀的作文。
叶圣陶老先生曾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新颖的选题不是凭空臆想或生搬硬套来的,它来自于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积累,的确,生活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留意,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儿。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才会信手拈来,以新颖的视角来发掘身边的、不易察觉的素材。“人弃我取、人丢我拾”,这是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的重要前提。
(三)以鲜活语言的表达为依托
古人有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都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有人曾把作文比作一栋摩天大厦,题材是大厦的支架,语言则是大厦的砖瓦,这栋大厦就是由这一砖一瓦逐渐砌成的,笔者一直觉得这个比喻很贴切,不仅直观形象地道出了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而且道出了语言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是如果片面地理解这句话,简单地以为写作就是把从别的地方运来的“语言砖瓦”重新堆在一起,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写作同时也是创作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将自己积累的语言重新内化、融合、加工,再产生新的具有自己风格和体验的语言,才能建成一栋属于自己的“作文摩天大厦”,否则只能是“穿着百家衣”的四不像。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虽然新的作文教学流派不断涌现,尽管新的作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尽管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变化,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静下心来思考的是:如何使学生在写作时让每一个词句都荡漾着情感的温度和个性的波浪?
用语的鲜活要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们不论要描写些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人们应苦心探索,非要找出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以为满足,更不可因为搜索困难随便用一个词来搪塞了事。”鲜活的语言不是固定的一种结构与形式,也不是大众化的表达意识,而是富于个性化的。单调的、千篇一律的表达方式与表达意识只能让读者觉得呆板与沉闷,只有那些富有个性体验与个性表达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触动到读者的心灵底处。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写过《介绍我自己》这样的作文,多数人在描写眼睛的有神时都喜欢用 “炯炯有神”“透着灵性”“像黑葡萄一样”……而有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在描写自己的眼睛时,是这样写的:“像早晨的露珠滴落进眼睛。”小作者对眼睛的描写独特而新鲜、具体而形象,是小作者对生活经验的独特表达,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与内心的理解相结合,所以它能引起读者极大的心灵震撼。
(四)以独特感悟的触动为依托
有一年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当时多数考生都把思维跨越到记忆移植后,想象 “移植名人记忆,享受生活”的情景,但有位考生却把主题定在了“拒绝记忆移植”,因为拒绝移植记忆,是为了“更尊重别人丰富的心灵,尊重自己的心中秘密,尊重社会的伦理道德。拒绝记忆移植,还因为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否则永远也走不出创新之路,这对国家、民族都是悲哀之事”。这篇标新立异、独出心裁的作文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让阅卷老师感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善美,迅速成为全国无数学生效仿的优秀范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应邀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恒源祥文学之星”冬令营时,曾以这篇作文为例阐述了作文个性化的重要性。于老师说,这篇立意出乎意料的文章,闪烁着发散与求异思维之光芒。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善于追问“为什么”的良好写作习惯,这样才能让文章独树一帜,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思辨力。
正如人不可失去灵魂一样,文章也不可没有立意。失去了立意,再优美的语言、再独特的选材都如水中浮萍无法在读者的心海中留下一丝烙印。有人说:“立意高远文自胜。”由此可见,立意的高下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中国人历来崇尚修行内在的东西,对于文章也是一样。清代文学家、思想家王夫之说:“无论是个与长行文字,俱以立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唐代大诗人杜牧说:“以意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文学史上,选取题材相同,但因立意不同而使作品品味不同的例子比比皆是。唐代王勃写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其立意的高远流传千古,一扫同类送别诗的忧伤惜别,反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劝慰友人。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首诗中的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仍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高远的立意不是空喊口号,它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独特感悟的触动。这种触动,是学生带着他自己的思想、心灵和生命经验对自我、生活、自然、世界的叩问和发现。构思立意的过程是作者对生活重新体验、审视的过程。只有说真话、悟真理、吐真情,才能让文字穿上思想的外衣,才能真正与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撼动读者的内心。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写的《作文论》就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就是让作者打开自己的心灵花园,倾吐“只有我才有”的心灵话语,表达唯我独有的个性化体验和感悟。“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
笔者曾听过一节三年级的习作指导课《摆玩具,编童话》。课上有位小朋友编的童话题为《爱心狗与小松鼠》,前半部分没有什么大的新意,说的是天上的爱心狗来到人间转悠,看见一只小松鼠正在练习爬树,小松鼠连爬了许多次都摔得四脚朝天,爱心狗忍不住讥笑起来,并规劝小松鼠放弃练习爬树。文章说到这本不需大惊小怪,可小作者在这里笔锋一转,小松鼠说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话:“既然你是爱心狗,为什么会嘲笑我,还劝我放弃,你来到人间难道不是播散爱心的吗?”故事在这戛然而止,结尾令人回味无穷。
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教师除了鼓励他们“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外,还应引导他们拓宽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视野,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写作时才能博古论今,让自己的立意增加厚度和温度。高远的立意无疑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
(五)以多元评价的构建为依托
写作的评价在作文教学的实施中举足轻重,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它像一把衡量作文教学成效的指挥棒,不断调整并影响作文教学中的诸多因素。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彻底摈弃了传统的量化的单一评价方式,提倡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评价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习惯,关注学生情感的真实表达,关注学生个性与创意的表达等,并将学生对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和作文修改纳入评价的范围。笔者以为小学生尚处于写作能力形成和锻炼的阶段,教师宜采用多主体、激励性的评价方式。
1.多主体的写作评价
瑞典著名女教育家爱伦·凯提出将儿童当“人”看,让他们拥有与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与选择权利。作文教学同样需要承认学生独立人格的价值,“蹲下来看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他们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参加到写作评价中来,将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可以学生自评,可以学生互评,可以学生自评后教师评,也可以学生互评后教师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反思,培养他们自我发展成长的能力,而且能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锻炼和展示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在习作中大胆张扬自己的独特个性,并能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
2.激励性的写作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激励因素是发挥人的作用的因素,一旦学生激励因素满足了,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听过于永正老师写作课的朋友都会感受到于老师对学生写作动机的诱引,对学生写作情感的牵动,对学生写作信心的呵护,课堂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积极评价随时都有、随处可见:“这一个词用得贴近准确,老师都得向你学习。”“这句话真实可信,我欣赏。”“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相信继续努力下去,你会成为一位小诗人。”……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你会觉得学生在他的巧妙激励下,个个文思泉涌,灵感倍出,让课堂因学生的个性创作而光彩熠熠。除了用语言激励外,于老师还善于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肯定,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个拥抱,学生沉浸在成功的氛围中,个个想写、愿写、要写。
《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而于永正老师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也不可说不独特,“100加10分”,“100加30,再加两颗星”……事实证明:激励性的评价可以很好地激活教学气氛,即使是“平庸”的学生,在教师赏识的雨露沐浴下也能变得个性鲜活。
采用激励性评价不是指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的错误一味迁就,盲目肯定。相反的,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灵活的应变机制,需要教师及时抓住生成的契机,善引善拨,巧牵妙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和认知的不同,因材施教。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用庄稼生长来比喻语文学习。他说:“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如果把他们当成工业原料,按照规定的工业流程,硬要把他们制造成一色一样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败的。”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写作训练中牢记“五个依托”,即以求异思维的培养为依托、以新颖选题的确立为依托、以鲜活语言的表达为依托、以独特感悟的触动为依托、以多元评价的构建为依托,同时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让作文教学中的一切从学生的生命出发,才能使学生在写作中张扬个性、激扬文字、放飞想象、袒露心灵。
“小鸟苦苦哀求”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跑道上重新出发的发令枪声。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走进课堂——小学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